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坚持兴趣培养与知识建构并存的教学思路。文章基于探究与分享的教学思路,在Scratch图形化编程软件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探究与分享掌握编程的技术和思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反证了探究与分享教学思路的正确性。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探究与分享;Scratch编程软件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设计开发的一款Scratch软件是针对8岁以上孩子的认知水平而设计的,不仅易于孩子使用,又能寓教于乐,让孩子获得创作的乐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Scratch编程软件的教学如果能够围绕探究与分享这两个关键词,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探究——信息技术学习的核心思想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变化之快、影响之大,超越了任何一个学科。也正是因为看到了信息技术的这一价值,所以笔者从小学阶段就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包括Scratch编程软件在内的编程教学,已经纳入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范畴。
如果说Scratch编程软件引入小学信息技术,意味着内容已经不落后于时代的话,那么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方式如何不落后于时代?对此问题,笔者的回答是:用探究的方式实施教学将永远不会落伍。
探究是人类面临未知问题时的自然选择,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是很强的。因此,应试压力相对较低的信息技术教学,应当理直气壮地采用探究式教学。Scratch编程软件作为一项少儿编程工具,其对学生甚至对教师来说都具有陌生感,因此也就有了使用探究式教学的可能。同时,它的编程界面又是非常友好的,它不是用代码编程,而是像搭积木一样编程,学生探究起来不容易遇到技术上的困难。
例如,设计“故事大王为大家讲故事”的动画,明确作为主角的故事大王的语言和动作,然后就可以交給学生自己去探究。探究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学生的探究大体上分为这样几个环节:(1)他们会去分析作为主角的故事大王有哪些语言和动作,这个分析过程主要是基于Scratch编程软件中的舞台区和角色区来进行的;(2)他们会思考如何实现这些语言和动作的匹配,这种思考是在Scratch编程软件的积木区和脚本区进行的。
真正到了做的过程,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如程序中的角色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列出?积木区中的指令块分别应该怎样使用?这些问题的解答,只有在具体的操作编程过程中才能实现。既然是本着探究的思路来教学,教师就要掌握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要鼓励他们自主解决,必要的时候教师再提供帮助。这样虽然时间比较长,但是学生一旦解决一个问题,他对相应编程的了解就会更加深刻,因此效果是极好的。
二、分享——信息技术学科的天然属性
信息技术有一个天然属性,那就是分享。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成果,只有惠及广大的受众群体时,才能体现其价值。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领悟到分享的价值,其实也是必备品格的一种培育。Scratch编程软件的主旨就是想法程序分享。因此,在学生解决问题或实现设想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只有自己设计创作,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最后再回归到观众,以此完成整个创作过程。显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从成果、观点再到技术的分享是必然的。
为什么先说成果的分享呢?因为学生在经过了辛苦的探究之后,他们的第一选择就是将自己用Scratch编程软件制作出来的动画呈现给他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就算是同一个主题,不同学生或者不同小组(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它们成果的细节往往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的背后就是技术的不同、思路的不同。
例如,有的小组编程结果是故事大王慢慢的、摇摇摆摆的走到舞台中央,然后开始讲故事;有的小组的编程结果则是故事大王快速冲到舞台中央,伴随着刹车声而停止,然后开始讲故事;……这种不同,在探究的过程中是允许的,也是应当鼓励的。小组交流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成果、设计思路与其他学生分享,尤其强调要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具体的指令使用,这样一些移动指令、重复性指令、说话指令、等待指令的使用等,都会成为交流与分享的内容。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这些指令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这种重复不是机械的,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乐此不疲的口头介绍与操作展示,其价值不言而喻。在这种重复的过程中,学生对Scratch编程软件的理解与运用越来越熟练,这正是我们教学的目标。
三、基于探究与分享的信息技术教学
基于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如何不断优化的思考,笔者提炼出了“探究”与“分享”两个关键词。带着对这两个关键词的思考,在Scratch编程软件的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从一开始的期待,到后来收获成功的喜悦,一路走来,看到的是学生的收获,当然也有自己的收获。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相对于数学、语文等学科而言,有一些边缘化,甚至还有不少家长以警惕的眼光审视这门学科,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迷恋上了网络。对此,笔者坚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的教学理念,真正立足于引导学生探究、形成分享品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收获了知识,生成了素养。笔者以为,这样的教学取向是正确的,也是应当坚持的,包括Scratch编程软件在内的所有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都应当经历探究的过程,走向分享的彼岸。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探究与分享;Scratch编程软件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设计开发的一款Scratch软件是针对8岁以上孩子的认知水平而设计的,不仅易于孩子使用,又能寓教于乐,让孩子获得创作的乐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Scratch编程软件的教学如果能够围绕探究与分享这两个关键词,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探究——信息技术学习的核心思想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变化之快、影响之大,超越了任何一个学科。也正是因为看到了信息技术的这一价值,所以笔者从小学阶段就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包括Scratch编程软件在内的编程教学,已经纳入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范畴。
如果说Scratch编程软件引入小学信息技术,意味着内容已经不落后于时代的话,那么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方式如何不落后于时代?对此问题,笔者的回答是:用探究的方式实施教学将永远不会落伍。
探究是人类面临未知问题时的自然选择,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是很强的。因此,应试压力相对较低的信息技术教学,应当理直气壮地采用探究式教学。Scratch编程软件作为一项少儿编程工具,其对学生甚至对教师来说都具有陌生感,因此也就有了使用探究式教学的可能。同时,它的编程界面又是非常友好的,它不是用代码编程,而是像搭积木一样编程,学生探究起来不容易遇到技术上的困难。
例如,设计“故事大王为大家讲故事”的动画,明确作为主角的故事大王的语言和动作,然后就可以交給学生自己去探究。探究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学生的探究大体上分为这样几个环节:(1)他们会去分析作为主角的故事大王有哪些语言和动作,这个分析过程主要是基于Scratch编程软件中的舞台区和角色区来进行的;(2)他们会思考如何实现这些语言和动作的匹配,这种思考是在Scratch编程软件的积木区和脚本区进行的。
真正到了做的过程,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如程序中的角色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列出?积木区中的指令块分别应该怎样使用?这些问题的解答,只有在具体的操作编程过程中才能实现。既然是本着探究的思路来教学,教师就要掌握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要鼓励他们自主解决,必要的时候教师再提供帮助。这样虽然时间比较长,但是学生一旦解决一个问题,他对相应编程的了解就会更加深刻,因此效果是极好的。
二、分享——信息技术学科的天然属性
信息技术有一个天然属性,那就是分享。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成果,只有惠及广大的受众群体时,才能体现其价值。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领悟到分享的价值,其实也是必备品格的一种培育。Scratch编程软件的主旨就是想法程序分享。因此,在学生解决问题或实现设想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只有自己设计创作,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最后再回归到观众,以此完成整个创作过程。显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从成果、观点再到技术的分享是必然的。
为什么先说成果的分享呢?因为学生在经过了辛苦的探究之后,他们的第一选择就是将自己用Scratch编程软件制作出来的动画呈现给他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就算是同一个主题,不同学生或者不同小组(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它们成果的细节往往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的背后就是技术的不同、思路的不同。
例如,有的小组编程结果是故事大王慢慢的、摇摇摆摆的走到舞台中央,然后开始讲故事;有的小组的编程结果则是故事大王快速冲到舞台中央,伴随着刹车声而停止,然后开始讲故事;……这种不同,在探究的过程中是允许的,也是应当鼓励的。小组交流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成果、设计思路与其他学生分享,尤其强调要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具体的指令使用,这样一些移动指令、重复性指令、说话指令、等待指令的使用等,都会成为交流与分享的内容。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这些指令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这种重复不是机械的,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乐此不疲的口头介绍与操作展示,其价值不言而喻。在这种重复的过程中,学生对Scratch编程软件的理解与运用越来越熟练,这正是我们教学的目标。
三、基于探究与分享的信息技术教学
基于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如何不断优化的思考,笔者提炼出了“探究”与“分享”两个关键词。带着对这两个关键词的思考,在Scratch编程软件的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从一开始的期待,到后来收获成功的喜悦,一路走来,看到的是学生的收获,当然也有自己的收获。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相对于数学、语文等学科而言,有一些边缘化,甚至还有不少家长以警惕的眼光审视这门学科,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迷恋上了网络。对此,笔者坚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的教学理念,真正立足于引导学生探究、形成分享品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收获了知识,生成了素养。笔者以为,这样的教学取向是正确的,也是应当坚持的,包括Scratch编程软件在内的所有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都应当经历探究的过程,走向分享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