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体育核心素养的各要素是不可分割的,在指导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系统认识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过程,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体现连贯性和大局观。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教学目标,高中体育教学指导应该立足新课程理念要求和高中生的特点,使教学过程可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真正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养。下文举例说明了高中体育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希望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体育教学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体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和身体素质提升应该同步进行,优化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是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基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学校和家长的教育理念都开始得到更新,除了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发展以外,还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提升,因此体育教育也开始得到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精准落实教学目标。
1.积极引导,创设情境
学习过程是一种积累的认知过程。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应该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逐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理解和掌握核心素养内涵。首先,运动能力引导上,应该密切结合高中生已有运动知识、学习经验以及运动项目特点,有意识有倾向的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新认识的自我探索,发挥高中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出运动能力的应达到的水平与要求[1]。注意树立学生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意识,是通过教师教学中经常、反复的以提问、讲解、示范等形式有目的进行引导,从课堂常规、场地器材安全、运动损伤预防、拼搏精神、比赛规则等方面,明确学生课堂中的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要求及培养方法。其次,以创设情境的形式,缩短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应用的距离。依据教学设计,创设个人、集体体育社会活动中的真实场景。如在进行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的学习中,运动能力方面培养,以回顾有防守情况下原地或行进间投篮,引出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并明确学生交叉步持球突破后的上篮或投篮的动作组合。健康行为方面培养,通过固定防守、移动防守设置使学生发展有防守进攻意识及队友之间的配合。体育品德方面培养中,以比赛法中的扣分情况,建立走步违例的规则意识。以分组练习及5对5教学比赛的合作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承担运动角色、懂得合作的优良品质等。
2.及时反馈,树立典范
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由认知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取、转化和评价构成[2]。体育学科的学习是以身体锻炼形式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以直观的形式存在[3]。注重对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对学生学习中的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运动能力方面反馈,要依据要求与标准,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要点、整体协调、练习效果重复强调,采用集体反馈与个人反馈相结合的形式。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方面反馈,要做到及时准确、抓住时机。教师重视课堂观察,走出流程式的体育教学,重视学生良好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的培养。如对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乐于助人的行为进行及时反馈。教师可根据高中生通过树立典范,针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方面的良好的行为与精神为典范,以点带面,实现教育、激励、培养学生的目的。通过在学生之间树立典范,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典范,自我要求的内化发展。同时,通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多方面要素树立典范,使学生明确不同方面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与方向。如,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的教學中,对运动技能水平高的学生、乐于助人的学生、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学生、遵守比赛规则的学生均给予肯定,以树立典范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应严以律己,发挥自身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多方面的典范作用。
3.自主实践,课外拓展
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实现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实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和评价学生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一个实用的空间,帮助学生学习内外结合的学习方式[4]。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实践,是对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培养的综合体现与提升。如在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教学中,学生自由结合,通过小组内的双人有防守的交叉步持球突破、3对3模拟比赛、5对5比赛等形式进行,由学生组织进行运动角色分工及轮换,体验运动员、执裁、观众等。
课外拓展,是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的实践。教师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家庭作业、假期运动计划等形式,提出课外拓展的内容与形式建议、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同时,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学内容的丰富,使学生通过学习的迁移自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培养。
结语:
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活动有效性不断提升,但是教学模式創新需求依然比较大,为了提高当代高中生的成长与发展水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们需要重视起体育教学,引导学生在道德素质、智育素质以及身体素质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基于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深入剖析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精准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意志品质锻炼和身体素质提升的机会。上文主要分析了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方法,以期上述教学观点可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顾欣,樊纪良,试论动商与体育核心素养的关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3):40-43.
[2]尚力沛,程传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目标、过程与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8,22(02):109-110.
[3]尚力沛,程传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目标、过程与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8,21(02):115-116.
[4]张细谦,张仕宜.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路径的优化[J].体育学刊,2018,21(02):203-204.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体育教学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体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和身体素质提升应该同步进行,优化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是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基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学校和家长的教育理念都开始得到更新,除了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发展以外,还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提升,因此体育教育也开始得到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精准落实教学目标。
1.积极引导,创设情境
学习过程是一种积累的认知过程。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应该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逐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理解和掌握核心素养内涵。首先,运动能力引导上,应该密切结合高中生已有运动知识、学习经验以及运动项目特点,有意识有倾向的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新认识的自我探索,发挥高中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出运动能力的应达到的水平与要求[1]。注意树立学生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意识,是通过教师教学中经常、反复的以提问、讲解、示范等形式有目的进行引导,从课堂常规、场地器材安全、运动损伤预防、拼搏精神、比赛规则等方面,明确学生课堂中的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要求及培养方法。其次,以创设情境的形式,缩短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应用的距离。依据教学设计,创设个人、集体体育社会活动中的真实场景。如在进行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的学习中,运动能力方面培养,以回顾有防守情况下原地或行进间投篮,引出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并明确学生交叉步持球突破后的上篮或投篮的动作组合。健康行为方面培养,通过固定防守、移动防守设置使学生发展有防守进攻意识及队友之间的配合。体育品德方面培养中,以比赛法中的扣分情况,建立走步违例的规则意识。以分组练习及5对5教学比赛的合作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承担运动角色、懂得合作的优良品质等。
2.及时反馈,树立典范
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由认知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取、转化和评价构成[2]。体育学科的学习是以身体锻炼形式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以直观的形式存在[3]。注重对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对学生学习中的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运动能力方面反馈,要依据要求与标准,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要点、整体协调、练习效果重复强调,采用集体反馈与个人反馈相结合的形式。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方面反馈,要做到及时准确、抓住时机。教师重视课堂观察,走出流程式的体育教学,重视学生良好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的培养。如对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乐于助人的行为进行及时反馈。教师可根据高中生通过树立典范,针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方面的良好的行为与精神为典范,以点带面,实现教育、激励、培养学生的目的。通过在学生之间树立典范,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典范,自我要求的内化发展。同时,通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多方面要素树立典范,使学生明确不同方面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与方向。如,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的教學中,对运动技能水平高的学生、乐于助人的学生、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学生、遵守比赛规则的学生均给予肯定,以树立典范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应严以律己,发挥自身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多方面的典范作用。
3.自主实践,课外拓展
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实现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实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和评价学生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一个实用的空间,帮助学生学习内外结合的学习方式[4]。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实践,是对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培养的综合体现与提升。如在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教学中,学生自由结合,通过小组内的双人有防守的交叉步持球突破、3对3模拟比赛、5对5比赛等形式进行,由学生组织进行运动角色分工及轮换,体验运动员、执裁、观众等。
课外拓展,是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的实践。教师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家庭作业、假期运动计划等形式,提出课外拓展的内容与形式建议、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同时,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学内容的丰富,使学生通过学习的迁移自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培养。
结语:
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活动有效性不断提升,但是教学模式創新需求依然比较大,为了提高当代高中生的成长与发展水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们需要重视起体育教学,引导学生在道德素质、智育素质以及身体素质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基于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深入剖析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精准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意志品质锻炼和身体素质提升的机会。上文主要分析了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方法,以期上述教学观点可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顾欣,樊纪良,试论动商与体育核心素养的关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3):40-43.
[2]尚力沛,程传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目标、过程与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8,22(02):109-110.
[3]尚力沛,程传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目标、过程与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8,21(02):115-116.
[4]张细谦,张仕宜.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路径的优化[J].体育学刊,2018,21(0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