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画中画”,研读“画外音”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l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考例题
  仔细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写出它的寓意。(2005年高考湖北卷)(5分)
  分析:本题画面简洁,无文字说明,但寓意明了。一棵大树和两棵小树的鲜明对比,形象讽喻了当今社会过度呵护、一味溺爱的弊端。这种爱是一种病态的、扭曲的爱,所写的寓意只要符合这一主旨即可。
  参考答案: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借以讽刺当今社会上因为家长过度呵护、溺爱孩子而导致的弊端。
  二、高考命题形式
  (一)拟写标题
  1.漫画标题的作用:揭示漫画的寓意或揭示漫画讽刺的对象。
  2.举例:
  例1:高处不胜寒
  例2:让座
  3.总结拟标题的方法:
  (1)借用诗词
  (2)巧借修辞:双关、反语、拟人、谐音等
  (3)运用句式:设问句、感叹句、对偶句等
  (4)借用歌词
  4.练习:他们在做什么呢?请加标题。
  (二)描述画面
  1.含义: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2.举例:(06年山东卷)请说明下面漫画的题面内容,50字左右。(3分)
  (1)画面分析
  标题:砍
  主体:人、很多木桩
  细节:人拿着斧头,脑袋不翼而飞。
  (2)答案示例
  2分:这幅漫画中有几个树墩,有一个没有脑袋,手拿斧子的人,一脚踏在中间的那个树墩上。(忽略标题)
  1分:一棵棵被砍伐的树木,留下了一墩墩树桩,失去了树木的伐木人,拎着斧子。(忽略细节-人物外形)
  (3)参考答案: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有许多树桩,一个人脚踏在树桩上,站立着。他一手拿着一把大斧,一手放在抬起的腿上。他砍光了树,脑袋也不翼而飞。
  3.小结:描述画面解题技巧
  (1)仔细观察画面,弄清漫画的构图
  (2)抓住特征说明
  (3)客观描述画面
  (4)注意说明的顺序
  (三)揭示寓意
  1.含义:通过漫画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内涵。
  2.举例:
  (1)补充《砍》的寓意:漫画告诉我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由画面联想到生活、社会,由一个人联想到一类人。)
  (2)仔细观察这幅漫画,描述画面并写出它的寓意
  画面上,一个身着制服夹着公文包的执法人员提着一只从标有“制假售假”字样的螃蟹身上折断一只蟹钳,得意洋洋地走了,而那只被处罚的螃蟹心存侥幸,心里想着“元气未伤,咱照样横行”。
  这幅漫画告诉人们,对制假售假者不能心慈手软,一罚了之,而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斩草除根,严厉惩罚。
  三、当堂训练
  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不超过16个字)
  (1)审读画面
  对象:毒道、想“吸一次看看”的人
  细节:人正欲走进“毒道”,“毒道”出口处有一颗骷髅。
  (2)合理想象
  关系:人走上毒道,就是走上死亡之路
  (3)类比联想
  由表及里:警示人们要远离毒品,不能试毒吸毒。
  (4)参考答案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对偶)
  B:小心别踏进了死亡陷阱——吸毒(比喻)
  C:莫以好奇轻试毒,试毒是条不归路。(顶真)
其他文献
纵观《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项的要求,有一条内容始终居于首位,那就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在各种阅读方式中的地位是首屈一指的。  随着学生阅读要求的提高,除朗读外,其他阅读方式如默读、略读、浏览等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学生的阅读活动中。这些阅读方式较之朗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时间短、速度快。这种优势随着阅读任务的增多也愈发显得明显,于是朗读便随着学段学龄的增高逐渐退居了二
有人认为魏书生有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胆量,科学家的严谨;有儒家的礼让,有释家的胸怀,道家的超脱;有社会活动家的阅历,演讲家的口才……也有人说:“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这些不仅仅是对魏书生的褒奖,更是给我们为师为人树立了鲜活的榜样。  有幸悉听他三个小时的讲座,感觉如同弹指一挥间。他那极富感染力的讲演,深深地渗透着一位平凡人的不平凡的魅力。一次教师间的心灵对话,似乎激活了多少教师内心早
一、考点阐释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最能够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本大题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要求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大题分值重(20到25分),主观性强(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特别是“分析综合”中的第二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
一、学生评析试卷的操作目的  1.为改变学生不主动学习,不认真学习,敷衍潦草的学习态度,让以学生的身份参与考试,以教师的角色参与评卷。  2.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专心于学习当中。从评卷者的角度来看试卷,看答案,看答题。每次评析试卷,认真解读一道题,客观评价一道题,清晰讲解一道题,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水平。  3.改变以往教师评卷时因为工作量大而时间长,影响及时反馈,不能收到最好测试效果的现状
【案例背景】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以“爱”为主题的单元,该单元精选的五篇课文都是通过对生活中不同类型的普通人的叙写来表现、阐释“爱”。其中杨绛先生散文代表作《老王》以患有眼疾、生活艰苦、地位卑微的三轮车夫“老王”为对象,将其与自己以及自己一家人的交往点滴汇聚成篇,展示了一个虽穷苦、卑微的底层人物却有着知恩图报、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作者字里行间表达出对“不幸者”的爱心。  【案例描述】  这篇课文
从古到今,诗歌作为直面现实、抒写人生的一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中国人喜欢在诗歌中寄托美好的生活理想,自古就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探求“诗意的栖居”的生存方式。因此,中国诗歌就具有了有独特的艺术形象,彰显了东方文化的智慧。笔者结合中国古典文化的特点以及现代人的需求,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美和现代诗歌的直白美这一艺术特点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  一、古典诗歌:以含蓄为纽带,以直白为
【真题回放】  (2015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
灯  迎着它  眼前一片灿烂的光明  转个面  身后一串长长的黑影  这首小诗,短短四句,貌不惊人,平平淡淡,寻寻常常,但要慢慢咀嚼,细细涵润,却趣味横生,见仁见智,侧峰横岭。花筒万变,不及其趣,潭水千尺,不及其深,龙腾九霄,不及其活,浴海旭日,不及其新!  你把它视为贪官污吏的神灯,这灯仿佛是上天赐给人间的一个演示仪,形象地展示出贪官的丑态污形。你巴结它,贿赂它,迎合它,它便给你一片光明——嘉奖
一、《雨巷》中的意象——意境营造的基础  马雅可夫斯基曾将诗歌的意象形容为:“用你的想象套上人间的这辆大马车去飞奔。”其中,“意”为“你的想象”,而“象”为“大马车”,即意象为主观的想象与客观事物的有机结合,其中融入了诗人的思想情感。而意境指的是文学作品或者自然景象中所表现的情调与境界。意象与意境有着一定的差异,其中,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却是指诗歌等文学作品中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独具韵味的
一、《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