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分析
我校积极开展了《高中体育教学“流动分组”和“学分制”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这为2005年新课改实施选项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课改的选项教学除了改革更彻底、理念更先进外,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以99届高一学生为例,选修教学时,共八个班267名男生,就有170名学生选修足球,约占63.7%,平均每个足球教学班有40多人;而05届高一选项教学时,全年级共12个班级421名男生,足球组只有69人,约占16.4%,平均每个足球教学班有23人,与之相反的是原本冷清的篮球项目组却爆满,有一组甚至开设了两个篮球教学班。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学生的兴趣爱好竟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原因有来自教师、学生、场地器材等多方面,但笔者认为社会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下面,笔者尝试着从社会舆论和社会压力两方面进行简述:
二、社会因素
1.社会舆论——媒体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报刊的传播特点时说:“报刊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即多数社会舆论是通过媒体传播的。而在传媒高度发展、资讯快捷便利、信息迅速增长的今天,尤其是“第四媒体”——网络的出现,媒体已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这其中也包括对体育的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了足球的职业化,那几年的“甲A”直播比赛,可谓万人空巷。一时间,郝海东、范志毅、彭伟国等足球明星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偶像。作为社会一员的学生当然追赶这一时尚潮流,很多都成了狂热的球迷。因此,那时学校在选修教学时,大多数男生选修足球也就不足为奇了。可好景不长,随着中国足球队的比赛成绩每况愈下,人们将这种怨恨转嫁到了足球运动本身,于是人们对足球的热情急剧锐减。而随着NBA进军中国市场,通过电视直播我们欣赏到了世界最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于是乔丹、科比、艾弗森、奥尼尔等球星成了耳熟能详的名字,尤其是在2002年姚明以选秀状元的身份加盟NBA以后,更是受到了国人的普遍关注,再加上中国篮球队近几年的骄人战绩,使得篮球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
2.社会压力——竞争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其带来了的是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物质主义、感官主义等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一方面习惯了父母的宠爱甚至是溺爱,缺乏独立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要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压力,很多学生表现为“急功近利”、“个人本位”、“重利轻义”等,而篮球的高进球率恰恰迎合了他们的这种虚荣心——足球则相反,一场足球比赛只有几个进球,有时甚至是“颗粒无收”。因此,篮球受到当今学生的偏爱也就理所应当了。
三、引发的思考
1.兴趣——学生学习的动力
从“足球热”到“篮球热”反映出媒体对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形成、稳定有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但媒体会受“官帽子”和“钱袋子”的影响,有时也会出现片面的、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言论、报道。对于这些不当言论,我们教师首先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其次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认清事实,抓住问题的本质。如足球不会因为中国足球队战绩不佳和个别球员的不理智行为,而丢掉其“世界第一运动”的头衔,我们应该通过在开设选项教学前教师讲解和学生查阅资料等途径,让学生认识到足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锻炼价值。同样,虽然篮球也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但它也许并不适合你。另一方面,NBA是根植于美国文化的,在精彩比赛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低俗的东西——如个别队员的放荡不羁、暴力、色情等,我们应该向学生进行全面的介绍,让学生不要带着感情色彩,而是通过自己的体验和判断,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锻炼项目。
2.竞争——学生生存永恒的主题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恶性竞争、盲目投产,只会使企业逐渐失去生命力,并最终走向深渊。同样,具有功利心、虚荣心的学生也不可能适应以后社会竞争,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我们当前的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正确面对竞争、合理应对竞争。如在体育课的双人操练习、学练过程中的互帮互助、教学比赛的规则的制定(必须通过合作才能完成),更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将武术作为我校的必修项目,这主要是因为武术是融“竞争”和“表现”为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学会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就是让学生学会缓解压力、自我调节的方法(太极拳)。
3.改革——教师追求的方向或目标
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并不是唯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从,因为有些锻炼价值较高的项目,却不被学生所喜爱,如田径、体操等项目,有些可以强制性学习,如国家已将田径作为必修科目,我校将武术作为必修项目;有些可以融合到其他项目学习中,笔者认为田径仅仅1学分是远远不够的,可在篮球课上利用篮球场练习耐久跑,在羽毛球课上练习快速跑;同样,体操的锻炼价值也是很高的,我们可在球类课上练习技巧类的滚翻练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武术课上学习单双杠增强上肢力量等。
(责编 黄春香)
我校积极开展了《高中体育教学“流动分组”和“学分制”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这为2005年新课改实施选项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课改的选项教学除了改革更彻底、理念更先进外,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以99届高一学生为例,选修教学时,共八个班267名男生,就有170名学生选修足球,约占63.7%,平均每个足球教学班有40多人;而05届高一选项教学时,全年级共12个班级421名男生,足球组只有69人,约占16.4%,平均每个足球教学班有23人,与之相反的是原本冷清的篮球项目组却爆满,有一组甚至开设了两个篮球教学班。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学生的兴趣爱好竟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原因有来自教师、学生、场地器材等多方面,但笔者认为社会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下面,笔者尝试着从社会舆论和社会压力两方面进行简述:
二、社会因素
1.社会舆论——媒体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报刊的传播特点时说:“报刊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即多数社会舆论是通过媒体传播的。而在传媒高度发展、资讯快捷便利、信息迅速增长的今天,尤其是“第四媒体”——网络的出现,媒体已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这其中也包括对体育的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了足球的职业化,那几年的“甲A”直播比赛,可谓万人空巷。一时间,郝海东、范志毅、彭伟国等足球明星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偶像。作为社会一员的学生当然追赶这一时尚潮流,很多都成了狂热的球迷。因此,那时学校在选修教学时,大多数男生选修足球也就不足为奇了。可好景不长,随着中国足球队的比赛成绩每况愈下,人们将这种怨恨转嫁到了足球运动本身,于是人们对足球的热情急剧锐减。而随着NBA进军中国市场,通过电视直播我们欣赏到了世界最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于是乔丹、科比、艾弗森、奥尼尔等球星成了耳熟能详的名字,尤其是在2002年姚明以选秀状元的身份加盟NBA以后,更是受到了国人的普遍关注,再加上中国篮球队近几年的骄人战绩,使得篮球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
2.社会压力——竞争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其带来了的是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物质主义、感官主义等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一方面习惯了父母的宠爱甚至是溺爱,缺乏独立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要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压力,很多学生表现为“急功近利”、“个人本位”、“重利轻义”等,而篮球的高进球率恰恰迎合了他们的这种虚荣心——足球则相反,一场足球比赛只有几个进球,有时甚至是“颗粒无收”。因此,篮球受到当今学生的偏爱也就理所应当了。
三、引发的思考
1.兴趣——学生学习的动力
从“足球热”到“篮球热”反映出媒体对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形成、稳定有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但媒体会受“官帽子”和“钱袋子”的影响,有时也会出现片面的、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言论、报道。对于这些不当言论,我们教师首先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其次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认清事实,抓住问题的本质。如足球不会因为中国足球队战绩不佳和个别球员的不理智行为,而丢掉其“世界第一运动”的头衔,我们应该通过在开设选项教学前教师讲解和学生查阅资料等途径,让学生认识到足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锻炼价值。同样,虽然篮球也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但它也许并不适合你。另一方面,NBA是根植于美国文化的,在精彩比赛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低俗的东西——如个别队员的放荡不羁、暴力、色情等,我们应该向学生进行全面的介绍,让学生不要带着感情色彩,而是通过自己的体验和判断,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锻炼项目。
2.竞争——学生生存永恒的主题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恶性竞争、盲目投产,只会使企业逐渐失去生命力,并最终走向深渊。同样,具有功利心、虚荣心的学生也不可能适应以后社会竞争,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我们当前的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正确面对竞争、合理应对竞争。如在体育课的双人操练习、学练过程中的互帮互助、教学比赛的规则的制定(必须通过合作才能完成),更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将武术作为我校的必修项目,这主要是因为武术是融“竞争”和“表现”为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学会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就是让学生学会缓解压力、自我调节的方法(太极拳)。
3.改革——教师追求的方向或目标
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并不是唯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从,因为有些锻炼价值较高的项目,却不被学生所喜爱,如田径、体操等项目,有些可以强制性学习,如国家已将田径作为必修科目,我校将武术作为必修项目;有些可以融合到其他项目学习中,笔者认为田径仅仅1学分是远远不够的,可在篮球课上利用篮球场练习耐久跑,在羽毛球课上练习快速跑;同样,体操的锻炼价值也是很高的,我们可在球类课上练习技巧类的滚翻练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武术课上学习单双杠增强上肢力量等。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