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文即将学完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课文围绕荔枝展开了对母亲的回忆,反映了母子间深厚的感情,但文章最后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读起来给人感觉似乎话还没有完,应该有下一句。我觉得肖复兴虽然是一个名作家,但他这样的结尾不好。
(此时,有人开始议论了。)
师:你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真不简单!同学们,你们读读这句话,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小组讨论讨论吧。
(学生开始热烈讨论。)
生:我同意他的意见。这就像听一首歌曲,在听众还在继续欣赏的时候,歌曲却戛然而止了,让人觉得比较突然。
生: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课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最后一句虽然对母亲只字未提,但隐含着荔枝依旧年年红,而母亲却不能再亲口吃到荔枝等的遗憾,有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师:说得真精彩,鼓励一下!(学生掌声鼓励)那不妨请大家展开想象,试一试续上作者想说却没说的下一句话。
生:如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但爱吃荔枝的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们。
生:如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但母亲却再也看不到它的红艳,尝不到它的甜美!
……
师:大家续得太好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被你们续得淋漓尽致。自己把自己续的结尾写在课本的后面,为名作家改一回文章。那么大家想想,作者设计这样的结尾有没有好处呢?
生: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比直接表达完整的意思更含蓄,意义更深远。
生:这样的结尾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太厚重,用任何表达思念的语言表达都不过分,用任何表达思念的语言都表达不完。
师:确实如你们所说,这样结尾的作用用一句古诗来评价,就是此情绵绵无绝期!
生:老师,听到这儿,我还想起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和课文结尾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该是一样的。
师(掌声鼓励):真佩服你们,懂得真多!看来,多读书,大胆质疑,深入思考,才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
人生的境界应该是:快乐、幸福而终其一生。课堂是师生生命的一段历程,所以也应当让其享受生命之乐,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同時获得审美的体验,感受情趣的升华。使生命主体获得学习、成长的自主、自信之乐,感悟心灵自由,展示生命价值也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为此,教师应让课堂呈现快乐、和谐的气氛;顺应生命本性,让快乐的形式承载学习的内容;通过激赏,“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明代王阳明)。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这个学习的过程他人无法取代,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要使学生“主动”地“由内向外生长”,就应该努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快乐地学习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有快乐,学生才能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可爱,才能产生昂扬奋发的生活欲望,才会有强烈的学习发展动力,而能使学生快乐的基础应该是唤醒其原有的知识与经验。
首先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课例《荔枝》中,学生对结尾的疑问也来自于自己原有的知识。小学生大都喜欢明明白白的结尾,写文章时也喜欢把话写完整,不留一点想象的余地。老师面对学生这样的作文习惯,采取引导的方法,先肯定其想法,再让他们自己给课文续上“没有写完的文字”,学生兴趣盎然。这时候,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会更加积极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尽最大努力把结尾续好。这个时候,学生感觉课堂环境是温馨的,自己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幸福的。
其次是学生的经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容易忽略的是学生的经验。经验是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交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它既是经验的过程,也是经验的结果,是经验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它既指经验着的事物,也指经验着的感受,是经验着的事物和感受的统一。课例《荔枝》中在小组讨论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这就像听一首歌曲,在听众还在继续欣赏的时候,歌曲却戛然而止了,让人觉得比较突然。”这就是借用听歌的已有经验。借用已有的经验发现问题,想法解决问题,进而建构起自己新的知识体系,正是学习的规律。所以说,学生的经验也是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们必须明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仅仅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激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望,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不可为了借助而借助,也不可仅仅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按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在“发展区”内得到尽可能大的收获。如课例《荔枝》中,老师没有满足学生续写结尾,而是在学生续写之后,引导其探讨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这个过程应该是老师的智慧,也是新课程课堂文化竭力提倡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点拨,学生明白了“此情绵绵无绝期”的妙处,重新建构了关于文章结尾方面的新的知识结构。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学习的过程正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
过程。
人的生命发展最根本性的是主体性的发展。人的主体性是与生俱来的,但往往是潜隐或沉睡的,需要激活和唤醒。正如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这种“唤醒”实现的状态是,孩子充分意识到:我是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我是能行、自信的人;我是主动学习、能动发展、能创新发明的人;我是富有自尊、人格独立、有情有谊、与众不同的人。这个目标的实现,在课堂上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呵护。在呵护中实现知识学习是“人类最大的欢乐”这一至高境界。
编辑 鲁翠红
(此时,有人开始议论了。)
师:你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真不简单!同学们,你们读读这句话,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小组讨论讨论吧。
(学生开始热烈讨论。)
生:我同意他的意见。这就像听一首歌曲,在听众还在继续欣赏的时候,歌曲却戛然而止了,让人觉得比较突然。
生: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课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最后一句虽然对母亲只字未提,但隐含着荔枝依旧年年红,而母亲却不能再亲口吃到荔枝等的遗憾,有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师:说得真精彩,鼓励一下!(学生掌声鼓励)那不妨请大家展开想象,试一试续上作者想说却没说的下一句话。
生:如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但爱吃荔枝的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们。
生:如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但母亲却再也看不到它的红艳,尝不到它的甜美!
……
师:大家续得太好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被你们续得淋漓尽致。自己把自己续的结尾写在课本的后面,为名作家改一回文章。那么大家想想,作者设计这样的结尾有没有好处呢?
生: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比直接表达完整的意思更含蓄,意义更深远。
生:这样的结尾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太厚重,用任何表达思念的语言表达都不过分,用任何表达思念的语言都表达不完。
师:确实如你们所说,这样结尾的作用用一句古诗来评价,就是此情绵绵无绝期!
生:老师,听到这儿,我还想起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和课文结尾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该是一样的。
师(掌声鼓励):真佩服你们,懂得真多!看来,多读书,大胆质疑,深入思考,才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
人生的境界应该是:快乐、幸福而终其一生。课堂是师生生命的一段历程,所以也应当让其享受生命之乐,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同時获得审美的体验,感受情趣的升华。使生命主体获得学习、成长的自主、自信之乐,感悟心灵自由,展示生命价值也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为此,教师应让课堂呈现快乐、和谐的气氛;顺应生命本性,让快乐的形式承载学习的内容;通过激赏,“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明代王阳明)。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这个学习的过程他人无法取代,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要使学生“主动”地“由内向外生长”,就应该努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快乐地学习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有快乐,学生才能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可爱,才能产生昂扬奋发的生活欲望,才会有强烈的学习发展动力,而能使学生快乐的基础应该是唤醒其原有的知识与经验。
首先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课例《荔枝》中,学生对结尾的疑问也来自于自己原有的知识。小学生大都喜欢明明白白的结尾,写文章时也喜欢把话写完整,不留一点想象的余地。老师面对学生这样的作文习惯,采取引导的方法,先肯定其想法,再让他们自己给课文续上“没有写完的文字”,学生兴趣盎然。这时候,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会更加积极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尽最大努力把结尾续好。这个时候,学生感觉课堂环境是温馨的,自己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幸福的。
其次是学生的经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容易忽略的是学生的经验。经验是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交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它既是经验的过程,也是经验的结果,是经验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它既指经验着的事物,也指经验着的感受,是经验着的事物和感受的统一。课例《荔枝》中在小组讨论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这就像听一首歌曲,在听众还在继续欣赏的时候,歌曲却戛然而止了,让人觉得比较突然。”这就是借用听歌的已有经验。借用已有的经验发现问题,想法解决问题,进而建构起自己新的知识体系,正是学习的规律。所以说,学生的经验也是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们必须明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仅仅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激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望,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不可为了借助而借助,也不可仅仅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按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在“发展区”内得到尽可能大的收获。如课例《荔枝》中,老师没有满足学生续写结尾,而是在学生续写之后,引导其探讨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这个过程应该是老师的智慧,也是新课程课堂文化竭力提倡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点拨,学生明白了“此情绵绵无绝期”的妙处,重新建构了关于文章结尾方面的新的知识结构。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学习的过程正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
过程。
人的生命发展最根本性的是主体性的发展。人的主体性是与生俱来的,但往往是潜隐或沉睡的,需要激活和唤醒。正如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这种“唤醒”实现的状态是,孩子充分意识到:我是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我是能行、自信的人;我是主动学习、能动发展、能创新发明的人;我是富有自尊、人格独立、有情有谊、与众不同的人。这个目标的实现,在课堂上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呵护。在呵护中实现知识学习是“人类最大的欢乐”这一至高境界。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