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建构:简约题材存素养
“测量”是数学课程“图形与几何”中的学习内容,教学题材简约、生动,是小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不可多得的教育素材。课堂是主阵地,如果教师能够依托生活,用活素材,就可以为学生的测量实践提供广阔的体验训练场。
(一)教学理论呼唤我们关注“测量”
什么是测量呢?数学教学中的测量,是把待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它使物体的属性具有了量化的特征,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体可测量的属性。[1]可以说,测量教学为数与空间几何之间的联系架构起一座桥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将测量与估计物体长短、大小结合起来,将测量与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单位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第二学段要求通过对角、平面基本图形(包括不规则图形)、简单几何体以及某些实物的测量,使学生探索并掌握平面基本图形和简单几何体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二)需要理论引领我们重视“测量”
1、体现测量“题材价值”的需要
测量的学习内容能让学生“真枪实战”的解决几道“真正”的数学实际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眼和手去发现、去认识,将探索的目光从书本、教室引向生活、社会,真正体现教材的价值。
2、培养学生“测量素养”的需要
根据《标准》关于测量教学的要求和苏教版教材的编排内容,笔者认为在测量教学中不仅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测量技能,而应在更大程度上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数学测量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3、提升学生“经历过程”的需要
学生的素养不是教师在课堂中教出来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历实践、探究、感悟的测量过程中逐步提升的。
发现:教学现象藏问题
纵观目前小学数学测量教学的现状,情况不容乐观。在常态的教学过程中,把这样的测量教学课上成一种机械技能课,浪费了这一题材的教育价值。
(一)教师对建立统一的度量单位的过程重视不足
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往往让教师可发挥的空间很大,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测量。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轻描淡写,只让学生进行简单测量。
(二)教师对测量概念的教学过程不够深入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概念教学已经越来越边缘化。课堂上对于概念的教学教师是轻车走过,学生是囫囵吞枣。教师绝不应该满足于会机械地背出几个定义,学生有可能一知半解的。
(三)教师对探究图形推导过程时间把握不准
测量教学中的图形的测量,很多内容涉及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推导过程,很多老师往往流于形式,仅仅满足于将计算公式直接呈现,然后加以实践与运用。
(四)教师对实际操作测量的过程缺乏指导
新课程中有很多内容是需要学生在课堂时间外自主探究活动。这些活动光靠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经常会在课外加以拓展,让学生继续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可是,有多少学生真的去探究了?又有多少老师带领学生去实践测量,加以指导呢?
(五)教师对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能力的过程不够重视
目前,随着测量教学改革的深入,老师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估测的重要性。但它不是通过一节课或是一个单元就能提高的,老师对培养学生估测的方法与策略也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所以目前的学生估测的意识还是很弱,水平较低。
从分析以上现象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测量的过程,才能真正的培养空间观念和操作技能。
探索:经历过程有提升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2]《标准》中明确要求:必须要设计必要地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与应用。
(一)从“学会”到“会学”
——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建立统一的计量单位
在度量单位教学活动之前,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选用各种测量方法,才能产生认知矛盾,让学生自己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实现从学生的“学会”转变为“会学”。
(二)从“单薄”到“厚重”
——让孩子在“做”中理解测量概念的实质
教学中要让学生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感知、去判断,然后再经过比较、分析、归纳,才能提炼出抽象的概念。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缓”,让学生自己动手围一围,铺一铺,做一做,才能把这些“单薄”的一句概念理解的“厚重”,才能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
(三)从“个体”到“整体”
——帮助孩子理清图形推导过程的来龙去脉
在图形的推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想象、测量、推理等數学活动,为得出图形计算公式做足准备,使得公式“呼之欲出”。这样做,才能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孩子理清图形推导过程的来龙去脉,实现从“个体”到“整体”的链接。
(四)从“内学”到“外学”
——给孩子建立测量实践体验场
“进行测量”的目标包括“能对估计的结果能进行验证,也包括能掌握实际测量的方法”这两层意思。在实际测量时,可以将学生从室内带到室外,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测量方式的根据,教师要多加强指导。
(五)从“有形”到“无形”
——让无形的估算停留在孩子的心中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不需要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只需要对结果作大致估计,这种通过比较、推理等认知过程,获得概略化的测量结果就是估测。[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能力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培养目标之一。教师要让学生用无形的估算方法和技能正确处理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养成自觉估算的习惯,真正提高数学素养。
总之,测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通过自己的眼和手去发现和认识世界的机会,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学生对测量的参与热情,更多地应关注如何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的内涵,如何在富有逻辑性的数学活动中引领学生层层深入,真正的让学生经历测量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测量素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参考文献
[1][3]张华.《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体系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节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
[2]杜威[J].小学数学教育,2012(1—2)
[4]选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建构:简约题材存素养
“测量”是数学课程“图形与几何”中的学习内容,教学题材简约、生动,是小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不可多得的教育素材。课堂是主阵地,如果教师能够依托生活,用活素材,就可以为学生的测量实践提供广阔的体验训练场。
(一)教学理论呼唤我们关注“测量”
什么是测量呢?数学教学中的测量,是把待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它使物体的属性具有了量化的特征,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体可测量的属性。[1]可以说,测量教学为数与空间几何之间的联系架构起一座桥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将测量与估计物体长短、大小结合起来,将测量与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单位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第二学段要求通过对角、平面基本图形(包括不规则图形)、简单几何体以及某些实物的测量,使学生探索并掌握平面基本图形和简单几何体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二)需要理论引领我们重视“测量”
1、体现测量“题材价值”的需要
测量的学习内容能让学生“真枪实战”的解决几道“真正”的数学实际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眼和手去发现、去认识,将探索的目光从书本、教室引向生活、社会,真正体现教材的价值。
2、培养学生“测量素养”的需要
根据《标准》关于测量教学的要求和苏教版教材的编排内容,笔者认为在测量教学中不仅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测量技能,而应在更大程度上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数学测量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3、提升学生“经历过程”的需要
学生的素养不是教师在课堂中教出来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历实践、探究、感悟的测量过程中逐步提升的。
发现:教学现象藏问题
纵观目前小学数学测量教学的现状,情况不容乐观。在常态的教学过程中,把这样的测量教学课上成一种机械技能课,浪费了这一题材的教育价值。
(一)教师对建立统一的度量单位的过程重视不足
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往往让教师可发挥的空间很大,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测量。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轻描淡写,只让学生进行简单测量。
(二)教师对测量概念的教学过程不够深入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概念教学已经越来越边缘化。课堂上对于概念的教学教师是轻车走过,学生是囫囵吞枣。教师绝不应该满足于会机械地背出几个定义,学生有可能一知半解的。
(三)教师对探究图形推导过程时间把握不准
测量教学中的图形的测量,很多内容涉及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推导过程,很多老师往往流于形式,仅仅满足于将计算公式直接呈现,然后加以实践与运用。
(四)教师对实际操作测量的过程缺乏指导
新课程中有很多内容是需要学生在课堂时间外自主探究活动。这些活动光靠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经常会在课外加以拓展,让学生继续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可是,有多少学生真的去探究了?又有多少老师带领学生去实践测量,加以指导呢?
(五)教师对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能力的过程不够重视
目前,随着测量教学改革的深入,老师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估测的重要性。但它不是通过一节课或是一个单元就能提高的,老师对培养学生估测的方法与策略也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所以目前的学生估测的意识还是很弱,水平较低。
从分析以上现象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测量的过程,才能真正的培养空间观念和操作技能。
探索:经历过程有提升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2]《标准》中明确要求:必须要设计必要地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与应用。
(一)从“学会”到“会学”
——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建立统一的计量单位
在度量单位教学活动之前,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选用各种测量方法,才能产生认知矛盾,让学生自己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实现从学生的“学会”转变为“会学”。
(二)从“单薄”到“厚重”
——让孩子在“做”中理解测量概念的实质
教学中要让学生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感知、去判断,然后再经过比较、分析、归纳,才能提炼出抽象的概念。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缓”,让学生自己动手围一围,铺一铺,做一做,才能把这些“单薄”的一句概念理解的“厚重”,才能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
(三)从“个体”到“整体”
——帮助孩子理清图形推导过程的来龙去脉
在图形的推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想象、测量、推理等數学活动,为得出图形计算公式做足准备,使得公式“呼之欲出”。这样做,才能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孩子理清图形推导过程的来龙去脉,实现从“个体”到“整体”的链接。
(四)从“内学”到“外学”
——给孩子建立测量实践体验场
“进行测量”的目标包括“能对估计的结果能进行验证,也包括能掌握实际测量的方法”这两层意思。在实际测量时,可以将学生从室内带到室外,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测量方式的根据,教师要多加强指导。
(五)从“有形”到“无形”
——让无形的估算停留在孩子的心中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不需要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只需要对结果作大致估计,这种通过比较、推理等认知过程,获得概略化的测量结果就是估测。[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能力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培养目标之一。教师要让学生用无形的估算方法和技能正确处理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养成自觉估算的习惯,真正提高数学素养。
总之,测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通过自己的眼和手去发现和认识世界的机会,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学生对测量的参与热情,更多地应关注如何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的内涵,如何在富有逻辑性的数学活动中引领学生层层深入,真正的让学生经历测量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测量素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参考文献
[1][3]张华.《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体系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节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
[2]杜威[J].小学数学教育,2012(1—2)
[4]选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