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看“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这要求教师面对学生的习作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仅要评价习作的内容,还要评价学生的习作态度;不仅要评价习作是否表达了真实情感,还要看学生的表达是否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观察日记赏评》一课,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种植豌豆、萝卜种子的过程,连续记了一个星期的观察日记之后进行的欣赏和评议活动。教师发现了学生日记中的闪光点,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有机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赏评过程中学会观察方法,学习用不同的形式自由地、个性化地表达。整节课以赏评为主线,以颁发多元化的奖项贯穿,鼓励学生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提高表达能力。
一、多元化的奖项,增强习作自信心
课标提倡教师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习作。只要发现学生日记中可取的优点,哪怕只是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句子,教师都要给予表扬,及时肯定,用多元化的奖励,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1.评价观察方法——观察金点子
在“佳句欣赏”环节,教师出示精心挑选的学生日记中的精彩句子,引导学生在互评中领悟观察方法。
张子龙:今天,我的豌豆种子长出了5厘米的小芽。
张晓瑜:今天我特别观察了一下萝卜种,它终于张开了黄色的小嘴,但别的地方还是红着个脸。
杨桐:晒了一天太阳的种子没有任何变化,但是,盖着塑料膜的那盆珍珠岩栽的豌豆,塑料膜上全是水珠。
栾秋实:今天,我在花盆里发现了许多种子皮,这些种子皮上都有一个小洞,我猜想这就是小芽破种而出时把皮弄破的痕迹吧。
学生在欣赏同学精彩句子的同时,发现了观察的方法,如:观察种子的数量、高度、颜色、根和自己的心情。
教师小结:杨桐和栾秋实同学的日记告诉我们,细致的观察就是要发现细节的地方有没有变化。这些同学们告诉了大家观察方法,因此,奖励他们为大家出了“观察金点子”,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四年级学生刚刚具备写一段话的能力,有些学生在连句成段方面还存在困难,但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个别好句,及时进行鼓励。“佳句欣赏”的奖励项目,使习作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评价表达能力——最佳表达奖
在中年级的口语交际的要求中说到要学生“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讲得清楚是写得清楚的前提。培养学生清楚的表达能力,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基本功之一。出示学生日记中表达清楚的句子,引导学生欣赏,评一评写清楚了什么。
董欣杨:我先在三个花盆里倒上陶砾,再放上珍珠岩,又放上了种子。那黄色盆是妈妈的,放的是一圈豌豆种子,里面一圈是萝卜种子;我的花盆是绿色的,跟妈妈摆种子的方法是一样的;蓝色盆的是爸爸的,半圈种的是豌豆种子,另外半圈是萝卜种子。最后,我在三个花盆里又放了一些珍珠岩,又浇上水,蒙上膜儿放在了阳台上。
李博达:今天我把种子播种的时候,按照说明书上写的做。我先把陶砾放在花盆的最底下,然后在陶砾的上面放了一些珍珠岩,大约4厘米厚。再往珍珠岩上面撒了种子,最后在这些种子上面再撒上2厘米厚的珍珠岩。我又给花盆上盖了一层覆膜,用橡皮筋固定在花盆边上,又用牙签扎了两个眼儿。
车赛西亚:今天种子又长高了1毫米,还把珍珠岩顶了起来。
今天我回家发现很多豌豆从珍珠岩中蹦了出来。
学生自己可以从语言文字中感悟到车赛西亚日记中的“顶”和“蹦”形象生动地写清楚了豌豆种子发芽、生长时的动作,显得生机勃勃;学生领悟到前两个同学都在写种种子的过程,但是董欣杨写清楚了妈妈、爸爸和自己种种子所用的花盆颜色和一整圈儿与半圈的种法;李博达写清楚了种子播种的步骤。
通过实例,学生在互评中,领悟了“表达要清楚”的多种表现形式;教师的引导并不能停留在此,还要进一步点明“写作文的时候,自己怎样做的就按怎样的顺序写下来;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就把前因后果真实地写下来。因为,作文就是反映生活。所以,写作文没什么难的。”教师简单朴实的话,表明了自己作文教学的理念: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教学只有以生活为本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他们真正建立起习作的自信心。
二、多元化的评价表达方式,鼓励个性化的表达
课标在中年级习作要求中提到“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表明小学生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和情感,即应当写出“童心”、“童真”、“童趣”。教师的评价应肯定学生真实的、富有个性化特点的语言,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
1.评价个性化的语言
学生各自的生活都不相同,带有个性色彩。即便是种植同样的种子,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也不会相同,表达时也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学生只要深入丰富的生活,留心观察,就会产生新鲜、有趣的、独特的感受。如下面出示的两组句子,请学生们边读边欣赏,品味哪些地方写得最具个性特点:
(1)姜麟威:今天回家以后,我飞快地写完作业,然后迫不及待地去观察最心爱的宝贝——种子。
郭乃豪:今天放学回到家后,我赶紧写完作业,迅速地跑到花盆跟前,看看种子有什么变化。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2)周戎韬:今天是我种萝卜种子的第五天,要是种子再不发芽我就要疯了。
赵天钰:我问姥爷,“我什么时候才能放进肥料呢?”姥爷说,“大约长到13~14厘米左右吧。”我恨不得立刻就把种子旁边放上肥料,让它们快快地长。
学生通过对比欣赏,发现这两组句子都是写想看到种子发芽的急切心情,但是不同的同学所用的语言是不同的。比如姜麟威和郭乃豪同样写自己的动作,一个用了“飞快”、“迫不及待”表达自己急忙写完作业,另一个用了“赶紧”、“迅速”表示,这跟他们是男生和女生有关系。周戎韬和赵天钰同学同样写自己急切的心情,一个用了“再不发芽我就要疯了”,另一个用了“恨不得立刻就把种子旁边放上肥料”,这和她们两个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教师适度提升学生的认识:“这几位同学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己的种子;用属于自己有创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情。这就是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这样引导使学生感受到作文是生活真实表达的需要,是富有个人特色的,帮助学生增强写作的主动意识,让他们的作文充满个性的色彩。
2.评价个性化的修辞手法
阅读是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学习了一些修辞手法。当他们在生活中发现了有趣的现象,就主动地、创造性地运用修辞手法来帮助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出示下面的句子,请学生边读边欣赏,感受句子中哪里写得最精彩。
侯岳纳:我还看见无土栽培的萝卜苗有2厘米了。从上面看,这些苗儿有一点像男生的小寸头。我觉得我种的种子长得是最快的。
余鸿媛:今天,我还在泡种子,又发现种子开始膨胀了,胖胖的。我还发现豌豆种子“美白”了,原来外皮上的绿色,不知不觉地没了。
这两位学生都运用了贴近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刚长出来的小苗的样子和豌豆种子泡水后由绿色变为白色。这样的比喻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里形象的、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在读文章的时候,仿佛看到了栩栩如生的情景。
三、多元化的评价语言,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语文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渗透。在这节赏评课中,对学生日记中反映出来的科学探索精神的火花,教师极为重视,通过积极的评价性语言,给予学生肯定,激励他们大胆探究。如出示下面内容,教师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体会同伴的科学探究精神。
韩羽桐:今天,我发现了要研究问题的线索,我可兴奋了。我发现萝卜种子和豆子种子的芽儿,都朝着窗外的太阳长。这说明它们都有向光性吗?这只是我的初步判断。为了证实它是真有向光性,不是天生弯的,我把花盆掉了个个儿,看它会变成什么样?
韩羽桐的个性化表现在于她勤于思考,能提出问题,还大胆地做实验去验证。
黄雨峰:今天,我把两盆小苗放到了电视旁边,想研究一下在电视的辐射下,小苗还能生长吗?我打算先拿豌豆种子试,我测出了今天花盆里的温度是23度,小苗高度是14厘米。这和明天量出的数据对比,我就能知道辐射是不是影响植物生长了。
黄雨峰的个性化表现在于他敢于提出假设,又能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结果。他的记录在后面的日记中都很具体。
赵天钰:我听说过只要给植物听音乐,植物就能长得快。所以,今天我也给我的种子听了一会儿音乐。
赵天钰的个性化表现在于她把听到的见闻大胆地在自己的实验中进行尝试。
这三个学生的个性化日记很不一般,教师问:“这些同学的科学探究精神表现在什么地方?”学生发现他们做了不同的实验来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这时,教师引用学生曾经学过的一句科学名言来评价——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这些同学既能踏踏实实地观察,还能积极进行实验研究,具有科学家的风格。他们所做的就是非常有创造性的探究活动。我相信大家只要坚持这种认真探究的精神,都会在科学的路上走得很扎实,说不定谁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呢。”
利用写观察日记训练学生习作能力,是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因为学生每天观察有所得、有所感,就易于动笔写。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写观察所得,学生就能写出充满灵性的、个性化的观察日记。充分利用学生观察日记的内容,发现其中的闪光点,赏评中设立多元化的奖项,能激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积极肯定的评价语言,鼓励富有个性化的表达,就能细心呵护这些珍贵的个性,学生就能自由表达属于自己的生活。
《观察日记赏评》一课,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种植豌豆、萝卜种子的过程,连续记了一个星期的观察日记之后进行的欣赏和评议活动。教师发现了学生日记中的闪光点,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有机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赏评过程中学会观察方法,学习用不同的形式自由地、个性化地表达。整节课以赏评为主线,以颁发多元化的奖项贯穿,鼓励学生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提高表达能力。
一、多元化的奖项,增强习作自信心
课标提倡教师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习作。只要发现学生日记中可取的优点,哪怕只是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句子,教师都要给予表扬,及时肯定,用多元化的奖励,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1.评价观察方法——观察金点子
在“佳句欣赏”环节,教师出示精心挑选的学生日记中的精彩句子,引导学生在互评中领悟观察方法。
张子龙:今天,我的豌豆种子长出了5厘米的小芽。
张晓瑜:今天我特别观察了一下萝卜种,它终于张开了黄色的小嘴,但别的地方还是红着个脸。
杨桐:晒了一天太阳的种子没有任何变化,但是,盖着塑料膜的那盆珍珠岩栽的豌豆,塑料膜上全是水珠。
栾秋实:今天,我在花盆里发现了许多种子皮,这些种子皮上都有一个小洞,我猜想这就是小芽破种而出时把皮弄破的痕迹吧。
学生在欣赏同学精彩句子的同时,发现了观察的方法,如:观察种子的数量、高度、颜色、根和自己的心情。
教师小结:杨桐和栾秋实同学的日记告诉我们,细致的观察就是要发现细节的地方有没有变化。这些同学们告诉了大家观察方法,因此,奖励他们为大家出了“观察金点子”,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四年级学生刚刚具备写一段话的能力,有些学生在连句成段方面还存在困难,但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个别好句,及时进行鼓励。“佳句欣赏”的奖励项目,使习作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评价表达能力——最佳表达奖
在中年级的口语交际的要求中说到要学生“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讲得清楚是写得清楚的前提。培养学生清楚的表达能力,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基本功之一。出示学生日记中表达清楚的句子,引导学生欣赏,评一评写清楚了什么。
董欣杨:我先在三个花盆里倒上陶砾,再放上珍珠岩,又放上了种子。那黄色盆是妈妈的,放的是一圈豌豆种子,里面一圈是萝卜种子;我的花盆是绿色的,跟妈妈摆种子的方法是一样的;蓝色盆的是爸爸的,半圈种的是豌豆种子,另外半圈是萝卜种子。最后,我在三个花盆里又放了一些珍珠岩,又浇上水,蒙上膜儿放在了阳台上。
李博达:今天我把种子播种的时候,按照说明书上写的做。我先把陶砾放在花盆的最底下,然后在陶砾的上面放了一些珍珠岩,大约4厘米厚。再往珍珠岩上面撒了种子,最后在这些种子上面再撒上2厘米厚的珍珠岩。我又给花盆上盖了一层覆膜,用橡皮筋固定在花盆边上,又用牙签扎了两个眼儿。
车赛西亚:今天种子又长高了1毫米,还把珍珠岩顶了起来。
今天我回家发现很多豌豆从珍珠岩中蹦了出来。
学生自己可以从语言文字中感悟到车赛西亚日记中的“顶”和“蹦”形象生动地写清楚了豌豆种子发芽、生长时的动作,显得生机勃勃;学生领悟到前两个同学都在写种种子的过程,但是董欣杨写清楚了妈妈、爸爸和自己种种子所用的花盆颜色和一整圈儿与半圈的种法;李博达写清楚了种子播种的步骤。
通过实例,学生在互评中,领悟了“表达要清楚”的多种表现形式;教师的引导并不能停留在此,还要进一步点明“写作文的时候,自己怎样做的就按怎样的顺序写下来;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就把前因后果真实地写下来。因为,作文就是反映生活。所以,写作文没什么难的。”教师简单朴实的话,表明了自己作文教学的理念: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教学只有以生活为本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他们真正建立起习作的自信心。
二、多元化的评价表达方式,鼓励个性化的表达
课标在中年级习作要求中提到“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表明小学生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和情感,即应当写出“童心”、“童真”、“童趣”。教师的评价应肯定学生真实的、富有个性化特点的语言,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
1.评价个性化的语言
学生各自的生活都不相同,带有个性色彩。即便是种植同样的种子,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也不会相同,表达时也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学生只要深入丰富的生活,留心观察,就会产生新鲜、有趣的、独特的感受。如下面出示的两组句子,请学生们边读边欣赏,品味哪些地方写得最具个性特点:
(1)姜麟威:今天回家以后,我飞快地写完作业,然后迫不及待地去观察最心爱的宝贝——种子。
郭乃豪:今天放学回到家后,我赶紧写完作业,迅速地跑到花盆跟前,看看种子有什么变化。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2)周戎韬:今天是我种萝卜种子的第五天,要是种子再不发芽我就要疯了。
赵天钰:我问姥爷,“我什么时候才能放进肥料呢?”姥爷说,“大约长到13~14厘米左右吧。”我恨不得立刻就把种子旁边放上肥料,让它们快快地长。
学生通过对比欣赏,发现这两组句子都是写想看到种子发芽的急切心情,但是不同的同学所用的语言是不同的。比如姜麟威和郭乃豪同样写自己的动作,一个用了“飞快”、“迫不及待”表达自己急忙写完作业,另一个用了“赶紧”、“迅速”表示,这跟他们是男生和女生有关系。周戎韬和赵天钰同学同样写自己急切的心情,一个用了“再不发芽我就要疯了”,另一个用了“恨不得立刻就把种子旁边放上肥料”,这和她们两个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教师适度提升学生的认识:“这几位同学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己的种子;用属于自己有创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情。这就是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这样引导使学生感受到作文是生活真实表达的需要,是富有个人特色的,帮助学生增强写作的主动意识,让他们的作文充满个性的色彩。
2.评价个性化的修辞手法
阅读是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学习了一些修辞手法。当他们在生活中发现了有趣的现象,就主动地、创造性地运用修辞手法来帮助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出示下面的句子,请学生边读边欣赏,感受句子中哪里写得最精彩。
侯岳纳:我还看见无土栽培的萝卜苗有2厘米了。从上面看,这些苗儿有一点像男生的小寸头。我觉得我种的种子长得是最快的。
余鸿媛:今天,我还在泡种子,又发现种子开始膨胀了,胖胖的。我还发现豌豆种子“美白”了,原来外皮上的绿色,不知不觉地没了。
这两位学生都运用了贴近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刚长出来的小苗的样子和豌豆种子泡水后由绿色变为白色。这样的比喻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里形象的、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在读文章的时候,仿佛看到了栩栩如生的情景。
三、多元化的评价语言,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语文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渗透。在这节赏评课中,对学生日记中反映出来的科学探索精神的火花,教师极为重视,通过积极的评价性语言,给予学生肯定,激励他们大胆探究。如出示下面内容,教师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体会同伴的科学探究精神。
韩羽桐:今天,我发现了要研究问题的线索,我可兴奋了。我发现萝卜种子和豆子种子的芽儿,都朝着窗外的太阳长。这说明它们都有向光性吗?这只是我的初步判断。为了证实它是真有向光性,不是天生弯的,我把花盆掉了个个儿,看它会变成什么样?
韩羽桐的个性化表现在于她勤于思考,能提出问题,还大胆地做实验去验证。
黄雨峰:今天,我把两盆小苗放到了电视旁边,想研究一下在电视的辐射下,小苗还能生长吗?我打算先拿豌豆种子试,我测出了今天花盆里的温度是23度,小苗高度是14厘米。这和明天量出的数据对比,我就能知道辐射是不是影响植物生长了。
黄雨峰的个性化表现在于他敢于提出假设,又能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结果。他的记录在后面的日记中都很具体。
赵天钰:我听说过只要给植物听音乐,植物就能长得快。所以,今天我也给我的种子听了一会儿音乐。
赵天钰的个性化表现在于她把听到的见闻大胆地在自己的实验中进行尝试。
这三个学生的个性化日记很不一般,教师问:“这些同学的科学探究精神表现在什么地方?”学生发现他们做了不同的实验来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这时,教师引用学生曾经学过的一句科学名言来评价——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这些同学既能踏踏实实地观察,还能积极进行实验研究,具有科学家的风格。他们所做的就是非常有创造性的探究活动。我相信大家只要坚持这种认真探究的精神,都会在科学的路上走得很扎实,说不定谁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呢。”
利用写观察日记训练学生习作能力,是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因为学生每天观察有所得、有所感,就易于动笔写。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写观察所得,学生就能写出充满灵性的、个性化的观察日记。充分利用学生观察日记的内容,发现其中的闪光点,赏评中设立多元化的奖项,能激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积极肯定的评价语言,鼓励富有个性化的表达,就能细心呵护这些珍贵的个性,学生就能自由表达属于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