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4月22日崇源国际拍卖公司在澳门旅游塔会展中心举办的春季拍卖会,声势浩大,拍品繁多,种类有中国佛教文化艺术、18世纪至19世纪波斯地毯和中国古董等。中国古董是这次拍卖会的重头戏,其中有古代青铜器106件组,另外还有诸多彩绘陶俑、釉陶俑、瓷器、金银器、漆器、木雕、掐丝珐琅等,总估价5700多万元港币。此次拍卖精品纷呈,瑰宝迭出,使人眼花缭乱,有美不胜收之感。现选取其中8件青铜器珍品与藏友们共同欣赏。
1. 兽面纹提梁壶
这件壶的时代属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是一种造型比较特殊的壶,因有提梁,故有人称其为卣(图1)。
通高31厘米,颈部细长,小口外侈,下腹扁圆,圈足低矮,盖面隆起,中央有铆钉形钮,盖沿伸出子口,与器口密合,整体呈瓠瓜形。盖钮饰圆涡纹,盖面饰三角雷纹,颈部饰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带,其上有两道弦纹。这种壶的提梁造型特殊,整体呈“U”字形,上部较圆,中腰束收,紧贴壶颈,顺势向两边伸展,两端做成蛇头形,以铆钉形钮与壶体相套接。蛇头上翘,口微张,转动自如,且生动传神;梁面微鼓,以菱形和三角形雷纹作为蛇的鳞甲。提梁上端有一个半圆形钮,上套蝉纹链条与盖钮相连。
这件壶与《中国青铜器全集》第三卷著录的安阳殷墟小屯18号墓出土兽面纹提梁壶以及武官村一号墓出土的“北单”提梁壶相近,造型优美,做工精致,保存完好,锈色斑驳陆离,艺术价值颇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商代青铜珍品。
2. 兽面纹
该通高39厘米,口径7.5厘米,是一件典型的西周早期文物(图2)。
是古代的蒸饭器,最早是用陶制,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体似锅,用以盛食物,称为甑,下部为鬲,用以煮水,蒸汽通过腰部的箅孔升到上部,将饭蒸熟,犹如今天的蒸锅。这是我们祖先最早科学利用蒸汽的范例。青铜在商代中期已有铸造,但为数甚少,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较多,特别是西周末春秋初,是绝大多数铜器随葬墓必有之器。它和鼎、簋、壶、盘、组成一套随葬礼器。
这件的造型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兽面纹(见《文物定级标准图例》第184页)和北京琉璃河253号西周墓出土的圉(见《中国青铜器全集》第6卷第10页)基本相同,是西周早期青铜的代表之作。侈口方唇,口沿上有一对索状立耳,甑腹宽绰,鬲部分裆,柱足,束腰内有半环形钮,连接桃形箅,箅上排列五个十字镂孔。甑沿下饰三列精细的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带,鬲腹饰浮雕牛角兽面纹。兽面鼓目咧嘴,獠牙外露,形态狰狞,给人以神秘谲奇之感。甑的内壁铸铭文17字,其中重文2字。铭文是:“叔作宝,至于子子孙孙其万年永宝用。”(图3)
该是一件西周青铜礼器,铸造精致,保存完好,锈色斑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的铭文为研究西周史提供了可信的资料。
3. 蛇纹筒状卣
这件卣整体作直筒形,高20厘米(图4)。盖面隆起,顶上有花苞形钮,下有子口插入卣口之内,中腰有铆钉套接提梁。盖面有六条高浮雕蛇纠结缠绕,蛇头翘起,均匀分布在盖沿周围(图5)。卣体的纹饰由14条相互纠结的高浮雕大蛇组成,其间又有若干小蛇盘曲,蛇头圆雕,呈钝三角形,圆目外鼓,躯体盘绕,鳞甲比,大蛇头向上,小蛇头向下,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寓动于静,极富装饰效果。
这件蛇纹卣充分表现了西周时期我国南方古越族的文化特征和艺术成就,是一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很高的青铜器作品。特别是蛇首突出器表的做法,仅见于广西恭城和湖南衡山出土的春秋晚期青铜尊上,难能可贵的是这件蛇纹卣的时代属西周早期,截至目前可说是独一无二的孤品了。
4. 虎座人钮交龙纹豆
通高19.6厘米,一对两件(图6、图7),时代属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体呈扁圆,子母合口,盖面隆起,中部设有套环钮,外围有三个圆雕跽坐人形钮。人面向外,眉目清晰,两手相叠,置于腹部,豆体圆腹圜底,两侧有一对环耳。豆柄作圆柱形,豆座由两只立虎组成。虎头一向左一向右,拱腿卷尾,竖耳圆目,张口露齿,作怒吼状,一派凶猛气势。豆盖、豆盘均饰交龙纹,以红铜丝镶嵌而成,虎耳、虎目等部位则贴饰金箔。
这对青铜豆造型奇特,双虎座、人形钮为迄今所仅见,且纹饰优美,铸造精良,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是中国青铜器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5. 交龙纹缶
缶本为陶器,《说文·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青铜缶始见于春秋中期,从自名得知有两种,一种是尊缶,盛酒器;一种是盥缶,盛水器。这件缶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的作品,从其造型和装饰华贵可知为盛酒尊缶(图8-9)。
通高57厘米,器口外侈,束颈隆肩,弧腹平底。口上设置平顶盖,近沿处有一周七组复瓣仰莲,置有三个兽首小扣,使之与器口紧密扣合而不致移动。盖顶中间又有一个圆形小平盖,上有立鸟形捉手(图10、图11)。盖、器装饰交龙纹。特别引入注目的是器壁上的立体装饰,肩、腹之间有四个衔环龙形耳。龙作吐舌回首状,口衔一枝莲茎,两端有盛开的莲花。龙首上有一个双身龙咬住其额顶;龙的身躯蜿蜒为耳。两侧有展开的双翼,龙尾为逶迤,末端为盛开的莲花。龙耳之间有四只引颈长鸣、展翅飞翔的禽鸟(图12)。器底下接三只鸟形足,鸟作站立状,双翅展开。
这种多种动物圆雕装饰在青铜器上非常罕见,为研究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纹饰内涵、铸造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优美的造型、华贵的装饰、精致的做工也使其具备了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6. 错金镶嵌绿松石龙凤纹带钩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腰带上的挂钩。带钩的使用,最早可上溯到西周晚期。山东蓬莱村里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就曾出土过方形素面铜带钩。春秋中期的铜带钩在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淅川下寺、湖南湘乡韶山灌区、陕西宝鸡茹家庄、北京怀柔等地墓葬均有出土。
古文献也记载春秋时期,管仲射中齐桓公带钩的故事。公元前685年,齐国的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公子纠的师傅管仲在公子小白回国途中拦截阻击,拔箭射去,正好箭中公子小白的带钩,公子小白倒在车中装死,躲过了这场灾难,随后小白和师傅鲍叔牙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当上了齐国国君,也就是齐桓公。他知道管仲有才能,不记前仇,重用管仲,终于完成霸业。这个故事也说明了春秋时期带钩已经相当流行,战国至秦汉时期王公贵族、社会名流都以带钩为装饰,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带钩的制作也日趋精巧。带钩的作用,除装在革带的顶端用以束腰外,还可以装在腰侧用以佩刀、佩剑、佩削、佩镜、佩印或佩带其他装饰物品。南北朝以后,一种新型的“蹀躞带”代替了钩络带,“蹀躞带”不用带钩,而用带扣,带钩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件龙凤纹带钩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的艺术作品,通长11厘米。通体纹饰皆错金而成(图13)。钩首呈回顾的螭龙,阔口卷鼻,颈部弯曲,额上有绿松石点缀。钩体正面呈半圆形鼓起,背面削平,中后部有固定革带的铆钉。正面前部装饰着一对龙纹,龙体呈流云状弯曲,并有卷曲的云头装饰;后部是一只俯视的飞凤。凤鸟造型非常适合钩体,尖喙长颈,双翼舒展,嘴衔蔓草飘垂两边,特别是逶迤的长尾宛若孔雀开屏,在每一支尾羽上都镶嵌一颗水滴形绿松石(图14)。
此带钩采用了错金与镶嵌两种不同的装饰手法。错金的线条精致细腻,婉转流畅,绿松石镶嵌运用巧妙,黄绿相衬,交相辉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充分体现了战国时期高超的手工艺制作水平。
这件带钩时代早,装饰优美别致,雍容华贵,做工精细,是一件颇为难得的古代艺术瑰宝,使人们百看不厌,爱不释手。
7. 鸳鸯形香熏
香熏是古代人们清新空气,驱赶蚊虫的卫生用具。青铜制作的香熏,早在西周前期就已出现,1975年陕西宝鸡茹家庄2号墓中就出土了一件西周前期的豆形香熏。汉唐时期香熏特别流行,式样繁多,造型各异。
这件香熏通高15厘米,宽20厘米。整体形象为一只鸳鸯(图15),冠羽高耸,回首环视,一蹼爪独立于长方形台座之上,另一蹼爪缩于腹下,尖口微启,双目小而圆睁,尾羽翘起,翼翅微展,绒毛雕刻精细逼真,形象可爱,栩栩如生。鸳鸯的腹部中空,背部开孔,上置镂空花纹圆盖,盖钮有绳纹链条与背部连接。若焚香其中,则青烟从孔中袅袅上升,香气弥漫室屋,给人以芳香舒畅之感。
这件香熏属西汉时期(公元前206一公元220年)。设计构思巧妙,形态和谐优美,铸造工艺精湛,集实用与鉴赏于一体,是一件古代写实造型艺术的杰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8、螺钿宝相花葵花镜
这面铜镜时代为唐代(公元618—907年),直径9厘米(图16)。通体呈葵花形,圆钮,中有圆孔贯穿,以便系带。镜背以漆做成,镶嵌各式螺钿宝相花,有盛开的花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枝叶繁茂,错落有致。花朵是大块的砗磲片,花蕾为椭圆形的玛瑙片,其上刻画精细的花瓣纹样和叶脉纹理。宝相花之间还点缀着许多绿松石,与艳丽的花朵交相辉映,光彩夺目,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螺钿亦作螺甸、螺甸、螺填,是用螺壳、玳瑁等原料磨成薄片刻上人物、鸟兽、花草等形象,镶嵌在漆器或雕镂器物上作装饰,是中国著名的手工艺之一。螺钿起源甚早,西周时期已很流行,唐代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螺钿工艺镜雍容华贵,富丽辉煌,以其巨额的资费,豪华的制作,在唐代即已成为奢靡的代名词,以至于两次遭禁。
镶嵌螺钿青铜镜是唐代著名的工艺珍品。一千多年过去了,这面螺钿镜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光彩莹润的纹饰,细致入微的刻画,至今仍为不朽的工艺珍品。
(责编:石晓)
1. 兽面纹提梁壶
这件壶的时代属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是一种造型比较特殊的壶,因有提梁,故有人称其为卣(图1)。
通高31厘米,颈部细长,小口外侈,下腹扁圆,圈足低矮,盖面隆起,中央有铆钉形钮,盖沿伸出子口,与器口密合,整体呈瓠瓜形。盖钮饰圆涡纹,盖面饰三角雷纹,颈部饰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带,其上有两道弦纹。这种壶的提梁造型特殊,整体呈“U”字形,上部较圆,中腰束收,紧贴壶颈,顺势向两边伸展,两端做成蛇头形,以铆钉形钮与壶体相套接。蛇头上翘,口微张,转动自如,且生动传神;梁面微鼓,以菱形和三角形雷纹作为蛇的鳞甲。提梁上端有一个半圆形钮,上套蝉纹链条与盖钮相连。
这件壶与《中国青铜器全集》第三卷著录的安阳殷墟小屯18号墓出土兽面纹提梁壶以及武官村一号墓出土的“北单”提梁壶相近,造型优美,做工精致,保存完好,锈色斑驳陆离,艺术价值颇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商代青铜珍品。
2. 兽面纹
该通高39厘米,口径7.5厘米,是一件典型的西周早期文物(图2)。
是古代的蒸饭器,最早是用陶制,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体似锅,用以盛食物,称为甑,下部为鬲,用以煮水,蒸汽通过腰部的箅孔升到上部,将饭蒸熟,犹如今天的蒸锅。这是我们祖先最早科学利用蒸汽的范例。青铜在商代中期已有铸造,但为数甚少,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较多,特别是西周末春秋初,是绝大多数铜器随葬墓必有之器。它和鼎、簋、壶、盘、组成一套随葬礼器。
这件的造型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兽面纹(见《文物定级标准图例》第184页)和北京琉璃河253号西周墓出土的圉(见《中国青铜器全集》第6卷第10页)基本相同,是西周早期青铜的代表之作。侈口方唇,口沿上有一对索状立耳,甑腹宽绰,鬲部分裆,柱足,束腰内有半环形钮,连接桃形箅,箅上排列五个十字镂孔。甑沿下饰三列精细的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带,鬲腹饰浮雕牛角兽面纹。兽面鼓目咧嘴,獠牙外露,形态狰狞,给人以神秘谲奇之感。甑的内壁铸铭文17字,其中重文2字。铭文是:“叔作宝,至于子子孙孙其万年永宝用。”(图3)
该是一件西周青铜礼器,铸造精致,保存完好,锈色斑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的铭文为研究西周史提供了可信的资料。
3. 蛇纹筒状卣
这件卣整体作直筒形,高20厘米(图4)。盖面隆起,顶上有花苞形钮,下有子口插入卣口之内,中腰有铆钉套接提梁。盖面有六条高浮雕蛇纠结缠绕,蛇头翘起,均匀分布在盖沿周围(图5)。卣体的纹饰由14条相互纠结的高浮雕大蛇组成,其间又有若干小蛇盘曲,蛇头圆雕,呈钝三角形,圆目外鼓,躯体盘绕,鳞甲比,大蛇头向上,小蛇头向下,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寓动于静,极富装饰效果。
这件蛇纹卣充分表现了西周时期我国南方古越族的文化特征和艺术成就,是一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很高的青铜器作品。特别是蛇首突出器表的做法,仅见于广西恭城和湖南衡山出土的春秋晚期青铜尊上,难能可贵的是这件蛇纹卣的时代属西周早期,截至目前可说是独一无二的孤品了。
4. 虎座人钮交龙纹豆
通高19.6厘米,一对两件(图6、图7),时代属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体呈扁圆,子母合口,盖面隆起,中部设有套环钮,外围有三个圆雕跽坐人形钮。人面向外,眉目清晰,两手相叠,置于腹部,豆体圆腹圜底,两侧有一对环耳。豆柄作圆柱形,豆座由两只立虎组成。虎头一向左一向右,拱腿卷尾,竖耳圆目,张口露齿,作怒吼状,一派凶猛气势。豆盖、豆盘均饰交龙纹,以红铜丝镶嵌而成,虎耳、虎目等部位则贴饰金箔。
这对青铜豆造型奇特,双虎座、人形钮为迄今所仅见,且纹饰优美,铸造精良,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是中国青铜器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5. 交龙纹缶
缶本为陶器,《说文·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青铜缶始见于春秋中期,从自名得知有两种,一种是尊缶,盛酒器;一种是盥缶,盛水器。这件缶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的作品,从其造型和装饰华贵可知为盛酒尊缶(图8-9)。
通高57厘米,器口外侈,束颈隆肩,弧腹平底。口上设置平顶盖,近沿处有一周七组复瓣仰莲,置有三个兽首小扣,使之与器口紧密扣合而不致移动。盖顶中间又有一个圆形小平盖,上有立鸟形捉手(图10、图11)。盖、器装饰交龙纹。特别引入注目的是器壁上的立体装饰,肩、腹之间有四个衔环龙形耳。龙作吐舌回首状,口衔一枝莲茎,两端有盛开的莲花。龙首上有一个双身龙咬住其额顶;龙的身躯蜿蜒为耳。两侧有展开的双翼,龙尾为逶迤,末端为盛开的莲花。龙耳之间有四只引颈长鸣、展翅飞翔的禽鸟(图12)。器底下接三只鸟形足,鸟作站立状,双翅展开。
这种多种动物圆雕装饰在青铜器上非常罕见,为研究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纹饰内涵、铸造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优美的造型、华贵的装饰、精致的做工也使其具备了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6. 错金镶嵌绿松石龙凤纹带钩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腰带上的挂钩。带钩的使用,最早可上溯到西周晚期。山东蓬莱村里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就曾出土过方形素面铜带钩。春秋中期的铜带钩在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淅川下寺、湖南湘乡韶山灌区、陕西宝鸡茹家庄、北京怀柔等地墓葬均有出土。
古文献也记载春秋时期,管仲射中齐桓公带钩的故事。公元前685年,齐国的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公子纠的师傅管仲在公子小白回国途中拦截阻击,拔箭射去,正好箭中公子小白的带钩,公子小白倒在车中装死,躲过了这场灾难,随后小白和师傅鲍叔牙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当上了齐国国君,也就是齐桓公。他知道管仲有才能,不记前仇,重用管仲,终于完成霸业。这个故事也说明了春秋时期带钩已经相当流行,战国至秦汉时期王公贵族、社会名流都以带钩为装饰,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带钩的制作也日趋精巧。带钩的作用,除装在革带的顶端用以束腰外,还可以装在腰侧用以佩刀、佩剑、佩削、佩镜、佩印或佩带其他装饰物品。南北朝以后,一种新型的“蹀躞带”代替了钩络带,“蹀躞带”不用带钩,而用带扣,带钩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件龙凤纹带钩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的艺术作品,通长11厘米。通体纹饰皆错金而成(图13)。钩首呈回顾的螭龙,阔口卷鼻,颈部弯曲,额上有绿松石点缀。钩体正面呈半圆形鼓起,背面削平,中后部有固定革带的铆钉。正面前部装饰着一对龙纹,龙体呈流云状弯曲,并有卷曲的云头装饰;后部是一只俯视的飞凤。凤鸟造型非常适合钩体,尖喙长颈,双翼舒展,嘴衔蔓草飘垂两边,特别是逶迤的长尾宛若孔雀开屏,在每一支尾羽上都镶嵌一颗水滴形绿松石(图14)。
此带钩采用了错金与镶嵌两种不同的装饰手法。错金的线条精致细腻,婉转流畅,绿松石镶嵌运用巧妙,黄绿相衬,交相辉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充分体现了战国时期高超的手工艺制作水平。
这件带钩时代早,装饰优美别致,雍容华贵,做工精细,是一件颇为难得的古代艺术瑰宝,使人们百看不厌,爱不释手。
7. 鸳鸯形香熏
香熏是古代人们清新空气,驱赶蚊虫的卫生用具。青铜制作的香熏,早在西周前期就已出现,1975年陕西宝鸡茹家庄2号墓中就出土了一件西周前期的豆形香熏。汉唐时期香熏特别流行,式样繁多,造型各异。
这件香熏通高15厘米,宽20厘米。整体形象为一只鸳鸯(图15),冠羽高耸,回首环视,一蹼爪独立于长方形台座之上,另一蹼爪缩于腹下,尖口微启,双目小而圆睁,尾羽翘起,翼翅微展,绒毛雕刻精细逼真,形象可爱,栩栩如生。鸳鸯的腹部中空,背部开孔,上置镂空花纹圆盖,盖钮有绳纹链条与背部连接。若焚香其中,则青烟从孔中袅袅上升,香气弥漫室屋,给人以芳香舒畅之感。
这件香熏属西汉时期(公元前206一公元220年)。设计构思巧妙,形态和谐优美,铸造工艺精湛,集实用与鉴赏于一体,是一件古代写实造型艺术的杰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8、螺钿宝相花葵花镜
这面铜镜时代为唐代(公元618—907年),直径9厘米(图16)。通体呈葵花形,圆钮,中有圆孔贯穿,以便系带。镜背以漆做成,镶嵌各式螺钿宝相花,有盛开的花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枝叶繁茂,错落有致。花朵是大块的砗磲片,花蕾为椭圆形的玛瑙片,其上刻画精细的花瓣纹样和叶脉纹理。宝相花之间还点缀着许多绿松石,与艳丽的花朵交相辉映,光彩夺目,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螺钿亦作螺甸、螺甸、螺填,是用螺壳、玳瑁等原料磨成薄片刻上人物、鸟兽、花草等形象,镶嵌在漆器或雕镂器物上作装饰,是中国著名的手工艺之一。螺钿起源甚早,西周时期已很流行,唐代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螺钿工艺镜雍容华贵,富丽辉煌,以其巨额的资费,豪华的制作,在唐代即已成为奢靡的代名词,以至于两次遭禁。
镶嵌螺钿青铜镜是唐代著名的工艺珍品。一千多年过去了,这面螺钿镜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光彩莹润的纹饰,细致入微的刻画,至今仍为不朽的工艺珍品。
(责编: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