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两部“条例”的出台,多层次制度也许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浮出水面。这不禁使我们感慨万千的同时,非常怀念那些对世界直销业曾经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奖金制度。
本期,笔者将对安利公司1995年版的制度作出解析。这是安利进入内地市场之后第一次采用的制度,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断改进中,但目前世界流行的制度大多都是从这套制度演化而来。因此,笔者把它称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多层直销制度”,应该不过分。
在这篇制度分析里,笔者直接跳过零售利润和原先21%的级差奖金,从领导奖金部分开始。对于直销制度尚未入门的读者,建议先参考有关“归零”和“累积”计算方法的文章,以便理解所谓的“团队计酬”,并由此获得独立于意识形态及非学术范畴的概念。
领导奖金
更早以前,领导奖金的另外一种说法叫“世袭奖金”。
据以前安利的高级讲师说,全世界只有三样东西可以世袭:第一是王位和国家,第二是爵位的封号和领地,第三就是安利的这份奖金,“绝对没有第四种”。这份“世袭奖金”的计算方法是这样:
第一种:你所有没达到21%资格的个人小组加上自己完成1万PV业绩(1PV相当于1美元净营业额的积分),你就可以获得所有已达到21%资格的个人小组全部4%的这份奖金。
第二种:你个人没能完成任何业绩,但你发展了两个21%小组,你可以获得这两个21%小组的业绩减去1万PV的4%奖金。
第三种:你所有没达到21%资格的个人小组加上自己完成4,000PV业绩,并且有一个小组达到21%,那你可以获得这个21%小组加上自己的小组业绩减去1万PV的4%奖金。
如果你只有一个21%小组,并且自己的个人小组业绩没能达到4,000PV,你将遗憾地失去领取这一奖金的资格。
那么,如果培养一个21%小组并拿到全部的这份4%领导奖金,具体收入是多少钱呢?这要用BV值来计算。
安利各个市场的PV和BV之间比值虽然不同,但存在着简单的比例。在美国,一般以1PV:1美元计算;在内地,近年是以1PV:6元计算。1万PV合6万BV,其4%的领导奖金即2,400元。要记住:这份奖金是一个月净营业额6万元的21%小组贡献出来的。至于多少人的一个团队才能完成这么高的业绩,那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简单的推算是:如果平均每人当月销售/自用的净营业额为1,200元,而该团队成员100%活跃,那么需要50个人。如果每人当月销售的净营业额不变,而团队活跃率只有10%(10个人里有9个人是不买任何东西的),那么就需要500个人。
领导奖金的设计思想是为了在因小组脱离而失去级差之后,给予领导人的斗志更大的鼓舞和激励。当然,虽然那是整个奖金制度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安利的讲师会告诉你那是“安利公司另外拨出的,不是从你的21%小组里抽取的”,因为“你的21%小组该拿的奖金,安利会一分不少地分给他们”,所以,“这一点是安利奖金制度的一大特色,由此亦可证明安利制度的绝对公平性,上级部门的奖金不是从剥削下级部门而来的。”
至于这样的说辞是否站得住脚,自然由读者仁者见仁了。
红宝石奖金
如果说安利的制度还有沉淀,那就是沉淀在这部分了。除开你所推荐的已经脱离的21%小组,所有你所推荐的当月未达21%比率的小组业绩和你自己的业绩加起来如果能达到2万PV,不管你当月是否取得什么奖衔,你都可以多获得个人小组业绩2%的红宝石奖金。不过,由于下级部门做到1万PV就会和你脱离,因此,你想保持这样的业绩恐怕很难,除非他们又跌下来,业绩重新计入你的个人小组(由于这是纯奖金制度的分析,所以笔者在这里不做“代推荐”、“银章(SP)”、“金章(GP)”、“直系(DD)”的定义解释。需要了解的人士可以去咨询安利经销商)。
以PV:BV=1:6计算,这份奖金最低为2,400元。按上面的算法,大约需要个人小组里有100位平均每位能销售/自用1,200元净营业额的队员才可获得这份奖金。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如果你的一个小组业绩介于18%和21%之间,而你的业绩大致刚超过1万PV,那么这一小组当月业绩所达到的比率将微妙地影响你的收入。而且,要是到月末他没能达到21%,你的收入会更多。因为如果他达到了,你只能获得4%的领导奖金,但如果他没达成,你则可以获得近1万PV里3%的级差加上这些业绩产生的2%的红宝石奖。
据安利的讲师讲解,“红宝石是上钻石的基础”,这一奖金的设计目的是“鼓励你把组织网做宽、做大,每一份耕耘都会有一份收获。鼓励你去不断分享,多帮助别人。”如果你“每月都保持‘红宝石’奖衔,表示你将可以轻而易举的超过‘明珠’、‘翡翠’、而上‘钻石’。”等你做到钻石并想“稳住这个奖衔”,就得靠“红宝石”为基础。由此可见,要想拿到这份奖金,必须有非常宽的前排;或者直接推荐人数很少,但非常幸运,有2个以上未达21%但很接近21%比率的小组。
“非常宽的前排”是什么概念?以上钻石所需要的最低人数6人为基数,它的倍增是:1-6-36-216-1,296-7,776-46,656-279,936-1,679,616,假设一个1-6-36结构的最优化小组能成就一个DD,那么200万名会员里,也不过产生5万余个DD,和1万颗钻石。
如果要成为红宝石资格的钻石,那么倍增模式就应该是:1-8-64-512-4,096-3,2768-262,144-2,097,152,因为个人小组除了得靠6条21%小组线成就自己的钻石,还得依靠另外2个接近21%的小组维持自己的红宝石资格。200余万人,在最优化的情况下,也采集不到3.5万颗红宝石DD,采不满5,000颗红宝石钻石。
明珠奖金
据笔者一个曾在XX国际商学院读过MBA的安利高阶朋友说,在那里,明珠奖金的算法就得讲一节课。不过笔者实在想不出来这份奖金能有多大的悬念。明珠奖金的概念是:当你培养的三个小组在同一个月都达到21%,那么,在这三个小组以下的部门,不管有多少代达到21%,只要没出现明珠,你都可以领取他们全部业绩的1%。
这项制度的设计目的是鼓励向纵深发展,往下看去,你的硕果犹如“串串明珠”。
可能有人觉得明珠奖金并不多,因为6万元的1%只不过600元,但是他可能想错了。因为这份奖金能提多少,完全看网络的结构。如果一个人的网络又宽又深,他的这份奖金就可以提得很高。
另外,要想拿这份奖金并不需要开很宽的线,有三条足矣。有人问:“等我做到翡翠后,再付出一个做到翡翠的努力,不就成为钻石了吗?”非也,因为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原来的三个小组业绩可能会跌下去。假如你在从事安利事业之初不开足足够宽的前排,到后来你将为辅导下级部门成为高阶并维持自己的奖衔而疲于奔命。另一方面,你的潜在市场也在缩小,哪怕你付出双倍于做到第一个翡翠的努力都不一定能上钻石。因此,在安利翡翠虽多,但钻石相对却很少。
做安利,开线和布局同下围棋一样,讲究“大势”。网络的初期结构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今后的发展前途,如果一个头没开好,结果会事倍功半。
翡翠奖金
在同一财政年度,你推荐的部门中有三个小组做到DD,你即可领取钻石奖金。
翡翠、钻石和行政钻石(执行专才)奖金每份0.25%,都是年度奖金。在1995年版的安利《事业手册》(以下简称“手册”)里,翡翠和钻石用于计算奖金的是同一张表格。这张表格的业绩和相应积分是呈几何级数收敛的,其中翡翠的奖金计算有点像吃大锅饭,特别是新晋翡翠,由于他的积分基数很大,使得他和资深翡翠(哪怕是皇冠大使)之间积分的差距相对就很小,所以最终他的这份年度奖金的收入可能和资深翡翠差不了多少。
笔者最近在网上找到新的“翡翠奖金”的计算方式是:“全国符合翡翠奖衔的小组,当年营业额总和乘以0.25%,再除以当年符合翡翠奖衔人数”。
据说,翡翠年度奖金的月收入为2万~3万元,加上年度奖金,全年税前收入约为40万元。这个数据是否可信由读者自己思考。
钻石奖金
在同一财政年度,你推荐的部门中有六个小组做到DD,你即可领取钻石奖金。
按“手册”所述,到了钻石,虽然积分计算表和计算翡翠所用的是同一张,但新晋钻石和资深钻石积分的差距就拉开了。从理论上讲,积分是没有上限的,所以由其业绩的不同,资深钻石可能获得比新晋钻石高许多的这一份年度奖金。
个人所得钻石奖金的计算方法是:全国钻石小组的财政年度营业额总和乘上0.25%,去除以当年全国钻石总积分,再乘上自己的钻石积分。
据安利人士说,一颗“钻石”的月收入在4~5万元左右,全年税前收入约70万元。“做到钻石你已终生远离贫穷!”
具体来说,0.25%是什么概念呢?以一个21%小组,6万元净营业额的0.25%是150元计算,去年安利(中国)营业额170亿元(假设是净营业额),钻石奖金总额是4,250万元,平均一颗钻石能分多少?
行政钻石奖金
根据“手册”,当你培养了7个部门的21%小组,哪怕你不是行政钻石都可获得行政钻石年度奖金(当然,要达成行政钻石奖衔需培养9个部门的DD)。
我们可以算算一个皇冠大使和一个初级EDC的奖金对比。如果他们在同一财政年度同样有6个月完成领取该奖金的资格,并且每一小组的业绩一样,那么,他们的该份奖金的领取比例就可简化为 7×100:20×500或7:100—业绩相差3倍,收入相差近15倍。
这个部分的制度设计明显是鼓励特高级直销商去培养更多的前排,“马太效应”将在这部分制度设计的实践里体现得十分明显。
单次奖金
EDC以上的奖金基本是为荣誉而设计,所以都属于一次性奖金。即,当你第一次获得该奖衔资格时可以得到,以后就没了。按人民币计算的一次性奖金(约)是:
FAA
FAA意为“创业者奖金”,只有“钻石”以上才可领取。它的计算方法是,看整个体系里高阶的多少,每一不同高阶都有不同的分值,比如翡翠可能是0.5分,钻石可能是1分等。事实上,这可能是安利最诱人的收入,因为它也属于年度奖金。1996~1997年,由于内地和台湾地区市场的繁荣,陈婉芬女士在台湾地区获得FAA40点大奖,奖金金额为2,000万新台币,这是台湾地区直销公司有史以来所发放的最高的单笔奖金。
要是你每年都能拿2,000万新台币……余下的留给读者自己去想。
本期,笔者将对安利公司1995年版的制度作出解析。这是安利进入内地市场之后第一次采用的制度,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断改进中,但目前世界流行的制度大多都是从这套制度演化而来。因此,笔者把它称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多层直销制度”,应该不过分。
在这篇制度分析里,笔者直接跳过零售利润和原先21%的级差奖金,从领导奖金部分开始。对于直销制度尚未入门的读者,建议先参考有关“归零”和“累积”计算方法的文章,以便理解所谓的“团队计酬”,并由此获得独立于意识形态及非学术范畴的概念。
领导奖金
更早以前,领导奖金的另外一种说法叫“世袭奖金”。
据以前安利的高级讲师说,全世界只有三样东西可以世袭:第一是王位和国家,第二是爵位的封号和领地,第三就是安利的这份奖金,“绝对没有第四种”。这份“世袭奖金”的计算方法是这样:
第一种:你所有没达到21%资格的个人小组加上自己完成1万PV业绩(1PV相当于1美元净营业额的积分),你就可以获得所有已达到21%资格的个人小组全部4%的这份奖金。
第二种:你个人没能完成任何业绩,但你发展了两个21%小组,你可以获得这两个21%小组的业绩减去1万PV的4%奖金。
第三种:你所有没达到21%资格的个人小组加上自己完成4,000PV业绩,并且有一个小组达到21%,那你可以获得这个21%小组加上自己的小组业绩减去1万PV的4%奖金。
如果你只有一个21%小组,并且自己的个人小组业绩没能达到4,000PV,你将遗憾地失去领取这一奖金的资格。
那么,如果培养一个21%小组并拿到全部的这份4%领导奖金,具体收入是多少钱呢?这要用BV值来计算。
安利各个市场的PV和BV之间比值虽然不同,但存在着简单的比例。在美国,一般以1PV:1美元计算;在内地,近年是以1PV:6元计算。1万PV合6万BV,其4%的领导奖金即2,400元。要记住:这份奖金是一个月净营业额6万元的21%小组贡献出来的。至于多少人的一个团队才能完成这么高的业绩,那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简单的推算是:如果平均每人当月销售/自用的净营业额为1,200元,而该团队成员100%活跃,那么需要50个人。如果每人当月销售的净营业额不变,而团队活跃率只有10%(10个人里有9个人是不买任何东西的),那么就需要500个人。
领导奖金的设计思想是为了在因小组脱离而失去级差之后,给予领导人的斗志更大的鼓舞和激励。当然,虽然那是整个奖金制度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安利的讲师会告诉你那是“安利公司另外拨出的,不是从你的21%小组里抽取的”,因为“你的21%小组该拿的奖金,安利会一分不少地分给他们”,所以,“这一点是安利奖金制度的一大特色,由此亦可证明安利制度的绝对公平性,上级部门的奖金不是从剥削下级部门而来的。”
至于这样的说辞是否站得住脚,自然由读者仁者见仁了。
红宝石奖金
如果说安利的制度还有沉淀,那就是沉淀在这部分了。除开你所推荐的已经脱离的21%小组,所有你所推荐的当月未达21%比率的小组业绩和你自己的业绩加起来如果能达到2万PV,不管你当月是否取得什么奖衔,你都可以多获得个人小组业绩2%的红宝石奖金。不过,由于下级部门做到1万PV就会和你脱离,因此,你想保持这样的业绩恐怕很难,除非他们又跌下来,业绩重新计入你的个人小组(由于这是纯奖金制度的分析,所以笔者在这里不做“代推荐”、“银章(SP)”、“金章(GP)”、“直系(DD)”的定义解释。需要了解的人士可以去咨询安利经销商)。
以PV:BV=1:6计算,这份奖金最低为2,400元。按上面的算法,大约需要个人小组里有100位平均每位能销售/自用1,200元净营业额的队员才可获得这份奖金。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如果你的一个小组业绩介于18%和21%之间,而你的业绩大致刚超过1万PV,那么这一小组当月业绩所达到的比率将微妙地影响你的收入。而且,要是到月末他没能达到21%,你的收入会更多。因为如果他达到了,你只能获得4%的领导奖金,但如果他没达成,你则可以获得近1万PV里3%的级差加上这些业绩产生的2%的红宝石奖。
据安利的讲师讲解,“红宝石是上钻石的基础”,这一奖金的设计目的是“鼓励你把组织网做宽、做大,每一份耕耘都会有一份收获。鼓励你去不断分享,多帮助别人。”如果你“每月都保持‘红宝石’奖衔,表示你将可以轻而易举的超过‘明珠’、‘翡翠’、而上‘钻石’。”等你做到钻石并想“稳住这个奖衔”,就得靠“红宝石”为基础。由此可见,要想拿到这份奖金,必须有非常宽的前排;或者直接推荐人数很少,但非常幸运,有2个以上未达21%但很接近21%比率的小组。
“非常宽的前排”是什么概念?以上钻石所需要的最低人数6人为基数,它的倍增是:1-6-36-216-1,296-7,776-46,656-279,936-1,679,616,假设一个1-6-36结构的最优化小组能成就一个DD,那么200万名会员里,也不过产生5万余个DD,和1万颗钻石。
如果要成为红宝石资格的钻石,那么倍增模式就应该是:1-8-64-512-4,096-3,2768-262,144-2,097,152,因为个人小组除了得靠6条21%小组线成就自己的钻石,还得依靠另外2个接近21%的小组维持自己的红宝石资格。200余万人,在最优化的情况下,也采集不到3.5万颗红宝石DD,采不满5,000颗红宝石钻石。
明珠奖金
据笔者一个曾在XX国际商学院读过MBA的安利高阶朋友说,在那里,明珠奖金的算法就得讲一节课。不过笔者实在想不出来这份奖金能有多大的悬念。明珠奖金的概念是:当你培养的三个小组在同一个月都达到21%,那么,在这三个小组以下的部门,不管有多少代达到21%,只要没出现明珠,你都可以领取他们全部业绩的1%。
这项制度的设计目的是鼓励向纵深发展,往下看去,你的硕果犹如“串串明珠”。
可能有人觉得明珠奖金并不多,因为6万元的1%只不过600元,但是他可能想错了。因为这份奖金能提多少,完全看网络的结构。如果一个人的网络又宽又深,他的这份奖金就可以提得很高。
另外,要想拿这份奖金并不需要开很宽的线,有三条足矣。有人问:“等我做到翡翠后,再付出一个做到翡翠的努力,不就成为钻石了吗?”非也,因为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原来的三个小组业绩可能会跌下去。假如你在从事安利事业之初不开足足够宽的前排,到后来你将为辅导下级部门成为高阶并维持自己的奖衔而疲于奔命。另一方面,你的潜在市场也在缩小,哪怕你付出双倍于做到第一个翡翠的努力都不一定能上钻石。因此,在安利翡翠虽多,但钻石相对却很少。
做安利,开线和布局同下围棋一样,讲究“大势”。网络的初期结构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今后的发展前途,如果一个头没开好,结果会事倍功半。
翡翠奖金
在同一财政年度,你推荐的部门中有三个小组做到DD,你即可领取钻石奖金。
翡翠、钻石和行政钻石(执行专才)奖金每份0.25%,都是年度奖金。在1995年版的安利《事业手册》(以下简称“手册”)里,翡翠和钻石用于计算奖金的是同一张表格。这张表格的业绩和相应积分是呈几何级数收敛的,其中翡翠的奖金计算有点像吃大锅饭,特别是新晋翡翠,由于他的积分基数很大,使得他和资深翡翠(哪怕是皇冠大使)之间积分的差距相对就很小,所以最终他的这份年度奖金的收入可能和资深翡翠差不了多少。
笔者最近在网上找到新的“翡翠奖金”的计算方式是:“全国符合翡翠奖衔的小组,当年营业额总和乘以0.25%,再除以当年符合翡翠奖衔人数”。
据说,翡翠年度奖金的月收入为2万~3万元,加上年度奖金,全年税前收入约为40万元。这个数据是否可信由读者自己思考。
钻石奖金
在同一财政年度,你推荐的部门中有六个小组做到DD,你即可领取钻石奖金。
按“手册”所述,到了钻石,虽然积分计算表和计算翡翠所用的是同一张,但新晋钻石和资深钻石积分的差距就拉开了。从理论上讲,积分是没有上限的,所以由其业绩的不同,资深钻石可能获得比新晋钻石高许多的这一份年度奖金。
个人所得钻石奖金的计算方法是:全国钻石小组的财政年度营业额总和乘上0.25%,去除以当年全国钻石总积分,再乘上自己的钻石积分。
据安利人士说,一颗“钻石”的月收入在4~5万元左右,全年税前收入约70万元。“做到钻石你已终生远离贫穷!”
具体来说,0.25%是什么概念呢?以一个21%小组,6万元净营业额的0.25%是150元计算,去年安利(中国)营业额170亿元(假设是净营业额),钻石奖金总额是4,250万元,平均一颗钻石能分多少?
行政钻石奖金
根据“手册”,当你培养了7个部门的21%小组,哪怕你不是行政钻石都可获得行政钻石年度奖金(当然,要达成行政钻石奖衔需培养9个部门的DD)。
我们可以算算一个皇冠大使和一个初级EDC的奖金对比。如果他们在同一财政年度同样有6个月完成领取该奖金的资格,并且每一小组的业绩一样,那么,他们的该份奖金的领取比例就可简化为 7×100:20×500或7:100—业绩相差3倍,收入相差近15倍。
这个部分的制度设计明显是鼓励特高级直销商去培养更多的前排,“马太效应”将在这部分制度设计的实践里体现得十分明显。
单次奖金
EDC以上的奖金基本是为荣誉而设计,所以都属于一次性奖金。即,当你第一次获得该奖衔资格时可以得到,以后就没了。按人民币计算的一次性奖金(约)是:
FAA
FAA意为“创业者奖金”,只有“钻石”以上才可领取。它的计算方法是,看整个体系里高阶的多少,每一不同高阶都有不同的分值,比如翡翠可能是0.5分,钻石可能是1分等。事实上,这可能是安利最诱人的收入,因为它也属于年度奖金。1996~1997年,由于内地和台湾地区市场的繁荣,陈婉芬女士在台湾地区获得FAA40点大奖,奖金金额为2,000万新台币,这是台湾地区直销公司有史以来所发放的最高的单笔奖金。
要是你每年都能拿2,000万新台币……余下的留给读者自己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