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英语教材先进性培养优秀专业人才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r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从目前高职实训课程的普遍弊端切入,以教材《商务翻译实训》的编写及实施为例,了解高职商务英语翻译实训教材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要明确目标,归纳技能;制定教材大纲,确定实训模块;体现特色,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而在实施过程中,则要注意课堂、教师角色的转变;适时修改、更新内容,做到与时俱进;教师与企业人员结合授课。只有确保了教材内容的先进性,才能培养出掌握本专业先进技术的英才。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实训;教材建设;教材实施
  随着高职教育向以内涵建设为主转变,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实践实训课程的建设。但相对于理论课程教学的成熟,实践实训课程的开展与实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所收到的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合适的教材仍然是凤毛麟角,数量与质量远远不能满足课程的需要;二是实训课程的实施不当。就商务英语翻译实训课程而言,主要弊端包括:①范围窄,只涉及某个领域的实训环节;②实训内容与国际贸易专业重叠;③忽略语言学习,把重点放在商务业务上;课程实施欠缺,很多院校把翻译实训课程简单地变成了在实训室上的理论课堂,没有充分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实训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实训教材建设的时候,应该明确目标,避免以上错误。下面,以我校教师编写的教材《商务英语翻译实训》为例,探讨一下高职商务英语翻译实训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施。
  以下,是《商务英语翻译实训》的整体构架。
  第一章:日常交际。口笔译技巧重点:头衔口笔译、菜单口笔译、致词口译、景点口笔译、商标翻译、产品介绍口译。词汇及表达:头衔及职位的词汇、烹饪方法及材料的词汇、致词的惯用表达、景点介绍的词汇及表达。文化小贴士:邀请函的格式及用语、日常交际的礼仪。
  第二章:商务洽谈。口笔译技巧重点:商品贸易——商务信函翻译、合同协议翻译、单证翻译,服务贸易——招商引资项目翻译、商务谈判口译、协议翻译。词汇及表达:商品贸易——商务信函的表达、合同协议的词汇及表达、单证的表述,服务贸易——招商引资项目的表达、投资协议及合同的表述。文化小贴士:交际技巧、商务谈判的过程、商务合同及协议的格式。
  第三章:涉外事务。口笔译技巧重点:城市简介口笔译、组织机构口笔译、中英文标志口笔译。词汇及表达:不同组织机构及学校简介的表达、地方传统及习俗的词汇及表达、常见的中英文标志。文化小贴士:外事礼仪、当地习俗及活动的相关知识。
  第四章:会展。口笔译技巧重点:邀请函翻译、公司简介翻译、会展接待口译、展出产品介绍翻译、记者招待会口译。词汇及表达:会展词汇、公司简介的词汇及表达、记者招待会口译的常用表达、相关产品介绍的词汇及表达。文化小贴士:填登记表的流程、会展的相关知识。
  第五章:商务活动。口笔译技巧重点:名片翻译(着重地址翻译)、世博会介绍口译、开/闭幕式口译、项目翻译。词汇及表达:活动的相关词汇及表达。文化小贴士:相关活动的背景知识。
  第六章:政府及经济组织的国际会议。口笔译技巧重点:记忆力练习、口译笔记、视译技巧、影子跟读练习。词汇及表达:相关的政治经济词汇。文化小贴士:演讲的技巧、参加国际会议的礼仪。
  一、教材建设的研究
  (1)明确目标,归纳技能。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必不可缺、不可忽视的环节,而实训教材的建设工作是整个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体上看,实训项目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以实训体现和检测理论,又以训练强调实践,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从以上的书本构架可以看出,《商务英语翻译实训》基于这一高职教学改革的基础,明确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目标。该书优化了商务英语专业翻译实训的教学环节,把高职学生应该掌握及可以掌握的口笔译技能进行筛选归纳,并通过不同模块进行合理地重新安排,把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翻译理论课堂变成以学生动手进行翻译实践的实训课堂,检验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使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制定教材大纲,确定实训模块。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按岗位能力需要开发实训课程和编写教材大纲,明确实训教学的开发目的、目标、内容、格式和学习成果等。邀请相关教师、行业专家、用人单位等人员讨论,集思广益,列出合适的相关模块,并围绕这些模块的主要内容设定情景,进行编写。《商务英语翻译实训》通过分析综合各方面意见,根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岗位群的特点来设置实训项目,以日常交际、商务洽谈、涉外事务、会展、政府及经济组织的国际会议等典型领域为项目进行划分,按流程或行动体系设计模块,分配口笔译任务。各实训环节之间,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其项目划分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广泛的适用性,使用对象可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扩展到应用英语专业以及所有对翻译感兴趣的学生。除此之外,该实训教材的项目设置及内容多来自于国内不同的重大国际性活动,体现出强烈的特色及实用性。
  (3)体现特色,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商务英语翻译实训》的各项目均来自于不同商务活动场景,涉及范围广泛,充分展示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改革的特点。具有以下特色:① 独创性。多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的设置只是单纯对应某一门课程,只涉及某个领域的实训环节,其适用面相对较窄;而且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与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训有所重叠,把重点放在商务业务上而忽略了英语专业语言学习的特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高职商务英语进行翻译与专业知识结合的实训教程。《商务英语翻译实训》作为一门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训课程,首创商务英语翻译实训类教材的先河。②语言、翻译技巧与专业领域知识的有机结合。《商务英语翻译实训》把翻译技巧融入实训环节中,把翻译内容与专业领域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翻译的过程中达到了语言、翻译技巧、专业领域知识翻译三者的有机结合,不再是纸上谈兵。③遵循学生能力培养的规律,从简到难,记忆力训练、视译、交传、同传等形式多层面训练,创新采用“三交替”“两实”“一制”教学模式,校内外实训、课内外实训相结合,口笔译的实训内容相结合,以任务为驱动实施实践教学。   二、教材建设的实施
  (1)课堂、教师角色的转变。实训课程的实施方式是实训教材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即使实训教材编写得再好,如果实施方式不当,也达不到效果。然而,目前很多院校把翻译实训课程简单地变成了在实训室上的理论课堂,没有充分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实训课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由于实训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弹性加大,教材给教师留有余地也更大。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也是进行实践教育的实验室。其次,教师的角色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监督者,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实训项目。以《商务英语翻译实训》为例,教材里的每个项目都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项目背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口笔译练习。学生可以2人、3人或4人为一组,把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位学生,不同的学生对不同领域的岗位要有所了解。等学生稍作练习后,可以邀请一些组别的学生到课堂上演示他们的成果,或者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检测。
  (2)教师与企业人员结合授课。校企结合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趋势,学校通过不同方式与企业合作,使学生对现实岗位及岗位要求有更真实的了解。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结合是实现高职教材改革的保证。高职教材要求体现实用性、先进性、反映真实工作过程中的实际技术水平,学生学过之后即能上岗操作,并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相关技术问题。这样的教材单靠教师是很难完成,只有教师和生产一线中的实践管理丰富的企业人员紧密协作才能完成。以《商务英语翻译实训》为例,当涉及接待或参观的内容时,我们就请来专职企业翻译人员来给学生讲解与接待或参观相关的礼仪及注意事项。
  (3)适时修改、更新内容,做到与时俱进。高职教材的显著特点是其适应性及发展性。教材的开发要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能够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关注行业发展,适当反映新技术。尤其是高职教材更加不能十年不变,我们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将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及有价值的成果引入教材。在教材开发过程中,坚持摒弃过时的内容,吸纳有关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信息,力求教材内容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
  同时,我们必须从已经试用过此实训教材的学生和教师中获得反馈信息。教材开发反馈和修改过程要注意对教师、学生意见的收集。学生的信息反馈包括:教材内容讲解清楚与否,例子典型与否,是否易懂,兴趣性是否强,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学习后学生能否获得行业认可的能力等等;教师的反馈包括:材料实用性是否强,是否易于备课,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何改进建议等。
  只有确保了教材内容的先进性,才能培养出掌握本专业先进技术的英才。如此一来,在提升教材实用价值的同时,还有利于保持实训教材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宏,王晓芳.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材开发[J].企业导报,
  2010(10).
  [2]周谨.高职实训教材开发途径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1).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案例研究法,对收录在宜兴市教育局主编、和桥职中参编的《风雨彩虹——宜兴市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风采录》中的和桥职中多位优秀毕业生的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出学生个人的成长动机、意志品质是“木秀于林”的内在关键因素,学校人文熏陶和技能训练是“秀于心”的外在关键因素,并据此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和桥职中;优秀毕业生;成长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9;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创造和创新与实践有着密切的、本质的联系。创新和创造是实践活动,即是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和创造;从实践与创新和创造的相互关系出发,才能准确把握的创新和创造概念。从根本上说,创新和创造属于“实践的事情”。实践是创新和创造的根源,在实践中才能创新和创造。人们根据自己的本质力量展开的利用、改选和保护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创新和创造得以进行的基础与前提条件。  第一节 创造的内涵  一、创造的含义  1. 什么是
摘 要:一部动画片的题材尤为重要,奥斯卡获奖动画片之所以受到世人的青睐,不是只取决于高科技的运用和风格的幽默诙谐,题材的选择也是不可或缺的。围绕部分获奖动画片的题材进行分析,通过举例子、做比较的方法进行论证,启迪幼儿教师结合现实题材和幻想题材,原创新故事。  关键词:学前教育;动画短片;动画长片;题材类别;奥斯卡  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教育方式,动画题材多样,既反映出社会的现实问题,也体现生活的真谛,
一次同学聚会,好友问我:“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你后悔吗?每天和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们在一起,听他们的吵闹声、哭叫声。还要给他们喂饭,帮他们上厕所,你不觉得自己就像个保姆吗?”我说:“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很光荣,能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很幸运。作为一个班主任,尽管每天孩子们总有调解不完的‘小纠纷’,有擦不完的鼻涕,有系不完的鞋带。但只要孩子们用嗲声嗲气的声音向我撒娇,用天真无邪充满童真的小眼睛望着我时,我就
摘 要: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有过硬的教学技能。对于在教学上还不够完善的教师,还不能找到自己坐标的教师,通过阅读可以完善教学技能。  关键词:教育恐惧;自我完善;教学勇气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5-0034-01  有一些教育著作,章节设置上条条罗列,如关于教学技巧、给教师的建议、教学策略等,各章节之间逻辑性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变,传统的“精英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再适合那些承担大量扩招任务的地方普通高校。而培养目标缺失导致的大学生学风不良,严重影响了这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新形势,西安工业大学针对地方普通高校质量保障有效性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目标教育”,抓好质量关键因素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生“目标教育”的核心内容分为四个模块
《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年第12期刊载了聂幼犁教授的文章《选择题之偏——知识的游离》。对于什么是偏题,正如聂幼犁教授所说:“判断标准有很大的相对性或弹性,经常见仁见智。”对于社会学科的学生,在我看来偏题之说很难成立,社会学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受人类意识影响,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记忆、理解、推理、深化和创新、表达能力,这些都需要广泛的涉猎与吸纳。对于人们所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我认为要培养人才,就应该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积累他们的活动经验。从学习过程来看,在学习过程中这三个词“亲历”“感悟”“体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古人知识获得过程的曲折,体验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而不是靠想象和说教来代替。这种过程的目的是为
摘 要:如何让课堂焕发无限的生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是所有教师不懈的追求。为此,全市推广了“学讲方式”,即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致力于改善课堂教学生态,回归教育的本质,呈现了不一样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学讲方式;交流展示;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057-01   当前,部分学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教育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体验式学习通过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活动情境实际结合起来,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探究、感悟、实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体验式学习能激发起学生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