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雷雨》看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6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美国语言学家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在语用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文从对典范的现代话剧《雷雨》的语言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学者观点的分析来重新审视这一理论,进而探询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看待它。
  关键词: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 《雷雨》 语境
  
  一、Grice的会话原则
  
  成功的交谈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话语组成的,它要求参加交谈的各方共同努力。要使交谈成功,参与者们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交际目的,即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至少有一个被交际双方都接受的大方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交谈者必须遵守一些原则,其中有影响的就是美国语言学家Grice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合作原则”。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并称该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作为根本原则具体体现为以下四条原则:
  1.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①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所需要的信息;②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努力使你说的话是真实的。①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②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说话的内容要有关联。
  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说话内容要清楚明白。①避免晦涩的词语;②避免歧义;③说话要简练;④说话要有条理。
  “合作原则”还认为,如果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一方的话语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那么他很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听话人一方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目的,也就是要明白他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把这种在言语交际中推导出来的隐含意义称作“会话含义”,并由此形成“会话含义理论”。
  对于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我们能否理解为:如果交际的双方严格遵循合作原则,会话就可以顺利进行?我们在理解交际双方的观点时只依据字面意思是不够的;如果交际中一方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就会形成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
  
  二、话剧语言的特殊性
  
  话剧这一文学样式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戏剧冲突,表达思想内容,反映社会现实,进而揭示话剧本身的价值,话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的对话。遵守Grice所提出的会话理论中的合作原则,很多时候会促进会话的顺利进行,但是这时还会产生“会话含义”吗?当然,在话剧中,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复杂的心理世界,构成激烈的戏剧冲突,常常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以求产生更为丰富的会话含义,从而增加话剧本身的厚重感,以给观众留下无限的思考空间,增强话剧的可观性。这种故意违反,并不违背四条准则。我们选取了现代话剧典范之作《雷雨》的第四幕,因为这一幕是全剧的高潮,是戏剧冲突最激烈最集中的部分,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也表现的最为淋漓尽致。通过对语言上最具代表性的一幕的分析来考察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可能更具说服力。
  
  三、《雷雨》语言对会话合作原则的违反和遵守
  
  (一)对会话原则的表面违反
  (1)周朴园:这样的的雨,你出去走?
   周繁漪:嗯,——(忽然报复地)我有神经病。
   周朴园:我问你,你刚才在哪儿?
   周繁漪:(厌恶地)你不用管。
   周朴园:(打量他)你的衣服都湿了,还不脱了它?
   周繁漪:(冷冷地,有意义地)我心里发热,我要在外面冰一冰。
   周朴园:(不耐烦地)不要胡言乱语的,你刚才究竟上哪儿去了?
  这段对话的语境是,周繁漪在得知周萍爱着四凤,并且要离开周公馆之后,受到巨大的打击,在雨夜跟踪周萍到四凤家,亲见他们两个的私情后回到周公馆。在第一问中,周繁漪“我有神经病”的回答明显超出了交谈所需要的信息,违反了数量准则,同时这又是不真实的,违反了质量准则,她所要传达出的“会话含义”是什么呢?周繁漪本没有病,但是周朴园为了在精神上统治她,硬说她有神经病,逼她看大夫,逼她喝药,而这一回答正是对周朴园的不满和反抗,透露出的“会话含义”是:你不是说我有神经病吗,神经病干什么都是正常的,你不应该问我。而第二个回答“你不用管”则是明显地违背了合作原则,以至这个话题不能继续,周朴园只得另换一个话题,让周繁漪把湿衣服脱了,这时周繁漪只要回答脱或不脱就可以了,但她的回答是“我心里发热,我要在外面冰一冰”,这样的回答比较晦涩,违反了方式准则,以致让不了解她刚才所见所闻和她此时心情的周朴园摸不着头脑,认为她是胡言乱语。其实这句话是说出了周繁漪自己内心的激动、燥热和愤怒,这也是周繁漪“雷雨式”性格即将爆发的前奏。短短几句话透露出无限丰富的会话含义,周繁漪反常的话语正表现出周萍的背叛对她的触动之大,同时她的反抗性格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让人感到“雷雨”将来的阴森和恐怖。
  (2)周蘩漪:(镇静)我,你刚才在门口?
   鲁 贵:(低声)对了。(更秘密地)我看见大少爷正跟您打架,我—(假笑)我就没敢进来。
  在这两句话中,鲁贵的回答显然超出了交谈所需要的信息,违反了数量准则。他为什么要违反呢?他要传达出什么会话含义呢?原来,鲁贵是想来求周繁漪继续让他和四凤留在周公馆,他之所以很有把握地来,是因为他知道周繁漪和周萍在一起的事,想以此来要挟周繁漪,因此,他要表达的会话含义是:我可是知道你和大少爷的关系的,聪明的,你就让我留下,否则我要将它公之与众,那时可就有你的好看了。仅仅一句话就把鲁贵那无赖性格和丑恶脸孔展现在观众面前。
  (3)周 萍:(望着弟弟,转向蘩漪)你这是何苦!过去的事情你何必说呢?叫弟弟一生不快活。
   周蘩漪:(失了母性,喊着)我没有孩子,我没有丈夫,我没有家,我什么都没有,我只要你说:我—我是你的。
  这是周蘩漪在挽留周萍不得,利用周冲失败后发出的呐喊,从字面上看它是不真实的,违反了质量准则,但它却生成异常丰富的会话含义。这是周蘩漪在绝望之后的呐喊,她追求幸福,追求爱情,在她心里,周萍是支撑她活下去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眼看着连这最后一根稻草也抓不住了,她的精神要崩溃了,丈夫跟她不仅没有爱情,还要从精神和肉体上折磨她,孩子自然也不是爱情的结晶,而那个她生活了十八年的家对于她来说就是个地狱,所以丈夫、孩子和家都不是她想要的,这是她对自己所有的遭遇的全盘否定,是彻彻底底的抗争。只有周萍是她真心追求的,是能给她希望的,是把她从地狱中救出的人,所以她不顾一切地、疯狂地要抓住他。这是一个备受摧残的不幸女人从内心发出的对命运的拷问和泣血的控诉。至此,她“雷雨式”的性格充分显现,也把戏剧冲突推向了高潮。
  从以上例子可见,有时故意违反会话的合作原则会收到不同一般的效果,它可以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立体化展现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征,让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有血有肉;同时,在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时,常常说明人物之间不是太坦白,有话外之音、言外之意,这就容易造成误会,也就容易激化戏剧矛盾,从而促进情节的发展。从观众的角度讲,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话语,因为其带有隐含的意义,这就给观众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在观看话剧时,观众就不是坐在那里被动地接受,而要主动参与,这便容易进入话剧所创设的氛围之中,这也就增加了话剧对观众的吸引力。
  
  (二)对会话原则的表面遵守
  (4)〔朴园走回沙发,坐下叹一口气。招周冲来,周冲走近。〕
  周朴园:(寂寞地)今天——呃,爸爸有一点觉得自己老了。(停)你知道么?
  周 冲:(冷淡地)不,不知道,爸。
  周朴园:(忽然)你怕你爸爸有一天死了,没有人照拂你,你不怕么?
  周 冲:(无表情地)嗯,怕。
  周朴园:(想自己的儿子亲近他,可亲地)你今天早上说要拿你的学费帮一个人,你说说看,我也许答应你。
   周 冲:(悔怨地)那是我糊涂,以后我不会这样说话了。
  〔半晌〕。
   周朴园:(恳求地)后天我们就搬新房子,你不喜欢么?
   周 冲:嗯。
  〔半晌〕。
   周朴园:(责备地望着周冲)你对我说话很少。
  (5)周 萍:(悔惧)什么时候你在那里?
   周蘩漪:(低头)我看着你从窗户进去。
   周 萍:(急切)你呢?
   周蘩漪:(无神地望着前面)就走到窗户前面站着。
   周 萍:那么有一个女人叹气的声音是你么?
   周蘩漪:嗯。
   周 萍:后来,你又在那里站多半天?
   周蘩漪:(慢而清朗地)大概是直等到你走。
   周 萍:哦!(走到他身旁,低声)那窗户是你关上的,是么?
   周蘩漪:(更低的声音,阴沉地)嗯,我。
   周 萍:(恨极,恶毒地)你是我想不到的一个怪物!
   周蘩漪:(抬起头)什么?
   周 萍:(暴烈地)你真是一个疯子!
   周蘩漪:(无表情地望着他)你要怎么样?
   周 萍:(狠恶地)我要你死!再见吧!
  这两段对话简洁、清楚、真实,严格地遵守了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那么它是否会让对话顺利进行,而不产生会话含义呢?我们仔细分析这两段话,会发现一段发生在父子之间,一段发生在情人之间。父子、情人是比较亲密的关系,但从他们简洁的对话之中,我们看不到一丝亲密,感受不到一点温情,剧中人物似乎有意通过这种严格遵守会话合作原则的对话来告诉观众一些隐含的信息,那就是他们的关系已经很疏远。对话(5)中,周冲的回答简洁得让人感觉是在应付,表面的遵守其实是内心的不遵守,他不想继续对话,结果使这种本应严格遵守会话合作原则的对话不欢而散,并没有收到会话的另一方周朴园所预想的效果。对话(5)中,周蘩漪的每个回答都充满着一个被人抛弃的怨妇的有意的报复。她回答自己走到窗前站着,发出叹息,直到周萍离开,说明她已经知道周萍所做的一切,如果他还坚持离开自己,那么她就有可能把这一切公之于众,而她承认窗户是自己关的,意思好像是说,如果把她逼急了,她什么事都能干出来。这些推断并不是我们的主观臆断,后面剧情的发展都证明事实确实是这样的。
  
  四、关于Grice会话合作原则的一点思考
  
  以上我们选取了《雷雨》第四幕中的一些典型对话,运用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在话剧人物对话之中,违背某种会话合作原则是经常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表面遵守会话合作理论,有时也会产生隐含意义,甚至让会话不能继续,从而导致交际失败,上文的例子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会话中还有一种情况是,即便违反了会话合作原则也不产生“会话含义”,如:
  (6)顾 客:有瓶胆卖吗?
   卖主甲:没有。
   卖主乙:没有。刚脱手。您晚了一步。
   卖主丙:没有。刚脱手。您晚了一步。南京东路三号有的,您快去①。
  在这段对话中,买主甲是严格遵守会话合作原则的,但是这可能是交际效果最差的答复;卖主丙明显违背了量的准则,但却是最成功的交际,而且我们看不出这里会产生什么“会话含义”。由此可见,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在是否产生会话含义这一点上,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具体语境具体分析,想用一条具体的理论概括所有的具有偶然性和多变性的会话是行不通的,所以,认为“作为一个从哲学高度提出的语用原则,合作原则对于言语交际的指导作用具有全面覆盖和不可违反的特点②”,似乎太绝对化了。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呢?钱冠连先生在《汉语文化语用学》中全盘否认合作原则,认为“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可以不必是原则”,并提出了自己的会话原则:“目的—意图”原则。钱先生是通过列举不遵守合作原则却可以成功交际的例子来否定Grice的观点的,但是有些例子不是太令人信服。比如,在“量的不必合作”这一点上,钱先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7)语境:某家正谈论着换液化气罐的工人答应三点钟上门来。(门铃响。)
   丈夫:来了。
  (妻子连忙走进厨房。)
   妻子:什么“来了”?
  丈夫给出的信息不足,但他求简还是成功了,证明是妻子的行动紧扣丈夫话题。原因是有话前行为(议论某某工人应该三点钟搬来液化气罐)做依托。这说明话前行为是求简求省的条件之一③。正是因为有话前行为,所以丈夫给出的信息是充足的。如果回答“换液化气罐的工人来了”,反而会让妻子感觉到罗嗦,超出了谈话所需的的信息,违反了量的准则。当然,钱先生的观点还是很有建树的,但通过个别的例子就全盘否定Grice的观点,也未免有些武断。另外,我们认为“目的—意图”反映的是交际的目的,主要是会话之前所具有的行为,而会话原则主要是在会话过程中起作用,所以它们关涉的是会话的不同阶段,不存在一个代替另一个的问题。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各取精华,才能更好地指导言语交际,促进文学创作。
  
  注 释:
  ①③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②刘伯奎《中华文化和汉语语用》,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曹 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2]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何自然.语用学和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苗 辉,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言意之辨”是中国哲学、语言学的古老而经典的命题,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就在于其字面意义之外还蕴含了意蕴无穷的“言外之意”。本文试图从情感的外化和语境的显示两个方面,结合一些文学作品,对文学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根源进行探讨。  关键词:言外之意 情感 语境    文学语言关注人们博大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注重用主体的精神去拥抱客体,以直觉感情去引导和化解创作时的复杂情绪,并将它升华到作品中,使作品呈现出
期刊
摘 要:音节音量测量方法是一种测量音节综合声学数据的简易方法,它使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和Excel统计软件,参考英国语言学家巴维尔先生的V值公式,获得语音频率、振幅、时长的多维数值,使之与语音上的听觉印象“轻”“重”相对应。运用这种方法测量南京方言的音节音量,结果显示,该方言的轻声和北京话属于不同类型。  关键词:音节音量 V值公式 南京方言轻声    一、音节轻重、音量与V值    (一)音
期刊
摘 要: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介词及其相关格式的研究就一直得到语法学界的重视。21世纪后,随着汉语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通过借鉴语法等国外语言学理论,学者们在用新的视角研究介词时,提出了介词框架的概念,并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作为介词框架中广泛使用的“P+X+看来”,也得到了学者的关注。本文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对现代汉语介词框架“P+X+看来”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总结了教材、专著、论文等各种
期刊
摘 要:现代汉语中存在“有一X没一X”的语言现象,本文拟在“语义-语法”场的观点基础上,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该现象进行考察。将其作为一个对称的固定短语进行三个层面地分析,发现“有一X没一X”是一个非自足的固定短语,具有对举性,其中X属数量词范畴,与“一”构成“一X”的数量结构,X选择范围受其所在的语义、语法场的限制,具有封闭性。从句法层面看,“有一X没一X”在句中有三种存在形式,分别为“有
期刊
摘 要:“X+以降”是书面语中常见的一种格式,主要表达从某一时间点开始一直延续到说话时的一段时间。本文考察“X+以降”格式的语义功能和句法功能,并对此格式的虚化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分析。  关键词:“以降” “X+以降” 词汇化    “X+以降”格式是目前在书面语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格式,如“秦汉以降”“20世纪以降”“曹雪芹以降”等。格式究竟表达什么含义,哪些成分可以出现在该格式中,格式的句法语
期刊
“门”在汉语中表示“房屋或区域的可以开关的出入口”,它象征着隐私和安全。“X门”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能最大限度地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关注,并广泛流行。“解说门”“电话门”“窦唯门”“裁员门”“艳照门”等,我们发现“X门”已经成为一种人们关注的流行的语言现象。  “X门”的语义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  (一)外来词阶段,表现具有爆炸性的政治丑闻。此词源于1972美国政坛发生的水门事件,“gate”
期刊
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一出口,喜爱者争相使用并仿造。一时间,大小报刊杂志上出现了众多“痛并快乐着”和一些别出心裁的“A并B着”的说法。探讨这句话流行的原因以及它流行开来后产生的诸多相关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关于“痛并快乐着”流行的原因,谢质彬先生有“反常出新”一说。(《语文建设》2002年第4期)对于这一点,笔者非常赞同。此外,笔者认为还有两点也是其流行的重要因素:其一,一个“并”字使得整个句子结
期刊
摘 要:从表示“江河湖海”的“江湖”,到表示“时尚前卫”的“很江湖”,“江湖”一词的意义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本文简述了“江湖”一词意义的发展,并简要分析其意义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江湖 很江湖 “副格”    查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江湖”一词及与其相关的词语解释如下:  【江湖】,旧时泛指四方各地:闯~|流落~。  【江湖】,旧时指各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生活的人,也指这种人所从
期刊
摘 要:汉英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能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本文通过对《红楼梦》汉英版本中有关“生”的委婉语的典型例子的对比分析,来透视这些委婉语所反映的英汉不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红楼梦》汉英版本 委婉语 对比分析 文化透视    不管是在东方国家还是在西方国家,已婚女性怀孕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由于人们通常会把英语中的“pregnant”和汉语中的“怀
期刊
摘要:“不A不B”式词语是四字格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类,本文以近代汉语的语料为考察对象,对该格式词语的语源探究、语义类型、A与B的语法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发现该格式词语具有能产性、灵活性的特点。  关键词:近代汉语 “不A不B”式语句 语义    四字格是汉语当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自古至今都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不A不B”式词语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该形式在近代汉语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近代汉语出现的大多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