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开始转变,语言文字训练也得到了关注和实施。然而,过分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会产生为语用而语用的现象。那么,语用训练如何做到精准、适合呢?
一、面向全体,进行有梯度的语用训练
作为教师,我们设定语用训练时,既要给优等生“发展性匹配”,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应有的挑战;又要给其他学生“适应性匹配”,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功,逐步增强信心,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这里以《荷叶圆圆》教学中一个语用训练环节为例: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句式,描述“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一些学生而言,如果仅仅完成这道填空题,难度会偏低,思维得不到应有的拓展。为了面向全体,让这个语用训练点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
(一)看图说话,感知荷叶
出示荷叶图片,提問:“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碧绿碧绿的”“大大的”“圆圆的”“绿绿的”“又圆又绿的”“像碗的形状”……
从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表达,从荷叶大小、颜色、形状各方面进行了描绘,用的修饰语也不一般,有叠词,有“又……又……”的句式,有比喻修辞……
(二)迁移运用,模仿说话
出示课文句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出示课后习题(配图),让学生仿照句式说话: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A:“苹果圆圆的,甜甜的。”
学生B:“苹果红红的,香香的。”
学生C:“苹果大大的,脆脆的。”
……
从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的表述比前一个环节又深入了一些,他们不仅观察到了苹果的大小、颜色、形状,还能结合生活经验,从嗅觉、味觉等角度切入,描述苹果的特点。
(三)打开思维,自由仿说
对于学生自由仿说,为了降低难度,笔者建议可以描述身边的事物。有学生描述教室里的装饰物——墙上挂的“向日葵”:“向日葵圆圆的,黄黄的。”听了她的回答,有学生对窗外的植物进行了描述:“大树高高的,绿绿的。”还有学生联想到最近常吃的水果:“西瓜大大的,圆圆的。”
这个环节虽然难度有些大,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不少孩子还是举手发言了。最后,课堂上学生发言的踊跃超出了我的想象。
这样的语用训练,既达到了面向全体的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表达,有所提升,又通过一定的语言范式,帮助学生学会描述事物特征。
二、结合学情,选择难度适宜的语用训练
在进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判断学情,设计难度适宜的教学重难点,使教学有的放矢。当我们进行语用训练时,也应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水平的语用训练,不拔高,也不降低。
当笔者在其他班级试教时,学生基本都能表达“荷叶是
的________________。”但是,当把难度再提高一些,要求他们具体描述画面时,就很少有学生能做到,即使老师示范,仍有一部分学生不知如何表达。
那么,这个语用训练点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是难度太大?要不要把教学难度降低?还是不描述具体的画面,只做一句话的思维拓展训练?
笔者在犹豫不决时,在网上无意中发现有位老师也设计了这一环节,学生在她的引导下,不仅能说出具体的画面,而且说得相当精彩。这给了我动力,说明这个“说话训练”环节在一年级是可以达成的。回想平时的课堂,我不时让学生“想象说话”,补白文本,因此,这个语用训练难度,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可以接受的。事实证明,学生不仅能接受,而且描述的画面相当精彩。
学生A:“荷叶是小蝌蚪的遮阳伞,炎热的时候,小蝌蚪躲在荷叶下乘凉。”
学生B:“荷叶是小乌龟的游乐园,小乌龟无聊的时候,就爬到荷叶上快活地玩耍。”
学生C:“荷叶是小青蛙的蹦蹦床,小青蛙在荷叶上面蹦来蹦去,像一个灵活的体操运动员。”
三、运用生成,进行深层次表达
在语用训练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抓住学生的生成,顺势而为,顺学而导,就会迎来课堂教学别样的精彩。
例如,在《荷叶圆圆》的语用训练中,在自由练说一句话“荷叶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环节,有个学生把画面描述得很具体,他说:“荷叶是小蚂蚁的救生圈。小蚂蚁掉到河里,它爬上荷叶,等待其他蚂蚁来救它。”我顺势抓住这个生成,适时引导学生:“你能不能像他那样,把自己刚才说的一句话,比如‘荷叶是小蝌蚪的雨伞’,再具体地说一说?”不少学生纷纷举手,把之前所说的话变成了具体的画面。
学生A:“荷叶是小蝴蝶的雨伞,小蝴蝶在荷叶下躲雨。小蝴蝶很开心,荷叶也不再孤单。”
学生B:“荷叶是小乌龟的滑滑梯,小乌龟爬到荷叶上,‘咻’一下滑下来。”
学生C:“荷叶是小雨点的游乐园,雨点儿落到荷叶上,顽皮地滚来滚去。”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还出现了思维的火花碰撞。当时,有一个学生说:“荷叶是小松鼠的船,这里没有了松果,小松鼠就乘着荷叶,到另一个地方去摘更多的松果。”另一个学生提出质疑:“小松鼠太重了,荷叶能载着它去摘松果吗?”当时,由于教师的不确定,就把孩子的质疑搁置了。
课后,笔者查找了相关资料,发现有的荷叶的确可以承载松鼠的重量。很可惜,由于备课不够细致,在学生质疑时,教师未能适时拓展这些资料。如果教师备课备得再充分一些,就可以引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说话训练时,或许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综上所述,结合学情,有利于我们选择适宜难度的语用训练;设计语用教学活动,应考虑全体学生的接受水平,进行有梯度的层级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成,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表达。只有内容适合、方法贴切、关注生成,语用训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面向全体,进行有梯度的语用训练
作为教师,我们设定语用训练时,既要给优等生“发展性匹配”,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应有的挑战;又要给其他学生“适应性匹配”,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功,逐步增强信心,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这里以《荷叶圆圆》教学中一个语用训练环节为例: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句式,描述“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一些学生而言,如果仅仅完成这道填空题,难度会偏低,思维得不到应有的拓展。为了面向全体,让这个语用训练点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
(一)看图说话,感知荷叶
出示荷叶图片,提問:“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碧绿碧绿的”“大大的”“圆圆的”“绿绿的”“又圆又绿的”“像碗的形状”……
从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表达,从荷叶大小、颜色、形状各方面进行了描绘,用的修饰语也不一般,有叠词,有“又……又……”的句式,有比喻修辞……
(二)迁移运用,模仿说话
出示课文句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出示课后习题(配图),让学生仿照句式说话: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A:“苹果圆圆的,甜甜的。”
学生B:“苹果红红的,香香的。”
学生C:“苹果大大的,脆脆的。”
……
从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的表述比前一个环节又深入了一些,他们不仅观察到了苹果的大小、颜色、形状,还能结合生活经验,从嗅觉、味觉等角度切入,描述苹果的特点。
(三)打开思维,自由仿说
对于学生自由仿说,为了降低难度,笔者建议可以描述身边的事物。有学生描述教室里的装饰物——墙上挂的“向日葵”:“向日葵圆圆的,黄黄的。”听了她的回答,有学生对窗外的植物进行了描述:“大树高高的,绿绿的。”还有学生联想到最近常吃的水果:“西瓜大大的,圆圆的。”
这个环节虽然难度有些大,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不少孩子还是举手发言了。最后,课堂上学生发言的踊跃超出了我的想象。
这样的语用训练,既达到了面向全体的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表达,有所提升,又通过一定的语言范式,帮助学生学会描述事物特征。
二、结合学情,选择难度适宜的语用训练
在进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判断学情,设计难度适宜的教学重难点,使教学有的放矢。当我们进行语用训练时,也应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水平的语用训练,不拔高,也不降低。
当笔者在其他班级试教时,学生基本都能表达“荷叶是
的________________。”但是,当把难度再提高一些,要求他们具体描述画面时,就很少有学生能做到,即使老师示范,仍有一部分学生不知如何表达。
那么,这个语用训练点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是难度太大?要不要把教学难度降低?还是不描述具体的画面,只做一句话的思维拓展训练?
笔者在犹豫不决时,在网上无意中发现有位老师也设计了这一环节,学生在她的引导下,不仅能说出具体的画面,而且说得相当精彩。这给了我动力,说明这个“说话训练”环节在一年级是可以达成的。回想平时的课堂,我不时让学生“想象说话”,补白文本,因此,这个语用训练难度,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可以接受的。事实证明,学生不仅能接受,而且描述的画面相当精彩。
学生A:“荷叶是小蝌蚪的遮阳伞,炎热的时候,小蝌蚪躲在荷叶下乘凉。”
学生B:“荷叶是小乌龟的游乐园,小乌龟无聊的时候,就爬到荷叶上快活地玩耍。”
学生C:“荷叶是小青蛙的蹦蹦床,小青蛙在荷叶上面蹦来蹦去,像一个灵活的体操运动员。”
三、运用生成,进行深层次表达
在语用训练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抓住学生的生成,顺势而为,顺学而导,就会迎来课堂教学别样的精彩。
例如,在《荷叶圆圆》的语用训练中,在自由练说一句话“荷叶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环节,有个学生把画面描述得很具体,他说:“荷叶是小蚂蚁的救生圈。小蚂蚁掉到河里,它爬上荷叶,等待其他蚂蚁来救它。”我顺势抓住这个生成,适时引导学生:“你能不能像他那样,把自己刚才说的一句话,比如‘荷叶是小蝌蚪的雨伞’,再具体地说一说?”不少学生纷纷举手,把之前所说的话变成了具体的画面。
学生A:“荷叶是小蝴蝶的雨伞,小蝴蝶在荷叶下躲雨。小蝴蝶很开心,荷叶也不再孤单。”
学生B:“荷叶是小乌龟的滑滑梯,小乌龟爬到荷叶上,‘咻’一下滑下来。”
学生C:“荷叶是小雨点的游乐园,雨点儿落到荷叶上,顽皮地滚来滚去。”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还出现了思维的火花碰撞。当时,有一个学生说:“荷叶是小松鼠的船,这里没有了松果,小松鼠就乘着荷叶,到另一个地方去摘更多的松果。”另一个学生提出质疑:“小松鼠太重了,荷叶能载着它去摘松果吗?”当时,由于教师的不确定,就把孩子的质疑搁置了。
课后,笔者查找了相关资料,发现有的荷叶的确可以承载松鼠的重量。很可惜,由于备课不够细致,在学生质疑时,教师未能适时拓展这些资料。如果教师备课备得再充分一些,就可以引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说话训练时,或许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综上所述,结合学情,有利于我们选择适宜难度的语用训练;设计语用教学活动,应考虑全体学生的接受水平,进行有梯度的层级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成,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表达。只有内容适合、方法贴切、关注生成,语用训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