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保证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课上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运用兴趣导入法、合理诵读等合适的教学方式;课下安排合理的巩固和延伸。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 有效教学 提高
语文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该如何提高?指导学生阅读经典,传承民族文化应该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关键,而文言文既是经典,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高考中,文言文考核在总分中也占有很高的比重。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言文的教学。然而,文言文所处年代久远,大都是学生不熟悉的,文言字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又有一定差距,学生往往读不懂文章,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就惧怕文言文;加之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手法单调,教师们为了学生能够看懂文言文,常常把文言文教成古汉语,只关注字词句,课堂教学沉闷,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高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学生到了高三总复习时依然读不懂一些浅易文言文,这些都说明我们平时的文言文教学效果不明显。
文言文教学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那么,该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工作之初,我在文言文教学上也采用传统的教法:按照作家作品介绍、学生诵读、教师正音、教师讲解释义、分析文章中心思想这样的程序来进行教学。可是我发现,这样的教法,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甚至出现了打瞌睡的现象,这样无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几年来的学习,探索,实践,我渐渐摸索出一点文言文教学的心得,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原则,以供分享:
一、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文言文教学和其他课文的教学一样,教师一定要制定一个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每篇文言文甚至每个课时都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切不可一遇到文言文教学,就制定“指导学生掌握特定的实词和虚词,使学生理解句义”这样大而化之的教学目标。每一篇文章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制定目标时要落到实处。上课之前教师也应该搞清楚什么才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有的文章,文字浅显,学生很容易读懂,就不必将教学重点放在文字本身上,而应该放在其他的情感价值观、人物形象分析之类上,比如必修教材中的《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之类的文章就是这样;但有的文章,文字重要,不好理解,就必须先重视字词句,这样才能在总体上把握文言文教学,才能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掌握情感,《赤壁赋》就是一个典型,除了要理清字词句外,还要掌握苏轼的情感,如果学生连文章都没有读懂,教师将苏轼的情感讲的天花乱坠也是空费口舌。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关键,文言文教学,尤其讲究教学方法。我之前运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效果很差。究其原因,是因为文言文与学生相隔的年代久远,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运用最传统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显得呆板,了无生趣,学生自然不喜欢。所以,必须要最大限度的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1.兴趣导入法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学生大多不喜欢文言文,教师就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让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切入点,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精髓,传承下来的文言文,都有它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有的作品本身就是我们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有的作品中的人物让我们感兴趣,有的作品作者的人生经历也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在教学时,我们就要适当的选择,比如说《鸿门宴》,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霸王别姬的故事说起,引出故事的主要人物项羽,这样一来,学生听起来就饶有兴趣了;学习《游褒禅山记》,我们可以让学生看褒禅山的优美风景,并介绍这个地方的特点,导入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我们可以从了解孟子的思想说起……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往往用“满堂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即使是学习非常认真的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也不免产生倦怠,学习效果不明显是意料之中的事。我们不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体。比如我前面说的,学生诵读、教师正音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让学生自己正音。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如今的教材中每篇文言文课下都有非常详细的注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注释来读懂课文,教师根本没有必要详细地一句句地讲解,再在讲解中提示某字某词是什么意思。这些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来完成。然后适当地引导学生自己归纳他们认为重要的字词句,最后教师适当补充强调就可以了,这比起满堂灌式的教学要好的多。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人物形象之类的文本内容,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法完成。同样拿《鸿门宴》做例子,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分析,学生可能持有不同观点,我们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讨论,甚至辩论。另外像《荆轲刺秦王》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用角色扮演法,再现文章的场景内容,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气氛,人物的性格。这样,我们的课堂就显得充满生机,教学效果也自然会显著提高。
3.合理运用诵读法
诵读是文言文必不可少的内容,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必要的诵读,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文言文,有的老师,只要一上到文言文,就让学生集体朗读,反复读,有时候学生读的索然无味,教师还责备学生不够认真。这时,就要老师合理安排诵读,哪些文言文适合诵读,哪些不适合诵读,教师先要搞清楚。选择一些语言优美,情感动人的文章来诵读,要让学生选择他们认为写的好的地方来读。比如说《滕王阁序》文章写的美,学生愿意诵读,再比如《陈情表》情感动人,学生也愿意诵读;而《鸿门宴》多是叙事,学生就不愿意反复诵读了。教学时,选择合适的文章让学生自主诵读,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如果盲目让学生诵读,可能会使学生感觉疲倦,产生抵触心理,降低教学效果。
三、做好课后巩固延伸
保证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除了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方法优化之外,还应该有适当的课后巩固延伸。
1.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课下教师应该安排有效的作业加以巩固,针对课上的文言字词句进行训练,否则,即使上课时学生掌握了,可能也会很快的忘记。特别是实词虚词的练习,是万万不可少的。
2.除了练习之外,我们还可以多找一些浅显的、有趣的文言文让学生阅读。如果学生课下不读的话,可以适当地开辟一些文言文阅读课。有的文章,学生可能一遍看不懂,可以鼓励他们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只有学生自己多读,才会在阅读中掌握文言文中需要掌握的常用字词。把文言文阅读当成一种常规教学,才能真正地学好文言文,才能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很多老师,除了课本上的文言文外,从不指导学生读文言文,这样到高三时依然读不懂浅易文言文就很正常,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无法保证。适当地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是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提高的有效保证。
总之,在文言文的教学上,作为教师,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课后更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带领他们延伸巩固。做好这些,才有可能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而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仍是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大胆实践,勇于突破传统,就一定会找到更多更好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 有效教学 提高
语文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该如何提高?指导学生阅读经典,传承民族文化应该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关键,而文言文既是经典,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高考中,文言文考核在总分中也占有很高的比重。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言文的教学。然而,文言文所处年代久远,大都是学生不熟悉的,文言字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又有一定差距,学生往往读不懂文章,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就惧怕文言文;加之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手法单调,教师们为了学生能够看懂文言文,常常把文言文教成古汉语,只关注字词句,课堂教学沉闷,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高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学生到了高三总复习时依然读不懂一些浅易文言文,这些都说明我们平时的文言文教学效果不明显。
文言文教学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那么,该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工作之初,我在文言文教学上也采用传统的教法:按照作家作品介绍、学生诵读、教师正音、教师讲解释义、分析文章中心思想这样的程序来进行教学。可是我发现,这样的教法,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甚至出现了打瞌睡的现象,这样无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几年来的学习,探索,实践,我渐渐摸索出一点文言文教学的心得,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原则,以供分享:
一、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文言文教学和其他课文的教学一样,教师一定要制定一个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每篇文言文甚至每个课时都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切不可一遇到文言文教学,就制定“指导学生掌握特定的实词和虚词,使学生理解句义”这样大而化之的教学目标。每一篇文章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制定目标时要落到实处。上课之前教师也应该搞清楚什么才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有的文章,文字浅显,学生很容易读懂,就不必将教学重点放在文字本身上,而应该放在其他的情感价值观、人物形象分析之类上,比如必修教材中的《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之类的文章就是这样;但有的文章,文字重要,不好理解,就必须先重视字词句,这样才能在总体上把握文言文教学,才能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掌握情感,《赤壁赋》就是一个典型,除了要理清字词句外,还要掌握苏轼的情感,如果学生连文章都没有读懂,教师将苏轼的情感讲的天花乱坠也是空费口舌。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关键,文言文教学,尤其讲究教学方法。我之前运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效果很差。究其原因,是因为文言文与学生相隔的年代久远,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运用最传统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显得呆板,了无生趣,学生自然不喜欢。所以,必须要最大限度的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1.兴趣导入法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学生大多不喜欢文言文,教师就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让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切入点,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精髓,传承下来的文言文,都有它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有的作品本身就是我们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有的作品中的人物让我们感兴趣,有的作品作者的人生经历也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在教学时,我们就要适当的选择,比如说《鸿门宴》,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霸王别姬的故事说起,引出故事的主要人物项羽,这样一来,学生听起来就饶有兴趣了;学习《游褒禅山记》,我们可以让学生看褒禅山的优美风景,并介绍这个地方的特点,导入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我们可以从了解孟子的思想说起……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往往用“满堂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即使是学习非常认真的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也不免产生倦怠,学习效果不明显是意料之中的事。我们不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体。比如我前面说的,学生诵读、教师正音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让学生自己正音。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如今的教材中每篇文言文课下都有非常详细的注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注释来读懂课文,教师根本没有必要详细地一句句地讲解,再在讲解中提示某字某词是什么意思。这些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来完成。然后适当地引导学生自己归纳他们认为重要的字词句,最后教师适当补充强调就可以了,这比起满堂灌式的教学要好的多。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人物形象之类的文本内容,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法完成。同样拿《鸿门宴》做例子,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分析,学生可能持有不同观点,我们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讨论,甚至辩论。另外像《荆轲刺秦王》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用角色扮演法,再现文章的场景内容,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气氛,人物的性格。这样,我们的课堂就显得充满生机,教学效果也自然会显著提高。
3.合理运用诵读法
诵读是文言文必不可少的内容,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必要的诵读,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文言文,有的老师,只要一上到文言文,就让学生集体朗读,反复读,有时候学生读的索然无味,教师还责备学生不够认真。这时,就要老师合理安排诵读,哪些文言文适合诵读,哪些不适合诵读,教师先要搞清楚。选择一些语言优美,情感动人的文章来诵读,要让学生选择他们认为写的好的地方来读。比如说《滕王阁序》文章写的美,学生愿意诵读,再比如《陈情表》情感动人,学生也愿意诵读;而《鸿门宴》多是叙事,学生就不愿意反复诵读了。教学时,选择合适的文章让学生自主诵读,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如果盲目让学生诵读,可能会使学生感觉疲倦,产生抵触心理,降低教学效果。
三、做好课后巩固延伸
保证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除了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方法优化之外,还应该有适当的课后巩固延伸。
1.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课下教师应该安排有效的作业加以巩固,针对课上的文言字词句进行训练,否则,即使上课时学生掌握了,可能也会很快的忘记。特别是实词虚词的练习,是万万不可少的。
2.除了练习之外,我们还可以多找一些浅显的、有趣的文言文让学生阅读。如果学生课下不读的话,可以适当地开辟一些文言文阅读课。有的文章,学生可能一遍看不懂,可以鼓励他们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只有学生自己多读,才会在阅读中掌握文言文中需要掌握的常用字词。把文言文阅读当成一种常规教学,才能真正地学好文言文,才能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很多老师,除了课本上的文言文外,从不指导学生读文言文,这样到高三时依然读不懂浅易文言文就很正常,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无法保证。适当地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是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提高的有效保证。
总之,在文言文的教学上,作为教师,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课后更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带领他们延伸巩固。做好这些,才有可能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而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仍是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大胆实践,勇于突破传统,就一定会找到更多更好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