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落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思政课教师共同实践,相互学习,共享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面对的是青春期成长的少年,他们可塑性极强。有意义的课程需要有意思的呈现,课程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高效实现。与时俱进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更需教师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法治意识培养展开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法治意识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
新时代下的普法宣传精神强调,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构成要素,能切实增强全民素质,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初中学生的法治意识,通过创新教育形式,注重教学实效,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提高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把冗杂、抽象的知识通过新颖的形式展现,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便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学习效率提高,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的信息化教学能显著提升课堂效率,与此同时,信息化教学也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学生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认知。例如,在讲解合理利用网络的知识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不同的网络资源获取渠道,讲解正确的上网方式与规范的网络行为,并鼓励学生列举一些不道德的网络行为,最后通过多媒体教具呈现网络安全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网络来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学习效率,明白网络并不是不法分子的逍遥之地,在网络世界里也需要遵循规章制度,通过信息化教学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在内容丰富的信息化教学中能高效地融入法治的有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渗透法治意识,也能满足学生的法治意识建立需求,更好地提高道德与法治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培养。
二、开展趣味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能打造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深化知识理解,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开展趣味教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传递正向的法治意识,加深学生的法治概念理解,使学生严格约束自身行为,促进学生成为具备法治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例如,在遵守规则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趣味教学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交通警察与行人,模拟行人“闯红灯”的行为,由扮演交通警察的学生对行人进行“处罚”,让全体学生直观地了解破坏交通秩序的危害与需要承担的责任。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模拟商场购物排队结账的情景,通过模拟顾客有序排队的情景与顾客拥挤在收银台前结账的情景,让学生畅谈公共场所秩序稳定的重要性,分析有序排队结账和拥挤结账的区别,由此引申出遵守公共规则的有关法律知识,让学生结合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对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趣味教学活动,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快乐的教学环境中提升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兴趣,结合趣味教学活动,深化法律知识理解,形成法治意识。
三、结合生活实际教学
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能有效拉近实践知识与道德法治知识内容的距离,结合不同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起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用典型生活案例来讲解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掌握法律知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就知识产权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抄写作业”行为展开教学,让学生了解抄袭的不道德行为,或者列举社会考试中“考试抄袭”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让学生知道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严重后果,明白侵犯作者原创知识成果这种违法行为是不可取的。教师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有深层面的理解,探寻法律知识的内涵,学会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树立法治意识。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也是学生法治意识树立坚定与否的关键影响因素。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能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能力水平,有效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反之,专业素养较低的教师则会导致学生产生较差的知识学习体验,无法深刻理解不同的法律条文意义,不能树立坚定的法治意识。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以专业的形象踏进课堂,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应提升自身修养,以饱满的热情支撑教学工作,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促进学生的法治意识形成,还应拓宽自我提升的途径,从多领域提升自我教学技能,例如,参加知名学术论坛、拜访知名法律专家、参与法律知识讲座以及到公开庭审现场旁听等等,有效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总体来讲,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形成法治意识要从多角度入手,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来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学习兴趣,有效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并结合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采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展趣味教学活动、结合生活实际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一系列教学策略,致力于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推进初中法治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辛红英.时政热点材料的多角度分析策略[J].江西教育,2021(06):19-20.
[2]黄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
新时代下的普法宣传精神强调,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构成要素,能切实增强全民素质,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初中学生的法治意识,通过创新教育形式,注重教学实效,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提高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把冗杂、抽象的知识通过新颖的形式展现,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便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学习效率提高,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的信息化教学能显著提升课堂效率,与此同时,信息化教学也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学生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认知。例如,在讲解合理利用网络的知识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不同的网络资源获取渠道,讲解正确的上网方式与规范的网络行为,并鼓励学生列举一些不道德的网络行为,最后通过多媒体教具呈现网络安全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网络来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学习效率,明白网络并不是不法分子的逍遥之地,在网络世界里也需要遵循规章制度,通过信息化教学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在内容丰富的信息化教学中能高效地融入法治的有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渗透法治意识,也能满足学生的法治意识建立需求,更好地提高道德与法治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培养。
二、开展趣味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能打造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深化知识理解,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开展趣味教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传递正向的法治意识,加深学生的法治概念理解,使学生严格约束自身行为,促进学生成为具备法治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例如,在遵守规则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趣味教学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交通警察与行人,模拟行人“闯红灯”的行为,由扮演交通警察的学生对行人进行“处罚”,让全体学生直观地了解破坏交通秩序的危害与需要承担的责任。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模拟商场购物排队结账的情景,通过模拟顾客有序排队的情景与顾客拥挤在收银台前结账的情景,让学生畅谈公共场所秩序稳定的重要性,分析有序排队结账和拥挤结账的区别,由此引申出遵守公共规则的有关法律知识,让学生结合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对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趣味教学活动,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快乐的教学环境中提升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兴趣,结合趣味教学活动,深化法律知识理解,形成法治意识。
三、结合生活实际教学
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能有效拉近实践知识与道德法治知识内容的距离,结合不同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起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用典型生活案例来讲解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掌握法律知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就知识产权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抄写作业”行为展开教学,让学生了解抄袭的不道德行为,或者列举社会考试中“考试抄袭”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让学生知道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严重后果,明白侵犯作者原创知识成果这种违法行为是不可取的。教师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有深层面的理解,探寻法律知识的内涵,学会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树立法治意识。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也是学生法治意识树立坚定与否的关键影响因素。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能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能力水平,有效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反之,专业素养较低的教师则会导致学生产生较差的知识学习体验,无法深刻理解不同的法律条文意义,不能树立坚定的法治意识。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以专业的形象踏进课堂,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应提升自身修养,以饱满的热情支撑教学工作,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促进学生的法治意识形成,还应拓宽自我提升的途径,从多领域提升自我教学技能,例如,参加知名学术论坛、拜访知名法律专家、参与法律知识讲座以及到公开庭审现场旁听等等,有效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总体来讲,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形成法治意识要从多角度入手,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来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学习兴趣,有效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并结合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采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展趣味教学活动、结合生活实际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一系列教学策略,致力于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推进初中法治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辛红英.时政热点材料的多角度分析策略[J].江西教育,2021(06):19-20.
[2]黄晨.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