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美操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摆脱传统授课制的束缚,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和数理统计法,对高校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互动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体育教学已经从传统的普修课向专项课发展。[1]然而,专项课教学还依然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听之从之的教学框架里。就健美操教学而言,依然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被动地学什么,普遍存在以技术动作、成套动作的学习掌握为主,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根本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对本院健美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其存在的弊端,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为核心,实行分层教学,使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体育专业学生与公共体育学生互动、只有在互动中才能构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点、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健美操教学新模式。通过对“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菏泽学院校本部04级在校学生,从中随机抽取120人为实验组,118人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健美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方面的资料及科研成果。所查文献资料基本反映了我国当前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的概况,为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实施创造了条件。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要求和实验情况,我们精心设计了对健美操运动兴趣、教师授课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表、并发放调查问卷1003份,回收有效问卷976份,有效回收率97.3%。向实验组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向对照组发放问卷118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8.3%和94.9%,符合统计学研究要求。
1.2.3 实验法 为使“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前后具有可比性,在实验前,我们在同等条件下随机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身体素质和心率强度测试,经检验两组无明显性差异。2005年2月--2006年7月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就“互动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个教学周期的教学实验。
1.2.4 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资料和测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然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末健美操以它强大的生命力传入我国,倍受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喜爱。正是由于这一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吸引力,高校已将健美操列入体育教学中的主干课程。但从对本校和其他院校健美操教学情况调查结果来看,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影响,这一相对年轻的运动项目到目前为止,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运行,不少高校健美操教学拘泥于动作技术的传授,忽视学生对健美操学习兴趣、态度及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忽视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创新个性的培养,这既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由于学生在教学前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程度、反应速度、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等等,也存在着差异,教学的结果也必定会存在差异,不同学生发展的水平、提高的程度,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上都会存在差异。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教学并不是让学生平均发展,让所有学生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把学生塑造成同样的模子”。[2]总括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目标不分层次。对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仍需达到掌握健美操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相同目标。二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仍以教师教授规定健美操动作为主,配合少量的形体练习和素质练习。三是教学方法仍采用教师讲、学生练,仅仅为达到掌握健美操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成套动作的目的,学生根本没有摆脱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局面。四是考试内容与方法陈旧。仍以完成健美操成套动作来评定学生成绩,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身心素质的改善、健美操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全面提高等,大都没有列入到健美操考核评价内容之中,考试形式仍以死记硬背的笔试为主。
2.2 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2.2.1 构建“互动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要“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实践证明,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如果把精力过于用在单纯记忆过去的知识上就会影响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这不仅是一种精力浪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和体育教学长期不能融入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行列,不能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而存在的共性问题。”[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由此奠定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也为构建高校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据。
2.2.2 构建“互动教学模式”的主体框架
根据现代学校体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教育观及现代教学理论,在研究分析高校健美操教学状况及健美操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构建了以健康创新能力为方向的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的主体框架。既专项集体授课形式;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指导练习形式;健美操表演与运动竞赛形式。
2.3 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2.3.1 突出“教与学”的互动 教师善教与学生善学的互动行为是健美操专项课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教学目标是:形成健康的体育观,掌握所选项目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科学规律的认识水平;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品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教学内容为健美操健身理论与方法;健美操创新思维与方法;音乐基础知识与美学常识;竞赛的组织与欣赏。教学方法吸取传统讲解、示范、练习之精华,增加视听收看、讨论、联想、结合、案例、创新实践、实验等方法,以达到接受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健康的教育思想,掌握健身理论、锻炼方法及相关知识的目的。在健美操教学突出“教”与“学”的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自学与网络互动;体育专业学生与公共体育学生互动……。“动”则进,“不动”则退,在互动中才能营造欢快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3.2 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 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的创新思想和行为,是引发学生创新的源泉,只有为学生搭建创新的平台,才能产生互动效应。高校健美操教学,主要是指创新能力的培养。“健美操的创编是依照健美操的特点、规律、根据其目的、原则并在自身知识的依据下,把单个动作组织创造成健美操与竞赛套路的过程”。[4]健美操创编能力则是在创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动作和技术的本领,它是思维、想象、分析、概括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反映。“健美操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要想有效地达到锻炼及竞赛的目的,简单地把动作串联起来是远远不够的,而要注重健美操的本质、特点及整套的结构、时间、空间、运动方式、风格特点、音乐等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5]因此,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以及掌握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实践证明,师生创意的相互融合,能达到更高的创新境界。
2.3.3 优化学生的学习评价
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呼唤着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评价,而“学习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的核心,通过学习评价,不仅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6]改变了过去以完成健美操成套动作的情况来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建立了以提高健身意识、增进健康,勇于创新、积极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也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不足,引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和竞争意识。健美操教学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定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要改变以学生身体素质达标成绩或一套健美操成绩的单维性评价,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维性评价,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的方法上,要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接合,从而达到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2.4 实验结果1)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觉锻炼的习惯已初步形成。从早操检查结果统计,每周自觉锻炼4次以上的同学实验组为99人,占82.5%,对照组为67人,占56.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学生的体质及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形体、呼吸、心率机能及身体素质提高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班;与实验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96%的学生认为通过健美操学习,使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发生很大的变化,性格开朗了,交往广泛了,而对照组回答此问题的却不足60%。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深化健美操教学改革,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2)互动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编能力的培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教学示范能力、讲解能力、看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3)课内外互动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对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终身体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建议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创编实践中的困难。2)要加强健美操教材建设。使教材更具趣味性、启发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学生自学。3)成立健美操协会或俱乐部,定时组织活动,选拔优秀队员,组建班级和学院健美操代表队,积极参与各种表演和比赛,以推动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高 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丁安康,和学新主体性教育的教学策略探索[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3]贡 娟,李晓红试论构建高校体育创新体系[J]体育科学,2000,20(5):22-24
[4]孟宪军健美操指导员培训教材,第6讲,健美操的创编[Z].北京:国家体育总局运动管理中心,1999(4):42
[5]加涅RM,布里格斯LJ,韦杰WW.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8
[6]王 健.试论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3):38-39
关键词: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体育教学已经从传统的普修课向专项课发展。[1]然而,专项课教学还依然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听之从之的教学框架里。就健美操教学而言,依然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被动地学什么,普遍存在以技术动作、成套动作的学习掌握为主,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根本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对本院健美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其存在的弊端,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为核心,实行分层教学,使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体育专业学生与公共体育学生互动、只有在互动中才能构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点、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健美操教学新模式。通过对“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菏泽学院校本部04级在校学生,从中随机抽取120人为实验组,118人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健美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方面的资料及科研成果。所查文献资料基本反映了我国当前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的概况,为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实施创造了条件。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要求和实验情况,我们精心设计了对健美操运动兴趣、教师授课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表、并发放调查问卷1003份,回收有效问卷976份,有效回收率97.3%。向实验组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向对照组发放问卷118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8.3%和94.9%,符合统计学研究要求。
1.2.3 实验法 为使“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前后具有可比性,在实验前,我们在同等条件下随机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身体素质和心率强度测试,经检验两组无明显性差异。2005年2月--2006年7月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就“互动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个教学周期的教学实验。
1.2.4 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资料和测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然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末健美操以它强大的生命力传入我国,倍受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喜爱。正是由于这一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吸引力,高校已将健美操列入体育教学中的主干课程。但从对本校和其他院校健美操教学情况调查结果来看,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影响,这一相对年轻的运动项目到目前为止,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运行,不少高校健美操教学拘泥于动作技术的传授,忽视学生对健美操学习兴趣、态度及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忽视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创新个性的培养,这既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由于学生在教学前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程度、反应速度、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等等,也存在着差异,教学的结果也必定会存在差异,不同学生发展的水平、提高的程度,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上都会存在差异。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教学并不是让学生平均发展,让所有学生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把学生塑造成同样的模子”。[2]总括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目标不分层次。对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仍需达到掌握健美操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相同目标。二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仍以教师教授规定健美操动作为主,配合少量的形体练习和素质练习。三是教学方法仍采用教师讲、学生练,仅仅为达到掌握健美操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成套动作的目的,学生根本没有摆脱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局面。四是考试内容与方法陈旧。仍以完成健美操成套动作来评定学生成绩,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身心素质的改善、健美操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全面提高等,大都没有列入到健美操考核评价内容之中,考试形式仍以死记硬背的笔试为主。
2.2 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2.2.1 构建“互动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要“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实践证明,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如果把精力过于用在单纯记忆过去的知识上就会影响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这不仅是一种精力浪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和体育教学长期不能融入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行列,不能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而存在的共性问题。”[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由此奠定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也为构建高校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据。
2.2.2 构建“互动教学模式”的主体框架
根据现代学校体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教育观及现代教学理论,在研究分析高校健美操教学状况及健美操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构建了以健康创新能力为方向的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的主体框架。既专项集体授课形式;课内外一体化分层指导练习形式;健美操表演与运动竞赛形式。
2.3 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2.3.1 突出“教与学”的互动 教师善教与学生善学的互动行为是健美操专项课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教学目标是:形成健康的体育观,掌握所选项目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科学规律的认识水平;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品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教学内容为健美操健身理论与方法;健美操创新思维与方法;音乐基础知识与美学常识;竞赛的组织与欣赏。教学方法吸取传统讲解、示范、练习之精华,增加视听收看、讨论、联想、结合、案例、创新实践、实验等方法,以达到接受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健康的教育思想,掌握健身理论、锻炼方法及相关知识的目的。在健美操教学突出“教”与“学”的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自学与网络互动;体育专业学生与公共体育学生互动……。“动”则进,“不动”则退,在互动中才能营造欢快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3.2 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 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的创新思想和行为,是引发学生创新的源泉,只有为学生搭建创新的平台,才能产生互动效应。高校健美操教学,主要是指创新能力的培养。“健美操的创编是依照健美操的特点、规律、根据其目的、原则并在自身知识的依据下,把单个动作组织创造成健美操与竞赛套路的过程”。[4]健美操创编能力则是在创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动作和技术的本领,它是思维、想象、分析、概括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反映。“健美操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要想有效地达到锻炼及竞赛的目的,简单地把动作串联起来是远远不够的,而要注重健美操的本质、特点及整套的结构、时间、空间、运动方式、风格特点、音乐等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5]因此,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以及掌握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实践证明,师生创意的相互融合,能达到更高的创新境界。
2.3.3 优化学生的学习评价
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呼唤着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评价,而“学习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的核心,通过学习评价,不仅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6]改变了过去以完成健美操成套动作的情况来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建立了以提高健身意识、增进健康,勇于创新、积极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也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不足,引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和竞争意识。健美操教学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定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要改变以学生身体素质达标成绩或一套健美操成绩的单维性评价,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维性评价,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的方法上,要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接合,从而达到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2.4 实验结果1)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觉锻炼的习惯已初步形成。从早操检查结果统计,每周自觉锻炼4次以上的同学实验组为99人,占82.5%,对照组为67人,占56.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学生的体质及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形体、呼吸、心率机能及身体素质提高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班;与实验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96%的学生认为通过健美操学习,使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发生很大的变化,性格开朗了,交往广泛了,而对照组回答此问题的却不足60%。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健美操互动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深化健美操教学改革,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2)互动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编能力的培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教学示范能力、讲解能力、看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3)课内外互动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对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终身体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建议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创编实践中的困难。2)要加强健美操教材建设。使教材更具趣味性、启发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学生自学。3)成立健美操协会或俱乐部,定时组织活动,选拔优秀队员,组建班级和学院健美操代表队,积极参与各种表演和比赛,以推动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高 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丁安康,和学新主体性教育的教学策略探索[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3]贡 娟,李晓红试论构建高校体育创新体系[J]体育科学,2000,20(5):22-24
[4]孟宪军健美操指导员培训教材,第6讲,健美操的创编[Z].北京:国家体育总局运动管理中心,1999(4):42
[5]加涅RM,布里格斯LJ,韦杰WW.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8
[6]王 健.试论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