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师生学“应考”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求学,止于至善。人,其实就是在不断发现并妥善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发展成长的,正如此次改善教学的经历与努力。一名合格教师,应有一双扫描自身的眼睛,审视自我的意识,以及改变的决心毅力……教师先成长了,学生才可能成长。
  “应考”,即“应对考试的策略”。
  上学期开学不久,学校临时合并了班级,我的工作岗位由智障六年级调到听障三年级。尽管仍是上语文课,感觉却大有不同:智障班语文,多为考查科目,即通过学生读读、说说、写写等来考评师生教与学的情况;听障班语文,则是考试科目,须通过试卷笔试量化教学………一句话,教学听障班语文课压力更大!
  新接任的这个班级,学生屈指可数,但学情复杂,前任语文老师王老师告诫我“必须把严学生,别轻易给好脸色”!王老师作为学校首位县级名师,一直是我专业发展的榜样,她的介绍与忠告,不禁让我对下一步工作倒吸了口凉气。
  查阅王老师两个学期的语文考试数据:班级及格率80%,优秀率(85分)60—80%,平均分76—82分!……就听障教育而言,这些数据的确不俗!已离开聋教育一线6年,面对这样一拨学生,我能够续写王老师的“教学辉煌”吗?内心真是没底儿。
  转眼之间,期中考试临近,课程已进入复习阶段。聋校语文考试,跟普通中小学不尽相同,试题中书本上知识偏多些。于是,我计划按单元推进复习,两天一个单元:第一天,课上重点引导复习字词、课后习题及课文背诵,课下做试卷;第二天,集中讲评练习,查缺补漏……过去15年,我先后送走三届聋毕业班,都是这么过来的,整体成绩不是最好亦绝非最差。
  轮到新接手的这个班,一番模拟练习过后,发现部分学生程度并不理想:跟着王老师,成绩85分以上;而到我手里,成绩仅剩六七十分!这一二十分的差距,让我百思不解:是我平时教学不力,还是复习策略不当?是教师水平有差距,还是此前成绩有水分?临考试前的头天下午,学生见我满脸苦闷,终于按捺不住对我说“王老师复习跟你不一样”,说完他们纷纷找出了以往的练习纸。
  原来王老师复习注重归类,基础知识训练扎实,各单元的练习纸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新词,或读拼音写词语,或给词语注音;二是听写(看话)训练;三是句子训练,突出句式仿写,兼顾改写句子、排词成句等难点……这种复习策略,似乎更适合中低年段的特殊学生,因为它针对性强、便捷、高效:一张练习纸做完,哪些内容已掌握、哪些还不会,师生一目了然,进而可选择性强化,直至熟练!而我的复习策略,本意或在激发和锻炼自主性,却易使学生陷入盲目,且“粗放式的复习”容易导致高耗低效。问题出在哪里?隐约见“病根儿”。
  期中考试第二场,我与同事N监考数学。考场上,N老师问“语文考得咋样”,我摇头苦笑不语。N老师说:你班学生程度确实差些,王老师当时也是费了老大劲儿呢!你复习时也做单元测试卷吧?怎么做法?得知我是“先做试卷,接着批改,最后纠错”,N老师胸有成竹地笑说:你这做法“水过地皮湿”,学生不定上心,实际作用不大!我的做法是试卷发下去,先不急于做卷子,而是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誊抄题目,做题并订正后,再读读背背,最后再做试卷,错误几乎消失!这样一份试卷下来,大概需要两三天时间……“这岂不是在搞机械应试?!”尽管内心不太认可,但出于礼貌,我笑而不语。
  “生字词也很重要!你平时听写词语吗?”N老师没有停下的意思,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她继续说道:“要让学生对词语听写保持适度的紧张!晨会课上,布置任务‘第一节语文课听写某某课词语!’,待到语文课始,先让学生浏览三五分钟课本,接着听写;任务结束,面批面改,给听写结果评定分数,当众公布。——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胜心理较强,当堂公布成绩,易于形成‘你追我赶’局面”……N老师所谈“词语听写”,倒利于夯实基础,值得一试。想到此,我“嗯”了一声表示赞同。
  考试阅卷结束。我所带班级语文及格率80%,优秀率40%,平均分76.3分!虽然没有考前预想的那么糟,却跟王老师的成绩差距不小;而学生与同事提供的“有益经验”,更让我对学期末考充满期待。
  期中过后,我借鉴N老师的经验,加强了词语听写;期末总复习,我又通过练习纸强化了归类训练……学期末语文考试,全班学生提前20分钟交卷,结果班级及格率80%,优秀率80%,平均分78.4分。相比期中进步明显,跟王老师也相差无几!
  教学成绩量化,曾让不少教师为之焦虑,甚至逢考“老师比學生紧张”,但我想说的是,成绩管控还是需要的!毕竟,确保质量乃教育天职;毕竟,压力适度才有动力;毕竟,听障学生也要迎高考、谋立足……只不过,这种量化须经受实践,趋向科学合理。
  教学求学,止于至善。人,其实就是在不断发现并妥善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发展成长的,正如此次改善教学的经历与努力。一名合格教师,应有一双扫描自身的眼睛,审视自我的意识,以及改变的决心毅力……教师先成长了,学生才可能成长。
  再次回归听障教育,我生怕误了学生,故而在意教学成绩。其实比学生成绩重要的,更有理想、兴趣、方法、意志、价值观等,都是有待我思索和积极面对的。
  做“四有”好老师,难;做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名师,更难;做有智慧、有能力的明师,难上加难。然而,我心向往之,一直在路上!
其他文献
作为老师,顾伟清踏上从教路已三十年,虽已到“知天命”年份,却没有被枯燥磨平棱角,仍在走不寻常的教育路。应试大潮里,他摒弃题海战术,将学习乐趣装进学生心里;师生矛盾中,他退而不让,一次次在冲突中“化险为夷”;教学方略上,他巧借心理效应“东风”,不时收到独特效果。  快乐教学·棋逢“敌”手  1988年,大学毕业的顾伟清踏上教育岗位,也开启长达三十年的幸福教育之旅。或许正是源于父亲“水浸木头烂”的教诲
距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颁布已经整整过去两年。两年间,疫情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无疑按下了教育现代化的快进键。  在近14亿人口的大国推进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现代化,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是这一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当信息技术运用在教育领域,运用什么样的技术并非关键,关键的是如何运用技术、何时运用技术。因此,教师作为技术的使用者,其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便也就决定了信息技术究
“以完美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是对的。但是世界并不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外物达不到你心目中的要求时,你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具有两种东西,一是宽容,二是沟通。”    第一次单独交流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非常重视作文教学,基本上做到了让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我全批全改。我让学生用厚点的笔记本写作文,因为普通的作文本太薄,写不了几篇,本子写满后,很容易丢掉,用笔记本写作文可以好
陈佑兵是少见的多年来坚持教育写作的乡村小学校长,并且还始终影响着身边的老师,一起做笔耕不辍的写作者、反思者。他经常给老师们分享:“只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思考、研究、运用、写作’,你想不成长都难。”  陈佑兵坦言,作为地道的农家子弟,当年报考师范仅仅是因为“读师范、包分配”“投入小、见效快”。改变发生在通过师范培养尤其是参加工作以后,他立志要去呵护激励更多孩子成才、去引领带动更多老师成长、去推动一些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值此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将目光聚焦在那些世代从教的“教师家庭”,以三代同堂共话教育的方式来展示薪火相传的教育世家之风。他们聊教育初心、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专业成长、教育追求……在那些细微寻常的问题中,见微知著,我们去感知一个家族几代人对于教育这份职业细腻的情感与深沉的爱。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而行之。从家族的第一代教师来看,每个人成为教师
案例点睛  一切智慧皆源于劳动,学校以研学课程为载体,以“衣食住行”为主题,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研学课程、学科拓展课程深度整合成了“五谷丰登话桑麻——玉米熟啦”劳动主题课程。  “儿童的智慧就在指尖上。”如今,勞动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什么都不要你干,只要念好书就行了”的观念已被远远抛在了20个世纪。因此,学校以研学课程为载体,以“衣食住行”为主题,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研学课程
名师名片  程明敏,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巴蜀小学课程部主任,巴蜀鲁能校区分管课程执行校长。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小学语文学科名师,首届全国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学员,重庆市科研骨干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省级公开刊物《教育故事》杂志执行主编,渝中区名师工作室导师。数次撰写论文荣获各级奖项及刊物发表、示范课、指导教师赛课、编写书籍。多次应邀担任中国教师研修网、重庆市评估院等给教师影子培训、讲座、观摩课、工
从2020年1月号起,本刊开辟了这个名叫“师生对话”的栏目。我们向全国的中小学老师发起了“与爱徒书信往来”的稿件征集——可以是天南地北信息量爆棚的聊天,可以是志趣相投的切磋,也可以是遇到问题时的交心……  收到“三剑客”神秘的联名信,我遵守约定,不当面拆开。然而,拆开后,我十分惊讶,又非常惊喜。我决定一定要认真地回信。  “三剑客”的联名声讨信  江一老师:  您好!我对宿构、套作文章一事持强烈的
2016年9月9日徐桦君工作室成员齐聚嘉兴高级中学,开展了一次丰富而充实的语文教学研修活动,活动还特邀了嘉兴市语文教研员沈建忠莅临指导。此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徐桦君名师工作室”成员王建君老师备战第五届“中语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助力。  研討主题  长文短教下的文本细读  长文短教,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篇幅长的课文,教师要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抓住其重点段落或文本的核心价值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我曾经是一个人见人怕的小流氓,特别是女孩子见了我,立刻会躲得远远的。那一年我才12岁。小学前几年,与小伙伴们一起上厕所,我都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六年级的时候我就不敢与他们一起上厕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觉得害羞。也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在“小雀雀”的上方突然长了几根毛,而且越长越多,我觉得那些毛好难看。所以上厕所的时候,我再也不敢与小伙伴们一起去,怕被他们取笑。上了初中,就不是“小雀雀”上多些毛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