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话题,而其中的核心问题无外乎是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等,是对教学内容的理性思考;“怎么教”,指选择什么方法来实施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侧重于材料的呈现和组织形式。近日,笔者有幸参加教研活动,三次执教《诺贝尔》(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内容)。三次执教,三次打磨,三次提升,笔者对语文课堂有了一些深入思考,逐渐厘清了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
文本解读:重内容还是重语言?
《诺贝尔》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三次执教的过程中,对于在课上“教什么”,我们曾经产生激烈的争论。
第一次解读文本的时候,考虑到是介绍人物的课文,笔者把了解人物放在首位。上课开始从资料入手了解人物,课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说说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然后借助视频创设情境了解诺贝尔奖设立的经过,最后为诺贝尔写一篇100多字的小传。应该说,这样的设计紧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诺贝尔有了全面的了解。但是,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对内容感知的浅层次上,没有充分关注语言文字,人物形象没有丰满起来。有位老师不客气地指出,这样的语文课,称之为“故事会”一点也不过分。实际上,在时下许多公开课上,我们经常见到类似情况,教者领着学生,抓内容、说事例、找资料、谈感受,就是舍不得在品味语言上面下功夫,导致语文课堂表面热闹、实际浮躁。细细想来,教什么是语文课第一位的问题,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当前教学的症结所在。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这就为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指明了方向。
找到问题的症结以后,笔者对课文进行了反复研读。这篇课文通篇都是叙述性语言,应该抓住哪些语句作为切入点,来了解内容、感悟人物、体会精神呢?在研读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时,笔者发现这些内容都是紧扣“毫不气馁”这个词语来写的,于是,笔者找到了一个内容和语言的结合点,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诺贝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一个词。然后,再次回到文本,把一句话、一个词读成一幅画:“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诺贝尔的毫不气馁?”在交流感受的过程中,笔者紧紧抓住“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这几句话,引导学生体会“化为灰烬”、“四个年头”、“几百次”、“怦怦直跳”等词语背后的深刻内涵,把一个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毫不气馁的形象深深刻在学生心中。由于关注了语言,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学得也更加扎实。关注语言,既紧扣文本,落实教学目标,又贴近学生,找到了对话的切入口,真正实现了利教便学。在后面两次执教中,听课的老师都认为,对课文的解读深刻,对“教什么”定位准确,能删繁就简,直接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抓重点、破难点,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关键词句,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文本感悟:品词句还是悟写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不仅仅要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从第三学段开始,《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目标进行了分别表述,这些表述成为我们揣摩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反思自身教学及听过的各级各类公开课,笔者发现语文课上普遍偏重于朗读指导以及思想内容的理解,对表达方法的揣摩却很少。如果说理解内容、体验情感是理解作者“写什么”的问题,那么揣摩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表达方法则是学习和借鉴作者“怎么写”的问题。从阅读的层次上说,这一要求更高一些,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强化的一个方面。
在第二次执教《诺贝尔》的过程中,笔者紧扣“毫不气馁”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写批注、谈感受。学生从“化为灰烬”、“四个年头”、“几百次”、“怦怦直跳”这些词语中体会到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精神,对诺贝尔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课上得很实在,也达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知道写什么了,可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吗?”一位老师的提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这节课。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性再次浮现在眼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既包括学习语言文字本身,也包括揣摩语言文字表达。品词句更要悟写法。课程性质准确的界定给今后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
于是,笔者对课文进行了再次细读。从学生的角度来揣摩表达,在课文叙述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中,作者为什么详写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经过这样一比较,很容易发现,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更具有代表性,更能突出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精神。于是,笔者把研读的重点放在第三阶段上。在第三次执教时,笔者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课文第8、9自然段,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感受形象,揣摩写法。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走进了人物,内心受到震撼,而且学习了写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仅提高了感悟能力,而且提高了表达能力,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文本链接:赶时髦还是重实效?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积极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主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在执教《诺贝尔》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由于使用的时机、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大相径庭。
在第一次执教过程中,恰巧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在我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于是,笔者在课的末尾,将这个事件进行了放大。首先出示莫言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报道,然后交流莫言的相关作品,最后揭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这样设计的初衷,主要是以莫言获奖这个资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来了解诺贝尔奖的意义、影响,进一步丰富诺贝尔的形象。“这是赶时髦,典型的画蛇添足。”一位教研员面带严肃地指出。细细想来,学生经过对诺贝尔发明炸药过程的研读,诺贝尔的形象已经高大起来,不需要莫言来烘托。再者,课文突出表现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精神,与莫言关系甚微。可以说,对这节课而言,这是一个无效的课程资源。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的时候,不能赶时髦,一定要从文本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在该用处。我们知道,课文总是和一定的背景资料联系在一起的。有些背景资料学生已经了解,有些背景资料学生通过一定方式可以搜集,有些背景资料则是学生一时难以找到的。而这些背景资料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作为教者,要及时把这把“钥匙”交给学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更深的层次去解读文本。
在后面两次执教过程中,笔者吸取了前面的教训,从学生的角度寻求理解的难点,及时整合相关资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诺贝尔的“毫不气馁”,进行了三次资源整合。第一次是在学生交流“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时,及时出示相关资料告诉学生,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终身没有结婚,父亲和弟弟是他最亲的人。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此时诺贝尔悲痛的心情,突出诺贝尔的“毫不气馁”。第二次是在学生交流诺贝尔发明黄色炸药的时候,及时补充邻居们纷纷指责他是科学疯子,同时向政府抗议的相关内容,体会诺贝尔遇到的各方面困难,进一步体会诺贝尔的“毫不气馁”。第三次是在学生学习“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的时候,及时出示诺贝尔的大事年表,让学生充分感受“整个生命”意味着什么,把对“毫不气馁”的理解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三次执教《诺贝尔》,笔者对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学时,我们应该立足学生和文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语文学习的根深深地扎在文本之中,扎在学生的生活之中,让语文课堂开出绚丽的生命之花!
文本解读:重内容还是重语言?
《诺贝尔》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三次执教的过程中,对于在课上“教什么”,我们曾经产生激烈的争论。
第一次解读文本的时候,考虑到是介绍人物的课文,笔者把了解人物放在首位。上课开始从资料入手了解人物,课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说说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然后借助视频创设情境了解诺贝尔奖设立的经过,最后为诺贝尔写一篇100多字的小传。应该说,这样的设计紧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诺贝尔有了全面的了解。但是,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对内容感知的浅层次上,没有充分关注语言文字,人物形象没有丰满起来。有位老师不客气地指出,这样的语文课,称之为“故事会”一点也不过分。实际上,在时下许多公开课上,我们经常见到类似情况,教者领着学生,抓内容、说事例、找资料、谈感受,就是舍不得在品味语言上面下功夫,导致语文课堂表面热闹、实际浮躁。细细想来,教什么是语文课第一位的问题,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当前教学的症结所在。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这就为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指明了方向。
找到问题的症结以后,笔者对课文进行了反复研读。这篇课文通篇都是叙述性语言,应该抓住哪些语句作为切入点,来了解内容、感悟人物、体会精神呢?在研读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时,笔者发现这些内容都是紧扣“毫不气馁”这个词语来写的,于是,笔者找到了一个内容和语言的结合点,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诺贝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一个词。然后,再次回到文本,把一句话、一个词读成一幅画:“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诺贝尔的毫不气馁?”在交流感受的过程中,笔者紧紧抓住“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这几句话,引导学生体会“化为灰烬”、“四个年头”、“几百次”、“怦怦直跳”等词语背后的深刻内涵,把一个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毫不气馁的形象深深刻在学生心中。由于关注了语言,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学得也更加扎实。关注语言,既紧扣文本,落实教学目标,又贴近学生,找到了对话的切入口,真正实现了利教便学。在后面两次执教中,听课的老师都认为,对课文的解读深刻,对“教什么”定位准确,能删繁就简,直接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抓重点、破难点,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关键词句,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文本感悟:品词句还是悟写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不仅仅要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从第三学段开始,《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目标进行了分别表述,这些表述成为我们揣摩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反思自身教学及听过的各级各类公开课,笔者发现语文课上普遍偏重于朗读指导以及思想内容的理解,对表达方法的揣摩却很少。如果说理解内容、体验情感是理解作者“写什么”的问题,那么揣摩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表达方法则是学习和借鉴作者“怎么写”的问题。从阅读的层次上说,这一要求更高一些,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强化的一个方面。
在第二次执教《诺贝尔》的过程中,笔者紧扣“毫不气馁”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写批注、谈感受。学生从“化为灰烬”、“四个年头”、“几百次”、“怦怦直跳”这些词语中体会到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精神,对诺贝尔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课上得很实在,也达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知道写什么了,可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吗?”一位老师的提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这节课。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性再次浮现在眼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既包括学习语言文字本身,也包括揣摩语言文字表达。品词句更要悟写法。课程性质准确的界定给今后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
于是,笔者对课文进行了再次细读。从学生的角度来揣摩表达,在课文叙述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中,作者为什么详写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经过这样一比较,很容易发现,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更具有代表性,更能突出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精神。于是,笔者把研读的重点放在第三阶段上。在第三次执教时,笔者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课文第8、9自然段,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感受形象,揣摩写法。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走进了人物,内心受到震撼,而且学习了写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仅提高了感悟能力,而且提高了表达能力,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文本链接:赶时髦还是重实效?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积极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主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在执教《诺贝尔》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由于使用的时机、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大相径庭。
在第一次执教过程中,恰巧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在我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于是,笔者在课的末尾,将这个事件进行了放大。首先出示莫言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报道,然后交流莫言的相关作品,最后揭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这样设计的初衷,主要是以莫言获奖这个资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来了解诺贝尔奖的意义、影响,进一步丰富诺贝尔的形象。“这是赶时髦,典型的画蛇添足。”一位教研员面带严肃地指出。细细想来,学生经过对诺贝尔发明炸药过程的研读,诺贝尔的形象已经高大起来,不需要莫言来烘托。再者,课文突出表现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精神,与莫言关系甚微。可以说,对这节课而言,这是一个无效的课程资源。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的时候,不能赶时髦,一定要从文本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在该用处。我们知道,课文总是和一定的背景资料联系在一起的。有些背景资料学生已经了解,有些背景资料学生通过一定方式可以搜集,有些背景资料则是学生一时难以找到的。而这些背景资料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作为教者,要及时把这把“钥匙”交给学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更深的层次去解读文本。
在后面两次执教过程中,笔者吸取了前面的教训,从学生的角度寻求理解的难点,及时整合相关资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诺贝尔的“毫不气馁”,进行了三次资源整合。第一次是在学生交流“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时,及时出示相关资料告诉学生,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终身没有结婚,父亲和弟弟是他最亲的人。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此时诺贝尔悲痛的心情,突出诺贝尔的“毫不气馁”。第二次是在学生交流诺贝尔发明黄色炸药的时候,及时补充邻居们纷纷指责他是科学疯子,同时向政府抗议的相关内容,体会诺贝尔遇到的各方面困难,进一步体会诺贝尔的“毫不气馁”。第三次是在学生学习“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的时候,及时出示诺贝尔的大事年表,让学生充分感受“整个生命”意味着什么,把对“毫不气馁”的理解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三次执教《诺贝尔》,笔者对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学时,我们应该立足学生和文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语文学习的根深深地扎在文本之中,扎在学生的生活之中,让语文课堂开出绚丽的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