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lifeinsy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将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的过程。阅读水平是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所以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阅读活动的最大价值在于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食粮。阅读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作品提供给每一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灵魂,丰满学生的血肉,使学生能在短短几十年里走完我们祖先走过了的几千年的历程,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得更快更好。文学作品饱含作家真善美情思,闪烁人类智慧,充溢生机、灵气、爱憎、智慧的生命律动。要想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使学生含英咀华,吃透对象,只授之以渔是不够的,教师首先应全身心地沉浸在文章之中,讲解绘声绘色,进行循循善诱的启示,用课文中体现出来的真善美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并以此促使学生形成道德感、理智感、审美力和意志力。
  一、目前高中阅读课普遍存在的问题
  1.本末倒置,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主观行为,是个体主动、自发的行为,但是传统教学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几乎处于忽略状态,阅读这项主观行为也被演化为灌输形式,完全剥夺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对阅读的意义认识不足,难以重视,形成恶性循环。
  2.阅读教学浮于表层,敷衍了事。
  教师习惯于在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跟着课件教学,整个阅读课堂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学习,节奏紧凑却大多都是教师在讲授,整个课堂像流水线一般,不仅缺少互动,教学内容也只是参照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对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做讲解,没有阅读的延伸引导,局限性很强。学生学完阅读课却仍然不懂怎样阅读,考试时遇到阅读题,不知如何作答。这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于呆板的教学模式,知识的传授局限性太强,学生不会自己分析、提炼,不会抓住文章的主旨。一定要注意阅读教学不要浮于表层,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要领。
  3.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低下。
  由于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一般比较传统,课堂上“填鸭式”灌输,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在内容上拘泥于课文,教学活动限于课堂,很少引导学生延展开来,课下拓展阅读,还是以应试教育为目标,这样的功利方式其实适得其反,不仅不会快速高效地提高学生成绩,反而会使学生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只有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并将阅读拓展到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二、如何做好阅读教学
  1.培养阅读个性。
  要想做好高中阅读教学,那么从高一开始就要打好基础,在这一阶段,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所谓阅读个性就是从学生的主观需求出发,知道学生的阅读兴趣所在,尽量减少对学生在阅读范围、阅读观点、阅读思路等方面的干涉,尽量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阅读读物和阅读范围,这样能促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这一阶段,教师一定要放手也要放开,给学生尽量多的空间自主选择。当然,教师也不能全部置之不理,在阅读的范围、读物的适配性上还要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避免阅读虎头蛇尾,无疾而终。
  2.阅读指导研究。
  高中毕竟要面临高考,所以这一阶段的阅读不得不带有“功利性”,即和高考緊密联系起来,毕竟高考对学生的阅读要求还是很高的,教师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收放自如,比如高一时基于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个性的培养,教师可以比较宽泛管理,但是到了高二,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都比较稳定后,还是要引导学生建立阅读层次序列。到了高中二年级,教师对阅读划出范围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将阅读变为自主、自觉的行为,要让学生的视线收缩到老师指示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自觉地运用知识,并引导学生基本定型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3.阅读应试对策。
  高中学习主要还是为了高考,在当前教育机制下,高考还是筛选人才是一种主要选拔机制,阅读作为高考语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特别注意总结一些阅读的应试策略。虽然目前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变动,基本都是开放性的,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却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会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
  综上所述,有效的阅读教学已不再仅仅是向学生讲解范文的主旨、含义、意义等,也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语言的运用,学会欣赏和借鉴阅读教材内容,不局限于训练答题能力,不是让学生根据经验机械回答问题,这些死板的流程式的操作过程已经不适应现代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大纲也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不单纯为考试而考试,为阅读而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略每一个环节,注意自我提高,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课堂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教学形式。营造课堂提问氛围,因势利导,及时反馈课堂生成信息,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提问艺术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探索知识奥秘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具有吸引力,能
要上好一堂课,互动是关键。教师能够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学生能够从老师那里得到一点想法,这都需要进行互动沟通。一位教师面对的是很多位学生,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扮演引领者的角色,只需对学生稍加点化,点到为止,从而让学生由点及面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所以,在《生命的药方》的教学中,我渗透了让学生成为互动中的主角的理念,现就上课的情况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在课堂教学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费时现象较为常见,教育工作者通过多年努力总结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章就如何构建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展开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构建方法 活动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必须结合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然而适度地开展活动式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思维的惊奇与成功的愉悦中逐步提高创造性。要真正达到理想的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摘 要:重视语文课前的精心准备,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基础。文章提出,教师要在自身素养、授课教案上有准备,要让学生课前预习,还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发挥文本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作用,以此打造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关键词: 课前精心准备 教师素养 授课教案 课前预习 研读教材  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问题,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多设计话题性、开放性等问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为
在信息技术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学科课程“整合”的高度,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再认识。“整合”不能等同于不同事物的“拼合”,更不是“凑合”。学科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这种整合思想把各门学科作为教学系统的一个要素,不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上,而是在考虑学科特点的基
摘 要: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生本性纯洁,可塑性很强。教学《感谢那只手》时,作者把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不仅学会感恩,而且学会给予,努力做到:重视“对话”,把握教师的“中介”作用;利用情景,引导学生投入感情,进行个性化阅读。  关键词: 《感谢那只手》 语言 文学  很多年前我执教一堂公开课,课题叫《感谢那只手》,授课对象是店口一小五(4)班。《感谢那只手》是一篇十分感人的感恩、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