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早,我一如往常风风火火地赶到幼儿园,远远地望见活动室门口文文小朋友来了,可是她却死拽着妈妈的衣服不放手。发生了什么事?我连忙走上前询问,文文妈妈生气地说:“小孩子不懂事,生了一个星期的病就不想上幼儿园了。”在我的劝导下,文文终于放手乖乖进了活动室。我也没多想,小孩子嘛,在家多待了几天就学懒了呗!不要紧,马上就适应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文文仍然每天早上“死缠烂打”。文文是班上所有女孩子里最出挑的一位,聪明又能干,幼儿园里的老师都很喜欢她,有什么活动总是第一个想到她。以前文文挺好学的,从来没赖过学,最近来了个180度大转变,这次生病的“后遗症”也忒强了点。
经过这几天的仔细观察,文文上课不爱举手,画画拖拖拉拉,我还发现在我叫她的名字时,她的脸上似乎有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做了这么多年的幼儿园老师,直觉告诉我,文文肯定是对老师有想法了,但又不敢说出口。大班的孩子学会了察言观色,尤其是那些聪明的孩子,如,你问他们:班上的两个老师哪个好?家里爸爸妈妈你最喜欢谁?他们都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都好。”听听,多会说话,谁也不得罪!所以当我问文文:“你觉得老师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孩子摇摇头:“没有啊,都很好。”口气中似乎带着一点无奈,根据这一点,我可以断定文文一定是对我有意见了。
寻找病因
我首先从文文妈妈那里入手,果然不出所料,文文妈妈出于礼貌,没跟老师捅破这层纸。其实自从上大班以来,孩子回家就时不时会抱怨老师要自己干这干那:参加画画、讲故事比赛;排练跳舞、唱歌等演出节目;还要当值日生、小组长,真的太累了!文文妈妈考虑到老师也是喜欢女儿,才把机会留给孩子,而且也能锻炼孩子,所以起初很支持老师工作,只要文文一抱怨,就会骂她,要求孩子不能有这种想法。
也怪文文这孩子太懂事,她就一直忍着,继续在幼儿园担任着“忙碌大使”,于是乎,日子就这样在一天一天中“煎熬着”。但这种情况久了,有一天文文终于憋不住了,生病成了让文文产生厌学的导火线。一个星期没上学,虽然发烧要打吊针,可是文文却觉得自己“痛并快乐着”——因为这些天不用面对幼儿园里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儿了。文文感到无比的轻松,以至于病好也不愿意上学了。这时候文文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女儿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可是她又不好意思跟老师提这件事。
病因找到了,原来是我给了文文过多的任务,让她感觉累了。看来一名好的幼儿园老师还要学会当好一名心理老师。很多时候,老师和家长都会给好孩子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分配给他们太多的任务,却忽视了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力,让孩子有了压力和抗拒感。
对症下药
●真情沟通,减轻压力
我找了个适当的时间与文文谈了谈心,拉近与文文之间的距离,让她不再感觉到小朋友与老师之间是执行者与命令者的关系,我们也可以做好朋友。我主动向文文认错,告诉文文:“老师是爱你的,但老师好像对你太严格了,以后有些事情老师会让其他小朋友来帮忙做。你只要每天高高兴兴来上幼儿园,哪怕不帮老师干活,老师也会很高兴的。”在减压观念的传达下,懂事的文文觉得老师是可以信任的,自己的思想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似乎不再那么抗拒上幼儿园了。
●兑现承诺,解放孩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认真观察文文的兴趣,试着跟她的兴趣走,让她觉得在幼儿园里学习是快乐和自主的。以前有很多时候,我在做游戏时都会让文文帮我额外干些小活,剥夺了她玩耍的时间,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孩子自然反感了。我兑现自己的承诺,尽情地让文文参与游戏活动,不再剥夺孩子的自由时间,不再以命令的口气要求文文干活。而是让她化被动为主动,每次我都会先询问一下文文是否愿意。当文文有了选择的余地,老师的说话算话就起到了作用。
药到病除
慢慢地,我发现文文的心情开朗了,每天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文文妈心里的大石头也总算落地了,以前那个快乐、自信的文文又回来了。而这样做也给了其他小朋友许多表现的机会,我发现其实班上还有很多小朋友也很能干,他们也乐意帮助老师,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因为省心、省时、省力,很多老师和曾经的我一样,班级里什么事都交给聪明能干的孩子做。可是,我们在分配任务给他们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掉这些“好孩子”的一两个想法,他们真的乐意吗?他们真的喜欢吗?反之,这种做法也容易剥夺那些所谓的“不太能干的孩子”对事物的尝试与探索的欲望,因为老师根本没给他们任何表现的机会。
文文这件事,让我深刻反省着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种种失误,猛然间发现自己怎么这么糊涂,犯下了最不应该的错。什么事都青睐于让心目中的“NO.1”来做,但往往这样效果适得其反,好孩子有了压力,其他孩子又感到不被老师重视。每个孩子都有被呵护的权利,这也是每个幼儿园老师应尽的义务,我们一定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孩子,给予他们平等的爱与待遇。
不管是好孩子,还是乖孩子,又或者是怪孩子、皮孩子,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好孩子也有累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有能干的一面,从现在开始试着放手吧,相信“everyone is NO.1”,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
编辑 吴忞忞[email protected]
经过这几天的仔细观察,文文上课不爱举手,画画拖拖拉拉,我还发现在我叫她的名字时,她的脸上似乎有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做了这么多年的幼儿园老师,直觉告诉我,文文肯定是对老师有想法了,但又不敢说出口。大班的孩子学会了察言观色,尤其是那些聪明的孩子,如,你问他们:班上的两个老师哪个好?家里爸爸妈妈你最喜欢谁?他们都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都好。”听听,多会说话,谁也不得罪!所以当我问文文:“你觉得老师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孩子摇摇头:“没有啊,都很好。”口气中似乎带着一点无奈,根据这一点,我可以断定文文一定是对我有意见了。
寻找病因
我首先从文文妈妈那里入手,果然不出所料,文文妈妈出于礼貌,没跟老师捅破这层纸。其实自从上大班以来,孩子回家就时不时会抱怨老师要自己干这干那:参加画画、讲故事比赛;排练跳舞、唱歌等演出节目;还要当值日生、小组长,真的太累了!文文妈妈考虑到老师也是喜欢女儿,才把机会留给孩子,而且也能锻炼孩子,所以起初很支持老师工作,只要文文一抱怨,就会骂她,要求孩子不能有这种想法。
也怪文文这孩子太懂事,她就一直忍着,继续在幼儿园担任着“忙碌大使”,于是乎,日子就这样在一天一天中“煎熬着”。但这种情况久了,有一天文文终于憋不住了,生病成了让文文产生厌学的导火线。一个星期没上学,虽然发烧要打吊针,可是文文却觉得自己“痛并快乐着”——因为这些天不用面对幼儿园里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儿了。文文感到无比的轻松,以至于病好也不愿意上学了。这时候文文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女儿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可是她又不好意思跟老师提这件事。
病因找到了,原来是我给了文文过多的任务,让她感觉累了。看来一名好的幼儿园老师还要学会当好一名心理老师。很多时候,老师和家长都会给好孩子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分配给他们太多的任务,却忽视了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力,让孩子有了压力和抗拒感。
对症下药
●真情沟通,减轻压力
我找了个适当的时间与文文谈了谈心,拉近与文文之间的距离,让她不再感觉到小朋友与老师之间是执行者与命令者的关系,我们也可以做好朋友。我主动向文文认错,告诉文文:“老师是爱你的,但老师好像对你太严格了,以后有些事情老师会让其他小朋友来帮忙做。你只要每天高高兴兴来上幼儿园,哪怕不帮老师干活,老师也会很高兴的。”在减压观念的传达下,懂事的文文觉得老师是可以信任的,自己的思想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似乎不再那么抗拒上幼儿园了。
●兑现承诺,解放孩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认真观察文文的兴趣,试着跟她的兴趣走,让她觉得在幼儿园里学习是快乐和自主的。以前有很多时候,我在做游戏时都会让文文帮我额外干些小活,剥夺了她玩耍的时间,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孩子自然反感了。我兑现自己的承诺,尽情地让文文参与游戏活动,不再剥夺孩子的自由时间,不再以命令的口气要求文文干活。而是让她化被动为主动,每次我都会先询问一下文文是否愿意。当文文有了选择的余地,老师的说话算话就起到了作用。
药到病除
慢慢地,我发现文文的心情开朗了,每天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文文妈心里的大石头也总算落地了,以前那个快乐、自信的文文又回来了。而这样做也给了其他小朋友许多表现的机会,我发现其实班上还有很多小朋友也很能干,他们也乐意帮助老师,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因为省心、省时、省力,很多老师和曾经的我一样,班级里什么事都交给聪明能干的孩子做。可是,我们在分配任务给他们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掉这些“好孩子”的一两个想法,他们真的乐意吗?他们真的喜欢吗?反之,这种做法也容易剥夺那些所谓的“不太能干的孩子”对事物的尝试与探索的欲望,因为老师根本没给他们任何表现的机会。
文文这件事,让我深刻反省着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种种失误,猛然间发现自己怎么这么糊涂,犯下了最不应该的错。什么事都青睐于让心目中的“NO.1”来做,但往往这样效果适得其反,好孩子有了压力,其他孩子又感到不被老师重视。每个孩子都有被呵护的权利,这也是每个幼儿园老师应尽的义务,我们一定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孩子,给予他们平等的爱与待遇。
不管是好孩子,还是乖孩子,又或者是怪孩子、皮孩子,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好孩子也有累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有能干的一面,从现在开始试着放手吧,相信“everyone is NO.1”,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
编辑 吴忞忞[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