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音乐中,乐器演奏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让小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学习简易的小乐器演奏,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音乐;乐器;演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一、小乐器辅助音乐课堂教学的作用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音唱不准是小学生识谱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适时将小乐器竖笛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准确地演唱乐曲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唱歌曲《一对好朋友》时,有一句旋律学生总是把握不准确,这时,我就让学生使用口风琴进行齐奏,使学生在吹奏口风琴的过程中感受音高,从而让学生体会整句音乐的旋律,大大提高了学生演唱的准确性。
二、小乐器进课堂的可操作性
根据年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授方法。一二年级口风琴,口风琴是人眼、手、耳、口多种器官以及人脑多向性思维的协调配合,再加上看不到的大气流动,簧片振动,空气传播,耳膜振动,神经传导,创造了一个美妙的人与口风琴、人与世界和谐统一的境界。
三至六年级开设的葫芦丝课,葫芦丝作为简单易学、音色优美的民族特色乐器,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以其是葫芦丝渗透几百年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在民族民间音乐百花园中一枝独秀、响誉世界。其音色之“柔”与“美”,深刻地刻画出被人民称为“水一样的民族”的傣族人民的性格,浸透着深厚的傣族文化内涵。这也符合文化建设与“润泽生命、涵养心灵”的水文化办学理念。对于初次接触葫芦丝的孩子而言,葫芦丝是一种比较难的乐器,很多孩子没有信心,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他们普遍表现出:“我行吗?我从来没有见过哦?”家长也表现出一定的担心:“太难了,孩子学不好,既耽误时间,又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消除孩子与家长的心里负担,首先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采用尊重、激励、引导这三种重要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提高了孩子学习葫芦丝兴趣。
在刚开始实施葫芦丝教学的时候,有少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针对这种情况,我找到这些同学耐心谈话,讲一些学习乐器的好处、小故事,借助身边同学学习器乐的例子,告诉孩子们上课要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对于一些学习乐器有问题的学生,我一对一耐心地手把手教孩子吹奏,小到演奏乐器的姿势,大到演奏乐器的指法、按孔、按键、气息等。我还经常组织小组比赛,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对吹奏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在葫芦丝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很喜欢葫芦丝,能够专心听讲,自信心越吹越强,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小乐器”的使用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小乐器”进课堂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好地为音乐课堂教学服务。切不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使用不同的“小乐器”。低年级学生使用和接受能力稍差一點,可使用“口风琴’,因为口风琴可以自己控制气息,键盘可视,可拿、可放。高年级的学生可适当选择竖笛、口琴等“小乐器”。也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制作“小乐器”。如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用空矿泉水瓶子装入沙子做沙锤,把啤酒瓶盖中间打孔用铁丝穿起来做成串铃等。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不同的年龄段可以选择不同的小乐器。一般小学阶段竖笛、口琴、风琴、陶笛等是比较常用的,简单易学,携带方便。如口风琴即保持了键盘乐器的特性,又吸取了吹奏乐器的特点,所以说它是一种能吹奏的键盘乐器,口风琴使用比较简单,方便适合学生接受。因此,把口风琴引入课堂,为音乐教学丰富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小乐器”进课堂还需要家庭方面的配合。
家校联合,增进沟通,熟能生巧。知识的掌握和技巧的熟练要通过课下刻苦的练习而获得。很多同学认为上完课任务就完成了,但是,如果课下不多加练习,记忆感会模糊,新鲜感淡化。这就要求家长在课下与学生多沟通,并监督学生练习,达到巩固提高。自从我校开展”器乐进课堂”活动,在校园上下掀起了学习小乐器的热潮,音乐课堂、课间活动、放学路上、学校舞台,到处都可以看到,学生拿起小乐器津津有味地演奏,校园处处有歌声,校园处处有乐声,已经成为全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小乐器进课堂既充实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又能改变原来呆板的课堂面貌。课堂乐器教学的成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陶冶了学生情操,让小乐器之美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
【关键词】小学音乐;乐器;演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一、小乐器辅助音乐课堂教学的作用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音唱不准是小学生识谱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适时将小乐器竖笛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准确地演唱乐曲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唱歌曲《一对好朋友》时,有一句旋律学生总是把握不准确,这时,我就让学生使用口风琴进行齐奏,使学生在吹奏口风琴的过程中感受音高,从而让学生体会整句音乐的旋律,大大提高了学生演唱的准确性。
二、小乐器进课堂的可操作性
根据年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授方法。一二年级口风琴,口风琴是人眼、手、耳、口多种器官以及人脑多向性思维的协调配合,再加上看不到的大气流动,簧片振动,空气传播,耳膜振动,神经传导,创造了一个美妙的人与口风琴、人与世界和谐统一的境界。
三至六年级开设的葫芦丝课,葫芦丝作为简单易学、音色优美的民族特色乐器,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以其是葫芦丝渗透几百年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在民族民间音乐百花园中一枝独秀、响誉世界。其音色之“柔”与“美”,深刻地刻画出被人民称为“水一样的民族”的傣族人民的性格,浸透着深厚的傣族文化内涵。这也符合文化建设与“润泽生命、涵养心灵”的水文化办学理念。对于初次接触葫芦丝的孩子而言,葫芦丝是一种比较难的乐器,很多孩子没有信心,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他们普遍表现出:“我行吗?我从来没有见过哦?”家长也表现出一定的担心:“太难了,孩子学不好,既耽误时间,又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消除孩子与家长的心里负担,首先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采用尊重、激励、引导这三种重要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提高了孩子学习葫芦丝兴趣。
在刚开始实施葫芦丝教学的时候,有少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针对这种情况,我找到这些同学耐心谈话,讲一些学习乐器的好处、小故事,借助身边同学学习器乐的例子,告诉孩子们上课要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对于一些学习乐器有问题的学生,我一对一耐心地手把手教孩子吹奏,小到演奏乐器的姿势,大到演奏乐器的指法、按孔、按键、气息等。我还经常组织小组比赛,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对吹奏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在葫芦丝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很喜欢葫芦丝,能够专心听讲,自信心越吹越强,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小乐器”的使用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小乐器”进课堂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好地为音乐课堂教学服务。切不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使用不同的“小乐器”。低年级学生使用和接受能力稍差一點,可使用“口风琴’,因为口风琴可以自己控制气息,键盘可视,可拿、可放。高年级的学生可适当选择竖笛、口琴等“小乐器”。也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制作“小乐器”。如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用空矿泉水瓶子装入沙子做沙锤,把啤酒瓶盖中间打孔用铁丝穿起来做成串铃等。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不同的年龄段可以选择不同的小乐器。一般小学阶段竖笛、口琴、风琴、陶笛等是比较常用的,简单易学,携带方便。如口风琴即保持了键盘乐器的特性,又吸取了吹奏乐器的特点,所以说它是一种能吹奏的键盘乐器,口风琴使用比较简单,方便适合学生接受。因此,把口风琴引入课堂,为音乐教学丰富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小乐器”进课堂还需要家庭方面的配合。
家校联合,增进沟通,熟能生巧。知识的掌握和技巧的熟练要通过课下刻苦的练习而获得。很多同学认为上完课任务就完成了,但是,如果课下不多加练习,记忆感会模糊,新鲜感淡化。这就要求家长在课下与学生多沟通,并监督学生练习,达到巩固提高。自从我校开展”器乐进课堂”活动,在校园上下掀起了学习小乐器的热潮,音乐课堂、课间活动、放学路上、学校舞台,到处都可以看到,学生拿起小乐器津津有味地演奏,校园处处有歌声,校园处处有乐声,已经成为全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小乐器进课堂既充实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又能改变原来呆板的课堂面貌。课堂乐器教学的成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陶冶了学生情操,让小乐器之美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