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措施分析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精神内涵所在,建设好校園文化要从学校的教学、党建、科研、管理等方面共同努力,只有建立的校园文化是积极向上的才能保证学校的师生和谐发展。所以,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再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校园的现代化管理,有益于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建设措施
  一、前言
  校园文化建设是为了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并且是保证师生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开小学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同时塑造精神文明,能够为学校的积极向上、稳定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二、校园文化的概念和理论依据
  小学教育环境中的校园文化是独特且重要的存在。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的管理者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实际的教学资源,充分构建校园文化生活,使之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师生思想、行为等产生影响,再经过精神、制度的物质化规范,实现文化和教育的关联。简单来讲,就是学校中师生共同创造的以物质、精神为核心,提升师生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修正师生的价值观念,健全师生的知识与能力等等,是为学生群体能够在学校获得塑造和积累的所在。而且它通过校园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同时发生作用并相互辅助,实现校园文化的传播。
  教育生态学、课程论和文化环境论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教育生态学是通过生态学研究教育现象的学科,可以解释教育发展的规律并提供相应的办法措施,同时身兼传播科学与文化的职能,帮助校园文化在生态环境中合理分布。其次,课程论包括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包括教育经验的传授、价值观念的树立、学生态度的形成等具有个性的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依据教学大纲有组织有计划的正式课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有效帮助学校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再次,文化环境论更凸显了环境对人的影响,这一理论坚持环境可以创造人,与此同时人也能创造环境,校园文化又恰恰是创造出来的环境,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总之,这三项理论科学均为建设校园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三、英城街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物质、精神文化的综合,通过环境影响学生不断进步。英城街中心小学位于北江河畔、英城和平南路,有着优美的校园周边景色,经过多年的变迁,教室由平房变成了大楼,并建设了标准化的运动场,将“明礼”渗透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建设有:具有“礼”内涵的大门、百米玻璃钢浮雕“明礼主题文化墙”、十二生肖文化景观园、思正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手绘主题墙、礼敬亭、“三礼”厅、孔子广场、“扬礼·梦想”舞台。同时,师资力量也不断强化,学校有70多位教职工,其中有多名市级名校长、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和年终综合考评连年获一等奖,“广东省足球推广学校”“广东省少先队日活动评比一等奖”“清远市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性学校”“清远市依法治校示范性学校”“清远市绿色学校”“英德市诗词特色学校”等众多名片接踵而来。教学设备已经形成现代化规模,多媒体电教平台的引进,实验室、陶艺室、录播室、美术书画室、舞蹈室、音乐室、心语小屋、禁毒室等十多个专用型教室的建立,能够满足各门课程的硬件需要。英城街中心小学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明礼立身,奠基幸福”为核心,真正做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确保小学生在儿童时期就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利用人文和环境优势,以科研为主导,深化课堂教学,以“三礼教育”为特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实现开放式教育。
  由此可见,英城街中心小学为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建立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采取了有力措施。
  第一,加强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境优美,校园内部格局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校园环境设计以礼仪化、书香化、艺术化为基准,绿树成荫,花香飘逸,显现出生机勃勃之象,真正提升了校园的整体风貌,校园的布局和绿化真正起到了美化和净化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美好的环境。并且在学校多年的发展中,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已呈现代规模,筹建了十多种现代化专用型教室,配备了全套的实验设施,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学生提供了切身体验的机会,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现代化教学设备不能充分利用,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未能将软实力即校园文化的研究做到充分,对校园文化建设造成了阻碍。所以,要在实践过程中有效改进校园文化建设,为小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二,加强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学校风气是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得到升华的,是师生共同前进的心理导向,也是师生作风和学生的整体表现。学校秉承“明礼立身,奠基幸福”的办学新理念,以“礼必思敬,学必思明,行必思正”为校训,这是学校品牌立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做到了坚定不移,为多年的教学树立了目标,然而在日益变化的时代中没有再深度挖掘。不断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认同感才是最根本的,才能将其价值赋予到每一位师生之中。
  之所以称为“校园生活”,是因为我们要在学校处理三种关系:生生关系、师师关系以及师生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让校园生活更加和谐。学校经常组织科研活动,是教师之间有效的交流方式,相互分享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相互学习交流,并在交流中得到收获,教师之间也表现出积极的心态。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出现了些微的断层,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与同学们相处,关系和谐,高年级学生因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且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始有独立思想,所以表现出独处和小群体的情况。最难的莫过于师生关系了,低年级的学生同教师的关系是最好的,高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对喜爱的教师会认真听讲和听取意见,对不喜欢的教师有敷衍的态度。从英城街中心小学的整体情况来看,还是比较和谐的,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关系比较亲近。同时,完善的规章制度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养分和标准,经过严格遵守和实际把控,帮助师生养成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英城街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实施
  (一)在物质文化建设层面
  物质文化的建设需要持续投入资金,使学校的硬件实力更加雄厚,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学习感受,有利于学校与时俱进。
  1.保证教师群体的先进性,吸纳优秀的骨干级教师,为教学质量提供保证。
  2.加强现代化教育设施的使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并且能够做到有效的知识延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对教研活动的一大助力,帮助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提高教师的办公效率,对师生双方都有利。
  3.校园局域网的铺设要全面,使教学园地不断拓展。可以在网络上相互学习、交流、点评等,促进科研活动的有效进行,也是教师展现自我的平台。还可以给学生创设虚拟情境,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通过这一办法的实施,促进学生审美、欣赏进步,形成健康心理,让学生变得更加有内涵。同时,学生也可以进行自我展示,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这样的平台可以让校园资讯传播得更快捷、更方便,也是校园网络化管理、检测、评估的一项手段,让校园管理体现出整体性和科学性。
  4.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因为本校已经有实验室等众多实用型教室,在学生群体不断壮大之后,也要相应地加大这些专用型教室的投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直接,领悟知识的方式更为便捷;素质教育中音、体、美的教育必不可少,这也是以往学校教育薄弱的地方,加大重视力度,培养学生的艺术品味,也可以对学生更好地挖掘,及时地培养,使之有特长,有爱好,全面发展。
  5.校园制度的合理制定和完善是师生和谐发展的根本,从适应到自律,使师生共同体会校园文化。
  (二)在精神文化建设层面
  1.务必重视校风建设,这是一个学校引以为傲的“脸面”。加强党建,让学校的领导班子做到廉洁无私,讲原则,只为了做好教育工作;加强教师队伍的德育工作,使之成为学生的榜样;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务必重视学风建设,这是为学生走向社会而奠定基础。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强实效性的管理,增强学生的自觉、自学、自律意识,有效提升教学質量。
  3.务必重视教风建设。教师对小学生有着重要影响,教师的专业、道德、礼仪、教育过关,才是给予学生最好的保证。
  4.营造校园生活文化气氛,做好校园文化标识系统组织,包括校徽、校服、校歌等;做好学生的自我管理,包括学生会、社团的成立;做好精神文化的宣传工作,包括文化长廊、主题板报的设计等;做好校园活动的设置,包括各种竞赛、评比等。最后,一定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在校园这个大家庭中如鱼得水。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英城街中心小学现阶段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够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努力,让英城街中心小学越办越好,并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苏晓辉.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7):32.
  [2]孙勤.阜阳市城区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运动,2015(09):67.
  [3]黎平.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好家长,2015(03):110-111.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克拉申输入输出二语习得理论,笔者负责的课题组以行动研究为主,基于实践总结出了基于小说阅读的高中英语口语形成性评价模式,并在实践验证阶段进一步反思和优化了该模式。文章以《典范英语》阅读为例,论述该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说阅读 高中英语口语 形成性评价  一、引言  我国现行高考英语学科只侧重学生听、读、写能力的考查,而忽视了对学生说的能力的考查,对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强化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教师要切实注重教学方式的改进和优化。文章以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为例,基于篮球拓展教学的视角,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强化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篮球拓展教学;团结协作能力;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随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之魂,是贯穿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一所名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上是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福清市城关小学秉承“仁爱思想,弘扬仁爱主题,渲染仁爱情怀,优化仁爱实践”的办学思路,不断积累点滴经验,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和思考的不断深入,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了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仁爱思想;仁爱主题;仁爱情怀;仁爱实践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
【摘要】班主任要真正做到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不仅要在行为上与学生“平坐”,还应该努力修炼谈话技巧,恰当地运用这门艺术,说一些能打动学生心灵的话,从而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关键词】班主任;语言艺术;学生  班主任将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和掌握的信息,与自身的想法、精神、情感和道德观相融合,利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和语言表述出来,让学生在理解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
【摘要】班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课堂教学的实施、学生成长的推动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农村小规模班级的班级文化建设相比城市小班的班级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以某个典型的农村小规模班级作为个案,分析了农村小规模班级文化建设的优势及不足,并提出了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规模班级;班级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现代教育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模式。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都
【摘 要】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一节语文课最终取得怎样的效果,板书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教学实习、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板书现状进行归纳和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为板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语文教师 板书现状 对策  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其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示范性,板书作为教师的书面语言,是教师职业示范性与审美性的具体表现。优秀的板书不仅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让作者感受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终身影响。因此,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谨言慎行,时刻提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关心、爱护学生,让教育的种子在爱中成长。  【关键词】师爱;学生;教育  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以真诚的爱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及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一门情感学科,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初中语文,承接小学的认识文字、拼组词语、简单陈诉事实短文阶段,过渡到语言文化知识更进一步的各种体裁,词语构成,表达方式、成分组成等多元化学习和表达阶段。要想学习和掌握好语文,就需要老师在学习的知识上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有的放矢地让学生自主去“多看,多读,多思考,多听,多写,多分享,多记
【摘要】特殊生是一个亟待关注的边沿群体。特殊生的形成有生理的原因,也有心理的原因,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家庭结构的转变,这一群体正在呈现突出特征。特殊生的形成与家庭、社会、学校和自身都有关系。特殊生的转化需要教师准确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并持之以恒,朝着学生闪光的方向去引导,去转化。  【关键词】特殊生;关爱;信任;引导;等待  所谓特殊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朗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今天提倡的朗读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背适量的精彩文段,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情认知,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淀一定的人文底蕴。文章从发现朗读教学的现实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两大板块,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如何进行朗读教学展开论证。  【关键词】核心素养;善教读;朗读教学  一、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也是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