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初中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还要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际操作,以增强初中生的整体素养。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法,可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初中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拓展信息技术资源,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结合实际教學经验,分析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激励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激励教学法;课堂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0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43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信息处理的观念,设计创新型教育目标,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将激励教学法引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改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有利于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落实新课改精神,以学生发展为原则,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和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不重视
初中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考上一所好高中不仅是家长的希望,也是教师的期盼。因此,学生将精力全部放到了中考科目的学习上,对于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和作用。上课时,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有的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有的学生左顾右盼,还有的学生表面上看是在听课,其实教师讲的内容根本没有听进去,这就造成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陷入僵局。有些初中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自己已经会上网了,所以就没必要学了,这也对信息技术教学造成影响。
(二)教学观念落后且教学手段单一
在一些学校里,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是由老教师担任,这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对新思想的接受程度较慢,不善于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他们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必须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使初中生感到厌烦。还有的信息技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没有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感受,经常是“一刀切”,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从而产生两极分化,不利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入开展。
(三)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
很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总是给学生设计一系列的理论知识课件,让学生听得头昏脑涨,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师在讲理论知识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日常生活,使得初中生不会运用信息技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些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认为如果组织实践活动,很可能会使课堂陷入混乱状态,难于管理,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干脆不组织实践活动。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只有让学生发现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不仅不会影响课堂秩序,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优化。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激励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想激励学生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必须要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俗话说:学贵有疑。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前要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可以预设几个典型的问题,让学生一边预习新知识,一边思考如何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当学生成功解决问题后,他们会感到十分开心。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来提高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有新意的问题要给予肯定,让初中生可以尽情施展才华,活跃思维,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后复习时也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和合作探究,解答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实现教学的延伸。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不喜欢上理论课,喜欢上操作课。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借助实物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进步。
(二)优化教学语言,激励学生参与度
教师的教学语言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好的课堂教学语言可以激励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还会带来新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其中有很多的专业术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要简化课堂教学语言,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或生涩的词汇,多用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便于初中生理解和掌握,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课时要合理控制语速,根据教学需要,该轻就轻,该重就重,该快就快,该慢就慢,使自己的声音更具魅力,让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回味无穷,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收获到知识和乐趣。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注重激励性评价语言的运用,无论学生的课堂发言是否全面、正确,教师都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含糊其词,越具体越好,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受到表扬,哪里做得还不够好,激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
(三)运用竞争机制,激励学生创造力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争强好胜的心理十分强烈,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如果学习目标定得太低,学生轻而易举就可以达成目标,学生的思维强度较弱,很难产生竞争的激励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任务设置的难度,设计具有梯度的探究内容,吸引初中生去挑战,在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为了实现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电脑小游戏,通过游戏的竞争方式,激发初中生的学习斗志,让学生在玩中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搭配分组,在小组间举行对抗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构思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学生间相互讨论、协作学习,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如此,学生在合作中进步,转变学习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认识和解决信息技术问题,使得每个学生的能力在竞争中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四)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学生上进心
榜样具有示范作用,大多数人的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通过观察他人,人们形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有意识地为学生树立学习中的榜样,让学生从榜样的身上发现优点,激发自己的潜能。教师首先要做好示范,如果信息技术教师自己都不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怎么能让初中生信服呢?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入了解和钻研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前沿思想,带领学生共同开发新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不仅掌握了课堂上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在课后自主学习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样的学生可以作为榜样,用以激励其他学生学习。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密切的,当看到有的学生被树立为榜样时,其他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感染,从而努力学习。教师还可以选择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视频和文献等向学生介绍专家的科研成果和奋斗历程,使初中生受到启发,养成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精神。
(五)关注全体学生,激励学困生进步
新课改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感受。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管学生是否听懂,教学节奏非常快,教学重点和难点也不给学生讲解明白,只是让学生通过课件自学,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差距就会更加明显。学困生是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科都有的,如何带领学困生进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成为每一位教师肩负的重任。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热爱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同样的人文关怀,要用爱心去唤醒学困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因为自己学习不好,会自动地远离教师,担心受到教师的训斥,教师要与学生真诚沟通,消除他们的顾虑。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练习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使得学困生不再被忽视。教师要注意课堂评价,打造和谐趣味课堂。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评价学困生,既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要使他们开心地接受,使学困生深信自己能够找到突破口,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总而言之,激励教学法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激励方案,促进全体初中生的共同进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将激励教学法融入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把握激励的时机,增强初中生的学习动力,使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无限生机。教师还要给初中生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初中生的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王李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激励教学策略制定与實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
[2]张念.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优化之教学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2014(10).
[3]秦新华.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教学方法的尝试[J].现代教育,2012(7).
[4]张少丹.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激励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15(49).
[责任编辑 李爱莉]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激励教学法;课堂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0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43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信息处理的观念,设计创新型教育目标,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将激励教学法引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改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有利于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落实新课改精神,以学生发展为原则,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和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不重视
初中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考上一所好高中不仅是家长的希望,也是教师的期盼。因此,学生将精力全部放到了中考科目的学习上,对于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和作用。上课时,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有的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有的学生左顾右盼,还有的学生表面上看是在听课,其实教师讲的内容根本没有听进去,这就造成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陷入僵局。有些初中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自己已经会上网了,所以就没必要学了,这也对信息技术教学造成影响。
(二)教学观念落后且教学手段单一
在一些学校里,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是由老教师担任,这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对新思想的接受程度较慢,不善于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他们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必须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使初中生感到厌烦。还有的信息技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没有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感受,经常是“一刀切”,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从而产生两极分化,不利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入开展。
(三)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
很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总是给学生设计一系列的理论知识课件,让学生听得头昏脑涨,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师在讲理论知识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日常生活,使得初中生不会运用信息技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些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认为如果组织实践活动,很可能会使课堂陷入混乱状态,难于管理,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干脆不组织实践活动。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只有让学生发现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不仅不会影响课堂秩序,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优化。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激励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想激励学生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必须要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俗话说:学贵有疑。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前要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可以预设几个典型的问题,让学生一边预习新知识,一边思考如何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当学生成功解决问题后,他们会感到十分开心。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来提高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有新意的问题要给予肯定,让初中生可以尽情施展才华,活跃思维,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后复习时也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和合作探究,解答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实现教学的延伸。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不喜欢上理论课,喜欢上操作课。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借助实物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进步。
(二)优化教学语言,激励学生参与度
教师的教学语言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好的课堂教学语言可以激励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还会带来新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其中有很多的专业术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要简化课堂教学语言,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或生涩的词汇,多用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便于初中生理解和掌握,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课时要合理控制语速,根据教学需要,该轻就轻,该重就重,该快就快,该慢就慢,使自己的声音更具魅力,让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回味无穷,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收获到知识和乐趣。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注重激励性评价语言的运用,无论学生的课堂发言是否全面、正确,教师都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含糊其词,越具体越好,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受到表扬,哪里做得还不够好,激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
(三)运用竞争机制,激励学生创造力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争强好胜的心理十分强烈,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如果学习目标定得太低,学生轻而易举就可以达成目标,学生的思维强度较弱,很难产生竞争的激励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任务设置的难度,设计具有梯度的探究内容,吸引初中生去挑战,在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为了实现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电脑小游戏,通过游戏的竞争方式,激发初中生的学习斗志,让学生在玩中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搭配分组,在小组间举行对抗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构思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学生间相互讨论、协作学习,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如此,学生在合作中进步,转变学习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认识和解决信息技术问题,使得每个学生的能力在竞争中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四)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学生上进心
榜样具有示范作用,大多数人的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通过观察他人,人们形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有意识地为学生树立学习中的榜样,让学生从榜样的身上发现优点,激发自己的潜能。教师首先要做好示范,如果信息技术教师自己都不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怎么能让初中生信服呢?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入了解和钻研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前沿思想,带领学生共同开发新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不仅掌握了课堂上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在课后自主学习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样的学生可以作为榜样,用以激励其他学生学习。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密切的,当看到有的学生被树立为榜样时,其他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感染,从而努力学习。教师还可以选择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视频和文献等向学生介绍专家的科研成果和奋斗历程,使初中生受到启发,养成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精神。
(五)关注全体学生,激励学困生进步
新课改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感受。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管学生是否听懂,教学节奏非常快,教学重点和难点也不给学生讲解明白,只是让学生通过课件自学,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差距就会更加明显。学困生是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科都有的,如何带领学困生进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成为每一位教师肩负的重任。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热爱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同样的人文关怀,要用爱心去唤醒学困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因为自己学习不好,会自动地远离教师,担心受到教师的训斥,教师要与学生真诚沟通,消除他们的顾虑。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练习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使得学困生不再被忽视。教师要注意课堂评价,打造和谐趣味课堂。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评价学困生,既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要使他们开心地接受,使学困生深信自己能够找到突破口,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总而言之,激励教学法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激励方案,促进全体初中生的共同进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将激励教学法融入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把握激励的时机,增强初中生的学习动力,使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无限生机。教师还要给初中生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初中生的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王李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激励教学策略制定与實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
[2]张念.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优化之教学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2014(10).
[3]秦新华.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教学方法的尝试[J].现代教育,2012(7).
[4]张少丹.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激励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15(49).
[责任编辑 李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