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体育课程的推出和实施,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试就新体育课程下体育教师的作用及应具备的意识进行探讨,旨在促进新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教师;作用;意识
新体育课程的推出和实施,意味着一种新型的体育教育实践方式的推广,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新课程在课程名称、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方式上都有较大的变化,突出了面向新世纪,创造新生活的课程理念,并力求探索体育教育实践与人们生活形态相联系的课程发展模式,即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理念和终生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把体育教育保障与未来公民生活质量的追求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出体育的本源功能和公益特征,这就给实施身心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体育教师具有健康、乐观、时代责任感的意识和角色转变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同其他教师一样,体育教师也要符合教师成长的趋势,做好从经验型到技能型再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一、新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的作用:
(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作用
沟通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联系;沟通教材与学生平时活动的生活联系,使学生以“主角”的身份进入学习的“舞台”。在创设平台时,老师一定要钻研大纲和教材、掌握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量现代的体育信息和知识,了解当代学生的爱好和心理要求,精心设计制作,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得到响应和产生共鸣,同时也要满足以下要求:1、鲜明舒畅的活动环境,易于引起学生参与的冲动,形成跃跃欲试的心态。2、体育教师要具备精神饱满,姿态端正的外部形象和积极、自信的内在气质,加之富有鼓动性的语言,使学生受到正面的感染。3、活动的安排要新颖别致,趣味浓厚。4、借外部条件(如音乐)来打动学生的心灵,提出问题来撞开学生的心扉,利用道具来引发学生的联想等。
(2)教学主导作用
当体育课堂不再是教师包办代替,机械控制的时候,决不能出现教学无序,无目标、随意、放任自流的现象,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合理的安排,适材的调节调度,学生就能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生疑、置疑、解疑,一种探索性、自主性的学习氛围在课堂形成,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引导学生主体素养形成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力的反映。一个文化素养低,学习习惯差,缺乏探究精神的学生,不可能真正张扬个性,焕发主体精神,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如下“主体素养”:
A、人文素养。体育教学不是一种空泛的学习,它是根植于博大丰厚的体育文体基础之上的,一个学生的文化积淀越丰厚,他的自主学习信心就越强,积极性也就越高,而这样学习形式的反映出来的效果也就越好。
B、自主学习习惯。学生学习体育的最高境界是,“自能”学习不待老师讲,“自能”练习不待老师教。自主学习的习惯包括多方面,比如多看、多学、多练、多悟,就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久之,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C、探究学习精神。探究性学习在学习形式上打破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实现了由接受性学习向自动性学习的转变。在学习过程中,它要求学生自己去体味、去推敲,自已去深入地思考和分析,从而获得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解,并说出自己的体验,提出不同的看法等。
D、团队协作精神。当今,我们把自主性学习体育与健康这个理念提出来的时候,其意义不仅是改变一种学习的方式,而且还包括学会怎样做人,通过体育与健康课团体活动的特殊性,教育学生学会适应与他人合作,不仅要求学生与不同能力水平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会体验他人的感受,这是因为合作者共同表现出的成绩,才是他们的共同成绩。
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探险究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将使学生个性在自主性学习中得到张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需要体育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培养。
二、新体育课程中应具备的意识:
(1)爱岗敬业意识
体育教学工作是一项艰苦的、辛劳的劳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一种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体育教学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全力以赴培养健康合格的社会人才。具有了敬业的意识,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2)常抓不懈的安全意识
现代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安全教育提到了更高的位置。体育教学要时常上紧安全意识这根弦,如课前检查场地,作好准备活动,练习时的保护和帮助,上课时要穿运动衣、运动鞋,不携带钥匙,小刀等,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3)育人意识
体育教师在课程实施时,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要着重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仅使学生有良好的体能发展基础,也要有良好的参与各种社会体育运动的权益意识,团结、互助、竞争及责任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社会、心理、生理完美发展的人。
(4)学者意识
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只有具备学者意识,才能更好适应学校体育发展需要。体育教师素质高,具有广博深厚的体育专业知识,教科研能力强知识面宽与各种社会资源的互动、有效教学理念、方法的创造运用、以及超学生一筹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储备。教学就更生动,就更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5)情感投入意识
体育教学中应贯彻“情、知”教学原则,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培养和锻炼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克服体育教学中的“情”、“知”分离,单纯就体育锻炼而体育锻炼,忽视学生情感或意志因素作用的倾向,使学生从“要我练”转变为“我要练”,“我乐练”和“我乐学”上来,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取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
(6)适应新体育课程的服务意识
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学会,会学因此教必须为学服务,体育教学要由“学适应教”转变到“教适应学”,教师应增强服务意识,把体育课当成是给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展现自我的机会,把主动性还原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为学生服务,树立服务全体学生的教学观。
(7)勇于探索、创新的教改意识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旧的、传统的授课模式受到新形势的挑战,体育教师应大胆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教改应以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支点,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把外界更先进、更合理、更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模式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教师;作用;意识
新体育课程的推出和实施,意味着一种新型的体育教育实践方式的推广,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新课程在课程名称、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方式上都有较大的变化,突出了面向新世纪,创造新生活的课程理念,并力求探索体育教育实践与人们生活形态相联系的课程发展模式,即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理念和终生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把体育教育保障与未来公民生活质量的追求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出体育的本源功能和公益特征,这就给实施身心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体育教师具有健康、乐观、时代责任感的意识和角色转变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同其他教师一样,体育教师也要符合教师成长的趋势,做好从经验型到技能型再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一、新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的作用:
(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作用
沟通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联系;沟通教材与学生平时活动的生活联系,使学生以“主角”的身份进入学习的“舞台”。在创设平台时,老师一定要钻研大纲和教材、掌握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量现代的体育信息和知识,了解当代学生的爱好和心理要求,精心设计制作,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得到响应和产生共鸣,同时也要满足以下要求:1、鲜明舒畅的活动环境,易于引起学生参与的冲动,形成跃跃欲试的心态。2、体育教师要具备精神饱满,姿态端正的外部形象和积极、自信的内在气质,加之富有鼓动性的语言,使学生受到正面的感染。3、活动的安排要新颖别致,趣味浓厚。4、借外部条件(如音乐)来打动学生的心灵,提出问题来撞开学生的心扉,利用道具来引发学生的联想等。
(2)教学主导作用
当体育课堂不再是教师包办代替,机械控制的时候,决不能出现教学无序,无目标、随意、放任自流的现象,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合理的安排,适材的调节调度,学生就能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生疑、置疑、解疑,一种探索性、自主性的学习氛围在课堂形成,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引导学生主体素养形成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力的反映。一个文化素养低,学习习惯差,缺乏探究精神的学生,不可能真正张扬个性,焕发主体精神,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如下“主体素养”:
A、人文素养。体育教学不是一种空泛的学习,它是根植于博大丰厚的体育文体基础之上的,一个学生的文化积淀越丰厚,他的自主学习信心就越强,积极性也就越高,而这样学习形式的反映出来的效果也就越好。
B、自主学习习惯。学生学习体育的最高境界是,“自能”学习不待老师讲,“自能”练习不待老师教。自主学习的习惯包括多方面,比如多看、多学、多练、多悟,就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久之,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C、探究学习精神。探究性学习在学习形式上打破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实现了由接受性学习向自动性学习的转变。在学习过程中,它要求学生自己去体味、去推敲,自已去深入地思考和分析,从而获得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解,并说出自己的体验,提出不同的看法等。
D、团队协作精神。当今,我们把自主性学习体育与健康这个理念提出来的时候,其意义不仅是改变一种学习的方式,而且还包括学会怎样做人,通过体育与健康课团体活动的特殊性,教育学生学会适应与他人合作,不仅要求学生与不同能力水平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会体验他人的感受,这是因为合作者共同表现出的成绩,才是他们的共同成绩。
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探险究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将使学生个性在自主性学习中得到张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需要体育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培养。
二、新体育课程中应具备的意识:
(1)爱岗敬业意识
体育教学工作是一项艰苦的、辛劳的劳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一种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体育教学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全力以赴培养健康合格的社会人才。具有了敬业的意识,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2)常抓不懈的安全意识
现代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安全教育提到了更高的位置。体育教学要时常上紧安全意识这根弦,如课前检查场地,作好准备活动,练习时的保护和帮助,上课时要穿运动衣、运动鞋,不携带钥匙,小刀等,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3)育人意识
体育教师在课程实施时,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要着重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仅使学生有良好的体能发展基础,也要有良好的参与各种社会体育运动的权益意识,团结、互助、竞争及责任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社会、心理、生理完美发展的人。
(4)学者意识
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只有具备学者意识,才能更好适应学校体育发展需要。体育教师素质高,具有广博深厚的体育专业知识,教科研能力强知识面宽与各种社会资源的互动、有效教学理念、方法的创造运用、以及超学生一筹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储备。教学就更生动,就更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5)情感投入意识
体育教学中应贯彻“情、知”教学原则,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培养和锻炼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克服体育教学中的“情”、“知”分离,单纯就体育锻炼而体育锻炼,忽视学生情感或意志因素作用的倾向,使学生从“要我练”转变为“我要练”,“我乐练”和“我乐学”上来,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取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
(6)适应新体育课程的服务意识
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学会,会学因此教必须为学服务,体育教学要由“学适应教”转变到“教适应学”,教师应增强服务意识,把体育课当成是给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展现自我的机会,把主动性还原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为学生服务,树立服务全体学生的教学观。
(7)勇于探索、创新的教改意识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旧的、传统的授课模式受到新形势的挑战,体育教师应大胆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教改应以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支点,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把外界更先进、更合理、更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模式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