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传播的视域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探寻其存在的可能与必然,直面意识形态面临的冲击与挑战,并作出客观的解读与展望,不仅仅是视角的变更和理论层次的完善,事实上也是在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的途径、方式。追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承继发展的内在规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0)02-0004-03
传播是人类社会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决定性机能。将马克思主义还原成信息本身,以现代大众传播理论为基本依托,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跃升作概略分析,不仅仅是视角的变更和理论层次的完善,事实上也是在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的途径和方式、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这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必然与可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前提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广播传播并从此改写中国历史的进程,不仅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不可抗拒的真理力量,还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符合了传播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
1.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首先内蕴于它的真理性本质。传播学认为,任何一种信息得以流传的前提在于它的有效性。也即是说这种信息必须能够对受众产生一定的效用,引起相应的兴趣,从而在某些方面满足受众的需求。独立和富强的命题自鸦片战争以来困扰了无数中国人,成为时代最强烈的呼声,而从太平天国的均贫富到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乃至维新派的自我变革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却都不能给中国人民提供满意的答案,“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于是以世界眼光认识世界历史。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得到了欧洲革命实践检验,从根本上指明了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解放道路。具有最高普适性的马克思主义正好满足了中国历史变革、现实斗争和民族解放的需要,使最先进的一部分人看到了超越资本主义、解救中国的另一条路。长期以来效法西方的心理定势遽然崩塌,时代思潮的转换逐步完成,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得以充分体现,从而使其在中国的传播也有了首要的前提。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根源于它满足了传播所需的客观条件。这种条件一是有了众多的传播者。从地主阶级开明人士、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无政府主义者到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初期,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或多或少的介绍与评析,虽然其目的与用意各不相同,但无可讳言都不同程度对马克思主义早期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二是拥有了顺畅的传播渠道。在当时,主要的大众传播的媒介是各种著作报刊。五四运动后的半年内,不仅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得以大量翻译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报刊更是达到200多种,其中,报纸以上海的《民国日报》、《时事新闻》等为代表,杂志以《新青年》、《每周评论》、《星期评论》、《湘江评论》、《建设》等为代表。“一年以来,社会主义底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底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鲍尔希维主义(即布尔什维主义一引者注);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底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底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三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进一步导致了议题设置。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中,大部分都是当时的“意见领袖”,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推崇毫无疑义加大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连带着马克思主义也在更大范围内为人民所了解;各阶级各阶层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社会主义展现出来的浓厚兴趣,不可避免导致议程设置,反过来更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顺利传播还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价值的契合性。经典传播理论有选择性注意的认知,也即是说受众更愿意接收那些与他们所强烈坚持的态度、信仰或行为相符的信息。说服理论也认为,只有接收者理解所接受的信息,并将新信息内化为立场,才能得到期望的行为发生,而理解的关键,就在于新信息与原信息的契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比欧洲更容易被接受,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所秉持的价值理念有高度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作为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总结和最高成果而出现的,在它的体系中容纳了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人类文化的积极成果,蕴含了大量中华文明的丰厚因子: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与中国传统价值观有一定的相通性,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变异思想、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同质点。因而这种契合“削弱了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为两种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文化土壤和内在依据”。
二、反馈与结合:传播过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控制论传播模式认为,传播不仅是信息的单向流动,更是双向的信息传播回路。在传播实践中种种因素影响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不可避免成为历史的必然。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首先来自于理论自身的适应性反馈。任何一种能够被广泛传播的信息必然要满足以下条件:除了它是有用的,能够被受众理解接受并满足一定的动机需要外,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反馈中不断整合优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以能动的认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天生就具有开放性本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从来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亘古不变的终极真理,“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正是这种特性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与时俱进的品格,也具有了依据“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的可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要想达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就必然要求它能够在与中国实际的互动中有所调适、主动适应,换言之也就是必须要使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的现实需求,把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性结合起来,并不断发展创新,从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如果没有这种主动的适应反馈能力,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变成僵化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教条,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还在于实践的接触性反思。传播的反馈来源于传播的实践。实践不但能够区分噪音和本原,也能够把受众最真实的需要反馈信息传播者本身。作为“从一开始就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在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它必须不断地被运用于实践,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防止信息 失真,避免再解释过程中的自行其是;另一方面电必须能够如实、及时地反映实践的发展变化,反馈传播者并不断得以丰富发展。当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屡屡碰壁时,实践促使一部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结合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断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实践促使全党从对苏联经验的迷信和共产国际指示的绝对崇拜中清醒过来,深入探究怎样在中国这一特定历史范畴内实现马克思主义。不把马克思主义置身于中国社会的火热生活中,没有初期实践所给予的深刻启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就缺乏中国化的直接动力。显然,是实践给予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迫切呼唤,也是实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重要源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根植于文化的自觉整合。跨文化传播学认为,当某种文化形式穿越时间和空间而移动,在某个特定的时空中,这些文化和其他文化形式与环境必然产生互动、彼此影响,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并进而改变当地的文化环境。“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质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这种文化,移植到中国这个不同于德国的文化土壤上,就必然经过我国这个新文化场的过滤和加工改造,进行文化重构。”i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必然要与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某种程度的互动,要经过中国文化的重新整合与解释,并在中华传统文化因子中找到其新的生长点和结合点,这样它才能“通过民族形式来实现马克思主义,赋予其普遍原理一种新鲜活泼的并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把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一些特殊规律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高度来说明和发挥;在这两种文化的交合作用一下,总结出一套关于中国问题的过去、现实与未来及其改造途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形态。”
三、挑战与超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实解读
新中国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主导意识形态,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传播伴随着这种时空转换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然而毋庸讳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也几欲出现被边缘化的危机。正视这种现实,并努力应对新挑战,做出新发展,实现新超越,是所有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1.正视理论发展的滞后性,用创新的精神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努力夯实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滞后性一方面表现为理论自身对实践的滞后反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一些新现象、新观点的解释还不够充分,对马克思主义现实存在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论证还存在欠缺。另一方面这种滞后性还反映为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面对西方汹涌而至的各种主义和学说,理论上捍卫的力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理论上的滞后难免带来思想上的困惑与混乱,同时也给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带来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但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推进理论创新,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新的实践;还要进一步加快理论武装的步伐,不断提高人们自觉运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群众;真理只有被人民所掌握,也才能转化为锐利的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以它无可辩驳的科学性不断证明其真理价值,才能被亿万人民所衷心信仰:也只有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展现其真理价值,也才能获取更广泛传播的原生动力。
2.关照现实,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实践中的难题,积极拓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践合法性。实践既是理论的源泉,又是理论发展的不竭动力;既是理论的价值体现,又是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被广泛信仰和传播,不在于它提出了多少创新观点、制造出了多少别具一格的理论层次。而在于它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了无数中国的现实问题,并通过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从而展示出其真理性力量。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最大的障碍不在于理论本身,而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的今天还未能够完全解决人民现实生活中的需要,还不能够满足人民理想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期盼,现实生活中的民生问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贪污腐化盛行的问题、宣传与现实背离的问题等等都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公信力,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因此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在于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理念,重民生、排民忧、解民难,始终聚焦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疑点,充分焕发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感召力,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凝聚力量、呼唤信心、塑造心灵、坚定信仰。
3.与时俱进,持续改进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手段方式,不断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合力构成。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正确的理论裁剪成一些抽象的、片面的、标语口号化的政治概念,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自身的吸引力;面对西方国家强大的意识形态攻击,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体制、传播手段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断受到削弱乃至抵消;我们在宣传中对意识形态的时代内容的丰富和体现还不够,没有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表达时代的呼声。正是宣传的滞后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淡漠。“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新使命新要求迫使我们务必要改进宣传态势,优化传播格局,提升宣传绩效。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运用活泼生动、群众易于接受的风格、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可亲、可近、可行、可用;另一方面还要重新整合现有的传播体制,营造大文化格局,构筑一个完整的系统和网络,各自发力、相互配合、遥相呼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宣传合力;最重要的还是要充分发挥文本传播的传统价值,不断扩展非物质传播的主流影响,使马克思主义在复杂的新传媒环境中绽放立体的吸引力。
四、承继与发展: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在继承中发展,于变革中跃升,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在不断中国化的历程中分别针对不同的历史时空,先后解决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难题,从而在全球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今天,使“这边风景独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无穷的魅力,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了更多的合法性。
但传播从来不是单向度的,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经历过无数的挫折和曲折,不论是“左”或右倾对马克思主义的伤害,还是“文革”十年对马克思主义的悖离。都曾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造成极大危害,导致“人们似乎是一种本能似的并不怀疑自已进入共产主义的方式有无问题。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有无问题。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方式有无问题,而是怀疑‘共产主义’本身有无问题。”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束缚和禁锢其生命力,永远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化进程中的首要问题。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永无尽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远未终结。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永远放射真理光芒,就一定要遵循传播内在规律,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理解。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理性升华规律认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始终代表人类同时代最可宝贵的文明成果,并最大可能推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模式。如是,则中国幸甚,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幸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H].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4卷)[H].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H].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4]梁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D].硕士论文.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H].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H].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H].人民出版社,1979.
[83祝福恩.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介与文化场问题[EB/OL].1994-2009 Chi na Academic Journal Elec 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re served.http://www.cnki.net.
[9]陈晋.毛泽东文化性格[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10]沈传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曲折命运和经验教训[J].中共党史研究,2008,(2).
[责任编辑:黎 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0)02-0004-03
传播是人类社会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决定性机能。将马克思主义还原成信息本身,以现代大众传播理论为基本依托,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跃升作概略分析,不仅仅是视角的变更和理论层次的完善,事实上也是在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的途径和方式、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这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必然与可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前提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广播传播并从此改写中国历史的进程,不仅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不可抗拒的真理力量,还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符合了传播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
1.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首先内蕴于它的真理性本质。传播学认为,任何一种信息得以流传的前提在于它的有效性。也即是说这种信息必须能够对受众产生一定的效用,引起相应的兴趣,从而在某些方面满足受众的需求。独立和富强的命题自鸦片战争以来困扰了无数中国人,成为时代最强烈的呼声,而从太平天国的均贫富到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乃至维新派的自我变革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却都不能给中国人民提供满意的答案,“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于是以世界眼光认识世界历史。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得到了欧洲革命实践检验,从根本上指明了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解放道路。具有最高普适性的马克思主义正好满足了中国历史变革、现实斗争和民族解放的需要,使最先进的一部分人看到了超越资本主义、解救中国的另一条路。长期以来效法西方的心理定势遽然崩塌,时代思潮的转换逐步完成,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得以充分体现,从而使其在中国的传播也有了首要的前提。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根源于它满足了传播所需的客观条件。这种条件一是有了众多的传播者。从地主阶级开明人士、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无政府主义者到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初期,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或多或少的介绍与评析,虽然其目的与用意各不相同,但无可讳言都不同程度对马克思主义早期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二是拥有了顺畅的传播渠道。在当时,主要的大众传播的媒介是各种著作报刊。五四运动后的半年内,不仅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得以大量翻译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报刊更是达到200多种,其中,报纸以上海的《民国日报》、《时事新闻》等为代表,杂志以《新青年》、《每周评论》、《星期评论》、《湘江评论》、《建设》等为代表。“一年以来,社会主义底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底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鲍尔希维主义(即布尔什维主义一引者注);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底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底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三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进一步导致了议题设置。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中,大部分都是当时的“意见领袖”,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推崇毫无疑义加大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连带着马克思主义也在更大范围内为人民所了解;各阶级各阶层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社会主义展现出来的浓厚兴趣,不可避免导致议程设置,反过来更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顺利传播还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价值的契合性。经典传播理论有选择性注意的认知,也即是说受众更愿意接收那些与他们所强烈坚持的态度、信仰或行为相符的信息。说服理论也认为,只有接收者理解所接受的信息,并将新信息内化为立场,才能得到期望的行为发生,而理解的关键,就在于新信息与原信息的契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比欧洲更容易被接受,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所秉持的价值理念有高度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作为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总结和最高成果而出现的,在它的体系中容纳了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人类文化的积极成果,蕴含了大量中华文明的丰厚因子: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与中国传统价值观有一定的相通性,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变异思想、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同质点。因而这种契合“削弱了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为两种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文化土壤和内在依据”。
二、反馈与结合:传播过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控制论传播模式认为,传播不仅是信息的单向流动,更是双向的信息传播回路。在传播实践中种种因素影响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不可避免成为历史的必然。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首先来自于理论自身的适应性反馈。任何一种能够被广泛传播的信息必然要满足以下条件:除了它是有用的,能够被受众理解接受并满足一定的动机需要外,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反馈中不断整合优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以能动的认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天生就具有开放性本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从来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亘古不变的终极真理,“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正是这种特性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与时俱进的品格,也具有了依据“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的可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要想达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就必然要求它能够在与中国实际的互动中有所调适、主动适应,换言之也就是必须要使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的现实需求,把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性结合起来,并不断发展创新,从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如果没有这种主动的适应反馈能力,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变成僵化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教条,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还在于实践的接触性反思。传播的反馈来源于传播的实践。实践不但能够区分噪音和本原,也能够把受众最真实的需要反馈信息传播者本身。作为“从一开始就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在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它必须不断地被运用于实践,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防止信息 失真,避免再解释过程中的自行其是;另一方面电必须能够如实、及时地反映实践的发展变化,反馈传播者并不断得以丰富发展。当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屡屡碰壁时,实践促使一部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结合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断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实践促使全党从对苏联经验的迷信和共产国际指示的绝对崇拜中清醒过来,深入探究怎样在中国这一特定历史范畴内实现马克思主义。不把马克思主义置身于中国社会的火热生活中,没有初期实践所给予的深刻启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就缺乏中国化的直接动力。显然,是实践给予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迫切呼唤,也是实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重要源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根植于文化的自觉整合。跨文化传播学认为,当某种文化形式穿越时间和空间而移动,在某个特定的时空中,这些文化和其他文化形式与环境必然产生互动、彼此影响,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并进而改变当地的文化环境。“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质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这种文化,移植到中国这个不同于德国的文化土壤上,就必然经过我国这个新文化场的过滤和加工改造,进行文化重构。”i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必然要与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某种程度的互动,要经过中国文化的重新整合与解释,并在中华传统文化因子中找到其新的生长点和结合点,这样它才能“通过民族形式来实现马克思主义,赋予其普遍原理一种新鲜活泼的并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把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一些特殊规律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高度来说明和发挥;在这两种文化的交合作用一下,总结出一套关于中国问题的过去、现实与未来及其改造途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形态。”
三、挑战与超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实解读
新中国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主导意识形态,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传播伴随着这种时空转换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然而毋庸讳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也几欲出现被边缘化的危机。正视这种现实,并努力应对新挑战,做出新发展,实现新超越,是所有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1.正视理论发展的滞后性,用创新的精神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努力夯实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滞后性一方面表现为理论自身对实践的滞后反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一些新现象、新观点的解释还不够充分,对马克思主义现实存在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论证还存在欠缺。另一方面这种滞后性还反映为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面对西方汹涌而至的各种主义和学说,理论上捍卫的力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理论上的滞后难免带来思想上的困惑与混乱,同时也给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带来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但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推进理论创新,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新的实践;还要进一步加快理论武装的步伐,不断提高人们自觉运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群众;真理只有被人民所掌握,也才能转化为锐利的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以它无可辩驳的科学性不断证明其真理价值,才能被亿万人民所衷心信仰:也只有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展现其真理价值,也才能获取更广泛传播的原生动力。
2.关照现实,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实践中的难题,积极拓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践合法性。实践既是理论的源泉,又是理论发展的不竭动力;既是理论的价值体现,又是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被广泛信仰和传播,不在于它提出了多少创新观点、制造出了多少别具一格的理论层次。而在于它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了无数中国的现实问题,并通过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从而展示出其真理性力量。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最大的障碍不在于理论本身,而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的今天还未能够完全解决人民现实生活中的需要,还不能够满足人民理想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期盼,现实生活中的民生问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贪污腐化盛行的问题、宣传与现实背离的问题等等都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公信力,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因此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在于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理念,重民生、排民忧、解民难,始终聚焦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疑点,充分焕发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感召力,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凝聚力量、呼唤信心、塑造心灵、坚定信仰。
3.与时俱进,持续改进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手段方式,不断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合力构成。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正确的理论裁剪成一些抽象的、片面的、标语口号化的政治概念,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自身的吸引力;面对西方国家强大的意识形态攻击,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体制、传播手段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断受到削弱乃至抵消;我们在宣传中对意识形态的时代内容的丰富和体现还不够,没有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表达时代的呼声。正是宣传的滞后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淡漠。“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新使命新要求迫使我们务必要改进宣传态势,优化传播格局,提升宣传绩效。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运用活泼生动、群众易于接受的风格、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可亲、可近、可行、可用;另一方面还要重新整合现有的传播体制,营造大文化格局,构筑一个完整的系统和网络,各自发力、相互配合、遥相呼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宣传合力;最重要的还是要充分发挥文本传播的传统价值,不断扩展非物质传播的主流影响,使马克思主义在复杂的新传媒环境中绽放立体的吸引力。
四、承继与发展: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在继承中发展,于变革中跃升,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在不断中国化的历程中分别针对不同的历史时空,先后解决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难题,从而在全球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今天,使“这边风景独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无穷的魅力,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了更多的合法性。
但传播从来不是单向度的,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经历过无数的挫折和曲折,不论是“左”或右倾对马克思主义的伤害,还是“文革”十年对马克思主义的悖离。都曾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造成极大危害,导致“人们似乎是一种本能似的并不怀疑自已进入共产主义的方式有无问题。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有无问题。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方式有无问题,而是怀疑‘共产主义’本身有无问题。”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束缚和禁锢其生命力,永远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化进程中的首要问题。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永无尽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远未终结。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永远放射真理光芒,就一定要遵循传播内在规律,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理解。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理性升华规律认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始终代表人类同时代最可宝贵的文明成果,并最大可能推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模式。如是,则中国幸甚,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幸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H].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4卷)[H].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H].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4]梁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D].硕士论文.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H].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H].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H].人民出版社,1979.
[83祝福恩.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介与文化场问题[EB/OL].1994-2009 Chi na Academic Journal Elec 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re served.http://www.cnki.net.
[9]陈晋.毛泽东文化性格[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10]沈传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曲折命运和经验教训[J].中共党史研究,2008,(2).
[责任编辑:黎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