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并且被曝出存在违规违纪、效率低下、贪污浪费等诸多财务问题,以致社会公益事业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信任危机。因此,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对于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和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不履行政府职能,是为社会公益或公益服务的独立组织。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的存在越来越重要,他们的存在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和企业无法覆盖的空白,被认为是社会公平的最佳实践者,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还很缓慢。造成其举步不前的原因同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不足有关。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还需明确发展方向,同时需要有关政府相对宽松的扶持,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借鉴国外经验,解决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主要内容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是有关组织基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仅就其经营结余部分计算交纳所得税,其余收入免稅。其财务特性决定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重点自然就落在了收入与费用的管理上。
1.收入管理。非营利组织为获取其资金,就必须使本期净资产增加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的流入。在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收入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否完成最大限度的筹集资金并提高筹资效率的任务,决定了组织费用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收入管理时还应当处理好非自创收入和自创收入比例之间的矛盾,既要解决非营利组织资金不足,又要充分利用法律和政策优惠。
2.管理费用。非营利组织的费用是非营利组织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开展业务活动以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这将导致非营利组织本期净资产减少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出。费用管理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重点,财务性资金的分配和有效利用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
(二)目标
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取决于组织本身的目标。众所周知,作为营利组织的企业,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营利。与此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与获利紧密相连。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样决定于非营利组织本身的目标。而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它们提供服务是服从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一个非营利组织在一定范围内为社会公益服务,也就是在完成某一社会使命。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非营利组织为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需要有科学的财务管理。与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相适应,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描述为: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
(三)特征
1.非营利组织不依靠从顾客那里获取的服务收入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它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民间捐赠和公共部门支持。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提供的服务,其收费是低水平的甚至是免费的,而不是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来收费。
2.在非营利组织财务中通常缺少利润这一指标,这使得管理的系统性受到损害: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也难以确定;分权管理的操作难度加大,许多决策不宜下放给中下层管理人员;不同非营利组织之间也无法进行绩效的对比。
3.对非营利组织而言,由于不存在利润指标,对各部门的职责履行的情况难于考核评价,因而对各部门的责权利也就无法十分明确。
4.非营利组织不能对其资财权益进行转让、出售,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按资财提供者的要求来运作、管理和处置资财。资财的提供者不期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利益,因而非营利组织通常不进行损益计算,也不进行净收入分配。
二、目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制度、管理等还相对滞后,具体到财务管理方面,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尤其是公立的非营利组织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非营利组织与企业有着根本的不同,不像企业那样追求营利,因而非营利组织应排斥营利精神和商业行为,也就不存在财务管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有的非营利组织不重视财务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也有的非营利组织虽然重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但却忽略了对财务制度执行效果的检查监督,最终使得财务制度流于形式。
(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透明度较低,不像企业组织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定期公布其财务报告,按期接受政府或社会审计的监督。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低,严重影响了资源提供者的积极性,降低了其对组织的信任度,进而阻碍了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非营利组织在筹集资金时,由于组织的特殊性质及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淡漠,财务人员往往忽视了对各种资金来源渠道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对各种筹资方式资本成本的比较分析工作做的较少,没有充分考虑、仔细权衡由于筹资而带来的财务风险因素,因而也就无法结合组织自身的特点以及所筹资金的用途选择适当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合理筹集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四)对财政支持类非营利组织,由于预算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预算编制方法是“基数加增长”的模式,即每年预算支出分配采用的都是在上一年基础上增减的办法。这种资金分配方式可能导致分配不公,使原来厉行节约的单位少支,大手大脚的单位多支。由于制度的缺陷进而导致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难免造成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不严肃,不在乎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五)非营利组织盲目求大、求全,负债规模不切实际,与组织的实际情况及偿还能力不相适应甚至严重脱节,致使非营利组织债务负担过重,甚而影响组织的正常业务开展。这在连续几年大规模扩招的高等院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支撑上述喜人数字的是高等院校不断扩大规模,征地、扩建,加大基本建设投资,加大师资投入。短时间、大规模的投入,使得各高校通过不断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内部集资甚至乱收费等方式以解燃眉之急。由于负债额度过大,可能会导致高校短期内的还款压力过大,财务风险过高,进而影响到学校教学科研业务的正常开展。 (六)非营利组织对支出管理重视不足、措施不得力,直接导致了资金利用效率低、组织发展后劲不足。突出表现在:各种支出(费用)的界线模糊,经常出现各项支出(费用)相互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在分配各项支出(费用)时,不管轻重缓急,也不管是重点项目还是急需项目,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不但重点项目、急需项目没做好,其他项目也受到了影响;非营利组织在办理各项支出(费用)的过程中,不讲究资金的有效利用,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使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等等。
三、优化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路径选择
在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目前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非营利组织特质来提出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一些建议。
(一)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应对思路
1.财务管理中应对风险。对监管中形成的风险因素,非营利组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首先,纠正对财务管理认识上的偏差,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科学制定、重点落实、贵在监督。
2 筹资决策中应对风险。非营利组织进行筹资决策时应做好充分、科学的预测,结合自身特点,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规避和控制财务风险,认真分析不同筹资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不同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及财务风险大小,权衡利弊,选择既能满足业务发展所需,又能减少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筹资方式或筹资组合。
3.支出管理应对风险。非营利组织应高度重视支出管理,争取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实现组织的目标,使组织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能够可持续不断发展壮大下去。保证业务开展正常需要的同時,讲究资金的有效使用,追求效率;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使非营利组织各项支出发挥最大效果。
(二)建立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风险监管
1.明确社会使命。非营利组织是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社会使命而存在,而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存在。一个非营利组织,如果无法实现其社会使命,该组织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可以说,具体社会使命是一个非营利组织的命脉。非营利组织只有在其具体社会使命为社会所认同时才能筹集到实现使命所需的资金。
2.完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完善性非常重要。完善的行政机构有利于制定适时合理的工作方案,有效地筹集实现社会使命所需要的资金。
3.规范财务管理。规范财务管理,降低筹资和管理成本,以使尽量多的资金用于实现社会使命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确保财务的透明度。
4.争取外部援助。与政府合作。政府不但可提供经费及其他资源,还可以给认同,给道义方面的支持,政府的认同及道义方面的支持,能够使非营利组织获得社会的认同与支持,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在经济上获得更多的外部援助。寻找企业合作伙伴。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界的密切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有益,非营利组织可以得到资金与财物的援助,从事良好的活动,还可吸收企业的员工作为志愿者参与公益事业,企业则可树立良好形象,增加公司收益,吸引更多投资者。
(三)财务风险应对
1.加强制度规范和政府及社会监管。为了保证公开信息的统一性和可比性,政府必须制订非营利组织披露信息的相关内容、标准及披露时间、地点等,建立相应的适合非营利组织的独立的财务和审计制度。第一,建立、强化外部审计,通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报表及突发项目进行审计,提高社会对组织的信任。第二,可疏通举报渠道,鼓励媒体监督,将公众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防止违法事件的发生。第三,保持司法独立,一旦发生违法行为,严惩不怠。通过社会监督,树立并保持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诚信形象,为其可持续发展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2.建立健全组织的财务管理体系。采取措施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和增值能力,解决组织资金的供给问题。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争取更多的慈善捐款;对闲余资金进行投资和运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要求年初制定预算计划,加强收支管理,对日常开支执行规范的审批程序,建立有效的绩效预算考评体系。根据预算落实和执行情况,按年终决算结果进行绩效考评,既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也保证了预算资金的高效使用。
3.逐步完善组织的财务治理结构和机制。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和机制或许与现实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还有一段距离,但应该是所有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共同努力的目标。关于财务治理结构,一般来讲,成熟、完善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治理结构由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经理层与监事会等组成。能有效整合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冯君.浅谈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的管理[J].财经界(学术),2009(12):22~25.
[2]柯武刚,史漫飞.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不履行政府职能,是为社会公益或公益服务的独立组织。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的存在越来越重要,他们的存在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和企业无法覆盖的空白,被认为是社会公平的最佳实践者,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还很缓慢。造成其举步不前的原因同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不足有关。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还需明确发展方向,同时需要有关政府相对宽松的扶持,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借鉴国外经验,解决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主要内容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是有关组织基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仅就其经营结余部分计算交纳所得税,其余收入免稅。其财务特性决定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重点自然就落在了收入与费用的管理上。
1.收入管理。非营利组织为获取其资金,就必须使本期净资产增加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的流入。在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收入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否完成最大限度的筹集资金并提高筹资效率的任务,决定了组织费用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收入管理时还应当处理好非自创收入和自创收入比例之间的矛盾,既要解决非营利组织资金不足,又要充分利用法律和政策优惠。
2.管理费用。非营利组织的费用是非营利组织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开展业务活动以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这将导致非营利组织本期净资产减少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出。费用管理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重点,财务性资金的分配和有效利用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
(二)目标
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取决于组织本身的目标。众所周知,作为营利组织的企业,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营利。与此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与获利紧密相连。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样决定于非营利组织本身的目标。而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它们提供服务是服从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一个非营利组织在一定范围内为社会公益服务,也就是在完成某一社会使命。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非营利组织为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需要有科学的财务管理。与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相适应,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描述为: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
(三)特征
1.非营利组织不依靠从顾客那里获取的服务收入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它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民间捐赠和公共部门支持。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提供的服务,其收费是低水平的甚至是免费的,而不是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来收费。
2.在非营利组织财务中通常缺少利润这一指标,这使得管理的系统性受到损害: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也难以确定;分权管理的操作难度加大,许多决策不宜下放给中下层管理人员;不同非营利组织之间也无法进行绩效的对比。
3.对非营利组织而言,由于不存在利润指标,对各部门的职责履行的情况难于考核评价,因而对各部门的责权利也就无法十分明确。
4.非营利组织不能对其资财权益进行转让、出售,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按资财提供者的要求来运作、管理和处置资财。资财的提供者不期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利益,因而非营利组织通常不进行损益计算,也不进行净收入分配。
二、目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制度、管理等还相对滞后,具体到财务管理方面,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尤其是公立的非营利组织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非营利组织与企业有着根本的不同,不像企业那样追求营利,因而非营利组织应排斥营利精神和商业行为,也就不存在财务管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有的非营利组织不重视财务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也有的非营利组织虽然重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但却忽略了对财务制度执行效果的检查监督,最终使得财务制度流于形式。
(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透明度较低,不像企业组织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定期公布其财务报告,按期接受政府或社会审计的监督。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低,严重影响了资源提供者的积极性,降低了其对组织的信任度,进而阻碍了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非营利组织在筹集资金时,由于组织的特殊性质及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淡漠,财务人员往往忽视了对各种资金来源渠道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对各种筹资方式资本成本的比较分析工作做的较少,没有充分考虑、仔细权衡由于筹资而带来的财务风险因素,因而也就无法结合组织自身的特点以及所筹资金的用途选择适当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合理筹集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四)对财政支持类非营利组织,由于预算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预算编制方法是“基数加增长”的模式,即每年预算支出分配采用的都是在上一年基础上增减的办法。这种资金分配方式可能导致分配不公,使原来厉行节约的单位少支,大手大脚的单位多支。由于制度的缺陷进而导致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难免造成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不严肃,不在乎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五)非营利组织盲目求大、求全,负债规模不切实际,与组织的实际情况及偿还能力不相适应甚至严重脱节,致使非营利组织债务负担过重,甚而影响组织的正常业务开展。这在连续几年大规模扩招的高等院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支撑上述喜人数字的是高等院校不断扩大规模,征地、扩建,加大基本建设投资,加大师资投入。短时间、大规模的投入,使得各高校通过不断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内部集资甚至乱收费等方式以解燃眉之急。由于负债额度过大,可能会导致高校短期内的还款压力过大,财务风险过高,进而影响到学校教学科研业务的正常开展。 (六)非营利组织对支出管理重视不足、措施不得力,直接导致了资金利用效率低、组织发展后劲不足。突出表现在:各种支出(费用)的界线模糊,经常出现各项支出(费用)相互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在分配各项支出(费用)时,不管轻重缓急,也不管是重点项目还是急需项目,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不但重点项目、急需项目没做好,其他项目也受到了影响;非营利组织在办理各项支出(费用)的过程中,不讲究资金的有效利用,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使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等等。
三、优化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路径选择
在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目前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非营利组织特质来提出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一些建议。
(一)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应对思路
1.财务管理中应对风险。对监管中形成的风险因素,非营利组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首先,纠正对财务管理认识上的偏差,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科学制定、重点落实、贵在监督。
2 筹资决策中应对风险。非营利组织进行筹资决策时应做好充分、科学的预测,结合自身特点,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规避和控制财务风险,认真分析不同筹资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不同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及财务风险大小,权衡利弊,选择既能满足业务发展所需,又能减少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的筹资方式或筹资组合。
3.支出管理应对风险。非营利组织应高度重视支出管理,争取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实现组织的目标,使组织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能够可持续不断发展壮大下去。保证业务开展正常需要的同時,讲究资金的有效使用,追求效率;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使非营利组织各项支出发挥最大效果。
(二)建立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风险监管
1.明确社会使命。非营利组织是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社会使命而存在,而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存在。一个非营利组织,如果无法实现其社会使命,该组织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可以说,具体社会使命是一个非营利组织的命脉。非营利组织只有在其具体社会使命为社会所认同时才能筹集到实现使命所需的资金。
2.完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完善性非常重要。完善的行政机构有利于制定适时合理的工作方案,有效地筹集实现社会使命所需要的资金。
3.规范财务管理。规范财务管理,降低筹资和管理成本,以使尽量多的资金用于实现社会使命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确保财务的透明度。
4.争取外部援助。与政府合作。政府不但可提供经费及其他资源,还可以给认同,给道义方面的支持,政府的认同及道义方面的支持,能够使非营利组织获得社会的认同与支持,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在经济上获得更多的外部援助。寻找企业合作伙伴。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界的密切合作关系,对双方都有益,非营利组织可以得到资金与财物的援助,从事良好的活动,还可吸收企业的员工作为志愿者参与公益事业,企业则可树立良好形象,增加公司收益,吸引更多投资者。
(三)财务风险应对
1.加强制度规范和政府及社会监管。为了保证公开信息的统一性和可比性,政府必须制订非营利组织披露信息的相关内容、标准及披露时间、地点等,建立相应的适合非营利组织的独立的财务和审计制度。第一,建立、强化外部审计,通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报表及突发项目进行审计,提高社会对组织的信任。第二,可疏通举报渠道,鼓励媒体监督,将公众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防止违法事件的发生。第三,保持司法独立,一旦发生违法行为,严惩不怠。通过社会监督,树立并保持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诚信形象,为其可持续发展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2.建立健全组织的财务管理体系。采取措施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和增值能力,解决组织资金的供给问题。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争取更多的慈善捐款;对闲余资金进行投资和运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要求年初制定预算计划,加强收支管理,对日常开支执行规范的审批程序,建立有效的绩效预算考评体系。根据预算落实和执行情况,按年终决算结果进行绩效考评,既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也保证了预算资金的高效使用。
3.逐步完善组织的财务治理结构和机制。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和机制或许与现实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还有一段距离,但应该是所有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共同努力的目标。关于财务治理结构,一般来讲,成熟、完善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治理结构由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经理层与监事会等组成。能有效整合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冯君.浅谈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的管理[J].财经界(学术),2009(12):22~25.
[2]柯武刚,史漫飞.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