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主要分為两个大的模块,一个是概念知识的教学,另一个是生物实验的教学。实验教学是教师进行知识理论实践的重要过程,是确保学生掌握知识点的重要途径。将实验教学与知识概念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使用程度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生物的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多给学生亲身实践知识理论的机会。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 有效性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以外,还需要学生经常性的做实验,增强动手能力,学会在实践中去发现更多知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强知识的记忆能力,使所学知识更扎实。实验也是考查生物学习能力之一,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如何认真、准确地使用实验设备和进行实验步骤,需要生物教师的耐心有效指导。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如何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初中生物教师更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如今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一般采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活动的中心点仍旧集中在教师的教学上,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作用和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角色。而且在这种单一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急速的下降,有的本来主动性就比较差的学生甚至会更加的闭塞自己的学习想法;而且本来初中的实验学习本来就是需要相互的交流和探讨,固定的教学方式只会让这个教学的过程变得死板。另外,因为生物并不属于一个主科类的学习,教师对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还缺乏必要的了解,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过分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概念的讲解上。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常常会演变成一种目的性极强的教学,学生花费在生物实验探究上的时间也会相应减少,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会死记知识点。机械的记忆则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自然和生活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深化自身的学习。
二、课前预习,让学生能把握实验的尺度
在任何一门科目的学习中,课前的预习都是必不可少的。课前预习是确保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能更有效的进行的主要条件,也是学生能对知识内容进行基本了解和掌握的主要方式。课前的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对实验的内容有所了解,对于实验开展的顺利性有很大的帮助。教师的教学进度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例如,在初一的实验探究“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时”,我会在实验正式开始前,先让学生把一些实验的预习题做好,而且实验小组必须要设计出自己小组的实验报告。同时我还会给同学们看一些与该实验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他们更好的明白实验仪器的操作,以及整个实验的流程,减少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教师通过安排合理的课前预习,有利于提升学生实验的成功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实验目标完成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
三、教学能力反思与提升
针对实验教学中发现的不足,做出相应的改进办法,改进后再与改进之前作对比与总结,做出进一步提升的计划,才能使教学方式得到良好循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并不复杂,需要的是教师运用正确的方法给学生做引导,学生只有认真明白了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自然会得到实验结论,这也就完成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任务。教师应当在反复的实验教学中总结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的能力的过程。在学生完成实验任务之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做出评价,总结也是一种提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也会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四、开展课外生物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课外活动是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对课本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生物圈里的绿色植物”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合适的课外活动,比如,制作植物标本等,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到户外采集样本、查阅相关资料,并且进行标本的制作,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学到了很多生物知识,另一方面,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将得到进一步培养。
五、分组学习合作法应用于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
分组学习合作法,就是将学生群体科学合理的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分组学习合作时,教师首先要给不同的小组发放相关的学习任务,在由小组之间合作合理分配完成学习任务,然后是小组的单独展示,最后再进行小组的评比。例如,在初中“观察野外不同的岩石的类型”的课后实验探究中,我会给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去记录自己所找到的岩石的类型。组长可以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再划分,让组员可以充当不同的角色来共同完成这个实验。最后小组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小组的展示完以后,我评定一个小组是否优秀的标准,除了他们的展示要符合要求以外,最关键的是要看到一个小组的组员是否真正全部参与到任务的完成中间来。
总之,教师在实验探究这种较轻松的教学内容环境下,要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模式,不能一味死记硬背。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应该要更加灵活,教师要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生物实验的探究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
参考文献
[1]张纯.初中生物有效教学实现的途径[J].科学教育,2011,(11)
[2]汪梅.初中生物的实验探究教学[J].科学教育,2012.(8)
[3]苏悦.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
[4]吴秋华.改进初中生物实验展现探究教学魅力[J].现代教育科学,2013(6).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 有效性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以外,还需要学生经常性的做实验,增强动手能力,学会在实践中去发现更多知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强知识的记忆能力,使所学知识更扎实。实验也是考查生物学习能力之一,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如何认真、准确地使用实验设备和进行实验步骤,需要生物教师的耐心有效指导。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如何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初中生物教师更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如今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一般采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活动的中心点仍旧集中在教师的教学上,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作用和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角色。而且在这种单一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急速的下降,有的本来主动性就比较差的学生甚至会更加的闭塞自己的学习想法;而且本来初中的实验学习本来就是需要相互的交流和探讨,固定的教学方式只会让这个教学的过程变得死板。另外,因为生物并不属于一个主科类的学习,教师对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还缺乏必要的了解,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过分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概念的讲解上。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常常会演变成一种目的性极强的教学,学生花费在生物实验探究上的时间也会相应减少,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会死记知识点。机械的记忆则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自然和生活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深化自身的学习。
二、课前预习,让学生能把握实验的尺度
在任何一门科目的学习中,课前的预习都是必不可少的。课前预习是确保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能更有效的进行的主要条件,也是学生能对知识内容进行基本了解和掌握的主要方式。课前的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对实验的内容有所了解,对于实验开展的顺利性有很大的帮助。教师的教学进度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例如,在初一的实验探究“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时”,我会在实验正式开始前,先让学生把一些实验的预习题做好,而且实验小组必须要设计出自己小组的实验报告。同时我还会给同学们看一些与该实验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他们更好的明白实验仪器的操作,以及整个实验的流程,减少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教师通过安排合理的课前预习,有利于提升学生实验的成功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实验目标完成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
三、教学能力反思与提升
针对实验教学中发现的不足,做出相应的改进办法,改进后再与改进之前作对比与总结,做出进一步提升的计划,才能使教学方式得到良好循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并不复杂,需要的是教师运用正确的方法给学生做引导,学生只有认真明白了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自然会得到实验结论,这也就完成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任务。教师应当在反复的实验教学中总结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的能力的过程。在学生完成实验任务之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做出评价,总结也是一种提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也会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四、开展课外生物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课外活动是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对课本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生物圈里的绿色植物”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合适的课外活动,比如,制作植物标本等,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到户外采集样本、查阅相关资料,并且进行标本的制作,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学到了很多生物知识,另一方面,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将得到进一步培养。
五、分组学习合作法应用于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
分组学习合作法,就是将学生群体科学合理的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分组学习合作时,教师首先要给不同的小组发放相关的学习任务,在由小组之间合作合理分配完成学习任务,然后是小组的单独展示,最后再进行小组的评比。例如,在初中“观察野外不同的岩石的类型”的课后实验探究中,我会给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去记录自己所找到的岩石的类型。组长可以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再划分,让组员可以充当不同的角色来共同完成这个实验。最后小组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小组的展示完以后,我评定一个小组是否优秀的标准,除了他们的展示要符合要求以外,最关键的是要看到一个小组的组员是否真正全部参与到任务的完成中间来。
总之,教师在实验探究这种较轻松的教学内容环境下,要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模式,不能一味死记硬背。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应该要更加灵活,教师要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生物实验的探究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
参考文献
[1]张纯.初中生物有效教学实现的途径[J].科学教育,2011,(11)
[2]汪梅.初中生物的实验探究教学[J].科学教育,2012.(8)
[3]苏悦.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
[4]吴秋华.改进初中生物实验展现探究教学魅力[J].现代教育科学,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