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的课堂对教师的调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学中,准确把握教学规律,调控好课堂教学进程。要调控好课堂教学进程,笔者认为一般需要做好以下几步工作。
一、确定课堂调控标准
没有标准就无法调控,课堂教学的标准则为“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有正确而明晰的目标,它为课堂教学的实现提供保证。为了有效地贯彻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运用恰当的方式,使全体同学了解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都能明确共同努力和前进的方向。
教学目标本身具有调控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能起积极的导向作用。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积极的调控参与者,对于发挥学生自觉的求知热情,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课堂管理者的教师,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调控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都应当努力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也应当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衡量依据。只有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才能避免课堂调控的形式主义,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确定调控标准后,教师就要围绕这一标准注意收集调控信息。
二、收集调控信息
要进行调控就必须有丰富的、全面的调控信息,教师只有掌握必要的信息之后才能调控。为了准确、及时地获得信息,需要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渠道,使师生能够及时得到沟通。
首先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调查学生的具体状况,分析研究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需要调控的信息。如果忽视对可能出现的课堂信息的设计,会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对出现的信息反应迟钝,从而在出现问题时措手不及,影响教学进程或削弱教学效果。
同时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内,面对着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这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总可能出现各种偶发情况。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分析课堂教学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的偏差,收集各种信息,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确定课堂调控有用的信息。教师收集到有用的调控信息后,就要对信息及时处理反馈给学生,奖惩学生的学习绩效。
三、奖惩学习绩效
奖惩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鼓励和批评,鼓励和批评是课堂教学调控的重要手段。按照设定的调控标准,对表现好的要进行鼓励,对表现差的则予以批评。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对学生鼓励,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并形成成就感。
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信息,及时鼓励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和内在动机,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最终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独立发展的能力。当然,激励同时并不排除严格要求和必要的批评。当有需要批评的信息出现时,及时具体且有说服力的批评其实也是对学生的激励。
鼓励与批评有其积极作用,但在使用时须防止过度使用的倾向,否则会出现学生对鼓励的依赖和对批评的适应现象,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纠正学生的学习偏差。
四、纠正学习偏差
调控的目的不是奖励和惩罚,而是促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按照决策的目标前进。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出现了很大差异,这些正是把握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维碰撞的契机。然而,因为这些问题或“离题太远”,或“节外生枝”,不在教师的预设计划之列,教师要么熟视无睹,有意回避,或匆匆或强行将课堂的走向拉回“主题”;要么束手无策……
教师必须直面学生真实的认知过程,对于学生的认知冲突和疑惑,教师应加以敏锐地捕捉和发现,灵活及时地分析调控,要思考通过什么样的设问、追问和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来解决学生的认知障碍,纠正学习偏差。最终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深化、认知更为全面、体验更为深刻,由此而收获的可能远远超越教师所预设的。
五、调控关键点
课堂需要调控的内容非常多,但如果事无巨细都要调控,就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所谓关键点,是指课堂调控要突出重点,不能只从某个局部利益出发,要针对重要的、关键的因素实施重点调控。事实上,课堂教学活动往往错综复杂,教师根本无法对每一个方面实施完全的调控,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计划执行中的一些关键影响因素上。因此,找出或确定这些关键因素,是一种有效的调控方法。控制住了关键点,也就控制住了全局。选择关键调控点的能力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艺术,有效的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能力,教师必须掌握好对课堂教学关键点的调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开放的,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同时课堂调控的种类和形式也多种多样,这需要更高的课堂调控艺术。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调控需要把调控和决策联系起来,调控不能死搬教条,要对例外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对有些问题要灵活调控。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河南省南阳市辛安镇中心校)
一、确定课堂调控标准
没有标准就无法调控,课堂教学的标准则为“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有正确而明晰的目标,它为课堂教学的实现提供保证。为了有效地贯彻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运用恰当的方式,使全体同学了解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都能明确共同努力和前进的方向。
教学目标本身具有调控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能起积极的导向作用。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积极的调控参与者,对于发挥学生自觉的求知热情,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课堂管理者的教师,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调控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都应当努力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也应当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衡量依据。只有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才能避免课堂调控的形式主义,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确定调控标准后,教师就要围绕这一标准注意收集调控信息。
二、收集调控信息
要进行调控就必须有丰富的、全面的调控信息,教师只有掌握必要的信息之后才能调控。为了准确、及时地获得信息,需要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渠道,使师生能够及时得到沟通。
首先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调查学生的具体状况,分析研究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需要调控的信息。如果忽视对可能出现的课堂信息的设计,会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对出现的信息反应迟钝,从而在出现问题时措手不及,影响教学进程或削弱教学效果。
同时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内,面对着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这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总可能出现各种偶发情况。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分析课堂教学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的偏差,收集各种信息,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确定课堂调控有用的信息。教师收集到有用的调控信息后,就要对信息及时处理反馈给学生,奖惩学生的学习绩效。
三、奖惩学习绩效
奖惩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鼓励和批评,鼓励和批评是课堂教学调控的重要手段。按照设定的调控标准,对表现好的要进行鼓励,对表现差的则予以批评。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对学生鼓励,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并形成成就感。
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信息,及时鼓励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和内在动机,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最终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独立发展的能力。当然,激励同时并不排除严格要求和必要的批评。当有需要批评的信息出现时,及时具体且有说服力的批评其实也是对学生的激励。
鼓励与批评有其积极作用,但在使用时须防止过度使用的倾向,否则会出现学生对鼓励的依赖和对批评的适应现象,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纠正学生的学习偏差。
四、纠正学习偏差
调控的目的不是奖励和惩罚,而是促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按照决策的目标前进。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出现了很大差异,这些正是把握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维碰撞的契机。然而,因为这些问题或“离题太远”,或“节外生枝”,不在教师的预设计划之列,教师要么熟视无睹,有意回避,或匆匆或强行将课堂的走向拉回“主题”;要么束手无策……
教师必须直面学生真实的认知过程,对于学生的认知冲突和疑惑,教师应加以敏锐地捕捉和发现,灵活及时地分析调控,要思考通过什么样的设问、追问和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来解决学生的认知障碍,纠正学习偏差。最终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深化、认知更为全面、体验更为深刻,由此而收获的可能远远超越教师所预设的。
五、调控关键点
课堂需要调控的内容非常多,但如果事无巨细都要调控,就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所谓关键点,是指课堂调控要突出重点,不能只从某个局部利益出发,要针对重要的、关键的因素实施重点调控。事实上,课堂教学活动往往错综复杂,教师根本无法对每一个方面实施完全的调控,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计划执行中的一些关键影响因素上。因此,找出或确定这些关键因素,是一种有效的调控方法。控制住了关键点,也就控制住了全局。选择关键调控点的能力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艺术,有效的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能力,教师必须掌握好对课堂教学关键点的调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开放的,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同时课堂调控的种类和形式也多种多样,这需要更高的课堂调控艺术。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调控需要把调控和决策联系起来,调控不能死搬教条,要对例外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对有些问题要灵活调控。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河南省南阳市辛安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