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偶尔跟朋友聊起佛渡,便想到了渡口。
江河湍湍流过,河面上漂着船,船上坐满过河的男女老少,热闹的说笑声溅起船a边细细的浪,这就是渡口。定格在儿时记忆中的渡口,已经在慢慢淡去了的渡口。
有江河,有船,就有码头,码头永远毫无表情地看着起航、归航;无数坐船人远行扬起的离愁,游子归巢的激动,平平淡淡的一次出行,有情人的依依惜别……多少画面,多少酸甜苦辣,随着紊乱的脚步,伴着船的一声长鸣,消失在它坚毅的沉默中。
码头,不经意间成为经典的镜头,见证岁月铸造的历史。
渡口不是码头,码头是人出行牵挂的起点,也是期待的终点。渡口只是从此岸到彼岸。何时江河上多了一座座方便的桥,不知不觉将渡口悄悄在视线中隐去。许多生活中不是主旋律的枝枝丫丫,一如渡口,随岁月的河漂走了。
小时候,人小,看世界总是那么博大。外婆家就在镇上码头边上,顺大青石板铺成的级级台阶下至码头,就是那条好宽大的右江河,从河岸边顺着一级一级台阶往上看,下船的人如同在登挺陡的小山,拾级走到山顶,最先到的是外婆家门口,再往前走50米就到镇上热闹的街道。儿时坐在外婆家门前看这码头渡口的人来人往,如同看有趣的世俗风景,不亚于清明上河图。外婆家所在的河这边是大镇,河那边翠竹掩映中有许多村落,宽宽阔阔的河隔断不了村民们赶街探亲访友的热情,镇上码头承载着交通尚欠发达时人们远航归航的重任,渡口也成了村民们和外界联系而渡河上下船的落脚点。见过许多地方的码头都有渡口,但有渡口的地方却不一定有码头。
三天一个节日,逢年过节,渡口都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渡一挑挑青菜,渡一筐筐水果,渡一笼笼鸡鸭,渡一篮篮粽子糖饼,渡一船船淳朴村民的笑容,渡一家家相伴出行的其乐融融,渡一个个平常的日子,张扬火热的生活从眼前而过,年少哪知苦滋味,看到热闹和笑声就以为日子总是快乐幸福的。
长大后跨过家乡的山,见过最大最热闹的渡口要数黄浦江,才知道外婆家边上的那条河跟黄浦江比起来算是小河。偶尔能坐上大渡轮,过江人和机动车一起悠悠过河,感觉挺好玩,也感觉麻烦,此时,飞越两岸的桥是不是每个渡河人的愿望?或许有了桥的便捷,又会怀想起在大渡轮上能忙里偷闲享受江风轻拂的惬意。日子总在矛盾和不知足中一天天过去。
……“野渡无人舟自横”。乡野的渡口,最是诗意所在。“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只是诗句里,那渡口烟雨迷蒙、入画的景致,现在恐已难寻。
渡口,在此岸和彼岸间摆渡的是船。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或者不开心事,或遇上迈不过的坎,人心隔着宽宽的河时,是不是需要一个渡口,敞开心门,让真诚的朋友渡走你的苦和烦?是不是愿意拿出真诚的心,渡别人快乐,也渡自己快乐?
佛渡有缘人,有缘生存在一片天下,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渡口。
[感悟]本文以摆渡心灵为行文主轴,却从小时所见渡口景象写起,中间又穿插渡口与码头的区别,以及长大后的临河感受。这种材料安排似乎与主旨立意相游离,仿佛写作的重心已然放在了对往昔岁月的无比留恋和怀念上,但读后我们才了然领悟:心灵的河是在人生的成长中逐渐形成的,正如小时所见渡口世界的博大,恰恰是因为自己有限的目光而已。当心灵的渡口急迫地需要有摆渡人时,我们发现,亲情的温暖,朋友的关切,真诚的沟通和表达,才构成了我们生存着的真正世界。文章结构精巧圆满,别致而缜严。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城厢中心初级中学]
江河湍湍流过,河面上漂着船,船上坐满过河的男女老少,热闹的说笑声溅起船a边细细的浪,这就是渡口。定格在儿时记忆中的渡口,已经在慢慢淡去了的渡口。
有江河,有船,就有码头,码头永远毫无表情地看着起航、归航;无数坐船人远行扬起的离愁,游子归巢的激动,平平淡淡的一次出行,有情人的依依惜别……多少画面,多少酸甜苦辣,随着紊乱的脚步,伴着船的一声长鸣,消失在它坚毅的沉默中。
码头,不经意间成为经典的镜头,见证岁月铸造的历史。
渡口不是码头,码头是人出行牵挂的起点,也是期待的终点。渡口只是从此岸到彼岸。何时江河上多了一座座方便的桥,不知不觉将渡口悄悄在视线中隐去。许多生活中不是主旋律的枝枝丫丫,一如渡口,随岁月的河漂走了。
小时候,人小,看世界总是那么博大。外婆家就在镇上码头边上,顺大青石板铺成的级级台阶下至码头,就是那条好宽大的右江河,从河岸边顺着一级一级台阶往上看,下船的人如同在登挺陡的小山,拾级走到山顶,最先到的是外婆家门口,再往前走50米就到镇上热闹的街道。儿时坐在外婆家门前看这码头渡口的人来人往,如同看有趣的世俗风景,不亚于清明上河图。外婆家所在的河这边是大镇,河那边翠竹掩映中有许多村落,宽宽阔阔的河隔断不了村民们赶街探亲访友的热情,镇上码头承载着交通尚欠发达时人们远航归航的重任,渡口也成了村民们和外界联系而渡河上下船的落脚点。见过许多地方的码头都有渡口,但有渡口的地方却不一定有码头。
三天一个节日,逢年过节,渡口都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渡一挑挑青菜,渡一筐筐水果,渡一笼笼鸡鸭,渡一篮篮粽子糖饼,渡一船船淳朴村民的笑容,渡一家家相伴出行的其乐融融,渡一个个平常的日子,张扬火热的生活从眼前而过,年少哪知苦滋味,看到热闹和笑声就以为日子总是快乐幸福的。
长大后跨过家乡的山,见过最大最热闹的渡口要数黄浦江,才知道外婆家边上的那条河跟黄浦江比起来算是小河。偶尔能坐上大渡轮,过江人和机动车一起悠悠过河,感觉挺好玩,也感觉麻烦,此时,飞越两岸的桥是不是每个渡河人的愿望?或许有了桥的便捷,又会怀想起在大渡轮上能忙里偷闲享受江风轻拂的惬意。日子总在矛盾和不知足中一天天过去。
……“野渡无人舟自横”。乡野的渡口,最是诗意所在。“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只是诗句里,那渡口烟雨迷蒙、入画的景致,现在恐已难寻。
渡口,在此岸和彼岸间摆渡的是船。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或者不开心事,或遇上迈不过的坎,人心隔着宽宽的河时,是不是需要一个渡口,敞开心门,让真诚的朋友渡走你的苦和烦?是不是愿意拿出真诚的心,渡别人快乐,也渡自己快乐?
佛渡有缘人,有缘生存在一片天下,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渡口。
[感悟]本文以摆渡心灵为行文主轴,却从小时所见渡口景象写起,中间又穿插渡口与码头的区别,以及长大后的临河感受。这种材料安排似乎与主旨立意相游离,仿佛写作的重心已然放在了对往昔岁月的无比留恋和怀念上,但读后我们才了然领悟:心灵的河是在人生的成长中逐渐形成的,正如小时所见渡口世界的博大,恰恰是因为自己有限的目光而已。当心灵的渡口急迫地需要有摆渡人时,我们发现,亲情的温暖,朋友的关切,真诚的沟通和表达,才构成了我们生存着的真正世界。文章结构精巧圆满,别致而缜严。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城厢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