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环境和硬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网络技术于合作与交流方面的应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山区学校的教师难以摒弃传统的合作交流模式,在应用技术交流的频度和效果上相对落后,本文旨在通过对山区数学教师合作交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探求提高山区学校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网络技术;山区教师;交流与合作
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对教师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合作与交流,是指教师运用教育技术在创新和应用层面上的体现。然而在偏远的山区学校,受硬件和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出现对教师专业合作与交流影响甚微。因课题研究的需要,笔者对本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作了抽样调查,内容包含教育情感、专业素质、交流与合作能力三方面,调查结果令人担忧。本文主要立足于问卷中有关交流与合作能力的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大环境下如何提升高中数学教师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山区高中数学教师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教师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主要有面对面的合作交流和通讯网络合作交流。面对面交流主要包含集体备课、磨课、教学比武或研讨、各种培训等,通讯网络合作交流主要有手机通讯、网络视频、微信、QQ、Email等。那么在偏远的山区学校,教师的交流合作现状究竟如何呢?通过走访本地几所高中学校的管理层,结合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本地高中数学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现状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思想认知不到位
调查发现,本地高中数学教师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学历达标率100%,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日趋成熟,但在專业发展的思想认知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他们往往缺乏专业规划,自我发展意愿不强,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合作与交流表现出被动与盲目,甚至带有很强的利益驱动,如在“你对各种教学基本功比赛的态度是”调查中,选择“偶尔参与,评职评先需要”的有30人之多,占比44.1%,评职评先凌驾于自己专业发展之上;在“你对教师团队合作的认识是”调查中,选择“支持团队合作,可共同提高”的只有28人,占比41.2%,相当部分教师觉得“经常意见分歧,不利于团结”,看到的是“争吵”的表现,看不到“争吵”的本质。
2.专业教师专业能力先天不足
在这次的走访调查中,我了解到一条比较忧心的信息,因山区经济落后,曾一度很难招聘优秀高中教师,不少的高中教师都来自初中,数学教师也一样。很多教师虽然学历达标,但都是工作后通过进修或函授取得的,因此在专业能力上存在先天不足。而且这部分老师在调入高中前往往是在初中学校经过多轮毕业班教学且小有名气的中年教师,没有了年青人的冲劲和激情,在专业发展上也没有了更高的追求,交流合作往往是被动执行。如在“你对教师团队合作认识”的调查中,选择“支持团队合作,可共同提高”的教龄20年以上的只占46.2%,而教龄10年以下的支持率达88.9%,占比率差不多是教龄20年以上教师的二倍。另外,在“你参与市级及以上学术培训的情况”调查中,选择“有参加培训意愿,没参加机会”的,教龄20年以上的教师占比53.8%,而教龄10年以下的比例为59.3%,基本持平,这也说明了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或潜力已经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在甄选培训对象时逐渐转向了青年教师。
3.专业教师对网络工具的掌握或技术水平不到位
由于山区学校资源匮乏、硬件配置相对落后,再加上信息闭塞,很多教师对网络技术的了解相对滞后,对运用网络技术合作与交流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技术支撑,如在“你对网络交流平台的认识与使用情况”调查中,选择“非常熟练、经常使用”的只有31人,不到有效问卷的一半,这一数据足以说明很多教师对网络交流平台的认识非常模糊,甚至非常陌生,因为微信作为一种现代交流互动工具几乎大家都在用,唯一的解释就是很多教师有用微信交流,但用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交流少。
另一方面,网络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很多教师的技术水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数学科,课件制作往往要制作图表,专业性强,需要专业培训与学习,又苦于少有学习时间与渠道,平时教学一般从网络下载或资料光盘中挑选,根本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也是大部分数学教师不愿意主动承担公开课的最直接原因。在“你是否愿意主动承担公开课”的调查中,选择“经常上,十分愿意”的只有28人,占比41.2%。
4.山区教师合作交流范围十分有限
走访中发现,本地区大部分高中学校的管理模式都是分年级管理,教学是以备课组为单位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如果驾驭不好,将直接导致教师合作交流的范围受到限制,倘若又无法通过应用网络技术平台的沟通功能进行弥补,将导致学校设立的学科组成为摆设。交流只限于备课组内部,学科组完全缺位,更别说对备课组教学活动进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校内交流尚且如此,校际间的拓展与交流因受诸多条件的限制,更是可遇不可求,这种狭隘的交流与合作模式将严重桎梏本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5.学校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成功的学校往往将教师专业发展放在首位,努力完善硬件设施,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为教师专业发展保驾护航。但也有不少学校因多种原因,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不够,认为专业发展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在专业发展上少作为或是不作为,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只能玩虚的,导致很多教师对学校的某些做法很反感。如在“你对教师‘青蓝工程’怎么看”的调查中,选择“能接受,意义不大”的有40人之多,占比58.8%;在对“你对学校开展的各种校本研修的态度是”的调查中,选择“赞同,收获大”的只有17人,大部分教师觉得“没收获,加大老师的负担”。当然,出现这种认知,不排除是教师自身的思想认知出了问题,但如果这些举措能真正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那么认可率不可能这么低。 山区学校经济落后,对不少学校而言,“请进来,走出去”的机会不多,因此很多教师都很想珍惜这样的合作交流机会,但由于学校管理层一贯“教学高于一切”的认识,担心太多教师参与会影响现有的教学秩序和质量,往往将这样的机会安排给少数几个教学骨干,然后再由这些骨干对本学科的教师作校本培训,先抛开这种做法对大部分教师情绪上的负面影响,就说这些所谓骨干教师的传达效果能否达到专家的现场报告效果,难道不应该打个问号?
二、提高山区高中数学教师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对策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发展平台和主管部门政策的支持。提高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山区高中数学教师在交流与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绝非个性问题,而是共性问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提高数学教师的思想认识,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李艺教授曾提到,计算机网络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支持形式。笔者认为,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数学教师不善表达、趋于理性的不足,可以为数学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提供更为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如利用微信图片来探讨解题过程,利用微信与邮箱的对接功能实时传送资料、探讨课题进展与细节,通过开发网络资源库,为教师备课、教研提供资源支撑等。本地区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对网络技术的掌握程度必然参差不齐,要求每个教师要有更高的思想觉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要不吝赐教,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发挥1 1>2的效能。
2.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海量的、多样化的数据信息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对数字的敏锐性,主动接力,勇于担当。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适时而动,完善软硬件设施,合理搭建合作与交流平台,这不仅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其它专业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1)组建数学科联合教研团队
网络时代是抱团取暖的时代,组建联合教研团队,让优秀资源发挥其极致作用,符合山区学校的发展模式。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各学校数学教师的实际,抽调5-7人组建一只业务精良、责任心强且具有创新精神的教研团队,以学期为单位制定工作计划,深入各个高中学校展开数学教研活动。
(2)建立健全专业发展机制,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良好的机制可以笼络团队人心,挖掘团队潜力,进而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如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定《教师专业成长量化测评标准》和《专业成长量化测评奖励办法》,以标准促规范,让专业发展和专业评价制度化、精准化、体系化。
(3)提供硬件配置
据不完全统计,现今本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是十几个人甚至是几十个人用一台电脑,这对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实现教师队伍的有效合作与交流,并最终提高教學质量无疑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因此,学校要为教师配置必须的工作电脑,完善并更新校园资源网。
(4)充分发挥外地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
为了弥补山区人才紧缺、信息闭塞这一短板,学校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尽量创造机会“内引外联”,并力求全员参与,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以明确前导方向,跃迁实践经验,提升专业层次。
(5)加强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校本培训
各学校可立足于本校实际,以提升合作与交流能力为目的,制定培训计划。此类培训应立足于改变教师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模式付诸于各种可能出现的现实问题,如开展《智能手机的有效合作与交流培训》《微课协作制作培训》《大数据的解读与有效处理培训》等,通过开展合作与交流的实践体验,探索有效提高教师合作与交流的技术途径。
3.提高山区教师待遇,引进或留住专业人才
在偏远的山区学校,因教师的待遇低导致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然成为本地区多年的梦想。本县是广东省十大贫困县之一,教师待遇低,而物价、房价却高得离奇,教师生活压力大,很多骨干教师纷纷流向发达地区任教,导致不少学校数学专业引领人才缺失,专业发展举步维艰。在“你觉得当前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是”的调查中,选择“工资待遇低”的有57人,占比83.8%。因此,适当提高教师的岗位津贴、山区补助等,缩小地区差异,引进外地优秀人才或利用利益激励机制留住本地专业引领人才,拓展合作与交流视野,提升合作与交流层次,应成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网络技术;山区教师;交流与合作
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对教师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合作与交流,是指教师运用教育技术在创新和应用层面上的体现。然而在偏远的山区学校,受硬件和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出现对教师专业合作与交流影响甚微。因课题研究的需要,笔者对本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作了抽样调查,内容包含教育情感、专业素质、交流与合作能力三方面,调查结果令人担忧。本文主要立足于问卷中有关交流与合作能力的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大环境下如何提升高中数学教师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山区高中数学教师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教师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主要有面对面的合作交流和通讯网络合作交流。面对面交流主要包含集体备课、磨课、教学比武或研讨、各种培训等,通讯网络合作交流主要有手机通讯、网络视频、微信、QQ、Email等。那么在偏远的山区学校,教师的交流合作现状究竟如何呢?通过走访本地几所高中学校的管理层,结合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本地高中数学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现状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思想认知不到位
调查发现,本地高中数学教师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学历达标率100%,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日趋成熟,但在專业发展的思想认知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他们往往缺乏专业规划,自我发展意愿不强,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合作与交流表现出被动与盲目,甚至带有很强的利益驱动,如在“你对各种教学基本功比赛的态度是”调查中,选择“偶尔参与,评职评先需要”的有30人之多,占比44.1%,评职评先凌驾于自己专业发展之上;在“你对教师团队合作的认识是”调查中,选择“支持团队合作,可共同提高”的只有28人,占比41.2%,相当部分教师觉得“经常意见分歧,不利于团结”,看到的是“争吵”的表现,看不到“争吵”的本质。
2.专业教师专业能力先天不足
在这次的走访调查中,我了解到一条比较忧心的信息,因山区经济落后,曾一度很难招聘优秀高中教师,不少的高中教师都来自初中,数学教师也一样。很多教师虽然学历达标,但都是工作后通过进修或函授取得的,因此在专业能力上存在先天不足。而且这部分老师在调入高中前往往是在初中学校经过多轮毕业班教学且小有名气的中年教师,没有了年青人的冲劲和激情,在专业发展上也没有了更高的追求,交流合作往往是被动执行。如在“你对教师团队合作认识”的调查中,选择“支持团队合作,可共同提高”的教龄20年以上的只占46.2%,而教龄10年以下的支持率达88.9%,占比率差不多是教龄20年以上教师的二倍。另外,在“你参与市级及以上学术培训的情况”调查中,选择“有参加培训意愿,没参加机会”的,教龄20年以上的教师占比53.8%,而教龄10年以下的比例为59.3%,基本持平,这也说明了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或潜力已经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在甄选培训对象时逐渐转向了青年教师。
3.专业教师对网络工具的掌握或技术水平不到位
由于山区学校资源匮乏、硬件配置相对落后,再加上信息闭塞,很多教师对网络技术的了解相对滞后,对运用网络技术合作与交流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技术支撑,如在“你对网络交流平台的认识与使用情况”调查中,选择“非常熟练、经常使用”的只有31人,不到有效问卷的一半,这一数据足以说明很多教师对网络交流平台的认识非常模糊,甚至非常陌生,因为微信作为一种现代交流互动工具几乎大家都在用,唯一的解释就是很多教师有用微信交流,但用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交流少。
另一方面,网络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很多教师的技术水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数学科,课件制作往往要制作图表,专业性强,需要专业培训与学习,又苦于少有学习时间与渠道,平时教学一般从网络下载或资料光盘中挑选,根本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也是大部分数学教师不愿意主动承担公开课的最直接原因。在“你是否愿意主动承担公开课”的调查中,选择“经常上,十分愿意”的只有28人,占比41.2%。
4.山区教师合作交流范围十分有限
走访中发现,本地区大部分高中学校的管理模式都是分年级管理,教学是以备课组为单位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如果驾驭不好,将直接导致教师合作交流的范围受到限制,倘若又无法通过应用网络技术平台的沟通功能进行弥补,将导致学校设立的学科组成为摆设。交流只限于备课组内部,学科组完全缺位,更别说对备课组教学活动进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校内交流尚且如此,校际间的拓展与交流因受诸多条件的限制,更是可遇不可求,这种狭隘的交流与合作模式将严重桎梏本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5.学校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成功的学校往往将教师专业发展放在首位,努力完善硬件设施,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为教师专业发展保驾护航。但也有不少学校因多种原因,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不够,认为专业发展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在专业发展上少作为或是不作为,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只能玩虚的,导致很多教师对学校的某些做法很反感。如在“你对教师‘青蓝工程’怎么看”的调查中,选择“能接受,意义不大”的有40人之多,占比58.8%;在对“你对学校开展的各种校本研修的态度是”的调查中,选择“赞同,收获大”的只有17人,大部分教师觉得“没收获,加大老师的负担”。当然,出现这种认知,不排除是教师自身的思想认知出了问题,但如果这些举措能真正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那么认可率不可能这么低。 山区学校经济落后,对不少学校而言,“请进来,走出去”的机会不多,因此很多教师都很想珍惜这样的合作交流机会,但由于学校管理层一贯“教学高于一切”的认识,担心太多教师参与会影响现有的教学秩序和质量,往往将这样的机会安排给少数几个教学骨干,然后再由这些骨干对本学科的教师作校本培训,先抛开这种做法对大部分教师情绪上的负面影响,就说这些所谓骨干教师的传达效果能否达到专家的现场报告效果,难道不应该打个问号?
二、提高山区高中数学教师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对策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发展平台和主管部门政策的支持。提高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山区高中数学教师在交流与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绝非个性问题,而是共性问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提高数学教师的思想认识,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李艺教授曾提到,计算机网络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支持形式。笔者认为,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数学教师不善表达、趋于理性的不足,可以为数学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提供更为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如利用微信图片来探讨解题过程,利用微信与邮箱的对接功能实时传送资料、探讨课题进展与细节,通过开发网络资源库,为教师备课、教研提供资源支撑等。本地区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对网络技术的掌握程度必然参差不齐,要求每个教师要有更高的思想觉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要不吝赐教,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发挥1 1>2的效能。
2.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海量的、多样化的数据信息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对数字的敏锐性,主动接力,勇于担当。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适时而动,完善软硬件设施,合理搭建合作与交流平台,这不仅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其它专业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1)组建数学科联合教研团队
网络时代是抱团取暖的时代,组建联合教研团队,让优秀资源发挥其极致作用,符合山区学校的发展模式。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各学校数学教师的实际,抽调5-7人组建一只业务精良、责任心强且具有创新精神的教研团队,以学期为单位制定工作计划,深入各个高中学校展开数学教研活动。
(2)建立健全专业发展机制,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良好的机制可以笼络团队人心,挖掘团队潜力,进而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如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定《教师专业成长量化测评标准》和《专业成长量化测评奖励办法》,以标准促规范,让专业发展和专业评价制度化、精准化、体系化。
(3)提供硬件配置
据不完全统计,现今本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是十几个人甚至是几十个人用一台电脑,这对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实现教师队伍的有效合作与交流,并最终提高教學质量无疑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因此,学校要为教师配置必须的工作电脑,完善并更新校园资源网。
(4)充分发挥外地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
为了弥补山区人才紧缺、信息闭塞这一短板,学校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尽量创造机会“内引外联”,并力求全员参与,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以明确前导方向,跃迁实践经验,提升专业层次。
(5)加强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校本培训
各学校可立足于本校实际,以提升合作与交流能力为目的,制定培训计划。此类培训应立足于改变教师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模式付诸于各种可能出现的现实问题,如开展《智能手机的有效合作与交流培训》《微课协作制作培训》《大数据的解读与有效处理培训》等,通过开展合作与交流的实践体验,探索有效提高教师合作与交流的技术途径。
3.提高山区教师待遇,引进或留住专业人才
在偏远的山区学校,因教师的待遇低导致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然成为本地区多年的梦想。本县是广东省十大贫困县之一,教师待遇低,而物价、房价却高得离奇,教师生活压力大,很多骨干教师纷纷流向发达地区任教,导致不少学校数学专业引领人才缺失,专业发展举步维艰。在“你觉得当前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是”的调查中,选择“工资待遇低”的有57人,占比83.8%。因此,适当提高教师的岗位津贴、山区补助等,缩小地区差异,引进外地优秀人才或利用利益激励机制留住本地专业引领人才,拓展合作与交流视野,提升合作与交流层次,应成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