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禅诗”辑录品析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an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南怀瑾先生广学博览,其好诗文,或随性而动,或有感而发,或率情而为……形式变化,情致灵动,赋予诗文更鲜活的生命气质。尤其是南怀瑾先生的“禅诗”,得益于其在佛教领域的修为涉略以及其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学术的专精,意蕴尤为浓厚,从中可以略微窥探南怀瑾先生的情致,亦不失为有益的窗口视角,以便对其诗文以及思想进行研究和认识。
  关键词:南怀瑾 “禅诗” 心境智慧
  南怀瑾先生之“禅诗”,当不是片面地从佛教层面上来理解,更多的是由其诗文所透显出来的思想气息,发人深省。南怀瑾先生所作“禅诗”,其词章不似讳莫高深,但以“稀松平常”,运用通俗的言语,将心中感悟予以抒发,品读起来,不觉生涩难懂,反而能够较为直观地领会到其诗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致。诚如所言:“禅门重证悟,提持真参实悟,必须当人于一切时,一切处,锻炼纯熟,工夫深入,定力已稳,忽地‘’的一声,涣然冰释。”{1}读者若认真品读,也能从中得到些许启示,以下拟就南怀瑾先生“禅诗”略辑,进行简要的赏析和品读,体当其中的诗文妙理、盎然易趣,同时也可从中粗略窥探南怀瑾先生的禅学功夫以及他丰富的思想智慧。
  一、于斯寄情、应物无声
  秋日四律·步傅真吾先生原韵
  其一
  漏夜浸寒不畏霜,临流看月泛溪长。迎人处处皆通路,卓杖山山是故乡。
  陶令情囚三径菊,枯禅念系几茎香。分明亘古闲田地,何事敲空问断常。
  彼时,南怀瑾先生闭关于峨眉山大坪,周遭木林茂密,寂静山青,小径难途,游人少见,环境清幽,尤适合闭关修学。适时正值三秋,峨眉本就高寒,其上山寺更早见霜至,因而有感“漏夜浸寒”,但既为问道修学,当毅力坚持,虽“漏夜浸寒”,却也“不畏霜”。晚间惯看“峨眉山月”,月映溪流,泛于其上,似乎也随着溪流越拉越长,胸中自生感慨。
  虽然处境不同,但“志道”之心笃定显著,旨在寻求生命意义的追问和终极归宿,自然也就不再对外境执着分别。保持心常澄明,就是要逐渐破除各种物欲缧绁,且应当摒弃胸中的贪爱,无疑是既来则安,以“静”处之,即便身于此间,也能够淡然从容,即是“故乡”。在南怀瑾先生看来,虽然陶渊明开阔放达、悠然洒脱,却仍旧有所眷恋,钟情于“三径菊”;“枯禅”者则不甚透了,思绪执念于“几茎香”。以上两种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达“道”,可见心中还是有所牵系而存留执着,不能全然彻明自心。当然,这既是对自己的告诫,同时也意在引起人的警醒,终究是要凭智慧觉解将胸中执着逐渐“放下”,以求通过自心觉知,能够实现自我精神的提升乃至对宇宙生命的体悟。
  南怀瑾先生借由譬喻以表明人应该避免贪念执着而使自己落于断常之见,以至于生出种种烦恼障碍,寻觅不到生命的真实意义和归处,因此,人们需要回归自心的省思体当的正解之中,以见诸自性。
  其二
  云作锦屏雨作花,天饶富豪到僧家。住山自有安心药,问道人无泛海搓。
  月下听经来虎豹,庵前伴坐侍桑麻。渴时或饮人间水,但汲清江不煮茶。
  如果没有宽广的胸怀,豁达的胸襟,又怎能把“云”当作“锦屏”,把“雨”作为“花”呢?既然是为参禅悟道,当应“抛却”身份等外在执着和负累,安于平静。当然,这里所强调的“静”,并非流于“枯寂”,而是内含“觉性”的遍知体察,旨在缘“静”以收摄自心,实则,只有内心旷达,才能够达到此种境界,实现自心的安适。看待问题,当从自心着眼,倘若自心不安,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平静,而且真正聪慧的人以及明智的做法,不是汲汲于外在的求取,而是从自心中获得,只有内心清净之后,才能对事物有清晰的洞察和觉知,假如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见解,也没有觉悟的可能,纵然千般寻觅,依然还只是在“理”之外,不能得入。
  事实上,虽然佛理精深玄奥,其表现却在不同的宗林当中决然不同,而“寓理于事”恰成为禅宗易趣的色彩烙印,“禅宗的特点,是把最高深佛学,心法求证形而上道的复杂而详细分析的方法,归纳到最简捷形而下的人生日常生活,也就是说在平常事物之间,便可证得”{2}。可见,通过将妙趣义理喻于日常生活之中,弥合了佛教义理与日用常行之间的裂痕,为禅宗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环境,同时也促使其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佛语有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南怀瑾先生深刻地领悟到此种真义,明白在自身所处时代环境中不应只是参学独善其身,仅求一己所得,或是遁迹山林,远离世事,而应“悲悯众生”,以化度众人,不过也要防止自身在这样的行事过程中堕于粗陋,应该心常坚定,保持自我本心。
  二、往来自如、禅意随显
  其三
  崖■风细草惊秋,洞雅何須百尺楼。
  月冷高梧垂玉露,花浮流水泛金瓯。
  数声钟磬啼猿鹤,一席溪山笑冕旒。
  闻道阎浮开木樨,几回游戏到神州。
  南怀瑾先生善于通过浅显的语词将禅机道理呈现出来,使人能够直观地领悟到其中的意旨和精神,“禅宗也是以无境界为境界,摆脱宗教形式主义,而着重佛教修正的真正精神,升华人生的意境,而进入纯清绝点,空灵无相而无不是相的境界”{3}。通过对景物既至于细微又见于显盛的描写,表现出自然风物的娟美,这固然展现了静谧淡然的景象,亦增添了几分雅趣。然而,南怀瑾先生却又把笔触转向心智,表明人难免迫于世事的缠绕,因而更需要加强人的认识,以便能够对自我以及外物看得真切。联系当时的现实国家处境,虽说南怀瑾先生是志于问道参禅,但也不能免却时代的掣肘与影响。追求“志道”而立于实际并非意味着禅趣要旨的违反或背离,且这是所当有的悲心与对生命的关怀,也就不难理解南怀瑾对于当时国家形势、民族存亡的关注。
  由此,南怀瑾先生也表达了对当时时政的警惕,虽在深山静谧之地能够看到“钟磬啼猿鹤”,但彼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巨大的困境和危机,家国破碎,多少志士仁人奋起抗争,反观那些“冕旒”,其所汲汲于事又岂是为了生民家国?所以,南怀瑾先生通过这样的描写,借以讽刺当时的“冕旒”,同时也希望这样的危急局面能够有所改变,以改变国家艰难的境况。   因为自己所致力和追求的乃是修道参禅,所以,南怀瑾先生将心中所感、所悟予以抒发、流露,当中既可见其怡然心志,又兼具禅机智慧,恰在举手投足之间自然呈现。
  其四
  醉染霜林几树红,善来双鸟解巢空。
  分明凡圣无优劣,妄指东西有异同。
  扶杖人归天上月,呼群雁叫岭头风。
  洞门偶一读黄老,谁在拈花微笑中。
  时至深秋,山林尽染秋霜,远远望去,一片肃杀,少有生机,只有零星的几株树木,还泛出些许红色,给这肃杀的景象增添一抹生机。春去秋来,群鸟南飞,皆是生命的直观呈现,如何能够躲得过四季变化的自然规律和运行扭转的宇宙乾坤?这不得不引起人的深思。
  人之所以存在不同的认识差别,是因为对外界境缘有迥异的觉知,而胸中所滋生的诸种弊病,却也契合传统而言的未能“见道”,没有真正领悟生命真义,是故生出种种思虑烦恼。南怀瑾先生感慨岁月的无痕和世事的变化,唯有彻悟佛理,常观自心,使自己不断努力精进,在功夫修养和见性悟道的路途中持续用功,才能扭转以往“蒙昧”的认识,破除自己胸中私弊,达到对人情世事的圆顿觉解。
  当然,追求生命体悟并非心中空无一物,但还原其时代状况,诸多人情世事变化皆有所见,而傅真吾先生恰如其他人杰一样,表现出身处艰难时的挺立人格。彼时,傅真吾先生虽已年长,但仍然心系国家,鞠躬尽瘁,体现出其对于国家的深厚情感和甘心奉献的无私精神,因此,南怀瑾先生也不免为之心生感慨,故借以抒发。
  最后,南怀瑾先生通过“黄老”“拈花微笑”的话头将道家与佛家二者联系起来,在丰富认识的同时也促使精神得以升华。其实,这也是南怀瑾先生自己修学的写照,既涉略道家之思想,又修习佛家之义理,且其对于儒家学问亦有深入研究,这也反映出其知识所涉甚广,广闻博学,也为后辈学人提供很好的示范,学问知识当努力精进,比之做人、做事,也当有坚定的“志道”追求,才能无愧于生命。南怀瑾先生通过对所涉真理知识的融汇,尤其是对佛理的理解和感悟,自然流露出其笃实的修习功夫以及人生智慧。
  三、结语
  既为“禅诗”,当中不仅透视出“诗”的风雅,还蕴藏着“禅”的韵味。南怀瑾先生将自身所学以及胸中所悟赋予诗文,就更加增添一分雅致、一分宁静、一分智慧……细细思量,更不乏一种“觉解”,通过身心智识的互渗交融,禅机易趣诉诸诗意的表达,“可以超脱现实环境,情绪和思想另有寄托,养成独立而不倚,可以安排自我的天地”{4}。进而观照自心,参究世事人生。所以,诗文意趣,不止于笔墨词章,更要有对生活的深度觉察和感悟,并对之加以凝练、升华,令诗文更具活力。南怀瑾先生的“禅诗”恰也为此提供了鲜活的示例,不失为行文作诗、增识添智的指引。
  {1} 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五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2} 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六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3页。
  {3}{4} 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四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第101页。
  参考文献:
  [1] 王萌:禪者之思:现代科学在南怀瑾佛学思想中的回响[J].宗教学研究,2008(9).
  [2] 邢东风:南怀瑾禅学思想评述[J].佛学研究.2000(6).
其他文献
摘 要:杨宝林的学人书法,已经成为书界乃至学界关注的重要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是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学养特别是深厚的书法理论修养。他能在学书中理性把握艺术传统、艺术规律,有效地汲取传统文化和书法理论的精华,通过对书作内容性的强化、书法美学的重构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诠释,走入了融会古今的新境界。  关键词:杨宝林 书法理论 学人书法  杨宝林是当代著名的学者、书法理论家、书
摘 要:屈原“楚辞”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士风,尤以《离骚》所涉及的服饰、巫风及南蛮色彩为最。其服饰描写“尚奇”“尚高洁”的特点折射出楚国士人的享乐意识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卜筮与楚人巫政不分的治国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卜筮过程中的歌舞恋爱形式是楚国士人浪漫主义情怀形成的原因之一;“骚体”这一诗歌形式中彰显的蛮语色彩透视出楚国士人奔放随性的性格,苗蛮原始女性崇拜与楚国士人对女性持赞美、尊重的
摘 要:细读徐则臣的小说,神秘的气息四处弥漫。小说中丰富的民间神秘文化是对传统志怪文化的接续,然而其神秘背后所透视出的对灵魂的焦灼、对现代人性的考问,却是明显溢出对所谓神仙鬼怪的猎奇或膜拜,本土文学资源背后是现代人的生存体验;设造迷宫,设置陌生人和省略空缺等形式形成的神秘主义叙事显示出对先锋小说采用的现代主义形式的借鉴,而其始终不忘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摹写与观照,又显现出对为神秘而神秘的尽情于语言和形
摘 要:巴金的《沉落》与靳以的《残阳》,都是对于学院派知识分子加以讽刺的小说,充分反映了作家的民粹思想与批判意识。不过,在《沉落》中,巴金在对主人公批判的同时,流露出一种隐在的悲悯。《残阳》中的教授,则完全被靳以描画成漫画式的小丑。其中隐现着两位作者对于人性的不同理解。  关键词:巴金 靳以 《沉落》 《残阳》 知识分子 人性  巴金的《沉落》(初载1934年11月1日《文学》第3卷第5号)与靳以
摘 要:本文结合波伏瓦的观点对小说《少女小渔》中对自我意识缺失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对小渔和两个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小渔自身意识的条分缕析,探寻处于生存困境的女性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少女小渔》 女性 自我意识 缺失 价值  意大利老人和小渔的假结婚是《少女小渔》故事所有起伏的开端。然而小渔命运的波澜兴起却远在假结婚这件事之前。假结婚在本文中作为一个境遇的分界点来帮助我们探寻小渔这个人物作为
摘 要:《尘埃落定》是一部描述土司制度在藏族地区的生存状况以及其必然走向衰落命运的小说,它巧妙地借一个傻子的视角去见证了这一切,通过傻言傻语的叙述预见了常人无法预见的“未来”,揭示了常人无法看透的哲理,独特而不奇怪,略有魔幻色彩却不失真实,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阅读视野。  关键词:《尘埃落定》 傻子 叙述者 非常态叙述视角  阿来在《尘埃落定》中用土司傻子儿子的眼光作为小说叙述的角度,旨在拿他作为
不知不觉的,秋天来了,似乎神灵般地降临到人间。有的人视她为不好的季節,花草树木都收敛了容姿,认为秋带来的是萧条,让人感到悲凉,富有贬意色彩;可我爱秋天,虽然她比不上春天的百花吐艳,比不了夏天的绿叶成荫,也比不了冬天的粉妆玉砌,可我觉得她是那么灿烂多姿,她是那么美丽,她是那么迷人。我爱秋天,我要给秋天画幅画,画一幅秋天美丽的画。   秋天的天是湛蓝湛蓝的,白云飘逸,正值秋高气爽。树上的叶子经霜一打
摘 要:《讨粤匪檄》是曾国藩于湖南衡阳誓师前发布的一道檄文,被看作南方士绅阶层为抵御太平军的自救宣言。清朝绅权经历了丧失、回归到高涨的过程,笔者认为《讨粤匪檄》是绅权失而复得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与标志,而曾国藩的“卫道”立场,反对异质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符合儒生的根本利益,并且符合儒士“外王”的政治抱负,因而获得了拥护。另外,笔者将从该檄文内容入手,探究士绅如何影响社会舆论,指出其对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
豆花儿摇呀摇,摇落的花儿飘呀飘。倏时回首,忆起我美好的童年时光,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温暖。  童年的时光藏在那柔嫩的扁豆花里。  夏末秋初,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儿时的我天真烂漫,闲来无趣,蹦蹦跳跳地跑到奶奶的小菜园子里尽情嬉戏。四处张望,一架清丽的植物映入我的眼帘。我走近细看,深淡不一的紫色,映在翠绿丛中,顶上还有两三朵花儿。淡雅的花瓣宛如小姑娘的“蓬蓬裙”,惹人怜爱。风过,小姑娘就跳起來优美的芭蕾舞
摘 要:“他者”是女性文学中一个醒目的字眼,女性对“他者”身份的认识象征着女性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本文就《倾城之恋》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两位主要女性人物:白流苏和萨宾娜,来分析她们对自我与“他者”的认识,从局部来观看女性世界观的变化。  关键词:《倾城之恋》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他者 女性世界观  米兰·昆德拉说:小说里的性别让人感兴趣,作者的性别则不一定让人感兴趣。一切伟大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