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g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将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台湾作家张晓风散文集《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的这段话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
  幼儿时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化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共同教育与通力合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才能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建立信任、尊重、支持的情感桥梁
  整合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家园教育合力,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表现在对幼儿培养目标上的一致,还表现在家庭全方位地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幼儿园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上。因此,构建“暖心、走心、入心”的家园沟通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吐槽日”——共话成长,达成理念共识
其他文献
2014年开春,周璐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语文教育专著——《在“以情导学”的语文行旅上跋涉》,我应邀躬逢其盛,第一个读了她的书稿,并遵嘱写了一篇短文,题为《周璐的“路”》,聊充序言。全文围绕“路”字来写,一是应了书题中“语文行旅上跋涉”之意,二是她走过来的这条语文路,确实非同一般。特别有意思的是,走这条“路”竟起步于童稚岁月,6岁时她就常和一群娃娃玩上课教语文的游戏,于是就有了之后不考普通高中而考中级师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与中低年级不同,低年级注重字词句教学,中年级注重段的教学,到了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篇的意识。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能再把文章分得七零八落,需要立足全篇,从整体把握。那么,如何做到整体把握呢?下面以几个教学案例展开来进行说明。  一、抓教学主线,以主问题串讲  杨琴老师在《牵一“线”而懂全文》中谈到:“教学时教师如果能抓准这条主线,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从而
“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法”由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丰奥嘉园小学王希锋校长提出,它是“单元整合多课渐进”语文主题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法”将语文教材、课外拓展阅读材料、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及综合性学习等围绕单元主题大胆取舍,有机重组,形成单元教学材料进行教学,以整合与实践为理念。为建立以“学”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王校长设计了11种课型。  王希锋校长带领学校语文学科团队坚守课改研
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佐藤学在其《静悄悄的革命》一书里提到一个观点:关起教室门来上课的教师不能称之为公共教育的老师。因为他们只是把教室、学生当作私有财产,把教师这一职业私有化而已。……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  是的,观课议课是一种最常见的教研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继承与创新是语文教
刘春波,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中心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3年从教至今,他始终坚持“让师生像树一样茁壮成长”的教育理想,先后被评为“顺义区优秀教育工作者”“顺义区教育系统十大党员楷模”“和谐校园—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校长”“顺义区优秀校长”等。  2016年到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中心小学任职至今,他用勤奋、睿智和怀揣的教育理想引领干部教师诠释雁群飞行,在高端设计与规划、继承与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学童话,讲的是小松鼠想摘花生保存下来,但是它沒有找到花生的事。故事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读中领悟,并采用了多种朗读方法,如自由读、分角色读、同桌合作读、小组合作读、表演读等。学生们都兴趣十足,跃跃欲试,争着抢着读,既激发了兴趣,又活跃了课堂,同时也领悟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整堂课中,学生的朗读很
从各种热闹非凡的课堂观摩活动到每年发表的不可胜数的学术文章,从旗号林立的语文教学主张到层出不穷的名师新锐,这一切都在昭示着: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第一大学科的学术研究的活跃与繁荣。但毋庸讳言,语文学科也是所有学科中承受社会抨击最多的学科。比如“高耗低效”这顶“帽子”戴了几十年,我们还不敢理直气壮地说已经摘帽。我们在寻找语文学科逻辑和儿童心理逻辑的契合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我们的很多语文教学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2.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结尾的巧妙安排。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人物形象,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复习导入  1.回忆小说的几种类型。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读小说吧?根据小说的长短来分,你们知道小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吗?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小小说,它的题目叫《桥》。上节课
“开放语文”的根,“开放语文”的落脚点,就是人。  一帮有梦想的语文人  夜幕降临,校园一片沉寂。语文工作室的灯还亮着。  “我们不要你上‘成功’的课!”忽然,一个声音打破了寂静。我急忙走进去,原来是语文团队正在进行研讨活动。上午,一位刚调入我校的青年教师执教了一节课。在课后的诊断中,大家认为他的课过于求全,什么都要教,没有突出教学重点。而他则辩解,自己追求“完美”,想上一节“成功”的课。他的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