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以及配方奶喂养三种不同的喂养方式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4月到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11例早产儿(出生胎龄<37周)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纯母乳喂养)和对照组57例(混合喂养或配方喂养),对两组早产儿出生后1、2、3、6月的体重、身高、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以及Hb、ALP等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早产儿出生1个月的体重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月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1、2月,两组新生儿的身高、头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月测得的观察组体格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2、3月的Hb及ALP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出生6月后,观察组早产儿的 Hb与ALP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采取母乳喂养的方式,更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取母乳喂养方式。
关键词:喂养方式;早产儿;体重;体格发育指标;生化指标
近些年来,随着妇产科新生儿救治技术的不断提升,当前世界范围内早产儿的存活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有研究表明,我国早产儿的出生率在7%-9%左右,且呈现出逐渐上涨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采取哪一干扰措施来为早产儿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其身体发育,训临床医疗工作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本院就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111例,纳入标准为:出生胎龄<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可完全经口喂养。排除标准为:病情不稳定的危重患儿,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或重度窒息的早产儿。其中,观察组中男30例,女24例,平均胎龄(33.4±2.5)周;对照组中男32例,女25例,平均胎龄(33.1±2.4)周。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且已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采用母乳喂养的方法,即在出生6个月内,全部采用母乳喂养的方式,不给予其他食物和饮品。对照组中采取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初始量结合早产儿体重指定,每天控制在5-50ml/kg,若患儿喂养耐受,可根据生命体征变化每天增加喂养10-20m/kg,直至足量喂养;随着患儿的体重增长变化,喂养量逐渐增加至160-180ml/kg;对于采取混合喂养的患儿,可根据母乳量适当降低配方奶比例,至患儿足量喂养即可。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两组早产儿出生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的时间,记录其体质量、身高、头围等体格指数的数据,以及Hb和ALP等生化指标数据,并对两组早产儿的同一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2.0软件作为工具对两组早产儿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全部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指标比较
在出生1个月后,对照组早产儿平均体重为(2.84±0.30)kg,观察组平均体重为(2.83±0.29)kg,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6月,对照组则为(3.81±0.33)kg、(4.74±0.43)kg和(7.65±0.37)kg,而观察组早产儿的平均体重分别为(4.16±0.39)kg、(5.03±0.40)kg和(8.11±0.41)kg,顯著高于对照组(P<0.05)。
在出生后1个月和2个月,对照组早产儿的平均身高分别为(46.22±2.37)cm和(50.97±2.54)cm,平均头围分别为(33.01±1.77)cm和(35.27±1.86)cm;同一时间,观察组的平均身高分别为(46.31±2.28)cm和(50.12±2.69)cm,平均头围为(33.04±1.72)cm和(35.12±1.92)cm,两组早产儿的数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个月和第6个月,对照组早产儿的平均身高分别为(52.51±2.39)cm和(60.77±3.14)cm,平均头围分别为(36.23±1.82)cm和(40.13±1.95)cm;而观察组在出生后3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身高为(56.78±2.76)cm和(64.08±2.89)cm,平均头围为(38.08±1.85)cm和(42.24±1.97)cm,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早产儿生化指标对比
在出生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时间,对照组早产儿的Hb值分别为(112.24±18.06)g/L、(114.87±14.36)g/L和(116.59±14.98)g/L,观察组的Hb值分别为(112.17±18.02)g/L、(115.32±14.28)g/L和(119.98±15.03)g/L,两组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6个月,对照组早产儿的Hb值为(123.17±8.54)g/L,而观察组的则为(128.02±8.71)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在出生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时间,对照组早产儿的ALP值分别为(324.22±25.23)mmol /L、(326.45±26.44)mmol /L和(329.12±29.98)mmol /L,观察组的ALP值分别为(324.21±25.32)mmol/L、(325.93±24.76)mmol /L和(332.73±31.06)mmol /L,两组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6个月,对照组早产儿的Hb值为(330.25±32.75)mmol /L,而观察组的则为(348.27±35.86)mmol /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每年早产儿的出生比例呈现上涨趋势,针对这些胎龄时间短、整体体重偏低的早产儿,需给予科学合理的喂养以及积极的营养支持,以助其尽快达到理想生长发育指标。在临床上,针对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主要以配方奶粉作为替代食品。配方奶粉以母乳的成分作为参考,对牛奶进行改造,通过增加AA物质、DHA物质、胆碱物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来满足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所需。
通过本研究发现,采用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在坚持喂养一定时段后,体格发育指数与生化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混合喂养或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可能的原因在于:其一,母乳中含有母体中的免疫物质,有助于提升早产儿免疫力的提升;其二,母乳中的营养物质更加均衡,包括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类矿物质、各种维生素以及必要的脂肪酸和乳酸等,便于新生儿的吸收。综上,对于早产儿的喂养,相对于其他喂养方式,采取母乳喂养对患儿体重增长的积极影响更加显著,更有助于其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苏丹,刘亚楠,蒋玉娜.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生长激素释放肽及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08):1778-1781.
[2]李丽娜.母乳喂养与其他喂养方式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0):164-166.
[3]王晶磊.采用不同的喂养方式对早产儿进行喂养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5):69-70.
关键词:喂养方式;早产儿;体重;体格发育指标;生化指标
近些年来,随着妇产科新生儿救治技术的不断提升,当前世界范围内早产儿的存活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有研究表明,我国早产儿的出生率在7%-9%左右,且呈现出逐渐上涨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采取哪一干扰措施来为早产儿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其身体发育,训临床医疗工作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本院就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111例,纳入标准为:出生胎龄<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可完全经口喂养。排除标准为:病情不稳定的危重患儿,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或重度窒息的早产儿。其中,观察组中男30例,女24例,平均胎龄(33.4±2.5)周;对照组中男32例,女25例,平均胎龄(33.1±2.4)周。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且已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采用母乳喂养的方法,即在出生6个月内,全部采用母乳喂养的方式,不给予其他食物和饮品。对照组中采取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初始量结合早产儿体重指定,每天控制在5-50ml/kg,若患儿喂养耐受,可根据生命体征变化每天增加喂养10-20m/kg,直至足量喂养;随着患儿的体重增长变化,喂养量逐渐增加至160-180ml/kg;对于采取混合喂养的患儿,可根据母乳量适当降低配方奶比例,至患儿足量喂养即可。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两组早产儿出生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的时间,记录其体质量、身高、头围等体格指数的数据,以及Hb和ALP等生化指标数据,并对两组早产儿的同一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2.0软件作为工具对两组早产儿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全部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指标比较
在出生1个月后,对照组早产儿平均体重为(2.84±0.30)kg,观察组平均体重为(2.83±0.29)kg,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6月,对照组则为(3.81±0.33)kg、(4.74±0.43)kg和(7.65±0.37)kg,而观察组早产儿的平均体重分别为(4.16±0.39)kg、(5.03±0.40)kg和(8.11±0.41)kg,顯著高于对照组(P<0.05)。
在出生后1个月和2个月,对照组早产儿的平均身高分别为(46.22±2.37)cm和(50.97±2.54)cm,平均头围分别为(33.01±1.77)cm和(35.27±1.86)cm;同一时间,观察组的平均身高分别为(46.31±2.28)cm和(50.12±2.69)cm,平均头围为(33.04±1.72)cm和(35.12±1.92)cm,两组早产儿的数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个月和第6个月,对照组早产儿的平均身高分别为(52.51±2.39)cm和(60.77±3.14)cm,平均头围分别为(36.23±1.82)cm和(40.13±1.95)cm;而观察组在出生后3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身高为(56.78±2.76)cm和(64.08±2.89)cm,平均头围为(38.08±1.85)cm和(42.24±1.97)cm,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早产儿生化指标对比
在出生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时间,对照组早产儿的Hb值分别为(112.24±18.06)g/L、(114.87±14.36)g/L和(116.59±14.98)g/L,观察组的Hb值分别为(112.17±18.02)g/L、(115.32±14.28)g/L和(119.98±15.03)g/L,两组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6个月,对照组早产儿的Hb值为(123.17±8.54)g/L,而观察组的则为(128.02±8.71)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在出生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时间,对照组早产儿的ALP值分别为(324.22±25.23)mmol /L、(326.45±26.44)mmol /L和(329.12±29.98)mmol /L,观察组的ALP值分别为(324.21±25.32)mmol/L、(325.93±24.76)mmol /L和(332.73±31.06)mmol /L,两组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6个月,对照组早产儿的Hb值为(330.25±32.75)mmol /L,而观察组的则为(348.27±35.86)mmol /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每年早产儿的出生比例呈现上涨趋势,针对这些胎龄时间短、整体体重偏低的早产儿,需给予科学合理的喂养以及积极的营养支持,以助其尽快达到理想生长发育指标。在临床上,针对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主要以配方奶粉作为替代食品。配方奶粉以母乳的成分作为参考,对牛奶进行改造,通过增加AA物质、DHA物质、胆碱物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来满足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所需。
通过本研究发现,采用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在坚持喂养一定时段后,体格发育指数与生化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混合喂养或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可能的原因在于:其一,母乳中含有母体中的免疫物质,有助于提升早产儿免疫力的提升;其二,母乳中的营养物质更加均衡,包括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类矿物质、各种维生素以及必要的脂肪酸和乳酸等,便于新生儿的吸收。综上,对于早产儿的喂养,相对于其他喂养方式,采取母乳喂养对患儿体重增长的积极影响更加显著,更有助于其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苏丹,刘亚楠,蒋玉娜.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生长激素释放肽及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08):1778-1781.
[2]李丽娜.母乳喂养与其他喂养方式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0):164-166.
[3]王晶磊.采用不同的喂养方式对早产儿进行喂养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