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发现问题、提问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创新意识养成,是基础教育阶段需要获得启蒙的关键内容。初中综合实践课的设置,为实现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提供了课程平台,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提问,教学学生提问技巧,形成善问习惯。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在初中综合实践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探讨,以期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初中学生;综合实践课;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初中生问题意识淡薄表现在:不善于发现问题、不懂得提问技巧、不愿意提问问题、不主动探究问题、不善于产生质疑。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灌输”教学模式带来的不良影响,让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习惯了教学被动地位,而缺乏主动发现、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意识。这一问题,将持续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于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需要通过综合实践课程的引导,鼓励学生提问,逐渐养成问题意识。
一、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提问
很多时候,学生不提问,是由于受到课堂氛围的影响,在压抑的课堂氛围之下,提问显得突兀且尴尬,从而导致学生不愿意发言,久而久之,养成了不提问的坏习惯。因此,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不要设置太多限制给学生,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无论学生提出何种问题,都不要轻视或批评,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提问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主动大胆地表现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塑造起民主、自由、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给学生质疑的勇气以温厚的生长土壤。
二、教学方法科学,积极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契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在综合实践课当中,教学要达到让学生于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学生也要在感兴趣的情况下才可能配合教师达成学习目标。在这种协同关系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好的途径就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当中,用讨论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获得自主的思考,来达成教学的目的。例如,在“保护环境”的教学主题时,就可以让学生对“水污染的原因”、“空气污染的危害”、“如何充分利用清洁能源”等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分析身边环境现象,发现问题,找到问题成因。
三、培养创新思维,学会提问方法
在民主的课堂氛围中,避免学生胡乱提问的方式,就是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发展创新的思维。综合实践课程以多种方式开展,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對其中的实践内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来进行思考,从而抓住提问的关键要素,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思路,掌握科学的提问方法。其次,我们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掌握创新的提问方法。例如,可以以某一主题开展调查活动,设计调查问卷,设计采访维内托,对在校师生开展调查,从实践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对提问方法技巧的掌握。教师在培养学生提问方法的时候,需要注重创新,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问题意识的自在发挥。
四、留下思考空间,养成好问习惯
课程的设置不能过满,过满则会让学生失去思考的空间。每节课的课后,都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设置一些具备探究深意的悬念,或是引导学生开展课后实践活动的问题型任务,让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养成质疑、思考、提问的习惯。在课上,同样要注意课程节奏的设置,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时候,教师要留出时间来给学生思考,不要着急揭示答案。在学生思考的过车中,可能还会产生连锁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探索答案非常重要,因此,要鼓励学生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通过质疑、思考,养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形成适当的问题意识,促进教学的有效展开。
五、创新教学模式,实现问题导学
问题是引发思维过程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可以应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分组活动的过程。这一教学模式有五种具体实现方式,第一:问题采集。引导学生将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难题进行收集。第二,现场设问。在课堂上,根据身边的场景,组织师生一同设置问题,进行讨论;第三:环境诱导。在教学环境中放置一些能引发思考、疑问的新鲜物品;第四:顺势利导。用身边的事迹、新闻、现象、变化等,诱导学生思考;第五:引领作用。发挥少数具备问题意识学生的引导作用,互相影响,互相讨论,互相启发。
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综合实践课的设置就是为了激励学生自主思考,唤醒学生问题意识,鼓舞学生发挥能力,解决问题。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思考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王琳.引导有效提问,培养问题意识——以综合实践活动《我的面团电精灵》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05):38-40.
[2] 肖慧瑶,关钡琪,龙媛,胡位荣.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问题意识[J].中学课程资源,2020(03):55-56.
[3] 周菊芳.榜样人物引领下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江苏教育研究,2019(34):63-67.
关键词:初中学生;综合实践课;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初中生问题意识淡薄表现在:不善于发现问题、不懂得提问技巧、不愿意提问问题、不主动探究问题、不善于产生质疑。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灌输”教学模式带来的不良影响,让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习惯了教学被动地位,而缺乏主动发现、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意识。这一问题,将持续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于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需要通过综合实践课程的引导,鼓励学生提问,逐渐养成问题意识。
一、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提问
很多时候,学生不提问,是由于受到课堂氛围的影响,在压抑的课堂氛围之下,提问显得突兀且尴尬,从而导致学生不愿意发言,久而久之,养成了不提问的坏习惯。因此,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不要设置太多限制给学生,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无论学生提出何种问题,都不要轻视或批评,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提问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主动大胆地表现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塑造起民主、自由、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给学生质疑的勇气以温厚的生长土壤。
二、教学方法科学,积极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契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在综合实践课当中,教学要达到让学生于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学生也要在感兴趣的情况下才可能配合教师达成学习目标。在这种协同关系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好的途径就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当中,用讨论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获得自主的思考,来达成教学的目的。例如,在“保护环境”的教学主题时,就可以让学生对“水污染的原因”、“空气污染的危害”、“如何充分利用清洁能源”等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分析身边环境现象,发现问题,找到问题成因。
三、培养创新思维,学会提问方法
在民主的课堂氛围中,避免学生胡乱提问的方式,就是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发展创新的思维。综合实践课程以多种方式开展,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對其中的实践内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来进行思考,从而抓住提问的关键要素,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思路,掌握科学的提问方法。其次,我们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掌握创新的提问方法。例如,可以以某一主题开展调查活动,设计调查问卷,设计采访维内托,对在校师生开展调查,从实践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对提问方法技巧的掌握。教师在培养学生提问方法的时候,需要注重创新,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问题意识的自在发挥。
四、留下思考空间,养成好问习惯
课程的设置不能过满,过满则会让学生失去思考的空间。每节课的课后,都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设置一些具备探究深意的悬念,或是引导学生开展课后实践活动的问题型任务,让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养成质疑、思考、提问的习惯。在课上,同样要注意课程节奏的设置,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时候,教师要留出时间来给学生思考,不要着急揭示答案。在学生思考的过车中,可能还会产生连锁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探索答案非常重要,因此,要鼓励学生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通过质疑、思考,养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形成适当的问题意识,促进教学的有效展开。
五、创新教学模式,实现问题导学
问题是引发思维过程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可以应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分组活动的过程。这一教学模式有五种具体实现方式,第一:问题采集。引导学生将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难题进行收集。第二,现场设问。在课堂上,根据身边的场景,组织师生一同设置问题,进行讨论;第三:环境诱导。在教学环境中放置一些能引发思考、疑问的新鲜物品;第四:顺势利导。用身边的事迹、新闻、现象、变化等,诱导学生思考;第五:引领作用。发挥少数具备问题意识学生的引导作用,互相影响,互相讨论,互相启发。
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综合实践课的设置就是为了激励学生自主思考,唤醒学生问题意识,鼓舞学生发挥能力,解决问题。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思考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王琳.引导有效提问,培养问题意识——以综合实践活动《我的面团电精灵》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05):38-40.
[2] 肖慧瑶,关钡琪,龙媛,胡位荣.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问题意识[J].中学课程资源,2020(03):55-56.
[3] 周菊芳.榜样人物引领下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江苏教育研究,2019(34):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