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对如何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的对接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并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分析。
一、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合作教育的一种形式。产学合作教育强调学校与产业部门的合作,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种教学环境中共同培养人才。它突破了以往在相对固定的校园课堂授课为主的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是社会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模式。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操作性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合作教育模式。此种教育模式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某一领域或流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他们独立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 为他们做好就业前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立足于学院的专业优势,在行业企业的指导下,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全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定制式培养的对应性更宽,更侧重于为一个领域或行业培养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
(一)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订单式培养所创造出的高就业率,以及其所带来的招生优势,使之成为近年来校企合作中的一种主要形式。然而,学校专业的总体建设不能仅依赖于少数的订单式培养案例。由此,从高职院校整体专业建设的角度,针对行业需求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出。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目前西南五省区唯一一所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自诞生起,就一直与广西铁路建设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这吸引了诸多铁路局、轨道交通公司和各大型企业来校洽谈并开展合作。针对企业的需求,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
近年来,各铁路局和轨道交通公司等在与学院的合作中出现新趋向:在学生进校学习一年之后,再进行人才的选拔,即各企业从二年级起参与到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因此,如何将行业企业的需求提前反映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真正做到无缝对接,需要我们对为多个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1. 深厚的行业背景提供了基础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建立在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基础上,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遵循高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来开展并组织教育教学的。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以来为铁路现代化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8万余名高技能型人才。学院深厚的轨道交通行业背景,为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
2.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获政府政策支持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指出:职教集团将引导学院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建立紧密联系,切实发挥职教集团的资源整合优化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融合体。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广西首个职业教育集团——广西轨道交通工程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为学院的特色专业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和建设平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把成立职业教育集团作为契机,加大对职业教育扶持力度;要推行开放式教育方法,把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学校与社会、行业及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展校外实习、定岗实习活动。
3. 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了保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障。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情况,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制订了面向轨道交通行业定制式人才培养管理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在定制式班级学生学习的课程模块、成绩认定和教学组织等方面,都制订了相关管理办法,形成管理机制,以保证行业需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真正落实。
三、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学院每年组织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到各铁路局和各轨道交通公司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拓展合作企业之间交流的渠道,为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平台,并在每年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近年来校企合作的一种方式。但从调研中反映的情况来看,常出现一些问题:部分专业完全以调研企业的需求为主,将企业在调研中提出的问题直接移植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对企业需求的再提炼过程。人才培养方案应经过调研—制订—“回炉”的过程。
1.通过行业调研,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要求在专业调研中不局限于对某一特定企业的调研,应立足于行业,对多个相关企业进行调研。总结调研情况,由专业团队汇总多个企业的需求,从岗位标准出发,对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提炼,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企业需求与课程方案对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岗位对接。在近年的调研中发现,行业企业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基本专业素养,如要求增加书法、历史、演讲与口才等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开设行业概论课,了解本行业的整体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回炉”
专业负责人制订出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后,还将到实践中进行“回炉”,即回到校企合作的研讨中。一般可采取如下形式:各专业召集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专题会议,针对此份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类问题,多方参与讨论,由专业负责人回应各类质疑,共同解决问题,最终达成共识。这样才能为实施定制式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共同探索灵活的培养形式
在常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一年主要开设专业基本素质课(含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第二年主要开设专业核心课程,第三年主要开设专业技能与拓展课和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多个合作企业进行了研讨,以满足企业共同需求为前提,提出了灵活的培养形式。目前学院在定制式培养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形式: 1.实施“2+1”模式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2+1”模式是指学生按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前2年的课程;在最后1年完成根据行业、企业要求所提炼出的课程,并在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提炼的课程又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专业教师团队和企业人员共同研究出的课程,这些课程在学校完成。专业课程由专业教师主讲,实践课及有关企业文化的课程由企业相关人员承担。二是企业根据岗位需求提炼出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全部在企业完成,主讲教师为企业相关人员。
2.实施“1+2”模式
学生修完第1年的课程之后,根据企业的岗位需要重新制定后2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灵活安排进程,部分课程在学校完成,部分课程在企业完成,分别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承担教学任务。同时不拘泥于学校的正常教学周,可安排在双休日或假期,主要为了学生便于参与企业的生产实习。
四、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在强调内涵建设的高职教育类型中,定制式人才培养中要求的培养目标远超越订单式人才培养对具体企业和岗位的局限,服务整个行业。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走质量立校和特色兴校之路,形成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以岗导学、服务基层”的办学特色。在“以岗导学”中,这个“岗”不是针对某个特定企业的特定岗位,而是从多个企业的类似岗位中提炼出来的“岗”。据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将更强,同时转岗能力方面也将优于其他同类专业的学生。近年来,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显著。
(一)发挥企业优势,深化校企合作
定制式人才培养,整合、提炼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接了企业岗位,增强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经提炼的企业课程,使企业工程师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二)有利于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学生在完成第一年的课程之后,可根据合作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灵活安排授课时间。课程可安排在双休日或假期,不受学校正常教学周的限制,有利于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三)实现了学生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学生成绩的评价不再拘泥于学院举行的课程考试成绩,而是引入企业的评价,由企业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再与学院课程考核相结合。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在学校、行业企业和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形成三赢局面。学校可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的难题。企业也解决了招工难,员工培训周期长的难题。经过定制式培养的学生,岗位的适应性及转岗能力更强,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此外,学生还同时拥有学生和准员工的双重身份,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明显增加。它还加强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其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都将更加适应企业的发展和要求,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独到之处是将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的优势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使人才培养的对应性更强,在组建和培养方式上也更为灵活。在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下,“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势必会成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中适用性更强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锡章.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1999,(6).
[2] 吴平.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8,(3).
[3] 陈海燕,张海燕,骆小婷.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
[4] 郑昌江, 张培茵.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探索,2006,(11).
[5] 徐晓军.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1,(2).
[责任编辑:刘凤华]
一、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合作教育的一种形式。产学合作教育强调学校与产业部门的合作,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种教学环境中共同培养人才。它突破了以往在相对固定的校园课堂授课为主的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是社会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模式。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操作性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合作教育模式。此种教育模式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某一领域或流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他们独立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 为他们做好就业前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立足于学院的专业优势,在行业企业的指导下,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全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定制式培养的对应性更宽,更侧重于为一个领域或行业培养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
(一)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订单式培养所创造出的高就业率,以及其所带来的招生优势,使之成为近年来校企合作中的一种主要形式。然而,学校专业的总体建设不能仅依赖于少数的订单式培养案例。由此,从高职院校整体专业建设的角度,针对行业需求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出。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目前西南五省区唯一一所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自诞生起,就一直与广西铁路建设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这吸引了诸多铁路局、轨道交通公司和各大型企业来校洽谈并开展合作。针对企业的需求,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
近年来,各铁路局和轨道交通公司等在与学院的合作中出现新趋向:在学生进校学习一年之后,再进行人才的选拔,即各企业从二年级起参与到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因此,如何将行业企业的需求提前反映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真正做到无缝对接,需要我们对为多个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1. 深厚的行业背景提供了基础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建立在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基础上,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遵循高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来开展并组织教育教学的。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以来为铁路现代化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8万余名高技能型人才。学院深厚的轨道交通行业背景,为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
2.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获政府政策支持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指出:职教集团将引导学院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建立紧密联系,切实发挥职教集团的资源整合优化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融合体。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广西首个职业教育集团——广西轨道交通工程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为学院的特色专业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和建设平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把成立职业教育集团作为契机,加大对职业教育扶持力度;要推行开放式教育方法,把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学校与社会、行业及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展校外实习、定岗实习活动。
3. 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了保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障。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情况,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制订了面向轨道交通行业定制式人才培养管理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在定制式班级学生学习的课程模块、成绩认定和教学组织等方面,都制订了相关管理办法,形成管理机制,以保证行业需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真正落实。
三、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学院每年组织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到各铁路局和各轨道交通公司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拓展合作企业之间交流的渠道,为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平台,并在每年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近年来校企合作的一种方式。但从调研中反映的情况来看,常出现一些问题:部分专业完全以调研企业的需求为主,将企业在调研中提出的问题直接移植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对企业需求的再提炼过程。人才培养方案应经过调研—制订—“回炉”的过程。
1.通过行业调研,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要求在专业调研中不局限于对某一特定企业的调研,应立足于行业,对多个相关企业进行调研。总结调研情况,由专业团队汇总多个企业的需求,从岗位标准出发,对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提炼,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企业需求与课程方案对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岗位对接。在近年的调研中发现,行业企业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基本专业素养,如要求增加书法、历史、演讲与口才等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开设行业概论课,了解本行业的整体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回炉”
专业负责人制订出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后,还将到实践中进行“回炉”,即回到校企合作的研讨中。一般可采取如下形式:各专业召集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专题会议,针对此份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类问题,多方参与讨论,由专业负责人回应各类质疑,共同解决问题,最终达成共识。这样才能为实施定制式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共同探索灵活的培养形式
在常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一年主要开设专业基本素质课(含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第二年主要开设专业核心课程,第三年主要开设专业技能与拓展课和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多个合作企业进行了研讨,以满足企业共同需求为前提,提出了灵活的培养形式。目前学院在定制式培养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形式: 1.实施“2+1”模式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2+1”模式是指学生按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前2年的课程;在最后1年完成根据行业、企业要求所提炼出的课程,并在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提炼的课程又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专业教师团队和企业人员共同研究出的课程,这些课程在学校完成。专业课程由专业教师主讲,实践课及有关企业文化的课程由企业相关人员承担。二是企业根据岗位需求提炼出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全部在企业完成,主讲教师为企业相关人员。
2.实施“1+2”模式
学生修完第1年的课程之后,根据企业的岗位需要重新制定后2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灵活安排进程,部分课程在学校完成,部分课程在企业完成,分别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承担教学任务。同时不拘泥于学校的正常教学周,可安排在双休日或假期,主要为了学生便于参与企业的生产实习。
四、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在强调内涵建设的高职教育类型中,定制式人才培养中要求的培养目标远超越订单式人才培养对具体企业和岗位的局限,服务整个行业。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走质量立校和特色兴校之路,形成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以岗导学、服务基层”的办学特色。在“以岗导学”中,这个“岗”不是针对某个特定企业的特定岗位,而是从多个企业的类似岗位中提炼出来的“岗”。据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将更强,同时转岗能力方面也将优于其他同类专业的学生。近年来,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显著。
(一)发挥企业优势,深化校企合作
定制式人才培养,整合、提炼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接了企业岗位,增强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经提炼的企业课程,使企业工程师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二)有利于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学生在完成第一年的课程之后,可根据合作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灵活安排授课时间。课程可安排在双休日或假期,不受学校正常教学周的限制,有利于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三)实现了学生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学生成绩的评价不再拘泥于学院举行的课程考试成绩,而是引入企业的评价,由企业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再与学院课程考核相结合。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在学校、行业企业和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形成三赢局面。学校可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的难题。企业也解决了招工难,员工培训周期长的难题。经过定制式培养的学生,岗位的适应性及转岗能力更强,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此外,学生还同时拥有学生和准员工的双重身份,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明显增加。它还加强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其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都将更加适应企业的发展和要求,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独到之处是将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的优势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使人才培养的对应性更强,在组建和培养方式上也更为灵活。在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下,“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势必会成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中适用性更强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锡章.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1999,(6).
[2] 吴平.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8,(3).
[3] 陈海燕,张海燕,骆小婷.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
[4] 郑昌江, 张培茵.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探索,2006,(11).
[5] 徐晓军.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1,(2).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