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小麻雀》教学片断
师:(口哨吹出几种鸟鸣声)请问同学们,我模仿的是什么?
生:(急切地)斑鸠、抬丧雀子、山鸡、麻雀、老晒婆。
师:我们这里的学生,特别是山区来的学生,都是在小鸟的歌声中长大的,知名的不知名的,见过的鸟儿可真是黄年吃青草——不计其数。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最难忘的是哪一只鸟,你见到它时,它在干什么?
生1:一只“点水雀”每天捉虫来喂它的孩子。
生2:一条蛇偷吃了窝里的小鸡后,母山鸡一边哀哀地叫,一边愤怒地去啄蛇。
师:(鼓掌)说得好,你怎么知道它是愤怒的呢?
生:母山鸡脖子上和头顶上的毛全都愤怒地竖起来,它瞪大了眼睛,要命地往蛇身上去扑啄它。
师:哦!真是愤怒极了(重复学生的回答)。请大家分析一下,他刚才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母山鸡愤怒的。
生:(1)外形;(2)动作;(3)神情。
师:总结板书:观察动物要抓住(1)外形;(2)动作;(3)神情。
……
【案例二】《皇帝的新装》教学片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
师:(老师高举双手,空无一物)我要给大家变出一件神奇的衣服,这种衣服非常漂亮,见过它的人都说它美丽极了,而且这件衣服还有一个神奇的特性,凡是不聪明、不诚实、不善良的人都看不见这件衣服。
(老师自行设计魔术手势,边在空中用手比划边说)
变——变——变,同学们,你看见了吗?看,多么美丽的衣服,瞧,多美的花纹,多美的色彩……
请同学们回答:你们看见了吗?
揭示事实真相,对同学们的回答做出评价。
……
【分析】案例一中,教师结合本地实际,从生活出发,将学生置身于已有的生活体验之中。案例二中,教师利用来源于生活且与课文内容十分紧密的小魔术创设生活化情景导入课文,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十分容易地进入了课堂教学中。生活中到处有语文,到处存在着语文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语文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所以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教学,也就是指教师捕捉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在语文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语文知识的内涵,让语文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语文化,语文教学生活化。
【思考】
陶行知先生在论述“生活即教育”理论内质时有一段精辟的见解:“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1 转变观念,把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新课程理念认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 意味着让学生们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生活世界本是生动的、鲜活的,也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在这个世界中,学生们能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与乐趣,能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会在生活中去体验整个世界,更会充满激情地去生活,从而在生活中一天天长大。因此,要切实实现语文课堂的生活化,广大教师必须转变课程理念。只有将课程理念落到实处,才能自觉地运用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才能将理念潜移默化地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才能实现课程创新。
2 外延内伸,加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因此,教学中应尽力做到语文课程生活化,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经验语文化,语文问题生活化,将语文课程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语文的活动课,体现“语文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的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
同时,语文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走出教室,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把社会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学习语文的大课堂,以开放的体系再现学习语文的基本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处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因素,赋予传统教材以新的活力;应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语信息资料,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勤于思考的头脑:对于真善美,能歌之颂之;对于假丑恶,能鞭之挞之。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时,要求他们“观形而思神”“观表而思理”“观此而思彼”“观果而思因”,让学生掌握观察、思考的方法。如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和形成过程,在体验作者思维的独创性中逐步养成思维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对教材、教参进行批判性和个性化阅读,激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跳出“吸收——储存——再现”的传统框架,努力构建“探索——转化——创造”的阅读新思路,并引导学生学会自由探索、标新立异的方法。
2.2 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一是利用开发自然资源。“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宇宙万象是语文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需要教师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开发具有地域特点的自然资源。二是利用开发社会性资源。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社会性资源指导的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语文学科应以认识社会为主线,让学生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三是利用开发人文性资源。人文性资源是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都可成为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
3 创设生活化情景,强化学生体验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运用,从而逐步学会生存本领,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意义。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学习动力,使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生活与语文学习之间的联系,在实际运用中学习语文。
3.1 创设有趣的场景。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学生能够轻松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而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做快乐的享受。教师要想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应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和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利用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趣味的现象,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入门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
3.2 创设富有探索性的场景。布鲁纳说:“探索是语文的生命线。”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教学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发现,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强化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创设语实践活动的环境,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1 联系生活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广泛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如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发现问题学写建议书;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进行调查汇报、答记者问、开新闻发布会等。
4.2 服务社会用语文。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无用。教师应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如“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把学生推向“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翻阅书报杂志,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戡误表》并汇总分类,使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式,如当小记者报道新人新事;当采风员收集介绍家乡的民俗;当发言人宣传科普知识等等,都是用语文的很好的方法。
5 构建开放的教学过程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语文现实”理解情景,发现语文,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语文化,把语文知识生活化,打破封闭的教学过程,构建 “问题——探索——应用——再探究” 开放式的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式教学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
5.1 课前开放,初步感知新知。在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在上课时才公布上课内容,剥夺了学生的课前知情权,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开放式教学则先让学生熟悉将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动员和指导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必要时进行社会调查实践,这样在教学新知之前,学生不再是“零”起点,在学习时能使自己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
5.2 课中开放,促使自主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并学会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开放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课堂提问的单向性,即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模式,开创“教师——学生”“学生——教师”的双向提问教学法。让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最终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会学生敢问、好问、善问。
5.3 课后开放,提供自主空间。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把某一内容及其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相信学生的问题是永远存在的,我们提倡把问题带到课外,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制订课后学习计划、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会通过生活实际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总之,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语文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对语文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师:(口哨吹出几种鸟鸣声)请问同学们,我模仿的是什么?
生:(急切地)斑鸠、抬丧雀子、山鸡、麻雀、老晒婆。
师:我们这里的学生,特别是山区来的学生,都是在小鸟的歌声中长大的,知名的不知名的,见过的鸟儿可真是黄年吃青草——不计其数。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最难忘的是哪一只鸟,你见到它时,它在干什么?
生1:一只“点水雀”每天捉虫来喂它的孩子。
生2:一条蛇偷吃了窝里的小鸡后,母山鸡一边哀哀地叫,一边愤怒地去啄蛇。
师:(鼓掌)说得好,你怎么知道它是愤怒的呢?
生:母山鸡脖子上和头顶上的毛全都愤怒地竖起来,它瞪大了眼睛,要命地往蛇身上去扑啄它。
师:哦!真是愤怒极了(重复学生的回答)。请大家分析一下,他刚才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母山鸡愤怒的。
生:(1)外形;(2)动作;(3)神情。
师:总结板书:观察动物要抓住(1)外形;(2)动作;(3)神情。
……
【案例二】《皇帝的新装》教学片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
师:(老师高举双手,空无一物)我要给大家变出一件神奇的衣服,这种衣服非常漂亮,见过它的人都说它美丽极了,而且这件衣服还有一个神奇的特性,凡是不聪明、不诚实、不善良的人都看不见这件衣服。
(老师自行设计魔术手势,边在空中用手比划边说)
变——变——变,同学们,你看见了吗?看,多么美丽的衣服,瞧,多美的花纹,多美的色彩……
请同学们回答:你们看见了吗?
揭示事实真相,对同学们的回答做出评价。
……
【分析】案例一中,教师结合本地实际,从生活出发,将学生置身于已有的生活体验之中。案例二中,教师利用来源于生活且与课文内容十分紧密的小魔术创设生活化情景导入课文,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十分容易地进入了课堂教学中。生活中到处有语文,到处存在着语文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语文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所以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教学,也就是指教师捕捉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在语文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语文知识的内涵,让语文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语文化,语文教学生活化。
【思考】
陶行知先生在论述“生活即教育”理论内质时有一段精辟的见解:“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1 转变观念,把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新课程理念认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 意味着让学生们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生活世界本是生动的、鲜活的,也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在这个世界中,学生们能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与乐趣,能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会在生活中去体验整个世界,更会充满激情地去生活,从而在生活中一天天长大。因此,要切实实现语文课堂的生活化,广大教师必须转变课程理念。只有将课程理念落到实处,才能自觉地运用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才能将理念潜移默化地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才能实现课程创新。
2 外延内伸,加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因此,教学中应尽力做到语文课程生活化,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经验语文化,语文问题生活化,将语文课程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语文的活动课,体现“语文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的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
同时,语文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走出教室,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把社会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学习语文的大课堂,以开放的体系再现学习语文的基本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处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因素,赋予传统教材以新的活力;应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语信息资料,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勤于思考的头脑:对于真善美,能歌之颂之;对于假丑恶,能鞭之挞之。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时,要求他们“观形而思神”“观表而思理”“观此而思彼”“观果而思因”,让学生掌握观察、思考的方法。如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和形成过程,在体验作者思维的独创性中逐步养成思维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对教材、教参进行批判性和个性化阅读,激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跳出“吸收——储存——再现”的传统框架,努力构建“探索——转化——创造”的阅读新思路,并引导学生学会自由探索、标新立异的方法。
2.2 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一是利用开发自然资源。“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宇宙万象是语文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需要教师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开发具有地域特点的自然资源。二是利用开发社会性资源。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社会性资源指导的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语文学科应以认识社会为主线,让学生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三是利用开发人文性资源。人文性资源是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都可成为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
3 创设生活化情景,强化学生体验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运用,从而逐步学会生存本领,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意义。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学习动力,使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生活与语文学习之间的联系,在实际运用中学习语文。
3.1 创设有趣的场景。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学生能够轻松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而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做快乐的享受。教师要想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应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和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利用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趣味的现象,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入门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
3.2 创设富有探索性的场景。布鲁纳说:“探索是语文的生命线。”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教学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发现,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强化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创设语实践活动的环境,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1 联系生活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广泛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如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发现问题学写建议书;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进行调查汇报、答记者问、开新闻发布会等。
4.2 服务社会用语文。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无用。教师应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如“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把学生推向“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翻阅书报杂志,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戡误表》并汇总分类,使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式,如当小记者报道新人新事;当采风员收集介绍家乡的民俗;当发言人宣传科普知识等等,都是用语文的很好的方法。
5 构建开放的教学过程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语文现实”理解情景,发现语文,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语文化,把语文知识生活化,打破封闭的教学过程,构建 “问题——探索——应用——再探究” 开放式的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式教学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
5.1 课前开放,初步感知新知。在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在上课时才公布上课内容,剥夺了学生的课前知情权,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开放式教学则先让学生熟悉将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动员和指导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必要时进行社会调查实践,这样在教学新知之前,学生不再是“零”起点,在学习时能使自己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
5.2 课中开放,促使自主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并学会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开放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课堂提问的单向性,即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模式,开创“教师——学生”“学生——教师”的双向提问教学法。让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最终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会学生敢问、好问、善问。
5.3 课后开放,提供自主空间。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把某一内容及其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相信学生的问题是永远存在的,我们提倡把问题带到课外,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制订课后学习计划、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会通过生活实际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总之,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语文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对语文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