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浅析有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的生活质量影响,了解患者生存质量和自护技能的掌握,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的病患8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个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如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含呼吸肌肉训练与体能训练、心理情绪干预、营养支持及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的指导等干预措施,以生存质量测评表(QOL)进行比较评估护理前后的差异。研究组的生存质量改善成效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表明有效护理干预方法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具有显著的改善病患郁闷心理的作用,长进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病患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生存质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37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228-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由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喘息或胸闷、气短或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COPD的特征为气流受限持续性存在,呈进行性发展,是可通过预防而避免的与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的异常炎症[1]。目前COPD的致残、致死率急速上升至全球第四位,大于40岁的人群患病率远超8.2%,据预计其患病率与致死率至2020会更为严峻,COPD将攀升至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1,2]。导致COPD的机制尚未明了,但诱发其发病的因素则众多,主要分为外因与内因,即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主要由化学性粉尘或物质的吸入、吸烟、呼吸道感染及由于居住处拥挤而致的室内外空气污染、或因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而导致营养条件差。个体因素可能是由于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导致的,或由于遗传因素(α1-抗胰蛋白酶重度缺乏而成的肺气肿)等[2]。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剔除肺癌等其余合并心脑肾肝严重疾病的患者,收集我院从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间,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82例[1],集合患者平均年龄62.5±5岁,年龄50~75岁,男性42例,女性40例后,按先后入院顺序随机划分两组,研究组41例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对照组41例进行常规护理,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过往病史、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41例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按医院进行药物饮食监护、病况观察、叮嘱定期复诊;研究组41例在此基础上进行联合肺康复呼吸肌肉训练与体能训练、心理情绪干预、营养支持及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的指导等干预措施,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出院后每两周一次电话回访,每月复诊一次,持续一年观察。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3 观察指标。采用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问卷来评定,问卷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及社会活动功能4个因子,每项按1~4级评分,越低分值表示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一年后,两组患者的QOL结果见表1:
3 讨论
COPD患者由于背景、年龄、过往病史、病程等差异,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各有不同,且该病呈现反复发作、不可逆性病理改变及迁延进展,会致使患者劳动能力日渐失去,再加上各自家庭和睦或经济情况不同、病情病程不同,病患受慢性疾病的折磨和心理压迫,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症状。早期发现病者心理异常,尽早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可促进药物治疗的效果,减缓病症,提高生活质量。
无论是运用放松训练或音乐疗法,都可以诱导患者机体主动放松,逐渐提高患者对焦虑、急躁、不安等负面情绪的自我排解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更积极地面对疾病,配合护理治疗。通过简单的运动或音乐体验,户外运动,使患者通过参与其中而产生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消除心理郁结,增进邻里和谐和修复身心,结果表明有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使其更为配合护理工作,辅助医师进行药物治疗,恢复病患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QOL指标中社会活动能力占着相当重要的评价比例,这表明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圈提供的关爱,直接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间接影响病情。轻松愉快、幸福被爱的正面能量远比焦虑压抑、烦躁不安的负面心态更利于病患康复,这需要患者的家人、社区邻里、友人同事等的支持与努力,营造舒适的社区环境、修养环境已成为患者对抗疾病的坚强后盾。
另外,适度纠正患者生活的不良作风和简单的呼吸肌肉训练、体能训练,也是利于缓解疾病的痛楚,易于有效用药治疗,从行为上改善生活质量,更利于驱赶患者负面情绪和不良心理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郑则广,齐亚飞,朱顺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进展及实践[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4):314-316
[3]Ries AL,Bauldoff GS,Carlin BW,et a1.PulmonaryRehabilitation:Joint ACCP/AACVPR Evidence-Based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hest,2007,131:4-42
[4]吴学敏.侯来永,白伟,等.呼吸训练对缓解期老年重度COPD患者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4):307-310
关键词: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生存质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37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228-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由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喘息或胸闷、气短或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COPD的特征为气流受限持续性存在,呈进行性发展,是可通过预防而避免的与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的异常炎症[1]。目前COPD的致残、致死率急速上升至全球第四位,大于40岁的人群患病率远超8.2%,据预计其患病率与致死率至2020会更为严峻,COPD将攀升至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1,2]。导致COPD的机制尚未明了,但诱发其发病的因素则众多,主要分为外因与内因,即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主要由化学性粉尘或物质的吸入、吸烟、呼吸道感染及由于居住处拥挤而致的室内外空气污染、或因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而导致营养条件差。个体因素可能是由于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导致的,或由于遗传因素(α1-抗胰蛋白酶重度缺乏而成的肺气肿)等[2]。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剔除肺癌等其余合并心脑肾肝严重疾病的患者,收集我院从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间,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82例[1],集合患者平均年龄62.5±5岁,年龄50~75岁,男性42例,女性40例后,按先后入院顺序随机划分两组,研究组41例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对照组41例进行常规护理,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过往病史、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41例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按医院进行药物饮食监护、病况观察、叮嘱定期复诊;研究组41例在此基础上进行联合肺康复呼吸肌肉训练与体能训练、心理情绪干预、营养支持及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的指导等干预措施,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出院后每两周一次电话回访,每月复诊一次,持续一年观察。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3 观察指标。采用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问卷来评定,问卷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及社会活动功能4个因子,每项按1~4级评分,越低分值表示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一年后,两组患者的QOL结果见表1:
3 讨论
COPD患者由于背景、年龄、过往病史、病程等差异,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各有不同,且该病呈现反复发作、不可逆性病理改变及迁延进展,会致使患者劳动能力日渐失去,再加上各自家庭和睦或经济情况不同、病情病程不同,病患受慢性疾病的折磨和心理压迫,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症状。早期发现病者心理异常,尽早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可促进药物治疗的效果,减缓病症,提高生活质量。
无论是运用放松训练或音乐疗法,都可以诱导患者机体主动放松,逐渐提高患者对焦虑、急躁、不安等负面情绪的自我排解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更积极地面对疾病,配合护理治疗。通过简单的运动或音乐体验,户外运动,使患者通过参与其中而产生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消除心理郁结,增进邻里和谐和修复身心,结果表明有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使其更为配合护理工作,辅助医师进行药物治疗,恢复病患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QOL指标中社会活动能力占着相当重要的评价比例,这表明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圈提供的关爱,直接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间接影响病情。轻松愉快、幸福被爱的正面能量远比焦虑压抑、烦躁不安的负面心态更利于病患康复,这需要患者的家人、社区邻里、友人同事等的支持与努力,营造舒适的社区环境、修养环境已成为患者对抗疾病的坚强后盾。
另外,适度纠正患者生活的不良作风和简单的呼吸肌肉训练、体能训练,也是利于缓解疾病的痛楚,易于有效用药治疗,从行为上改善生活质量,更利于驱赶患者负面情绪和不良心理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郑则广,齐亚飞,朱顺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进展及实践[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4):314-316
[3]Ries AL,Bauldoff GS,Carlin BW,et a1.PulmonaryRehabilitation:Joint ACCP/AACVPR Evidence-Based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hest,2007,131:4-42
[4]吴学敏.侯来永,白伟,等.呼吸训练对缓解期老年重度COPD患者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4):30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