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存在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的动荡性和可塑性,容易出现心理困惑,甚至发展为人格、心理障碍,探讨并提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存在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的动荡性和可塑性,主要表现有:①开始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选择,并不希望受到家长、教师等的干涉,甚至产生与家长、教师的对立情绪,同时对家庭又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②有强烈的集体意识感,喜爱集体活动,又不善于与人交往沟通;③知识不全面、生活经验不足等,往往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遇到困难;④心理调节能力不强,很容易出现心理困惑,情绪波动强烈等特点。这一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需要加强引导,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扩大知识面,扩大生活经验,如果放任自流,则易使中小学生形成许多不良的习惯,甚至发展为人格、心理障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1]:①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基本的需要。
1、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格即个性,是指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一个人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自我意识[2]。心理健康的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稳定性。学校是培养和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利用一系列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对学生人格加以塑造。学校应在教育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老师应注意引导中小学生在校时形成健康心理
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适合其心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和娱乐活动,使中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教师应做到像长辈一样关心学生,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应一视同仁,既不偏袒好学生,也不歧视差生,做到奖罚有度,以鼓励为主,与学生建立良好融洽友好的关系。
1.2注意引导中小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从小学到中学的环境变化,中小学生面临的就是环境和生活的适应,学校应做好新学生到校时的衔接工作。往往新生到校后对环境、新同学、新教师以及新的校风、班风、学风等有很大的不适应,大多数学生在家是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公主”,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往往在做事和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能在家养成娇奢的习惯,缺乏意志力;出身清贫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他们到校后应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相互接纳,使学生能感受到来自学校、同学、老师的温暖、关心、帮助,而不是感到紧张、孤独等,在校园中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围。
1.3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异性爱慕和早恋现象,加强性意识心理卫生教育
青少年期一般也称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期,性意识的增强,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男女生理上变化大,尤其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渴望了解性,了解与性有关的各种知识,不仅希望了解自身的性解剖与生理,更增加了对异性的向往,开始逐渐有了追求异性的需求,可出现对异性的爱慕、好奇心,甚至出现性冲动、性行为、早恋及不正常的异性交往。因此,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地与异性交往,正确地对待恋爱、友谊等问题,防止性错误的发生。
2、注意智力开发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常把智力当成人在认识过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们是注意力、感觉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3]。中小学生在学习上容易出现学习困难,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再加上社会和家庭对学生学习的压力,可能导致各种心理障碍,有的甚至出现自杀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开发中小学生智力上反对唯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培养中小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通过内在或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如愉快、喜爱、幸福甚至狂喜,或尊敬、焦虑、愤怒、恐惧、惊慌、嫉妒、委屈、困惑、消沉、冷漠、自卑等。相对稳定的部分称情感,如道德感、審美感等。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成分,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心身健康,同时,心理活动又都是在一定的情绪基础上进行的,因而人们将其看成是心身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正性情绪包括乐观、开朗、心情舒畅等有利于人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健康;负性情绪包括焦虑、抑郁、悲伤、苦闷等,常常会影响个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反应[4]。因此, 培养中小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努力培养积极的情绪,做情绪健康的人
中小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锻炼可以使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变化,进而促进人的心身健康。增加与外界的交往,处理好伙伴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与人为善,乐于帮助他人,多增加愉快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从生活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学校,中小学生应学会相互尊重、理解,相信自己,也尊重别人,正确的认识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目空一切,处理好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多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养成自信、自强、自控的良好品质。
3.2把消极情绪状态引导和调节到积极的方面来
一是当感到不舒服、不愉快、心情烦闷时,应该使用“合理宣泄法”,将不良情绪的能量发泄出去。二是理智地消解不良情绪。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分析不良情绪的原因,然后,寻求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加以解决。比如,如果因为考试前把握不大,就要积极把精力转移到加强学习上来,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减轻自己的忧虑。三是将不良情绪遗忘或转移。凡是在不愉快的情绪产生时能很快将精力转移到他处,就会使不良情绪遗忘或转移。
4.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形成良性发展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庭对孩子的溺爱,使其从小养成任性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导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效果差,甚至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因此,学校要引导家长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同时,中小学生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在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小学生上网且管理不严,都会带来学生的问题。因此,社会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让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针对社会不良现象开展讲座,参加社会科技展览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注意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注意智力开发对中小学生不良的心理影响,让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到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中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艳茹.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18-23.
[2]龚维义,刘新民.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1-132.
[3]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第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8-166.
[4]王立新.心理的生物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08-120.
关键词:中小学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存在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的动荡性和可塑性,主要表现有:①开始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选择,并不希望受到家长、教师等的干涉,甚至产生与家长、教师的对立情绪,同时对家庭又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②有强烈的集体意识感,喜爱集体活动,又不善于与人交往沟通;③知识不全面、生活经验不足等,往往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遇到困难;④心理调节能力不强,很容易出现心理困惑,情绪波动强烈等特点。这一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需要加强引导,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扩大知识面,扩大生活经验,如果放任自流,则易使中小学生形成许多不良的习惯,甚至发展为人格、心理障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1]:①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基本的需要。
1、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格即个性,是指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一个人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自我意识[2]。心理健康的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稳定性。学校是培养和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利用一系列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对学生人格加以塑造。学校应在教育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老师应注意引导中小学生在校时形成健康心理
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适合其心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和娱乐活动,使中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教师应做到像长辈一样关心学生,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应一视同仁,既不偏袒好学生,也不歧视差生,做到奖罚有度,以鼓励为主,与学生建立良好融洽友好的关系。
1.2注意引导中小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从小学到中学的环境变化,中小学生面临的就是环境和生活的适应,学校应做好新学生到校时的衔接工作。往往新生到校后对环境、新同学、新教师以及新的校风、班风、学风等有很大的不适应,大多数学生在家是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公主”,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往往在做事和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能在家养成娇奢的习惯,缺乏意志力;出身清贫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他们到校后应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相互接纳,使学生能感受到来自学校、同学、老师的温暖、关心、帮助,而不是感到紧张、孤独等,在校园中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围。
1.3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异性爱慕和早恋现象,加强性意识心理卫生教育
青少年期一般也称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期,性意识的增强,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男女生理上变化大,尤其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渴望了解性,了解与性有关的各种知识,不仅希望了解自身的性解剖与生理,更增加了对异性的向往,开始逐渐有了追求异性的需求,可出现对异性的爱慕、好奇心,甚至出现性冲动、性行为、早恋及不正常的异性交往。因此,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地与异性交往,正确地对待恋爱、友谊等问题,防止性错误的发生。
2、注意智力开发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常把智力当成人在认识过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们是注意力、感觉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3]。中小学生在学习上容易出现学习困难,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再加上社会和家庭对学生学习的压力,可能导致各种心理障碍,有的甚至出现自杀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开发中小学生智力上反对唯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培养中小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通过内在或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如愉快、喜爱、幸福甚至狂喜,或尊敬、焦虑、愤怒、恐惧、惊慌、嫉妒、委屈、困惑、消沉、冷漠、自卑等。相对稳定的部分称情感,如道德感、審美感等。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成分,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心身健康,同时,心理活动又都是在一定的情绪基础上进行的,因而人们将其看成是心身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正性情绪包括乐观、开朗、心情舒畅等有利于人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健康;负性情绪包括焦虑、抑郁、悲伤、苦闷等,常常会影响个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反应[4]。因此, 培养中小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努力培养积极的情绪,做情绪健康的人
中小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锻炼可以使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变化,进而促进人的心身健康。增加与外界的交往,处理好伙伴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与人为善,乐于帮助他人,多增加愉快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从生活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学校,中小学生应学会相互尊重、理解,相信自己,也尊重别人,正确的认识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目空一切,处理好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多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养成自信、自强、自控的良好品质。
3.2把消极情绪状态引导和调节到积极的方面来
一是当感到不舒服、不愉快、心情烦闷时,应该使用“合理宣泄法”,将不良情绪的能量发泄出去。二是理智地消解不良情绪。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分析不良情绪的原因,然后,寻求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加以解决。比如,如果因为考试前把握不大,就要积极把精力转移到加强学习上来,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减轻自己的忧虑。三是将不良情绪遗忘或转移。凡是在不愉快的情绪产生时能很快将精力转移到他处,就会使不良情绪遗忘或转移。
4.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形成良性发展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庭对孩子的溺爱,使其从小养成任性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导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效果差,甚至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因此,学校要引导家长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同时,中小学生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在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小学生上网且管理不严,都会带来学生的问题。因此,社会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让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针对社会不良现象开展讲座,参加社会科技展览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注意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注意智力开发对中小学生不良的心理影响,让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到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中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艳茹.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18-23.
[2]龚维义,刘新民.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1-132.
[3]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第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8-166.
[4]王立新.心理的生物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