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作文训练体系是“乐于说写(低年级)→自由写(中年级)→学会写(高年级)”。从训练的内容来看,增加了“想象作文”。这就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构建新的、可操作的作文教学体系?
叶圣陶指出:“‘要写出真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有用的,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个“源头”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社会中的乡土教育资源正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文的“源头”。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
一、教会学生发现生活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自然产物。这样的习作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我们的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的生活经历虽然不够复杂,但也够丰富多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就数不胜数,大到国内外热点新闻,小到学校“诗风文韵”演唱朗诵会,青年志愿者献爱心活动,班级的辨论会,联欢会……更小到父母的叮咛教诲,自己考试成绩一落千丈……这些生活的镜头就像流星一样匆匆闪过,有些人对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谈不上发现生活的亮点。因此,一写作文便瞎编滥造,空话连篇,套话满纸。其实只要你留心、用心,就会发现身边每天都有变化,自然界有变化,人和事也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就是你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
1.开放学生的多种器官,提供实践机会
(1)绘画。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先出示“小桥、花卉、动物、游人、天空……”等词语,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借助想象画成图画,然后要求学生将这些图画剪下来拼成一幅完整的、自己喜爱的图景,最后让学生把这幅图景的内容写下来。这些训练使文字与形象配合,画面与习作互补,从而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实验。教师可先布置学生运用自然课上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科学知识自己做一个科学小实验,然后让他们把实验的过程写下来。
(3)制作。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可让学生完成一个小制作,可以是贺卡,也可以是一张书签,并让学生把制作的过程、感受和新的发现写下来。
(4)操练。小语课文中安排了不少说明文。在学习了这类课文后,我们不妨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一下,并让他们把操练后的感受写下来。
(5)表演。好动、好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学生表演的过程也是对教材语言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提供学生表演的机会,在表演中提高创新能力,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表演后的感受和发现写下来。
2.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报上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将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的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倾向性问题进行议论,这种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对某一问题发表三言两语的看法都可以,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块说理议论的创新园地。
3.不断丰富班队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写作机会。班队活动内容越丰富,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机会也就越多。如:小队之间的挑应战、擂台赛;班级举行的智力竞赛活动和文娱表演活动等,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4.结合课外阅读、看电影和电视,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评论电影(或电视)中的人物等等。
二、引导学生品味生活
曾有人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不可能具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我们都喜爱大自然。春天草木萌发,落英缤纷;夏天的色彩绚丽,欣欣向荣;秋天硕果累累,金碧辉皇;冬天玉树琼枝,风雪迎地……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如果不用心去感受它,不动情去欣赏它,它也不过是自然现象而已,只有你品位到它的美,你的文章才会生辉,才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我们要注意挖掘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脍炙人口的作文。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习作、品味生活的主要形式有:
1.情节扩展式。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由邱少云的外表,推想邱少云当时的内心活动,把这两句话扩写成一段内容具体的话。
2.文尾续写式。如:根据《穷人》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桑娜拉开帐子以后》;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真的来到了天堂》;根据《凡卡》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凡卡梦见了爷爷》。
3.多向改写式。根据课文内容,有的可以改变人称;有的可以改变叙述的顺序;还有的可以改变体裁。
4.图文转换式。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插图,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与课文不同的文章。
5.相关迁移式。这种形式就是抓住课文的原型特征,调动已储备的表象,把思维的触角由甲迁移到相关或相似的乙上来。例如:学了《“精彩极了”和“糟糕极了”》一课,让学生写《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学了《凡卡》让学生写《我和凡卡比童年》。
三、鼓励学生表白生活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大作文”时,会出现十分惊人的“编造”现象。其原因在于教材中的“大作文”大都要反映学生共性化的生活,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习作时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积累,这时的习作活动成了他们一种心理负担,能躲则躲,不能躲就只能靠“编造”一篇应付了事。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往往与年龄不符,套话连篇,老气横秋,或者人云亦云,千篇一律,千文一面。
作文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和提炼,这样学生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就出炉了。其实作文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相信经过这样不懈的努力一定会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写作文,创造性地写作文,享受作文。
叶圣陶指出:“‘要写出真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有用的,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个“源头”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社会中的乡土教育资源正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文的“源头”。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
一、教会学生发现生活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自然产物。这样的习作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我们的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的生活经历虽然不够复杂,但也够丰富多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就数不胜数,大到国内外热点新闻,小到学校“诗风文韵”演唱朗诵会,青年志愿者献爱心活动,班级的辨论会,联欢会……更小到父母的叮咛教诲,自己考试成绩一落千丈……这些生活的镜头就像流星一样匆匆闪过,有些人对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谈不上发现生活的亮点。因此,一写作文便瞎编滥造,空话连篇,套话满纸。其实只要你留心、用心,就会发现身边每天都有变化,自然界有变化,人和事也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就是你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
1.开放学生的多种器官,提供实践机会
(1)绘画。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先出示“小桥、花卉、动物、游人、天空……”等词语,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借助想象画成图画,然后要求学生将这些图画剪下来拼成一幅完整的、自己喜爱的图景,最后让学生把这幅图景的内容写下来。这些训练使文字与形象配合,画面与习作互补,从而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实验。教师可先布置学生运用自然课上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科学知识自己做一个科学小实验,然后让他们把实验的过程写下来。
(3)制作。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可让学生完成一个小制作,可以是贺卡,也可以是一张书签,并让学生把制作的过程、感受和新的发现写下来。
(4)操练。小语课文中安排了不少说明文。在学习了这类课文后,我们不妨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一下,并让他们把操练后的感受写下来。
(5)表演。好动、好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学生表演的过程也是对教材语言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提供学生表演的机会,在表演中提高创新能力,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表演后的感受和发现写下来。
2.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报上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将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的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倾向性问题进行议论,这种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对某一问题发表三言两语的看法都可以,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块说理议论的创新园地。
3.不断丰富班队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写作机会。班队活动内容越丰富,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机会也就越多。如:小队之间的挑应战、擂台赛;班级举行的智力竞赛活动和文娱表演活动等,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4.结合课外阅读、看电影和电视,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评论电影(或电视)中的人物等等。
二、引导学生品味生活
曾有人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不可能具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我们都喜爱大自然。春天草木萌发,落英缤纷;夏天的色彩绚丽,欣欣向荣;秋天硕果累累,金碧辉皇;冬天玉树琼枝,风雪迎地……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如果不用心去感受它,不动情去欣赏它,它也不过是自然现象而已,只有你品位到它的美,你的文章才会生辉,才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我们要注意挖掘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脍炙人口的作文。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习作、品味生活的主要形式有:
1.情节扩展式。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由邱少云的外表,推想邱少云当时的内心活动,把这两句话扩写成一段内容具体的话。
2.文尾续写式。如:根据《穷人》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桑娜拉开帐子以后》;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真的来到了天堂》;根据《凡卡》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凡卡梦见了爷爷》。
3.多向改写式。根据课文内容,有的可以改变人称;有的可以改变叙述的顺序;还有的可以改变体裁。
4.图文转换式。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插图,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与课文不同的文章。
5.相关迁移式。这种形式就是抓住课文的原型特征,调动已储备的表象,把思维的触角由甲迁移到相关或相似的乙上来。例如:学了《“精彩极了”和“糟糕极了”》一课,让学生写《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学了《凡卡》让学生写《我和凡卡比童年》。
三、鼓励学生表白生活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大作文”时,会出现十分惊人的“编造”现象。其原因在于教材中的“大作文”大都要反映学生共性化的生活,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习作时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积累,这时的习作活动成了他们一种心理负担,能躲则躲,不能躲就只能靠“编造”一篇应付了事。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往往与年龄不符,套话连篇,老气横秋,或者人云亦云,千篇一律,千文一面。
作文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和提炼,这样学生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就出炉了。其实作文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相信经过这样不懈的努力一定会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写作文,创造性地写作文,享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