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次教《诺贝尔》想到的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ctro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话题,而其中的核心问题无外乎是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等,是对教学内容的理性思考;“怎么教”,指选择什么方法来实施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侧重于材料的呈现和组织形式。近日,笔者有幸参加教研活动,三次执教《诺贝尔》(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内容)。三次执教,三次打磨,三次提升,笔者对语文课堂有了一些深入思考,逐渐厘清了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
  文本解读:重内容还是重语言?
  《诺贝尔》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三次执教的过程中,对于在课上“教什么”,我们曾经产生激烈的争论。
  第一次解读文本的时候,考虑到是介绍人物的课文,笔者把了解人物放在首位。上课开始从资料入手了解人物,课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说说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然后借助视频创设情境了解诺贝尔奖设立的经过,最后为诺贝尔写一篇100多字的小传。应该说,这样的设计紧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诺贝尔有了全面的了解。但是,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对内容感知的浅层次上,没有充分关注语言文字,人物形象没有丰满起来。有位老师不客气地指出,这样的语文课,称之为“故事会”一点也不过分。实际上,在时下许多公开课上,我们经常见到类似情况,教者领着学生,抓内容、说事例、找资料、谈感受,就是舍不得在品味语言上面下功夫,导致语文课堂表面热闹、实际浮躁。细细想来,教什么是语文课第一位的问题,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当前教学的症结所在。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这就为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指明了方向。
  找到问题的症结以后,笔者对课文进行了反复研读。这篇课文通篇都是叙述性语言,应该抓住哪些语句作为切入点,来了解内容、感悟人物、体会精神呢?在研读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时,笔者发现这些内容都是紧扣“毫不气馁”这个词语来写的,于是,笔者找到了一个内容和语言的结合点,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诺贝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一个词。然后,再次回到文本,把一句话、一个词读成一幅画:“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诺贝尔的毫不气馁?”在交流感受的过程中,笔者紧紧抓住“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这几句话,引导学生体会“化为灰烬”、“四个年头”、“几百次”、“怦怦直跳”等词语背后的深刻内涵,把一个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毫不气馁的形象深深刻在学生心中。由于关注了语言,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学得也更加扎实。关注语言,既紧扣文本,落实教学目标,又贴近学生,找到了对话的切入口,真正实现了利教便学。在后面两次执教中,听课的老师都认为,对课文的解读深刻,对“教什么”定位准确,能删繁就简,直接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抓重点、破难点,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关键词句,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文本感悟:品词句还是悟写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不仅仅要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从第三学段开始,《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目标进行了分别表述,这些表述成为我们揣摩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反思自身教学及听过的各级各类公开课,笔者发现语文课上普遍偏重于朗读指导以及思想内容的理解,对表达方法的揣摩却很少。如果说理解内容、体验情感是理解作者“写什么”的问题,那么揣摩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表达方法则是学习和借鉴作者“怎么写”的问题。从阅读的层次上说,这一要求更高一些,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强化的一个方面。
  在第二次执教《诺贝尔》的过程中,笔者紧扣“毫不气馁”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写批注、谈感受。学生从“化为灰烬”、“四个年头”、“几百次”、“怦怦直跳”这些词语中体会到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精神,对诺贝尔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课上得很实在,也达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知道写什么了,可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吗?”一位老师的提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这节课。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性再次浮现在眼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既包括学习语言文字本身,也包括揣摩语言文字表达。品词句更要悟写法。课程性质准确的界定给今后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
  于是,笔者对课文进行了再次细读。从学生的角度来揣摩表达,在课文叙述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中,作者为什么详写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经过这样一比较,很容易发现,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更具有代表性,更能突出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精神。于是,笔者把研读的重点放在第三阶段上。在第三次执教时,笔者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课文第8、9自然段,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感受形象,揣摩写法。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走进了人物,内心受到震撼,而且学习了写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仅提高了感悟能力,而且提高了表达能力,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文本链接:赶时髦还是重实效?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积极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主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在执教《诺贝尔》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由于使用的时机、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大相径庭。
  在第一次执教过程中,恰巧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在我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于是,笔者在课的末尾,将这个事件进行了放大。首先出示莫言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报道,然后交流莫言的相关作品,最后揭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这样设计的初衷,主要是以莫言获奖这个资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来了解诺贝尔奖的意义、影响,进一步丰富诺贝尔的形象。“这是赶时髦,典型的画蛇添足。”一位教研员面带严肃地指出。细细想来,学生经过对诺贝尔发明炸药过程的研读,诺贝尔的形象已经高大起来,不需要莫言来烘托。再者,课文突出表现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精神,与莫言关系甚微。可以说,对这节课而言,这是一个无效的课程资源。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的时候,不能赶时髦,一定要从文本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在该用处。我们知道,课文总是和一定的背景资料联系在一起的。有些背景资料学生已经了解,有些背景资料学生通过一定方式可以搜集,有些背景资料则是学生一时难以找到的。而这些背景资料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作为教者,要及时把这把“钥匙”交给学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更深的层次去解读文本。
  在后面两次执教过程中,笔者吸取了前面的教训,从学生的角度寻求理解的难点,及时整合相关资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诺贝尔的“毫不气馁”,进行了三次资源整合。第一次是在学生交流“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时,及时出示相关资料告诉学生,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终身没有结婚,父亲和弟弟是他最亲的人。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此时诺贝尔悲痛的心情,突出诺贝尔的“毫不气馁”。第二次是在学生交流诺贝尔发明黄色炸药的时候,及时补充邻居们纷纷指责他是科学疯子,同时向政府抗议的相关内容,体会诺贝尔遇到的各方面困难,进一步体会诺贝尔的“毫不气馁”。第三次是在学生学习“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的时候,及时出示诺贝尔的大事年表,让学生充分感受“整个生命”意味着什么,把对“毫不气馁”的理解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三次执教《诺贝尔》,笔者对语文课堂“教什么”和“怎么教”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学时,我们应该立足学生和文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语文学习的根深深地扎在文本之中,扎在学生的生活之中,让语文课堂开出绚丽的生命之花!
其他文献
课改以来,小学科学教学中流传着这样一种理念,叫“一英寸宽,一英里深”。所谓“一英寸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内容要尽量少一些、精一些。“一英里深”是指具体到每一个教学内容要充分展开,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像科学家一样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同时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突出了探究的深度。    矫枉过正的现状    相比较于我国传统的科学(自然)教学中过于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过于追求课堂知识掌握的效率,忽视学生
我的一个朋友,他是一位从业20多年的资深律师。一次,我打电话让他告诉我qq号,这样我们可以相互聊聊天。他回答说:“对不起,很抱歉,我没养‘小企鹅’。我没时间,我养不起!”  朋友的这句话引起了的深恩。这使我想起了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崔琦。他远离政治,整日浸泡在书本中和实验室内,甚至在诺奖桂冠加冕的当天,他还如常地到实验室工作。、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堂堂的诺奖得主的大科学家至今
中学时期是个体从儿童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是生理发育的高峰阶段,又是自我概念、价值观、各种社会技能的发展由不成熟、不稳定到成熟、稳定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对外在世界进行的探索日益增多,开始发展独立的思考能力,扩大自主权的要求日益增长,不愿遵从父母和老师的要求,进入到“叛逆期”。由于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没能跟上孩子的成长步伐,无法处理好如何与子女恰当沟通的问题,不仅出现了严重的亲子对立现
在乡镇高中,学校的微机房的计算机配置比较低,像我们学校使用的还是九八年买的计算机,到现在微机损坏率很高,当时投入比较大,学校现在基本不可能再更新机房了。 很多学生小学阶段都没有很好地接受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谈话调查,一个班往往只有几个学生有家用电脑,并且水平并不高,只能进行一些常规的电脑操作。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学生开始对计算机都比较感兴趣。但在开学初,我却发现有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聊天、下载歌曲、
“回头率”,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回头的概率和频率。或者说,是指学生在上课期间将头转向窗外的人数和次数。  一堂40分钟的课,务必要有既定的学习任务,有教师的倾情讲授,更有班集体形成的竞争氛围,按理学生应该是神情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的眼神应该是与教师进行心灵的对话,传递的是领会、喜悦或者是疑惑的信号;耳朵里传来的是教师娓娓道来的天籁之音;大脑里是教师创设的情境和自己领悟的遐想;手中笔尖流淌的是心
“坤虎,我又有三篇文章发表了!其中一篇还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今天中午,亚西老师欣喜地对我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作为我的同事,我多年的挚友,我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亚西老师在去年,打破多年来的沉寂,二十余篇教育教学文章接二连三地在全国多家正规教育教学期刊上发表,教研成果不断,真是喜事连连,令全校教师羡慕不已。  带着几分羡慕,也带着几分学习的冲动,晚上,我来到亚西老师家里,要他传经送宝,把
一位青年教师多次向我讨教班级教育及学生管理问题,我不知从何说起。为了探讨得深入具体,针对性强,我让他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教育事件写下来,其实也就是一个教育案例。下面是他的一篇文章《评语是引导学生进步的阶梯》:  余家会是我班的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儿。新学期的第一节班会,面对我的侃侃而谈,同学们都显得很高兴,激动而充满自信,唯独她面无表情。一下子,这个女孩儿引起了我的注意。两周了,她上课从没举过手,课
不论我们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是否应该扪心自问为何教育他人或受教?生命到底是什么?难道生命不奇妙吗?飞鸟、花朵、翠木、蓝天、星辰、河流、游鱼……这一切都是生命。生命是贫穷的、富足的;生命是群体、种族、国家之间永不停歇的战役;生命是静思冥想;生命是所谓的宗教;同时它也是心灵中微妙的、隐藏的东西,包括羡妒、野心、激情、恐惧、成就及忧虑等。这所有的一切以及更多的事物就是生命,然而我们通常只准备了解生命的一
“真诚”变得“虚伪”    案例1.我要做一条狗  《我的理想》:爸爸在我小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科学家,妈妈却要我做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条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妈妈胆小,怕坏人,我也怕,但妈妈说,狗不怕,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妈妈和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作文很短,字也歪歪斜斜的。那一页,老师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叉,没有给成绩。说不定还会在班上严厉批评,并责令其重写
“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那我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为非凡的人。”  这是19世纪德国教育问题学会会员卡尔·威特在一次学会上的辩词。卡尔·威特的观点是: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他以自己儿子的卓越才能作出了有力的证明,可见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一入小学,学习品质的培养尤其重要,好的学习品质能使其受益终生。成绩优秀,而智力平平的学生比比皆是,而大家公认的聪明孩子却不一定能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