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提出了“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战略,在这一政策支撑下,在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过程中,笔者在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的融合方面进行了广泛探索与研究。本文总结了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微课”的应用策略:一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进行活动设计并制作微课;二是根据幼儿需求、认知特点具体实施“微课”;三是关注个体差异,利用“微课”进行分层教学。
微课 制作 实施 分层 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6-0038-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在幼儿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微课制作、实施以及资源库的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提高“微课”教学的效果,笔者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与实践。本文结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对如何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促进科学教育活动质量的提升进行了经验总结。
1.根据活动目标、内容设计并制作微课
传统教学模式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微课”大多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呈现,是一种用“微课”进行“灌输式”知识传递的教学,因此“微课”仅流于形式。真正的微课是从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科学活动的具体内容出发进行设计,是为了落实具体的教学目标,推动教学活动发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也就是说,根据科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来设计并制作微课,有利于微课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如在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磁铁》中,“磁铁哪个部位的磁力最大”是这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很多幼儿最为感兴趣的事情。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年龄尚小的幼儿,仅仅通过文字解释无法激起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也无法使他们进一步产生思考。因此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制作一个“我的力气最大”的微视频,在视频中利用卡通磁铁大力士吸大头针的视频,让幼儿们了解了磁铁的两头磁力大、中间磁力小的特点。而在让幼儿们了解“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这一现象时,教师也可以制作微视频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根据幼儿需求、认知特点实施“微课”
幼儿的“形象思维”比较占优势,因此在实施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并从他们身心发育的需求出发,设计出更加具有鲜明形象的视频。由于“微课”视频具有声图文影像集于一身的优势,因此“微课”可以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地为幼儿传递科学知识,进而培养他们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的兴趣,提升科学活动的效能。如在大班科学活动《空隙》中,有的教师设计了发现空隙的秘密的教學目标,并要求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际操作的方法,在亲身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物体间空隙的秘密,并自主发现使用大小各异的物体填充物体间隙时的不同效果。当幼儿的探究、操作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利用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利用“声图文影像”集于一身的优势,为他们呈现形象、直观的视频,从而使他们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再次感受物体间隙中按不同顺序放入石头、沙子、豆子等后的空间效果。由于“微课”优势的发挥,像“空隙中的空间感”这样抽象的科学知识瞬间变得形象化了,从而大大提高了科学教学活动的效果。
3.关注个体差异,利用“微课”分层教学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有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幼儿在智力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就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刀切”,而是应该尊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对他们“最近发展区”的了解,制作符合他们发展需求的“微课”,从而通过科学活动真正使他们在原有水平基础上获得应有的发展。微课的实施有利于实现个别化教学,从而使“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得到有效落实。如在科学活动《造新房》中,在讲解“有几行几列”以及“第几行第几列”的知识时,以往都是利用四行四列的示意图,通过手或小棒指示目标行和列的形式来传递知识,结果很多幼儿没有办法很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以及相关概念,最终导致操作中无法根据“第几行第几列”的提示来完成“瓷砖”粘贴的任务。但教师以“微课”的形式,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中“色块显示”等功能突出要求中的第几行第几列,并在行与列切换的过程中随之移动并切换色块,帮助孩子们有效记忆了相关的知识点。在实际操作中,幼儿们可以准确点数几行与几列,并正确完成“瓷砖”贴图任务。即便如此,还会有一部分幼儿无法完成点数行与列以及贴图操作的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把“微课”视频分享给家长,让家长在家中指导幼儿学习相关知识,从而使学习更有针对性,也使“分层教学”真正落地生根。
“微课”既有利于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解决科学教育活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使“每个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对“微课”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应用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本文针对现实中微课制作、微课实施以及具体的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总结了利用“微课”优化幼儿园科学活动的举措。这些是笔者近年来探索实践的经验所得,对相关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秋芳.例谈“微课”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92.
[2]赖淑贤.应用驱动视角下幼儿园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02):34-36.
微课 制作 实施 分层 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6-0038-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在幼儿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微课制作、实施以及资源库的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提高“微课”教学的效果,笔者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与实践。本文结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对如何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促进科学教育活动质量的提升进行了经验总结。
1.根据活动目标、内容设计并制作微课
传统教学模式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微课”大多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呈现,是一种用“微课”进行“灌输式”知识传递的教学,因此“微课”仅流于形式。真正的微课是从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和科学活动的具体内容出发进行设计,是为了落实具体的教学目标,推动教学活动发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也就是说,根据科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来设计并制作微课,有利于微课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如在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磁铁》中,“磁铁哪个部位的磁力最大”是这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很多幼儿最为感兴趣的事情。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年龄尚小的幼儿,仅仅通过文字解释无法激起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也无法使他们进一步产生思考。因此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制作一个“我的力气最大”的微视频,在视频中利用卡通磁铁大力士吸大头针的视频,让幼儿们了解了磁铁的两头磁力大、中间磁力小的特点。而在让幼儿们了解“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这一现象时,教师也可以制作微视频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根据幼儿需求、认知特点实施“微课”
幼儿的“形象思维”比较占优势,因此在实施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并从他们身心发育的需求出发,设计出更加具有鲜明形象的视频。由于“微课”视频具有声图文影像集于一身的优势,因此“微课”可以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地为幼儿传递科学知识,进而培养他们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的兴趣,提升科学活动的效能。如在大班科学活动《空隙》中,有的教师设计了发现空隙的秘密的教學目标,并要求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际操作的方法,在亲身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物体间空隙的秘密,并自主发现使用大小各异的物体填充物体间隙时的不同效果。当幼儿的探究、操作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利用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利用“声图文影像”集于一身的优势,为他们呈现形象、直观的视频,从而使他们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再次感受物体间隙中按不同顺序放入石头、沙子、豆子等后的空间效果。由于“微课”优势的发挥,像“空隙中的空间感”这样抽象的科学知识瞬间变得形象化了,从而大大提高了科学教学活动的效果。
3.关注个体差异,利用“微课”分层教学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有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幼儿在智力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就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刀切”,而是应该尊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对他们“最近发展区”的了解,制作符合他们发展需求的“微课”,从而通过科学活动真正使他们在原有水平基础上获得应有的发展。微课的实施有利于实现个别化教学,从而使“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得到有效落实。如在科学活动《造新房》中,在讲解“有几行几列”以及“第几行第几列”的知识时,以往都是利用四行四列的示意图,通过手或小棒指示目标行和列的形式来传递知识,结果很多幼儿没有办法很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以及相关概念,最终导致操作中无法根据“第几行第几列”的提示来完成“瓷砖”粘贴的任务。但教师以“微课”的形式,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中“色块显示”等功能突出要求中的第几行第几列,并在行与列切换的过程中随之移动并切换色块,帮助孩子们有效记忆了相关的知识点。在实际操作中,幼儿们可以准确点数几行与几列,并正确完成“瓷砖”贴图任务。即便如此,还会有一部分幼儿无法完成点数行与列以及贴图操作的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把“微课”视频分享给家长,让家长在家中指导幼儿学习相关知识,从而使学习更有针对性,也使“分层教学”真正落地生根。
“微课”既有利于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解决科学教育活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使“每个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对“微课”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应用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本文针对现实中微课制作、微课实施以及具体的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总结了利用“微课”优化幼儿园科学活动的举措。这些是笔者近年来探索实践的经验所得,对相关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秋芳.例谈“微课”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92.
[2]赖淑贤.应用驱动视角下幼儿园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0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