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高校的不断扩招,多校区办学已越来越普遍。然而多校区办学体制在解决学校资源局限性等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本文对我国多校区办学体制的背景现状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多校区办学机遇与挑战文化断层
一、我国多校区办学体制的背景及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进入大学深造,而与此同时,各高校在扩大招生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的面临了资源紧缺的问题。原有的硬件设施不足以满足扩招后的需求,师资力量短缺使学校教学质量大幅下降。多校区办学模式便应运而生。
然而多校区办学在学生管理,资源统筹和人员协调等问题上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我国多校区办学大多采用“横切”模式,由此而产生的“文化断层”等问题也成为当前较为明显且难以应付的挑战。
二、多校区办学体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多校区办学体制的优势
1.学校角度
(1)更好的教学与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生源
新校区可使学校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设施与资源,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奠定基础,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生源。
(2)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方式,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学校可针对不同校区的学生特点进行学生的层次化管理,使管理更有针对性。例如对以新生为主的校区可以着重进行学习及校内活动等方面的管理,而对于以毕业生为主的校区则着重进行与考研或就业有关的管理活动。
(3)有利于增加学校的影响力与社会竞争力
首先,学校通过多校区体制办学,可以拓展发展空间,增加生源,扩大办学规模与服务领域,提高影响力与社会竞争力;其次,很多高校的新建校区地处由多所大学汇聚而成的大学城,有利于各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学生角度
(1)学生可以获取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
新校区可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校区管理越成熟越能够突显上述优势;通过建立新校区可以减缓资源紧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宽松的学习环境。
(2)学生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多校区办学可以扩大学生在校的活动范围,扩大学生们的信息接触面,同时提供更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也给学生们提供更充分的自由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3)接触更多就业信息
一般来说,各个校区所处的环境并不相同,周围接触的各种公司、企业等也各不相同,通过不同校区之间的交流,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就业信息。
(二)多校区办学体制下的问题与挑战
1.学校角度
(1)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与优势互补,师资队伍的建设受到影响。
在进行多校区办学、扩大办学规模时,师资力量往往存在紧缺的问题,许多高校在新校区没有常住的教师,绝大部分教师往往要浪费很多时间往返与不同校区时间,这造成了部分师资资源的浪费。
(2)办学成本升高,管理难度加大
新校区的建设往往要投入大量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而很多学校的新建校区都是以贷款为主的,这使学校就背上了沉重的贷款包袱。另外由于校区分散,各个校区的环境与情况也各有不同,学校很难对各个校区进行统一的管理,加大了管理难度。
(3)文化建设方面的劣势——文化断层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办学与管理的灵魂,只有拥有了自己独特鲜明的文化,这个学校才有可能长久的存在于发展下去。而多数多校区体制办学的高校中都存在着文化断层的现象,这是多校区办学体制下学校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与挑战。
2.学生角度
(1)学习资源分散造成学习不便
新校区的教学与学习资源往往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些学校管理的核心资源均设置在老校区,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资源的获取与应用上存在一些困难。
(2)与本部信息交流的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传递带动作用以及同辈教育的积极作用。
(3)教师 “不做久留”不利于学生成长。由于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够,教师总是往返于各个校区之间,一般在新校区内不做久留,这使得新校区的学生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求教。
三、对我国多校区办学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多校区办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给各高校及学生带来了方便与机遇,但也同时造成了资源共享不便、沟通交流不足等问题,而给学校带来的最大的问题与挑战,其实是“文化断层”这一现象。
要使新校区更好地发展,就应该注重整合人文精神,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树立自己独特鲜明的校园文化:
1.总结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领导高度重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教职员工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充分发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功能,学生要积极参与,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2.要注意各校区间的平衡建设,针对各校区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使各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步调一致。
3.发挥媒体作用,加强校史校情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加强网络内涵和实效性,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大学文化建设对大学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尤其对多校区大学来说,文化能否持续传承下去,才是学校能更好发展的关键。只有当文化真正能够传承下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华东,张婕.多校区办学的现状与对策.中国高等教育.2008(01).
[2]罗晨旻,吴业春.多校区大学文化整合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6).
[3]王庆东.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机制探析.教育与职业.2007(03).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高校的不断扩招,多校区办学已越来越普遍。然而多校区办学体制在解决学校资源局限性等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本文对我国多校区办学体制的背景现状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多校区办学机遇与挑战文化断层
一、我国多校区办学体制的背景及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进入大学深造,而与此同时,各高校在扩大招生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的面临了资源紧缺的问题。原有的硬件设施不足以满足扩招后的需求,师资力量短缺使学校教学质量大幅下降。多校区办学模式便应运而生。
然而多校区办学在学生管理,资源统筹和人员协调等问题上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我国多校区办学大多采用“横切”模式,由此而产生的“文化断层”等问题也成为当前较为明显且难以应付的挑战。
二、多校区办学体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多校区办学体制的优势
1.学校角度
(1)更好的教学与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生源
新校区可使学校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设施与资源,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奠定基础,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生源。
(2)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方式,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学校可针对不同校区的学生特点进行学生的层次化管理,使管理更有针对性。例如对以新生为主的校区可以着重进行学习及校内活动等方面的管理,而对于以毕业生为主的校区则着重进行与考研或就业有关的管理活动。
(3)有利于增加学校的影响力与社会竞争力
首先,学校通过多校区体制办学,可以拓展发展空间,增加生源,扩大办学规模与服务领域,提高影响力与社会竞争力;其次,很多高校的新建校区地处由多所大学汇聚而成的大学城,有利于各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学生角度
(1)学生可以获取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
新校区可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校区管理越成熟越能够突显上述优势;通过建立新校区可以减缓资源紧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宽松的学习环境。
(2)学生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多校区办学可以扩大学生在校的活动范围,扩大学生们的信息接触面,同时提供更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也给学生们提供更充分的自由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3)接触更多就业信息
一般来说,各个校区所处的环境并不相同,周围接触的各种公司、企业等也各不相同,通过不同校区之间的交流,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就业信息。
(二)多校区办学体制下的问题与挑战
1.学校角度
(1)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与优势互补,师资队伍的建设受到影响。
在进行多校区办学、扩大办学规模时,师资力量往往存在紧缺的问题,许多高校在新校区没有常住的教师,绝大部分教师往往要浪费很多时间往返与不同校区时间,这造成了部分师资资源的浪费。
(2)办学成本升高,管理难度加大
新校区的建设往往要投入大量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而很多学校的新建校区都是以贷款为主的,这使学校就背上了沉重的贷款包袱。另外由于校区分散,各个校区的环境与情况也各有不同,学校很难对各个校区进行统一的管理,加大了管理难度。
(3)文化建设方面的劣势——文化断层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办学与管理的灵魂,只有拥有了自己独特鲜明的文化,这个学校才有可能长久的存在于发展下去。而多数多校区体制办学的高校中都存在着文化断层的现象,这是多校区办学体制下学校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与挑战。
2.学生角度
(1)学习资源分散造成学习不便
新校区的教学与学习资源往往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些学校管理的核心资源均设置在老校区,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资源的获取与应用上存在一些困难。
(2)与本部信息交流的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传递带动作用以及同辈教育的积极作用。
(3)教师 “不做久留”不利于学生成长。由于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够,教师总是往返于各个校区之间,一般在新校区内不做久留,这使得新校区的学生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求教。
三、对我国多校区办学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多校区办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给各高校及学生带来了方便与机遇,但也同时造成了资源共享不便、沟通交流不足等问题,而给学校带来的最大的问题与挑战,其实是“文化断层”这一现象。
要使新校区更好地发展,就应该注重整合人文精神,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树立自己独特鲜明的校园文化:
1.总结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领导高度重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教职员工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充分发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功能,学生要积极参与,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2.要注意各校区间的平衡建设,针对各校区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使各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步调一致。
3.发挥媒体作用,加强校史校情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加强网络内涵和实效性,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大学文化建设对大学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尤其对多校区大学来说,文化能否持续传承下去,才是学校能更好发展的关键。只有当文化真正能够传承下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华东,张婕.多校区办学的现状与对策.中国高等教育.2008(01).
[2]罗晨旻,吴业春.多校区大学文化整合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6).
[3]王庆东.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机制探析.教育与职业.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