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一种持续的多学科、多领域协同研究的集成。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被置于基础地位。而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师尤其是我们小学品德教师更是责无旁贷。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小学品德课正是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主渠道。如何有效进行品德教学,彰显品德核心素养?
一、创设学习兴趣,助推品德养成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如果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将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有效调控范围内。如《和诚实交朋友》教师在执教时则用儿歌激趣,揭示课题。边打节奏边唱儿歌《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一下子就缓解了课堂沉闷气氛,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唱完后教师过渡说,同学们,老师猜大家平时一定非常喜欢做游戏,是吗?我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教师相机揭题。(板书课题《和诚实交朋友》)。那什么叫做诚实?是啊,诚实就是说真话,不撒谎;做实事,不骗人等。怎样才能和诚实交上朋友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动画故事吧。(播放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视频)。由于传奇色彩的童话故事,多媒体的运用,启迪了学生思维,学生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教师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诚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品质,因为雄日诚实,得到了国王的信任,雄日成了国王继承人。其实,不仅仅是国王信任诚实的孩子,所有人都信任诚实的孩子。板书:(诚实孩子值得信任)。顺势利导,在后来的教学中教师引用的诚实榜样就是所在班的鲜活人物。当美丽的照片呈现在大屏幕上时,一下子就把教学推向了高潮,学生非常感兴趣,瞬间打开记忆的宝库。整个教学流程教师以兴趣为着眼点,衔接得紧密,显得流畅,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为学生养成诚实的品德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二、开发学习潜能,注重拓展挖掘
从品德与社会学科来看,它是一门综合性文科课程,这种特点决定了学生课堂上的思维方式会较多地运用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比较活跃,具有较大的情感性、形象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及时捕捉并利用一切有价值的动态生成的资源,就会获得意外的成功。课堂上面对学生在思路上旁逸斜出、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这些“歧路动态资源”,是把他们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挖掘?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我提倡必须明智选择后者。在教学中只有抓住了孩子們的这些“歧路”动态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以学定教,才会使课堂折射出师生、生生互动的流光溢彩。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一位教师在执教《我们的大地妈妈》时,设疑“当你看见有同学踩草坪,你准备怎么办?”于是创设情景让学生表演,一生上台表演了对踩草坪的同学进行耐心的劝说。他真诚的劝说使得踩草坪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并退出了草坪,老师正感到欣慰时,不料下面有一个同学却举手说:老师,他劝别人不踩草坪,自己也跑到草坪上去了——猛的大家这才发现,由于是模拟表演,孩子真的站在“草坪”上却浑然不知。但我们的上课老师没有慌神,而是正视问题的存在,及时将这一生成性的问题转化为教学资源,迅速抛出问题:如果你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怎样做才更好呢?让孩子分组展开讨论,结果孩子们达成共识:站在草坪外示意和劝阻。相反,若教师置之不理,学生爱护环境,则就会大打折扣。然而就是教师的小小举动尊重了学生独特体验,给了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与空间,既增强了学生处理问题的细致和全面性,聚焦了品德核心素养,也让教学内容增值。
三、采取体验方法,深入走进文本
新课程强调体验式学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因此,“体验式”调控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就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实践性体验中进行调控;二是在心理性体验中进行。借助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去探究和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感情,洞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立场、观点和内心感受。在心理性体验中进行调控,可以让学生超越时空、虚拟地经历某件事或对自身的经历进行回味,并从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
《走近残疾人》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心里想着他们》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残疾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生活中、电视网络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残疾人,肤浅地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状况,零星地知晓他们的一些故事和社会为残疾人建设的一些设施、设备;陌生的是他们对残疾人缺乏足够的认识,只仅仅认识到生理上与正常人的差异,他们无法走进残疾人的内心,不知道残疾人的内心需求,有的甚至认为残疾人低人一等,在言行举止上对残疾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大多数学生见到残疾人会避而远之,缺少与残疾人交往的必备知识,甚至在心理上产生歧视感、恐惧感。但教师在执教时紧扣“走近”二字,以学生对“残疾人”的最初感知为基点,采用“体验感悟、小组合作、信息交流、师生共评”等策略,重点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升华情感,“知”“行”渗透。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对残疾人的情感逐渐加深,由“同情——理解——赏识——尊重——关注”,最终情感内化为行动,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他们时,在必要时主动采取适宜的方式伸出爱的手,与他们和谐相处,从而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正是由于采用的教学方法得当,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看似很难上的课,却给学生和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让我们意识到培养小学品德核心素养,体验式教学法,无疑不是重要途径。
一、创设学习兴趣,助推品德养成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如果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将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有效调控范围内。如《和诚实交朋友》教师在执教时则用儿歌激趣,揭示课题。边打节奏边唱儿歌《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一下子就缓解了课堂沉闷气氛,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唱完后教师过渡说,同学们,老师猜大家平时一定非常喜欢做游戏,是吗?我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教师相机揭题。(板书课题《和诚实交朋友》)。那什么叫做诚实?是啊,诚实就是说真话,不撒谎;做实事,不骗人等。怎样才能和诚实交上朋友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动画故事吧。(播放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视频)。由于传奇色彩的童话故事,多媒体的运用,启迪了学生思维,学生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教师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诚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品质,因为雄日诚实,得到了国王的信任,雄日成了国王继承人。其实,不仅仅是国王信任诚实的孩子,所有人都信任诚实的孩子。板书:(诚实孩子值得信任)。顺势利导,在后来的教学中教师引用的诚实榜样就是所在班的鲜活人物。当美丽的照片呈现在大屏幕上时,一下子就把教学推向了高潮,学生非常感兴趣,瞬间打开记忆的宝库。整个教学流程教师以兴趣为着眼点,衔接得紧密,显得流畅,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为学生养成诚实的品德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二、开发学习潜能,注重拓展挖掘
从品德与社会学科来看,它是一门综合性文科课程,这种特点决定了学生课堂上的思维方式会较多地运用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比较活跃,具有较大的情感性、形象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及时捕捉并利用一切有价值的动态生成的资源,就会获得意外的成功。课堂上面对学生在思路上旁逸斜出、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这些“歧路动态资源”,是把他们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挖掘?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我提倡必须明智选择后者。在教学中只有抓住了孩子們的这些“歧路”动态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以学定教,才会使课堂折射出师生、生生互动的流光溢彩。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一位教师在执教《我们的大地妈妈》时,设疑“当你看见有同学踩草坪,你准备怎么办?”于是创设情景让学生表演,一生上台表演了对踩草坪的同学进行耐心的劝说。他真诚的劝说使得踩草坪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并退出了草坪,老师正感到欣慰时,不料下面有一个同学却举手说:老师,他劝别人不踩草坪,自己也跑到草坪上去了——猛的大家这才发现,由于是模拟表演,孩子真的站在“草坪”上却浑然不知。但我们的上课老师没有慌神,而是正视问题的存在,及时将这一生成性的问题转化为教学资源,迅速抛出问题:如果你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怎样做才更好呢?让孩子分组展开讨论,结果孩子们达成共识:站在草坪外示意和劝阻。相反,若教师置之不理,学生爱护环境,则就会大打折扣。然而就是教师的小小举动尊重了学生独特体验,给了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与空间,既增强了学生处理问题的细致和全面性,聚焦了品德核心素养,也让教学内容增值。
三、采取体验方法,深入走进文本
新课程强调体验式学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因此,“体验式”调控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就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实践性体验中进行调控;二是在心理性体验中进行。借助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去探究和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感情,洞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立场、观点和内心感受。在心理性体验中进行调控,可以让学生超越时空、虚拟地经历某件事或对自身的经历进行回味,并从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
《走近残疾人》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心里想着他们》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残疾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生活中、电视网络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残疾人,肤浅地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状况,零星地知晓他们的一些故事和社会为残疾人建设的一些设施、设备;陌生的是他们对残疾人缺乏足够的认识,只仅仅认识到生理上与正常人的差异,他们无法走进残疾人的内心,不知道残疾人的内心需求,有的甚至认为残疾人低人一等,在言行举止上对残疾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大多数学生见到残疾人会避而远之,缺少与残疾人交往的必备知识,甚至在心理上产生歧视感、恐惧感。但教师在执教时紧扣“走近”二字,以学生对“残疾人”的最初感知为基点,采用“体验感悟、小组合作、信息交流、师生共评”等策略,重点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升华情感,“知”“行”渗透。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对残疾人的情感逐渐加深,由“同情——理解——赏识——尊重——关注”,最终情感内化为行动,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他们时,在必要时主动采取适宜的方式伸出爱的手,与他们和谐相处,从而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正是由于采用的教学方法得当,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看似很难上的课,却给学生和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让我们意识到培养小学品德核心素养,体验式教学法,无疑不是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