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9·11”事件后,“恐怖主义”一词开始活跃于人们的视野,并日益成为各国家政府高度关注的对象。近几年来,全球恐怖袭击总数持续走低,但南亚超过中东成为全球“最恐怖”地区。本文从恐怖主义的社会因素,意识形态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内外因来解析南亚恐怖主义活动加剧的原因。
关键词:南亚;恐怖主义活动;原因
中图分类号:D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46-02
美国国务院在2010年8月5日发布《2009年各国恐怖活动报告》,报告说,2009年全球恐怖袭击总数较前4年降低,但阿富汗、巴基斯坦、索马里等地袭击数量增加,南亚成为全球“最恐怖”地区。面对这一系列事实,我们禁不住要思考这背后的原因,这也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社会原因:对社会的不满和绝望情绪的爆发
之所以发动恐怖主义活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这个社会的不满情绪或者绝望情绪的爆发。首先这种不满包括有少数民族对多数民族的不满,出于教义对异端的不满,以及对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满。南亚国家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有种族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领土争端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恐怖主义活动密切相关,这些问题也导致了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尤其是作为这些问题的力量薄弱方这些情绪更是容易产生,如果这种情绪长期受到压抑得不到发泄,到最后人们便只能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表达。
南亚国家宗派复杂,宗派主义遍布,于是产生了大量的边缘化群体。边缘化群体与主流群体之间的斗争,少数民族对多数民族的不满,几乎遍及南亚所有国家。斯里兰卡僧伽罗人与泰米尔人之间的冲突、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民族冲突、尼泊尔的种族冲突、不丹境内不丹人与尼泊尔人之间的冲突,都是这种现象的具体反映。边缘化群体,少数民族虽然在国家政策上享有跟主流群体和多数民族同等的地位跟权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极大可能地遭受着不公平待遇,不公平就会导致不满情绪的产生,从而导致对立两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到最后就转变为了恐怖主义活动。
其次,对该地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满。南亚是世界上经济比较落后、政治比较动荡的地区,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相对经济政治的落后更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不满情绪。南亚是世界上经济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所有国家都处于世界平均经济水平以下。南亚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超过20%,而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只有大约2%,并且南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冲击下,南亚各国的经济也未能摆脱影响,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这使得南亚国家的国力更薄弱,更难以满足弱势群体对国家建设成果的享受,也很难满足弱势群体发展自身的需要,因此引起了人民群众对国家的不满甚至绝望情绪的加重。政治发展缓慢,难以实现民主,政治混乱等都引起了民众对社会的不满。近几年来,南亚地区各国政治发生了各种政权更迭和体制转型。2008-2009年,南亚国家均不同程度地经历了政局变动、政体转制和社会转型,但是政治转轨过程恰好是矛盾最为突出和最为尖锐的时候,也存在着争议和权力之间的博弈,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旦没有处理,就会造成民众对政府和这种转轨的不满,使恐怖主义活动的加剧。
二、意识形态原因:民族意识与宗教意识的差异及极端化
南亚是一个宗教、民族、种族最为多元的地方,这种多元性一方面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复杂性,各种意识形态穿插其中,也给治理带来了困难。南亚恐怖主义活动加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具体而言,它首先与新世纪南亚地区多民族性以及多民族之间矛盾的新发展有直接关系。有学者认为,民族主义是恐怖主义最持久的动因。南亚大多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居住在一起却又各自为阵,在这样多民族性社会中,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民族意识的差异和矛盾,使得这些民族之间长期处于互不理睬甚至敌视状态,这种状态引起恐怖主义活动的发生极大可能性。在南亚,跨界民族问题、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问题等一直困扰着各国政府。冷战时期,美苏强势使该地区各民族自身的民族意识处于被相对压抑和遏制状态,民族冲突并不十分激烈。随着冷战结束,南亚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日显活跃,其政治意图更加强烈,逐步发展成以民族利益为最高目标的狭隘民族主义,民族矛盾上升成为引发该地区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进入新世纪,全球恐怖主义活动肆无忌惮,南亚成为恐怖主义活动的天堂,南亚各民族的民族意识经过冷战后的“去压抑”以及民族意识自身的发展,各民族之间意识的冲突也更加明显,民族意识发展到极致就有可能成为民族极端主义,而它是南亚恐怖主义活动的最主要根源之一。
宗教意识的差异及极端发展同样是南亚恐怖主义活动日益加剧的根源之一。戴维.拉波波特等专家认为:直到19世纪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其他意识形态产生为止,“宗教为恐怖主义提供了唯一可以接受的正当辩护”。事实上,对于宗教的狂热与恐怖的手段相结合的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活动不断泛化、危害不断严重的主要诱因之一。南亚地区宗教林立,教派之间由于宗教意识的差异长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其中,南亚的伊斯兰教对于自己教义的主张和复新导致了原教旨主义极端主义,这给南亚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发生埋下了祸根,这也是南亚新世纪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加剧的根源之一。“在当代世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发动的恐怖主义是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恐怖主义活动类型之一。”南亚很多恐怖主义组织都属于伊斯兰教极端组织,这些恐怖组织虽然在“9·11”事件以后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但是伊拉克战争之后,这些组织又开始抬头,特别是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这些组织的活动更加频繁,恶性恐怖事件频发。
三、外部原因:在反恐问题上,南亚诸国家间的合作意识不强与大国的干预
南亚地区国家间虽然有相同的历史经历但是却没有形成互相理解,反而是相互之間的不信任和猜忌,这种不信任和猜忌从冷战时期就存在但是进入新世纪后这种情况也没有得到好转,反而由“以前的传统安全问题演变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叉,后者的严峻性和挑战性日益上升”。南亚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难题主要体现在印度跟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之间,这两个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相互之间没有形成合作意识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势力,而是互相猜忌甚至敌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南亚整体的反恐力度。反恐的不力从另一方面来看就给恐怖主义活动更大的活动空间,这也就会加剧南亚恐怖主义活动。
南亚诸国间的反恐合作意识不强还体现在了整个南盟对恐怖主义问题的不重视和分歧上。虽然在第一次南盟达卡峰会结束时就发表了一份联合新闻公报,而且以后历次南盟峰会所发表的宣言和新闻公报中多次将恐怖主义作为对地区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并呼吁南盟各成员国共同努力,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势力。但是在《南盟打击恐怖主义地区协定》签订(1987年)和生效(1988年)经历了大约20年之后,才在2007年的新德里峰会上第一次谈论其条款的落实问题。这长达20年的时间充分说明了南盟国家对该地区恐怖主义活动的不重视,这也使得恐怖主义组织发动恐怖主义活动时更加肆意妄为。直至今天,由于南盟各成员国对恐怖主义的定义看法迥异,看法上的分歧也会导致对打击对象的差异,这样就会引起合作时的矛盾跟分歧,这同样也影响了对该地区恐怖主义势力的打击。
大国尤其是美国的干预也导致了南亚地区恐怖主义活动的加剧。随着南亚战略地位的日益重要化,美国等西方势力趁机介入,在打击恐怖主义势力的同时,也激化了矛盾,使该地区局势更加复杂。“9·11”以后,美国将恐怖主义视为最大威胁,并将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与中东地区一起视为反恐的重点。美国军队在南亚的存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基地组织的气势,推翻了塔利班政权,但离达到根除恐怖主义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途。大国的干预也激起了南亚民众反美情绪的爆发,反美情绪的蔓延,也给恐怖主义者发动恐怖主义活动一个更加有利的借口。最为严重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介入使南亚地区的矛盾更加激化和复杂化。美国武断地把恐怖主义和伊斯兰教扯在一起,把伊斯兰教作为打压的对象,激起广大穆斯林民众的反感,使得一些极端派别更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同。南亚民众与西方势力以及由其引起的与国家之间矛盾的激化和复杂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恐怖主义势力来说是一种发动恐怖主义活动的力量来源,这也使该地区恐怖主义活动发生频繁。
南亚恐怖主义活动的加剧并不是几个因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众多矛盾和因素互相作用、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的结果。深刻把握该地区恐怖主义加剧的根源将有利于采取相关措施遏制恐怖主义活动的加剧,使恐怖主义活动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有利于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的发展。
关键词:南亚;恐怖主义活动;原因
中图分类号:D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46-02
美国国务院在2010年8月5日发布《2009年各国恐怖活动报告》,报告说,2009年全球恐怖袭击总数较前4年降低,但阿富汗、巴基斯坦、索马里等地袭击数量增加,南亚成为全球“最恐怖”地区。面对这一系列事实,我们禁不住要思考这背后的原因,这也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社会原因:对社会的不满和绝望情绪的爆发
之所以发动恐怖主义活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这个社会的不满情绪或者绝望情绪的爆发。首先这种不满包括有少数民族对多数民族的不满,出于教义对异端的不满,以及对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满。南亚国家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有种族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领土争端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恐怖主义活动密切相关,这些问题也导致了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尤其是作为这些问题的力量薄弱方这些情绪更是容易产生,如果这种情绪长期受到压抑得不到发泄,到最后人们便只能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表达。
南亚国家宗派复杂,宗派主义遍布,于是产生了大量的边缘化群体。边缘化群体与主流群体之间的斗争,少数民族对多数民族的不满,几乎遍及南亚所有国家。斯里兰卡僧伽罗人与泰米尔人之间的冲突、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民族冲突、尼泊尔的种族冲突、不丹境内不丹人与尼泊尔人之间的冲突,都是这种现象的具体反映。边缘化群体,少数民族虽然在国家政策上享有跟主流群体和多数民族同等的地位跟权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极大可能地遭受着不公平待遇,不公平就会导致不满情绪的产生,从而导致对立两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到最后就转变为了恐怖主义活动。
其次,对该地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满。南亚是世界上经济比较落后、政治比较动荡的地区,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相对经济政治的落后更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不满情绪。南亚是世界上经济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所有国家都处于世界平均经济水平以下。南亚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超过20%,而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只有大约2%,并且南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冲击下,南亚各国的经济也未能摆脱影响,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这使得南亚国家的国力更薄弱,更难以满足弱势群体对国家建设成果的享受,也很难满足弱势群体发展自身的需要,因此引起了人民群众对国家的不满甚至绝望情绪的加重。政治发展缓慢,难以实现民主,政治混乱等都引起了民众对社会的不满。近几年来,南亚地区各国政治发生了各种政权更迭和体制转型。2008-2009年,南亚国家均不同程度地经历了政局变动、政体转制和社会转型,但是政治转轨过程恰好是矛盾最为突出和最为尖锐的时候,也存在着争议和权力之间的博弈,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旦没有处理,就会造成民众对政府和这种转轨的不满,使恐怖主义活动的加剧。
二、意识形态原因:民族意识与宗教意识的差异及极端化
南亚是一个宗教、民族、种族最为多元的地方,这种多元性一方面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复杂性,各种意识形态穿插其中,也给治理带来了困难。南亚恐怖主义活动加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具体而言,它首先与新世纪南亚地区多民族性以及多民族之间矛盾的新发展有直接关系。有学者认为,民族主义是恐怖主义最持久的动因。南亚大多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居住在一起却又各自为阵,在这样多民族性社会中,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民族意识的差异和矛盾,使得这些民族之间长期处于互不理睬甚至敌视状态,这种状态引起恐怖主义活动的发生极大可能性。在南亚,跨界民族问题、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问题等一直困扰着各国政府。冷战时期,美苏强势使该地区各民族自身的民族意识处于被相对压抑和遏制状态,民族冲突并不十分激烈。随着冷战结束,南亚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日显活跃,其政治意图更加强烈,逐步发展成以民族利益为最高目标的狭隘民族主义,民族矛盾上升成为引发该地区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进入新世纪,全球恐怖主义活动肆无忌惮,南亚成为恐怖主义活动的天堂,南亚各民族的民族意识经过冷战后的“去压抑”以及民族意识自身的发展,各民族之间意识的冲突也更加明显,民族意识发展到极致就有可能成为民族极端主义,而它是南亚恐怖主义活动的最主要根源之一。
宗教意识的差异及极端发展同样是南亚恐怖主义活动日益加剧的根源之一。戴维.拉波波特等专家认为:直到19世纪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其他意识形态产生为止,“宗教为恐怖主义提供了唯一可以接受的正当辩护”。事实上,对于宗教的狂热与恐怖的手段相结合的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活动不断泛化、危害不断严重的主要诱因之一。南亚地区宗教林立,教派之间由于宗教意识的差异长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其中,南亚的伊斯兰教对于自己教义的主张和复新导致了原教旨主义极端主义,这给南亚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发生埋下了祸根,这也是南亚新世纪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加剧的根源之一。“在当代世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发动的恐怖主义是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恐怖主义活动类型之一。”南亚很多恐怖主义组织都属于伊斯兰教极端组织,这些恐怖组织虽然在“9·11”事件以后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但是伊拉克战争之后,这些组织又开始抬头,特别是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这些组织的活动更加频繁,恶性恐怖事件频发。
三、外部原因:在反恐问题上,南亚诸国家间的合作意识不强与大国的干预
南亚地区国家间虽然有相同的历史经历但是却没有形成互相理解,反而是相互之間的不信任和猜忌,这种不信任和猜忌从冷战时期就存在但是进入新世纪后这种情况也没有得到好转,反而由“以前的传统安全问题演变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叉,后者的严峻性和挑战性日益上升”。南亚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难题主要体现在印度跟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之间,这两个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相互之间没有形成合作意识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势力,而是互相猜忌甚至敌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南亚整体的反恐力度。反恐的不力从另一方面来看就给恐怖主义活动更大的活动空间,这也就会加剧南亚恐怖主义活动。
南亚诸国间的反恐合作意识不强还体现在了整个南盟对恐怖主义问题的不重视和分歧上。虽然在第一次南盟达卡峰会结束时就发表了一份联合新闻公报,而且以后历次南盟峰会所发表的宣言和新闻公报中多次将恐怖主义作为对地区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并呼吁南盟各成员国共同努力,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势力。但是在《南盟打击恐怖主义地区协定》签订(1987年)和生效(1988年)经历了大约20年之后,才在2007年的新德里峰会上第一次谈论其条款的落实问题。这长达20年的时间充分说明了南盟国家对该地区恐怖主义活动的不重视,这也使得恐怖主义组织发动恐怖主义活动时更加肆意妄为。直至今天,由于南盟各成员国对恐怖主义的定义看法迥异,看法上的分歧也会导致对打击对象的差异,这样就会引起合作时的矛盾跟分歧,这同样也影响了对该地区恐怖主义势力的打击。
大国尤其是美国的干预也导致了南亚地区恐怖主义活动的加剧。随着南亚战略地位的日益重要化,美国等西方势力趁机介入,在打击恐怖主义势力的同时,也激化了矛盾,使该地区局势更加复杂。“9·11”以后,美国将恐怖主义视为最大威胁,并将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与中东地区一起视为反恐的重点。美国军队在南亚的存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基地组织的气势,推翻了塔利班政权,但离达到根除恐怖主义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途。大国的干预也激起了南亚民众反美情绪的爆发,反美情绪的蔓延,也给恐怖主义者发动恐怖主义活动一个更加有利的借口。最为严重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介入使南亚地区的矛盾更加激化和复杂化。美国武断地把恐怖主义和伊斯兰教扯在一起,把伊斯兰教作为打压的对象,激起广大穆斯林民众的反感,使得一些极端派别更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同。南亚民众与西方势力以及由其引起的与国家之间矛盾的激化和复杂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恐怖主义势力来说是一种发动恐怖主义活动的力量来源,这也使该地区恐怖主义活动发生频繁。
南亚恐怖主义活动的加剧并不是几个因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众多矛盾和因素互相作用、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的结果。深刻把握该地区恐怖主义加剧的根源将有利于采取相关措施遏制恐怖主义活动的加剧,使恐怖主义活动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有利于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