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把太多的精力用于分析课文,而忽视了一些专项能力点的必要训练,以致学生拿到有些题目无从入手,久而久之,学生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容易形成考试焦虑,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明显表现在言行举止上。考试是学生必然要面对的,教师适当地训练学生的应考能力是必要的。只有提高学生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考试焦虑。
一、找回自信,从容应对
大多数小学生是可以跟上班的,小学知识并不太难,只要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找回自信,则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从容应对,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个别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等着教师灌输、等着现在答案抄录、等着教师给定考点背诵。他们敬师如敬神,教师不定位的答案绝不敢也不想越过一步。其实,学生往往是教师的影子,有这样的学生,我们应反思自己,是考试指挥棒的引导,更是有些教师观念的固化。改变学生“小抄写员”命运的根本是让学生开动思维,在自主中找回自信。要多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要以学生熟悉的知识所牵涉的知识领域及结构为根据,让学生的思维实行跃进、越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语感,对语文学习有一种本质的感知,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在自由的课堂学习气氛中,多做推测问题,而不要一开始就过于追究推理的理由。这样,在“头脑风暴”中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让学生敢于冒险,不必拘泥于成功与失败,不为外部的赏罚而左右。教师提供了教材结构后,在指导上应注意形成丰富的图像,并防止过早语言化。要一边组织部分材料,—边活用材料,让学生在自发的思考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小学生直觉思维一旦形成,课堂便会如春花开放,课堂生成便会五彩缤纷。
二、融合文本,渗透训练
小学语文里有很多知识点和能力点需要训练,这些训练可以安排专门的训练,当然最好的训练途径是文本相融合,渗透训练。在具体语境中,训练得自然、实在,学生容易产生联想。苏教版小学语文没有安排专门的修改病句或修辞语法知识的练习,却在文本中有意无意地暗示、点化教师和学生结合语境作具体分析。如:《黄果树瀑布》(见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后第4题有这样一个题目:“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有的教师只是笼统地告诉学生: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很宽,声响很大。这样的告知是很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必须通过具体的句子分析说明其特点,才能让问题具体化。
1.以叶圣陶的《瀑布》为引子出示“还没看见它,……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讨论:作者把瀑布比做哪些东西?
2.出示句子分析好在哪里?
(1)“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生1:一个“飘”说明黄果树瀑布的远和大。生2:“拂”看上去,实则很有力——因为渐近渐响。生3:在这里把瀑布声比做风声、潮水声,人喧马嘶声,有力地突出了其渐近渐响的特点。从瀑布的声响我们推想到瀑布肯定是很大的。
(2)“瀑布激起的水花,……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生:“银雨洒金街”让人联想到瀑布如银,街如金?
师:为什么说“街如金”呢?
生1:可能瀑布激起的水花,受到阳光的反射,金光闪闪的。生2:也有可能暗示,黄果树瀑布风景秀丽,引来了许多游客,为这个街道带来了商机,也带来了滚滚财源——日进斗金,这里真是金街啊!
(3)“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这一句写了什么?
生:这个比喻,把瀑布的声响比做雷声,用“轰鸣”说明声音大,用“山回谷应”说明时间响得久,传得远。
(4)“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这个句子好在哪里?
生1:一个“灌”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生2:把山谷比做乐池,用“奏鸣”形容,写出了瀑布的回声,突出了声响和气势。
(5)“……瀑布悬挂……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你从这一句读出了什么?
生1:什么叫“白练”?
师:你用什么方法能知道答案?
生1:我可以查字典,可以从手头辅导资料里找,当然,我也可以问老师啊!生2:还可以看图猜,白练就是大白布,大丝带,大丝绢呗!
师:你们还从这句中读出什么?
生1:“千万架织布机”说明瀑布很宽,“大合奏”说明声音很响。
(6)“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你能用成语或诗句来形容感受吗?
生1:心旷神怡。生2:身临其境。生3:“飞流直下三千发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集中训练,对比剖析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单就修辞来说,就远不止比喻,最常用的还有夸张、拟人、排比等。夸张是故意夸大或缩小,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排比,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把这些修辞放在一起集中训练,学生会在比照中,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在小语教学中,特别要说的是改病句之类的训练,这些可以在每堂课上渗透一两个句子让学生改,每天换一个类型,让学生开阔眼界,至于短文综合修改类,更多的要和习作讲读结合起来教学。
在小语教学中专项训练的内容有很多,如:一年级的初步了解用音序、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的方法,学习独立识字;二年级的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三年级的总分构段;四年级的句式改写;五年级的修改病句;六年级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这些知识点,不管你平时是否训练过,考试或实践中都是经常要面对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专项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进行专项训练,学生的考试焦虑就会越来越强烈。
一、找回自信,从容应对
大多数小学生是可以跟上班的,小学知识并不太难,只要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找回自信,则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从容应对,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个别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等着教师灌输、等着现在答案抄录、等着教师给定考点背诵。他们敬师如敬神,教师不定位的答案绝不敢也不想越过一步。其实,学生往往是教师的影子,有这样的学生,我们应反思自己,是考试指挥棒的引导,更是有些教师观念的固化。改变学生“小抄写员”命运的根本是让学生开动思维,在自主中找回自信。要多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要以学生熟悉的知识所牵涉的知识领域及结构为根据,让学生的思维实行跃进、越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语感,对语文学习有一种本质的感知,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在自由的课堂学习气氛中,多做推测问题,而不要一开始就过于追究推理的理由。这样,在“头脑风暴”中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让学生敢于冒险,不必拘泥于成功与失败,不为外部的赏罚而左右。教师提供了教材结构后,在指导上应注意形成丰富的图像,并防止过早语言化。要一边组织部分材料,—边活用材料,让学生在自发的思考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小学生直觉思维一旦形成,课堂便会如春花开放,课堂生成便会五彩缤纷。
二、融合文本,渗透训练
小学语文里有很多知识点和能力点需要训练,这些训练可以安排专门的训练,当然最好的训练途径是文本相融合,渗透训练。在具体语境中,训练得自然、实在,学生容易产生联想。苏教版小学语文没有安排专门的修改病句或修辞语法知识的练习,却在文本中有意无意地暗示、点化教师和学生结合语境作具体分析。如:《黄果树瀑布》(见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后第4题有这样一个题目:“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有的教师只是笼统地告诉学生: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很宽,声响很大。这样的告知是很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必须通过具体的句子分析说明其特点,才能让问题具体化。
1.以叶圣陶的《瀑布》为引子出示“还没看见它,……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讨论:作者把瀑布比做哪些东西?
2.出示句子分析好在哪里?
(1)“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生1:一个“飘”说明黄果树瀑布的远和大。生2:“拂”看上去,实则很有力——因为渐近渐响。生3:在这里把瀑布声比做风声、潮水声,人喧马嘶声,有力地突出了其渐近渐响的特点。从瀑布的声响我们推想到瀑布肯定是很大的。
(2)“瀑布激起的水花,……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生:“银雨洒金街”让人联想到瀑布如银,街如金?
师:为什么说“街如金”呢?
生1:可能瀑布激起的水花,受到阳光的反射,金光闪闪的。生2:也有可能暗示,黄果树瀑布风景秀丽,引来了许多游客,为这个街道带来了商机,也带来了滚滚财源——日进斗金,这里真是金街啊!
(3)“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这一句写了什么?
生:这个比喻,把瀑布的声响比做雷声,用“轰鸣”说明声音大,用“山回谷应”说明时间响得久,传得远。
(4)“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这个句子好在哪里?
生1:一个“灌”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生2:把山谷比做乐池,用“奏鸣”形容,写出了瀑布的回声,突出了声响和气势。
(5)“……瀑布悬挂……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你从这一句读出了什么?
生1:什么叫“白练”?
师:你用什么方法能知道答案?
生1:我可以查字典,可以从手头辅导资料里找,当然,我也可以问老师啊!生2:还可以看图猜,白练就是大白布,大丝带,大丝绢呗!
师:你们还从这句中读出什么?
生1:“千万架织布机”说明瀑布很宽,“大合奏”说明声音很响。
(6)“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你能用成语或诗句来形容感受吗?
生1:心旷神怡。生2:身临其境。生3:“飞流直下三千发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集中训练,对比剖析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单就修辞来说,就远不止比喻,最常用的还有夸张、拟人、排比等。夸张是故意夸大或缩小,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排比,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把这些修辞放在一起集中训练,学生会在比照中,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在小语教学中,特别要说的是改病句之类的训练,这些可以在每堂课上渗透一两个句子让学生改,每天换一个类型,让学生开阔眼界,至于短文综合修改类,更多的要和习作讲读结合起来教学。
在小语教学中专项训练的内容有很多,如:一年级的初步了解用音序、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的方法,学习独立识字;二年级的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三年级的总分构段;四年级的句式改写;五年级的修改病句;六年级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这些知识点,不管你平时是否训练过,考试或实践中都是经常要面对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专项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进行专项训练,学生的考试焦虑就会越来越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