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课堂教学的调控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的课堂对教师的调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学中,准确把握教学规律,调控好课堂教学进程。要调控好课堂教学进程,笔者认为一般需要做好以下几步工作。
  一、确定课堂调控标准
  没有标准就无法调控,课堂教学的标准则为“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有正确而明晰的目标,它为课堂教学的实现提供保证。为了有效地贯彻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运用恰当的方式,使全体同学了解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都能明确共同努力和前进的方向。
  教学目标本身具有调控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能起积极的导向作用。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积极的调控参与者,对于发挥学生自觉的求知热情,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课堂管理者的教师,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调控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都应当努力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也应当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衡量依据。只有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才能避免课堂调控的形式主义,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确定调控标准后,教师就要围绕这一标准注意收集调控信息。
  二、收集调控信息
  要进行调控就必须有丰富的、全面的调控信息,教师只有掌握必要的信息之后才能调控。为了准确、及时地获得信息,需要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渠道,使师生能够及时得到沟通。
  首先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调查学生的具体状况,分析研究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需要调控的信息。如果忽视对可能出现的课堂信息的设计,会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对出现的信息反应迟钝,从而在出现问题时措手不及,影响教学进程或削弱教学效果。
  同时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内,面对着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这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总可能出现各种偶发情况。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分析课堂教学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的偏差,收集各种信息,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确定课堂调控有用的信息。教师收集到有用的调控信息后,就要对信息及时处理反馈给学生,奖惩学生的学习绩效。
  三、奖惩学习绩效
  奖惩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鼓励和批评,鼓励和批评是课堂教学调控的重要手段。按照设定的调控标准,对表现好的要进行鼓励,对表现差的则予以批评。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对学生鼓励,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并形成成就感。
  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信息,及时鼓励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和内在动机,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最终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独立发展的能力。当然,激励同时并不排除严格要求和必要的批评。当有需要批评的信息出现时,及时具体且有说服力的批评其实也是对学生的激励。
  鼓励与批评有其积极作用,但在使用时须防止过度使用的倾向,否则会出现学生对鼓励的依赖和对批评的适应现象,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纠正学生的学习偏差。
  四、纠正学习偏差
  调控的目的不是奖励和惩罚,而是促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按照决策的目标前进。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出现了很大差异,这些正是把握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维碰撞的契机。然而,因为这些问题或“离题太远”,或“节外生枝”,不在教师的预设计划之列,教师要么熟视无睹,有意回避,或匆匆或强行将课堂的走向拉回“主题”;要么束手无策……
  教师必须直面学生真实的认知过程,对于学生的认知冲突和疑惑,教师应加以敏锐地捕捉和发现,灵活及时地分析调控,要思考通过什么样的设问、追问和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来解决学生的认知障碍,纠正学习偏差。最终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深化、认知更为全面、体验更为深刻,由此而收获的可能远远超越教师所预设的。
  五、调控关键点
  课堂需要调控的内容非常多,但如果事无巨细都要调控,就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所谓关键点,是指课堂调控要突出重点,不能只从某个局部利益出发,要针对重要的、关键的因素实施重点调控。事实上,课堂教学活动往往错综复杂,教师根本无法对每一个方面实施完全的调控,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计划执行中的一些关键影响因素上。因此,找出或确定这些关键因素,是一种有效的调控方法。控制住了关键点,也就控制住了全局。选择关键调控点的能力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艺术,有效的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能力,教师必须掌握好对课堂教学关键点的调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开放的,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同时课堂调控的种类和形式也多种多样,这需要更高的课堂调控艺术。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调控需要把调控和决策联系起来,调控不能死搬教条,要对例外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对有些问题要灵活调控。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河南省南阳市辛安镇中心校)
其他文献
平面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离心率是圆锥曲线的基本量,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取值与曲线形状之间的联系,在高考题中时常出现,因此,在教学中应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1已知F1,F2,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PQ是经过F1且垂直于实轴的弦,若△PQF2是等腰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B )  (C) (D)   解析:设双曲线   则F1(-c,0),F2(c,0),P(
期刊
摘要:由于教师与学生客观上存在着年龄、知识、地位的差别,由此很容易发生不平等、不尊重的情况。渴望尊重是人的普通心里,也是学生心里特点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赞美。在教学时通过表情的微笑“蹲下身来”与学生交谈,倾听学生的意见、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公平地评价、科学地对待学生的过错和失败等措施,使学生体会到做人的基本尊严,其结果必然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渴望尊重
期刊
作文是表达和交流的需要,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地位举足轻重。可提起作文,学生一点也不喜欢。作为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帮助他们走出这一困境,让我们的作文课充满乐趣,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写作呢?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要激发潜藏在孩子身上的情感元素,抓住他们的兴趣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引领他们轻松快乐的习作。  一、研读质疑,深入思考 
期刊
扎实有效地搞好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拓宽教材外延,是近年来人们反思改变初中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弊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指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呢?笔者就此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突出主动性,发展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好读书的习惯  语文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精于读、长于写、敏于听、善于说的修养丰厚、思维活跃的发展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用古今中外最优秀的人文精品来熏陶,必须通过
期刊
一、我的思考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我们都注意到了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知识储备有时会超出教师的想象。在高喊“千万别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口号时,我们也是否会存在高估学生的教学状况呢?  《年月日》是人教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期刊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一、充分发挥物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
期刊
衡量一个人能否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关键不在于他现在会做什么,已经做了什么,而在于将来能做什么,是否有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一句话,关键在于一个人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学校教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而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克服学生依赖心理。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我国的
期刊
东营市黄河口之秋教学观摩活动结束之后,我听了两位参加这次观摩活动的老师的汇报课。听了这两位老师的课以后,参与听课的老师针对这两节课与讲课的老师进行了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的脑子里忽然就冒出了这个问题:听名师讲课,我们学什么?    我的这个问题似乎提的有点可笑,回想一下,以前很多老师在听了名师的课之后,往往会说人家怎么讲课,有哪些教学技巧,有的老师甚至还要模仿名师讲课的语气和动作。    其实,
期刊
职业学校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多数女生对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持消极态度,她们不喜欢体育课,对体育没有兴趣,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甚至还有部分女生害怕上体育课。这些问题局部地反映了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不足:缺少对女生群体的关注,缺乏对职校体育的思考,缺失对体育教学的研究。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体育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习惯于为传统的普通教育观所左右,把体育课变成达标课,沥去了其中的休闲、娱乐、益
期刊
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应该看到,当前小学数 学教学的现状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即: 重“教”轻“学”的现象,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重“知识”轻“能力”和重“模仿”轻“创造”的 现象。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念还需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还需不断改进,教学研究的领域还需不断拓宽, 教师的素质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