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湖南花鼓戏音乐要反映现代生活,塑造时代人物,单靠传统曲调和手法是无法表现的。湖南花鼓戏音乐在演变的过程中,要不失自身的独特风格,又能塑造复杂的人物形象,如何来解决这对复杂的矛盾,已成为目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花鼓戏 主腔 结构
湖南花鼓戏音乐,是以传统音乐为基础,以它特有的、富有地方音乐语言元素而发展的;湖南花鼓戏音乐的发展,能否在创新的基础上,保存花鼓戏音乐的独特性,是关键。笔者现就花鼓戏音乐“主腔作用”及“曲体结构”两个问题,谈谈浅见。
一、主腔作用
这里所说的“主腔”,即戏曲中经常反复使用的声腔或曲牌。任何一种戏曲都有一套或数套自己的声腔或曲牌,且在本剧种的全部音乐中占有主要地位,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主要声腔”,简称“主腔”。“主腔”的形成须具备四点:一要美,二要可塑性强,容量大,三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四要为群众所熟悉公认。“主腔”还须具备两大功能:一是“表现功能”,就是指它在剧目中用来刻划人物、表达情绪和渲染气氛的作用。二是“标志功能”,就是它可以成为人们辨别戏曲剧种的特殊标志。
戏曲音乐“主腔”,是由戏曲音乐历史演变而来,戏曲的形成与发展,声腔的确立与衍变,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在我国没有“主腔”的戏曲是不存在的。由“曲”到“戏”是中国戏曲发展的一大特点。正因为如此,许多古老剧种都是以其主要声腔而命名,如南曲、北曲、昆山腔、弋阳腔等。到后来为了区分地域,才又在声腔的名称上冠以地名,如京昆、苏昆、河北梆子等。像蒲剧、豫剧、晋剧等,以地区命名的现象,还是近代才出现的。这种戏曲发展的历史现象,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欣赏习惯。反过来这种欣赏习惯又制约着戏曲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我国人民对戏曲艺术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主腔概念”。
湖南花鼓戏发展到解放初期,其主要声腔已基本确立。如长沙花鼓戏中有川调、锣腔;邵阳、零陵花鼓戏中有川调数板、走场牌子;岳阳花鼓戏中有锣腔、琴腔;常德花鼓戏中有正宫调(包括同属的曲调)及锣腔散曲;衡州花鼓戏中有川子调、锣鼓牌子等。虽花鼓戏的“主腔”虽已形成,但不能象皮黄梆子那样泾渭分明,格调独具,不易侵扰。
尊重了“主腔”规律是否就会将花鼓戏音乐引向贫乏、单调上去呢?我们认为是不会的。其理由是:一、花鼓戏的“主腔”并不是几个曲调,而是一簇众多的曲牌,各类曲牌都有它的表现特长和艺术风格。以我国的剧种来比较,花鼓戏音乐已是够丰富了。二、“主腔”不是凝固不变的,它本身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步衍化。“主腔”的变化有两种状态:一是自身的演变;二是加入新的因素。三、有“主” 则有“副”,尊重“主腔”规律并非绝对禁止使用“副腔”。从一个剧目来看,一定要让观众感觉得出你主要的是使用哪一套声腔,哪一组曲调,并且一定要使它形成一个音乐核心,具有较强较稳固的风格基础,然后,再使用各种“副腔”去丰富。单从作曲的角度来谈,任何时候都要遵守风格的协调、手法的统一、色彩的对比这些基本创作原则。不过,戏曲音乐创作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保存浓郁剧种风格,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很好地利用“主腔”。统一与丰富,协调与对比总是互相制约的。但是统一与协调要占有主导地位,要注意统一中的丰富,协调下的对比。死板的统一会显得有贫乏单调;过分的丰富又会杂乱无章。在有些传统剧目中,经常碰到只用一支《西湖调》或别的什么曲调,毫无变化地作数十次反复演唱,这未免乏味,要是再遇上个拙劣的歌手或加上呆板空洞的唱词,那就更叫人难熬了。但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将从头看到尾,象是在随着演员表演进行一场曲调展览,其结果是:戏完了,音乐的印象也忘了。当然就更谈不上突出剧种的音乐风格了。
二、曲体结构
曲体结构是戏曲音乐的“曲式学”。在现代音乐创作理论中,曲式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一个同样的音乐素材,作曲家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曲式去处理,就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譬如:京剧《杜鹃山》的音乐创作是很成功的,作者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许多新的手法,如“特性音调”的贯串;时代音调的穿插;新的旋律、板式的发展和单管乐队的运用等等,就连在唱法上都吸取了外来的歌唱技巧,但是,观众却一致认为它是“京戏”,而不是歌剧或别的什么剧种。其原因就是作品自始至终没有脱离京剧音乐的板腔体结构形式。他注意到了戏曲音乐这种特殊的结构形式,更注意到了结构形式对稳定剧种风格的特殊作用。
传统花鼓戏的唱腔发展,根据现有论著总结了许多的手法,如:变手法、派生法、屈调法、扬调法、移调法、扯烂法、改头法、变尾法等等,所有这些法则,都没有涉及到曲调的基本结构特征。有许多曲调虽然调式、调性、旋法都有了改变,但却始终保持着一个统一的结构式,如《梁山调》、《花石调》、《十字调》和《反西湖调》等等;有的则在整体的结构布局上保持着一致,只在局部的腔节上作些临时的调整,如《学钱调》、《游春调》、《四六调》、《复情调》等等。大体上前者多是“川调类”曲牌,后者多出现在“锣腔类”曲牌之中。这样一种现象,好像是以“结构形式”为一个固定的核心,各种手法都围绕着它而活动。为什么传统花鼓戏的唱腔发展,其调式、调性、节奏、旋法都在改变,唯独结构形式却始终保持着比较统一的规格呢?其道理是:结构形式对于稳定音乐风格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这是否也是戏曲音乐发展手法上一个值得遵循的重要规律?不管怎样,我们觉得花鼓戏的先辈艺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总是默默地遵守着这一基本原则的。不然的话,他们靠什么来将这些千姿百态的曲调贯穿一气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结构形式在戏曲音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使我们的继承与创作受到一点启示:在“主腔”创作的同时,不能忽视“结构”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美)柏西·该丘斯《大型曲式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 郭世偲 莫琳 《论邵阳花鼓戏的艺术特征》,湖南音乐学论文范文 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2月第1期
[3] 谭真明 《湖南花鼓戏研究》,曲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4] 田志平 《京剧知识声腔艺术赏析》 文化艺术 出 版 社 2009年1月
作者简介:袁怀湘(1957.3——):男;57岁,汉族,籍贯湖南长沙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音乐美学与戏曲音乐理论
作者简介:屈行素(1977.10——):女,37岁,汉族,籍贯湖南长沙人,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究方向:音乐美学与戏曲音乐理论
关键词 花鼓戏 主腔 结构
湖南花鼓戏音乐,是以传统音乐为基础,以它特有的、富有地方音乐语言元素而发展的;湖南花鼓戏音乐的发展,能否在创新的基础上,保存花鼓戏音乐的独特性,是关键。笔者现就花鼓戏音乐“主腔作用”及“曲体结构”两个问题,谈谈浅见。
一、主腔作用
这里所说的“主腔”,即戏曲中经常反复使用的声腔或曲牌。任何一种戏曲都有一套或数套自己的声腔或曲牌,且在本剧种的全部音乐中占有主要地位,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主要声腔”,简称“主腔”。“主腔”的形成须具备四点:一要美,二要可塑性强,容量大,三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四要为群众所熟悉公认。“主腔”还须具备两大功能:一是“表现功能”,就是指它在剧目中用来刻划人物、表达情绪和渲染气氛的作用。二是“标志功能”,就是它可以成为人们辨别戏曲剧种的特殊标志。
戏曲音乐“主腔”,是由戏曲音乐历史演变而来,戏曲的形成与发展,声腔的确立与衍变,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在我国没有“主腔”的戏曲是不存在的。由“曲”到“戏”是中国戏曲发展的一大特点。正因为如此,许多古老剧种都是以其主要声腔而命名,如南曲、北曲、昆山腔、弋阳腔等。到后来为了区分地域,才又在声腔的名称上冠以地名,如京昆、苏昆、河北梆子等。像蒲剧、豫剧、晋剧等,以地区命名的现象,还是近代才出现的。这种戏曲发展的历史现象,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欣赏习惯。反过来这种欣赏习惯又制约着戏曲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我国人民对戏曲艺术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主腔概念”。
湖南花鼓戏发展到解放初期,其主要声腔已基本确立。如长沙花鼓戏中有川调、锣腔;邵阳、零陵花鼓戏中有川调数板、走场牌子;岳阳花鼓戏中有锣腔、琴腔;常德花鼓戏中有正宫调(包括同属的曲调)及锣腔散曲;衡州花鼓戏中有川子调、锣鼓牌子等。虽花鼓戏的“主腔”虽已形成,但不能象皮黄梆子那样泾渭分明,格调独具,不易侵扰。
尊重了“主腔”规律是否就会将花鼓戏音乐引向贫乏、单调上去呢?我们认为是不会的。其理由是:一、花鼓戏的“主腔”并不是几个曲调,而是一簇众多的曲牌,各类曲牌都有它的表现特长和艺术风格。以我国的剧种来比较,花鼓戏音乐已是够丰富了。二、“主腔”不是凝固不变的,它本身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步衍化。“主腔”的变化有两种状态:一是自身的演变;二是加入新的因素。三、有“主” 则有“副”,尊重“主腔”规律并非绝对禁止使用“副腔”。从一个剧目来看,一定要让观众感觉得出你主要的是使用哪一套声腔,哪一组曲调,并且一定要使它形成一个音乐核心,具有较强较稳固的风格基础,然后,再使用各种“副腔”去丰富。单从作曲的角度来谈,任何时候都要遵守风格的协调、手法的统一、色彩的对比这些基本创作原则。不过,戏曲音乐创作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保存浓郁剧种风格,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很好地利用“主腔”。统一与丰富,协调与对比总是互相制约的。但是统一与协调要占有主导地位,要注意统一中的丰富,协调下的对比。死板的统一会显得有贫乏单调;过分的丰富又会杂乱无章。在有些传统剧目中,经常碰到只用一支《西湖调》或别的什么曲调,毫无变化地作数十次反复演唱,这未免乏味,要是再遇上个拙劣的歌手或加上呆板空洞的唱词,那就更叫人难熬了。但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将从头看到尾,象是在随着演员表演进行一场曲调展览,其结果是:戏完了,音乐的印象也忘了。当然就更谈不上突出剧种的音乐风格了。
二、曲体结构
曲体结构是戏曲音乐的“曲式学”。在现代音乐创作理论中,曲式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一个同样的音乐素材,作曲家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曲式去处理,就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譬如:京剧《杜鹃山》的音乐创作是很成功的,作者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许多新的手法,如“特性音调”的贯串;时代音调的穿插;新的旋律、板式的发展和单管乐队的运用等等,就连在唱法上都吸取了外来的歌唱技巧,但是,观众却一致认为它是“京戏”,而不是歌剧或别的什么剧种。其原因就是作品自始至终没有脱离京剧音乐的板腔体结构形式。他注意到了戏曲音乐这种特殊的结构形式,更注意到了结构形式对稳定剧种风格的特殊作用。
传统花鼓戏的唱腔发展,根据现有论著总结了许多的手法,如:变手法、派生法、屈调法、扬调法、移调法、扯烂法、改头法、变尾法等等,所有这些法则,都没有涉及到曲调的基本结构特征。有许多曲调虽然调式、调性、旋法都有了改变,但却始终保持着一个统一的结构式,如《梁山调》、《花石调》、《十字调》和《反西湖调》等等;有的则在整体的结构布局上保持着一致,只在局部的腔节上作些临时的调整,如《学钱调》、《游春调》、《四六调》、《复情调》等等。大体上前者多是“川调类”曲牌,后者多出现在“锣腔类”曲牌之中。这样一种现象,好像是以“结构形式”为一个固定的核心,各种手法都围绕着它而活动。为什么传统花鼓戏的唱腔发展,其调式、调性、节奏、旋法都在改变,唯独结构形式却始终保持着比较统一的规格呢?其道理是:结构形式对于稳定音乐风格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这是否也是戏曲音乐发展手法上一个值得遵循的重要规律?不管怎样,我们觉得花鼓戏的先辈艺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总是默默地遵守着这一基本原则的。不然的话,他们靠什么来将这些千姿百态的曲调贯穿一气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结构形式在戏曲音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使我们的继承与创作受到一点启示:在“主腔”创作的同时,不能忽视“结构”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美)柏西·该丘斯《大型曲式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 郭世偲 莫琳 《论邵阳花鼓戏的艺术特征》,湖南音乐学论文范文 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2月第1期
[3] 谭真明 《湖南花鼓戏研究》,曲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4] 田志平 《京剧知识声腔艺术赏析》 文化艺术 出 版 社 2009年1月
作者简介:袁怀湘(1957.3——):男;57岁,汉族,籍贯湖南长沙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音乐美学与戏曲音乐理论
作者简介:屈行素(1977.10——):女,37岁,汉族,籍贯湖南长沙人,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究方向:音乐美学与戏曲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