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整体改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朗诵能力进行培养。文章主要围绕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诵能力进行探究,重点介绍了重视识字教学,扫清朗诵阻碍;选择学生示范,增强引领作用;开展朗诵活动,推动水平提高等几种不同的培养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诵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73-01
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听、说、读、写”四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培养学生朗诵能力能够使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说”能力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学习过程中学生识字基础有限,感悟情感的能力也并不充足,在朗诵能力培养过程中面临一定困难。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清楚认识,在掌握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对学生的朗诵能力提高培养工作,增强学生在朗诵中深入了解文本内容及感情的能力。教师能够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重视识字教学,扫清朗诵阻碍
学生朗诵文本的基础是能够流畅阅读文本内容,这就涉及到学生的汉字识字数量部分内容。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正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阶段,教师提高学生朗诵能力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识字教学。教师重视对学生的识字教学有利于扩充学生的字词储备量,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学生阅读文本中的障碍,不会因为陌生汉字而出现阅读暂停现象。教师在帮助学生扩充汉字储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还要具有一定的生动性,与学生的低年级学习特点相适应。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识字量。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方式向学生讲述汉字的内在含义,使学生在形象联想中构建起对汉字部件的有關印象,在联想中拓展识字量。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提高使用字典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利用字典的正确方法,在遇到陌生汉字时没能够在字典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拓展识字量。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比赛,刺激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拓展识字量的学习行为,也能够使学生逐渐掌握更多的汉字。学生掌握越来越多汉字的过程就是降低朗诵难度的过程。
二、选择学生示范,增强引领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在提高学生朗诵能力过程中需要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增强对其他学生的引领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在锻炼朗诵能力过程中虽然整体水平并不高,但是总会有学生在的朗诵方面有一定基础,也会有学生进步较快。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选择表现较好的学生为其他学生做朗诵示范,使其他学生在示范学生的朗诵中进行观察学习,对自身朗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在示范学生的引领中积极进步。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朗诵能力进行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挑选示范学生这一事件对学生的刺激作用。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非常流畅,普通话发音准确,还能够在朗读过程中蕴含自己的阅读情感,教师选择该学生为其他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学生为其他学生示范朗读结束后,教师向其投资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完这名同学的朗读,想一想自己的朗读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小红回答说:“我总是发音不准确,她在朗读过程中的zh、ch、sh发音都很准,没有和z、c、s混用。”还有的学生说该名同学的语调非常抑扬顿挫,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们还纷纷表示想要向该名学生学习。
三、开展朗诵活动,推动水平提高
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对学生的识字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诵基础能力,挑选合适学生作为示范学生能够对学生产生多种刺激作用,同时教师还需要发挥朗诵活动对学生朗诵能力的提高作用。教师开展朗诵活动并设置一定的奖励,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心理体验,学生为了荣誉感和成就感,愿意在朗诵练习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会积极主动进行改正,有利于学生整体朗诵水平的提高。教师需要在开展朗诵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选择适合学生的作品,使学生有更好的发挥。
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课文我来读”朗诵活动,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挑选文章,进行朗诵比赛。低年级学生学习时间较短,朗诵能力也较弱,选择课文中的文章能够使学生有一定的熟悉感,学生十分愿意参加到朗诵活动中。朗诵比赛过程中学生都对其他学生的朗诵进行了耐心倾听,学生纷纷表示这种形式非常有趣,能够听到其他同学是怎样朗诵课文的,对自己的朗诵水平有了一定了解。教师发现,朗诵活动结束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注意对课文进行学习,努力锻炼自身的朗诵能力,进步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朗诵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识字教学,帮助学生降低朗诵障碍;教师需要选择学生示范,增强对其他学生的引领作用;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开展朗诵活动,促进学生整体朗诵水平的提高,通过积极方法促进学生朗诵能力的逐渐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芸.小学语文写字?阅读?朗诵的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9(12):26-27.
[2]张霞.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现代交际,2016(09):174.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诵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73-01
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听、说、读、写”四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培养学生朗诵能力能够使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说”能力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学习过程中学生识字基础有限,感悟情感的能力也并不充足,在朗诵能力培养过程中面临一定困难。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清楚认识,在掌握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对学生的朗诵能力提高培养工作,增强学生在朗诵中深入了解文本内容及感情的能力。教师能够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重视识字教学,扫清朗诵阻碍
学生朗诵文本的基础是能够流畅阅读文本内容,这就涉及到学生的汉字识字数量部分内容。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正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阶段,教师提高学生朗诵能力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识字教学。教师重视对学生的识字教学有利于扩充学生的字词储备量,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学生阅读文本中的障碍,不会因为陌生汉字而出现阅读暂停现象。教师在帮助学生扩充汉字储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还要具有一定的生动性,与学生的低年级学习特点相适应。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识字量。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方式向学生讲述汉字的内在含义,使学生在形象联想中构建起对汉字部件的有關印象,在联想中拓展识字量。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提高使用字典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利用字典的正确方法,在遇到陌生汉字时没能够在字典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拓展识字量。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比赛,刺激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拓展识字量的学习行为,也能够使学生逐渐掌握更多的汉字。学生掌握越来越多汉字的过程就是降低朗诵难度的过程。
二、选择学生示范,增强引领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在提高学生朗诵能力过程中需要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增强对其他学生的引领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在锻炼朗诵能力过程中虽然整体水平并不高,但是总会有学生在的朗诵方面有一定基础,也会有学生进步较快。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选择表现较好的学生为其他学生做朗诵示范,使其他学生在示范学生的朗诵中进行观察学习,对自身朗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在示范学生的引领中积极进步。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朗诵能力进行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挑选示范学生这一事件对学生的刺激作用。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非常流畅,普通话发音准确,还能够在朗读过程中蕴含自己的阅读情感,教师选择该学生为其他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学生为其他学生示范朗读结束后,教师向其投资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完这名同学的朗读,想一想自己的朗读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小红回答说:“我总是发音不准确,她在朗读过程中的zh、ch、sh发音都很准,没有和z、c、s混用。”还有的学生说该名同学的语调非常抑扬顿挫,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们还纷纷表示想要向该名学生学习。
三、开展朗诵活动,推动水平提高
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对学生的识字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诵基础能力,挑选合适学生作为示范学生能够对学生产生多种刺激作用,同时教师还需要发挥朗诵活动对学生朗诵能力的提高作用。教师开展朗诵活动并设置一定的奖励,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心理体验,学生为了荣誉感和成就感,愿意在朗诵练习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会积极主动进行改正,有利于学生整体朗诵水平的提高。教师需要在开展朗诵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选择适合学生的作品,使学生有更好的发挥。
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课文我来读”朗诵活动,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挑选文章,进行朗诵比赛。低年级学生学习时间较短,朗诵能力也较弱,选择课文中的文章能够使学生有一定的熟悉感,学生十分愿意参加到朗诵活动中。朗诵比赛过程中学生都对其他学生的朗诵进行了耐心倾听,学生纷纷表示这种形式非常有趣,能够听到其他同学是怎样朗诵课文的,对自己的朗诵水平有了一定了解。教师发现,朗诵活动结束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注意对课文进行学习,努力锻炼自身的朗诵能力,进步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朗诵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识字教学,帮助学生降低朗诵障碍;教师需要选择学生示范,增强对其他学生的引领作用;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开展朗诵活动,促进学生整体朗诵水平的提高,通过积极方法促进学生朗诵能力的逐渐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芸.小学语文写字?阅读?朗诵的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9(12):26-27.
[2]张霞.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现代交际,2016(0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