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致使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情况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留守本籍就读或辍学,由老人来照顾,称为“留守孩”;一种是跟随父母在流入地就学,一般有四种就学途径:流入地公立中小学;流入地民办、私立中小學;流出地政府在留入地所办学校;流入地民工子弟学校。
近几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深入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主观幸福感日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幸福感更多反映的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Diener,1984)。关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有一些文献问世,但有关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很少,而有关外来务工子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选取的对象是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小学生,目的是比较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选取了三所小学(本地小学、民工小学、混合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小学生共310名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有效率为92.3%。
2.2研究工具
2.2.1背景资料调查
2.2.2满意度和喜爱度调查
2.2.3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2.3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问卷采用团体施测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量,所有的数据输入电脑,用SPSS11.5进行处理。
3结果
3.1不同学生背景资料及满意度比较
3.2地区差异
3.3学校、年级和性别差异
3.4回归分析
4讨论
4.1地区差异
由表3数据可知:在民工小学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都显著低于在本地小学就读的本地儿童,这和本研究的假设一致。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表10、11数据显示,父母关系会影响孩子的幸福与满足感。表2的数据显示本地儿童的父母关系好于外来务工子女。另外是否经常和父母一起出游一起聊天会影响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表2的数据显示常常和父母一起出游一起聊天的占了48.2%,由此可见这两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
其次,由表13数据显示,对朋友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满意度对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有影响。根据表1的数据,本地儿童对于自己和父母和朋友的关系的满意度较高,因此他们可以体验到更多的幸福与满足感。由表12数据显示,对于外来务工子女,影响他们幸福与满足感的是学习成绩,根据表1的数据,很大一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这也降低了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
最后,由表8、9数据显示,躯体外貌对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的影响是最大的。由躯体外貌这一分量表得分显示,外来务工子女在躯体外貌上所存在的问题要比本地儿童多,他们可能对于自己的躯体外貌更不满意,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
4.2学校、年级及性别差异
由表5的数据可知:在民工小学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略低于在混合小学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和本研究的假设不一致。原因分析如下:第一,本研究选取的混合小学是郊区的一所公立小学,所以和民工小学可能差距不是很大。第二,在这所混合小学中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儿童所占的比例是一样,在问卷中也显示他们对于同伴关系都比较满意,而且对于学校以及班级都比较喜爱。
由表6的数据可知:除了本地小学的学生之外,其余所有学生的幸福与满足感都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五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这可能是由于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调节能力有所提高。本地小学的学生不存在年级差异,可能是由于五年级的那个班中有几个得分特别低的学生,影响了整体的平均分,再加上三年级那个班普遍得分比较高,所以差距就缩小了。我觉得有可能是因为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选取的样本太小所致。这也是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由表7的数据可知:不管是外来务工子女还是本地儿童,他们的幸福与满足感都不存在性别差异,这和前人的研究一致。
4.3影响儿童幸福与满足感的因素
以幸福与满足的得分为因变量,若干家庭背景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关系均能预测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说明父母关系和睦能使儿童更多的体验到更多的幸福与满足感。
以幸福与满足的得分为因变量,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这5个分量表的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以及焦虑均进入回归方程,躯体外貌对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对儿童幸福与满足感有影响的是焦虑,因为焦虑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情绪,所以很自然地它会影响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对儿童幸福与满足感影响相对最小的是行为,原因可能是因为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一些行为表现会影响老师、家长和同学对于他们的态度,而这些态度反过来会影响他们的幸福与满足感,因为和某些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很在意父母、老师以及同学们对于他们的态度,因此行为也会影响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
以幸福与满足的得分为因变量,对生活中六个方面的满意度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学习成绩的满意度能预测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而能预测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的是对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和学习课程的满意度。由此可见,影响两者幸福与满足感的因素是完全不同的。
5结论
5.1在民工小学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均显著低于本地小学的学生;但在混合小学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儿童的幸福和满足感无显著差异,在民工小学就读与在混合小学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5.2所有外来务工子女以及混合小学中的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都存在年级差异,五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但本地小学的学生却不存在年级差异。所有学生的幸福与满足感都不存在性别差异。
5.3对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的预测度最高的都是躯体外貌,其次是焦虑和行为。
5.4父母关系均能预测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而是否经常和父母一起出游一起聊天对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的预测度最高,但不能预测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
5.5对学习成绩的满意度能预测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而能预测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是对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和学习课程的满意度。
(作者单位:龚路中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致使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情况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留守本籍就读或辍学,由老人来照顾,称为“留守孩”;一种是跟随父母在流入地就学,一般有四种就学途径:流入地公立中小学;流入地民办、私立中小學;流出地政府在留入地所办学校;流入地民工子弟学校。
近几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深入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主观幸福感日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幸福感更多反映的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Diener,1984)。关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有一些文献问世,但有关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很少,而有关外来务工子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选取的对象是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小学生,目的是比较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选取了三所小学(本地小学、民工小学、混合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小学生共310名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有效率为92.3%。
2.2研究工具
2.2.1背景资料调查
2.2.2满意度和喜爱度调查
2.2.3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2.3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问卷采用团体施测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量,所有的数据输入电脑,用SPSS11.5进行处理。
3结果
3.1不同学生背景资料及满意度比较
3.2地区差异
3.3学校、年级和性别差异
3.4回归分析
4讨论
4.1地区差异
由表3数据可知:在民工小学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都显著低于在本地小学就读的本地儿童,这和本研究的假设一致。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表10、11数据显示,父母关系会影响孩子的幸福与满足感。表2的数据显示本地儿童的父母关系好于外来务工子女。另外是否经常和父母一起出游一起聊天会影响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表2的数据显示常常和父母一起出游一起聊天的占了48.2%,由此可见这两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
其次,由表13数据显示,对朋友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满意度对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有影响。根据表1的数据,本地儿童对于自己和父母和朋友的关系的满意度较高,因此他们可以体验到更多的幸福与满足感。由表12数据显示,对于外来务工子女,影响他们幸福与满足感的是学习成绩,根据表1的数据,很大一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这也降低了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
最后,由表8、9数据显示,躯体外貌对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的影响是最大的。由躯体外貌这一分量表得分显示,外来务工子女在躯体外貌上所存在的问题要比本地儿童多,他们可能对于自己的躯体外貌更不满意,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
4.2学校、年级及性别差异
由表5的数据可知:在民工小学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略低于在混合小学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和本研究的假设不一致。原因分析如下:第一,本研究选取的混合小学是郊区的一所公立小学,所以和民工小学可能差距不是很大。第二,在这所混合小学中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儿童所占的比例是一样,在问卷中也显示他们对于同伴关系都比较满意,而且对于学校以及班级都比较喜爱。
由表6的数据可知:除了本地小学的学生之外,其余所有学生的幸福与满足感都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五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这可能是由于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调节能力有所提高。本地小学的学生不存在年级差异,可能是由于五年级的那个班中有几个得分特别低的学生,影响了整体的平均分,再加上三年级那个班普遍得分比较高,所以差距就缩小了。我觉得有可能是因为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选取的样本太小所致。这也是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由表7的数据可知:不管是外来务工子女还是本地儿童,他们的幸福与满足感都不存在性别差异,这和前人的研究一致。
4.3影响儿童幸福与满足感的因素
以幸福与满足的得分为因变量,若干家庭背景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关系均能预测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说明父母关系和睦能使儿童更多的体验到更多的幸福与满足感。
以幸福与满足的得分为因变量,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这5个分量表的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以及焦虑均进入回归方程,躯体外貌对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对儿童幸福与满足感有影响的是焦虑,因为焦虑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情绪,所以很自然地它会影响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对儿童幸福与满足感影响相对最小的是行为,原因可能是因为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一些行为表现会影响老师、家长和同学对于他们的态度,而这些态度反过来会影响他们的幸福与满足感,因为和某些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很在意父母、老师以及同学们对于他们的态度,因此行为也会影响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
以幸福与满足的得分为因变量,对生活中六个方面的满意度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学习成绩的满意度能预测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而能预测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的是对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和学习课程的满意度。由此可见,影响两者幸福与满足感的因素是完全不同的。
5结论
5.1在民工小学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均显著低于本地小学的学生;但在混合小学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儿童的幸福和满足感无显著差异,在民工小学就读与在混合小学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5.2所有外来务工子女以及混合小学中的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都存在年级差异,五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但本地小学的学生却不存在年级差异。所有学生的幸福与满足感都不存在性别差异。
5.3对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的预测度最高的都是躯体外貌,其次是焦虑和行为。
5.4父母关系均能预测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而是否经常和父母一起出游一起聊天对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的预测度最高,但不能预测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
5.5对学习成绩的满意度能预测外来务工子女的幸福与满足感,而能预测本地儿童的幸福与满足感是对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和学习课程的满意度。
(作者单位:龚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