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赏析,提炼秘妙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034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不少已经过编者的改动。以五年级上册为例,共收单篇课文28篇,其中16篇改动过,占50%以上。改动的课文一般有三种情形:①对原文中个别词句进行改动;②在原文基础上增加内容;③删减原文中的部分内容。课文的改动是一种极好的课程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引领学生站在语文学习的视角,透过课文与原文比较解读,对改动之处作赏析、品评,超越教材,从而领会文本秘妙。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的做法。
  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是林海音的《窃读记》,原文有近三千字,删改后只剩八百多字,课文较原文显得紧凑,中心突出。然而,删改幅度这么大,难免有删改得不恰当的地方,这对教学此文和学生理解文本会有一定影响,但通过课文与原文的对比却也能得到一些文本的秘妙。
  【案例呈现】
  一、删改篇章,感知谋篇布局
  1.出示学习任务
  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份林海音的《窃读记》(原文),并出示学习任务。
  ①学习课文后,从原文中寻找课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答案。
  问题一:“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我”为什么要“踮起脚尖挤呢”,这样不正好顶着大人的胳膊了吗?
  问题二:“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为什么要惧怕呢?
  ②比较课文与原文,课文删改了哪些地方,用“_____”在原文中画出删除处,用“·”点出改动处,用“▲”在课文中标出增加处。
  ③评价改动后的效果,你认为语言、篇章结构等删改得成功与不合理之处,谈谈想法。
  2.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后进行课堂交流
  师:为什么“我”要踮着脚尖挤呢?从原文中寻找到答案了吗?
  生:我从这些句子中找到了答案:“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作者是要钻过顾客和书柜之间的夹缝。
  师:一个踮,一个钻,多么准确生动的描写,原来是为过夹缝。那“我”又为什么惧怕呢?
  生:“我”看书的时候,店老板过来问:“你到底买不买?”并且冷笑着说:“不是一回了!”“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因为店老板的这种态度,使“我”在看书时,害怕店老板责问“我”只看不买书。
  师:众目睽睽之下,“我”被老板如此指责,当然十分难堪。这一段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我”惧怕的缘由。有了这样的遭遇,使得“我”感觉自己仿佛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如此,才会有作者读书时快乐又惧怕的心情。课文删去这一段,使得文中的“惧怕”显得苍白无力!另一个原因,找找看。
  生:从那个外国女诗人的小诗中也可以看出,“我”因为穷,只能无奈地去免费窃读。
  师:但“我”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你认为这一段删得合理吗?
  生:我觉得可以删。因为作者在被老板指责后,“我的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这个仇恨情感有点夸张了。
  师:你认为可以删掉这个情节,因为以老板的态度才能突出“我”惧怕的原因。
  生:对。
  师:更何况,不易宣扬——
  生:“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
  师:这种情感,课文删去此段,难免显得有些生硬,但这样处理对文章没有太大影响,使文章更为简洁。
  师:如此大幅度删节后的课文,如果搬上舞台,你看到的是——
  生:一个热爱读书的“我”。
  师:如果把原文搬上舞台,你看到的是——
  生:一个热爱读书的“我”,还有一个态度不怎么样的店老板和一位关心“我”阅读的店员。
  师:你喜欢哪一个舞台?
  生:我喜欢课文,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生:我喜欢原文,鲜花需要绿叶衬,有了这些店老板和店员的衬托,更显出“我”热爱阅读,也显出了人间的善。
  师:因为情节不同,课文的结尾自然不同。我们一起来欣赏两个结尾。读——
  生读:我低着头走出书店……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我低着头走出去……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师:怎么理解这两个迥异的结尾?
  生:课文集中笔墨写了“我”读书,结尾自然是“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而原文花了一定笔墨描写了善良的店员,让“我”感受到了爱。结尾是“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师:找出对应的“在爱里长大”的文字。读一读。
  生读: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师:生活在作者笔下十分美妙!可爱善良的店员,与之前的老板对比,生活百态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不同的着眼点,呈现不同的结尾,删改文章,也是不容易的,需要好好斟酌。一篇文章,内容的互相关照,前后的互相照应,是非常重要的。
  二、字斟句酌,体味表情达意
  师:了解了作者窃读的原因,我们来感受一下课文与原文描写作者窃读的文字。(生读)
  原文: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课文: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师:比较一下,哪句话更能让人体会到“我”窃读的滋味?   生:原文中的句子更倾向于作者爱读书,“瘦狼”突出饥饿,非常想“吃”书,“我”是如饥似渴、狼吞虎咽。饿狼,突出“凶狠”,“饥饿的瘦狼”比“一匹饿狼”更贴切,读起来也舒畅。
  生:我有不同意见。课文句子更口语化,简洁。“狼”瘦不瘦无所谓,只要是“饿狼”就非常贪婪。
  师:两者各有千秋。
  生:课文是“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但原文是“我趁着漫步给脑子一个思索的机会: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这句话不能删,书中未知的结局引起“我”的好奇,体现迫切想读书的心情。
  师:留下这句话,老师也十分好奇,我也想看林海音阅读着的这本书了。
  原文: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我再在这家书店站下去的话,我便要知趣地放下书……
  课文: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
  生:课文把“便要”改成了“会”,我认为,“便要”能让人感觉到“我”是心不甘情不愿放下书的,“我”是在窃读;而“会”没有这个味道。
  师:你认为应保留“便要”,它更能令人体味“窃读”之窃。
  生:文章开头写出了“我”去读书的迫切。但课文把原文的“三阳春”改为“饭店”,还有书看完后,想到三阳春吃碗热热的排骨大面,课文把原文的“排骨大面”改为“面条”。我喜欢“三阳春”的“排骨大面”,这样非常形象地写出一个饭店,一碗面条,很有生活气息。
  师:看到“三阳春”、看到“排骨大面”流的口水肯定会比看到“饭店、面条”要多。这就是化抽象为形象,文学味道、生活气息浓厚。比如我们写“早上,我吃了一点粥和馒头”比“我吃了早饭”,更让人浮想,会看到热腾腾的粥,白胖胖的馒头……说到这一段,老师觉得这一段中有个动词改动比较有意思,“支持”与“支撑”。你们怎么看这个改动?
  生:作者站累了,为使另一条腿不倒下来,用另一条腿站立,支撑的是身体的重心。
  生:一条腿支持另一条,不知怎么理解,感觉是两条腿互相顶着。
  师:两位同学理解得到位,课文“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比原文“用一条腿支持另一条”易理解。
  生:课文“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把原著中的“默默”改成了“依依不舍”。“依依不舍”表达了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感。
  生:我认为“默默”中包含了我读书的“不舍、无奈”,让读者有想象的空间。
  师: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反思】
  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他把“比较”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确实,将课文与原文进行对比阅读赏析,不失为提炼文本秘妙的好方法。
  一、对比赏析,领悟写作秘妙
  有些语言单独地存在,看不出奥妙。如果引导学生进行课文与原文的对比、评析,会发现其中的无限“玄机”。因为原文中的删改既是语言学习的好材料,可以作为习作修改的典范,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的正误,提供修改依据;也让学生在今后品读文章时,多一些理性的思考,领悟写作的规律。如原文中,作者刻画的不仅仅是一个爱阅读的“我”,更是有一个善良的店员,两者衔接紧密,突出结尾的点睛之笔:“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而课文重点突出的是一个爱阅读的“我”,结尾自然归结至“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的增删、情节的铺垫中学习作者构段谋篇点睛的方法。再如原文中的“三阳春”“排骨大面”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词,字里行间蕴含着感情色彩,易牵引读者的触觉视觉来感受生活。在这一切的比对中,能让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找出如课文抽象的缺陷,从而透过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篇章道出感情。通过两文比较阅读,自然而然把文本“指向写作”,帮助学生领悟写作的秘妙。
  二、比较赏析,增强语感培养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灵敏感觉。有时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时常通过对课文与原文的比较辨析,看看换词删词后语意的变化,学生逐渐地会形成较强的语感,即使不可言传的意味,他也能说得清道得明了。如案例中“支撑”与“支持”都是动词,都有用力撑持或勉强维持的意思;区别是“支撑”的对象一般是指具体的东西,“支持”的对象指对精力、体力或生活等的撑持。课文“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意为腿支撑着的是人体站立重心;原文“一条腿支持另一条”意为腿与腿互相撑持。只见原文的话似乎用“支持”也合理;但一经与课文比较,会发现编者此处的修改十分合理。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原文进行比较辨析,体会作者和编者的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上的精妙之处,能增强语感培养。
  三、比照赏析,加深文本理解
  未见原文,学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为课文毫无瑕疵。比照原文后,有时他们会豁然开朗,会有新的发现:或理解更深入,或体悟更真切,或感觉更丰厚。这样,对文本的理解就不会只浮于表层。如对“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和“也很惧怕”的理解,乍一看课文,文通字顺,无懈可击,但一旦有惑,又无从理解。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原文、比较课文,与编者、作者深入对话后,许多疑问迎刃而解。
  对课文与原文进行对比赏析,需要教师站在语文的角度,智慧地点拨学生鉴赏、评析,注意文本的双向比较、互补,不盲从,不“偏读”,真正地从比较阅读中提炼文本的秘妙,感悟、把握、领会文本的秘妙,即深刻理解王国维所指出的“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的语文现象。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中心小学 312037)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毋庸置疑,采用识字与阅读相结合的方法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是综观现在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普遍存在识字与阅读相分离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没有把握好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认为边学文边识字容易把课文割裂得支离破碎,会造成字也没识好、文也没学好的局面。  现结合《天鹅、大虾和梭鱼》(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谈
一、改对联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但在散文和诗词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  有一次,有个很有学问的人来找苏东坡舞文弄墨。他看到苏东坡的学生,就趁机想给苏东坡找点难堪。他对苏东坡说:“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你的学生也一定不错,我出上联,让你的学生对下联,行吗?”  苏东坡只好答应。  于是那个人指着路边的一座宝塔说道:“一塔尖尖七重八叠。”  他
【摘 要】科普童话较之一般文本,更注重知识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文本特点,以关键词为抓手,将故事的趣味性与知识性有机融合,让语言训练与情感体会共生并进,引领学生以心入境,感受语言的温度,使课堂在言语的情味与意蕴的理解中走向融合。  【关键词】文本特色 科普童话 言意共生  《在牛肚子里旅行》(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讲述了小蟋蟀红头不小心被牛吃到肚子里,一起玩耍的青頭运
从小,我就喜欢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仰望星空,数着星星。此时,我总会想象着自己的未来,并用稚嫩的声音问妈妈:“妈妈,以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呢?”  寻 梦  6岁时,不知道什么是梦想,总单纯地以为我想要得到的东西,只要我呼唤爸爸妈妈,那些东西都可以飞来,出现在我面前。可是时间老人让我渐渐地长大了,也似乎在慢慢地向我解释我心中的“为什么”,慢慢地将梦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清晰。现在的梦比以前真实了许多,知道梦想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教材五上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文包诗”,文是诗头,诗在文中,学文是为了理解诗的含义及其表达的主旨。在这篇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两次不同的教学,笔者进行了两种不同的设计。  第一次教学:“言为心声,行为心表”,言行之中读出别情  俗话说,言为心声,行为心表。外在的语言和动作,都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晴  大家的名字都是家长取的,取名字时,大家都没有做过主吧?今天课堂上,我们为自己改了名,可有趣了!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赵老师走进教室,满面春风地说:“同学们,从第一组开始,轮流报出自己的名字。”  咦,赵老师,您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为什么要报名字呢?都在一起相处四年了,难道还不认识我们吗?  报完名字,赵老师问我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同学们纷纷议论起
由于种种原因,编者在编写小学教材的过程中,对选入的文章作必要的修改是常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发现,除了部分古诗词等特定文学形式基本忠实于原文外,大部分文章在选入教材时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改动。一般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目光定位于入选教材的选文,很少追溯原作。事实上,将选文与原作进行对照阅读,引导学生分析探讨编者改编的原因和动机,学生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对文本内涵会有更深刻的领悟,对文本的独特
【摘 要】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阅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由量变到质变的“教学关键期”。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分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两课,可被确定为叙事类文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教学关键期。教学这两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四步概括法”帮助学生提高概括能力。  【关键词】叙事类文本;概括能力;关键期  在各项阅读能力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具有特殊的教学价
【摘 要】民间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数量,此类文本语言富有生活气息,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文体特点鲜明,在进行此类文本教学时,既要立足语言实践,体现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也要注意体现文本的特点,彰显文体教学的个性价值。  【关键词】民间故事 文体 个性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属于民间故事类的文本占有一定数量,如《沉香救母》《日月潭的传说》《九色鹿》《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这一类文本,语
【摘 要】《枣核》作为一篇略读课文,被安排在以复述为主题的单元中,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迁移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的方法。为此,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通过“看图猜物知形象、提取信息理文脉、聚焦重点记情节、借示意图练复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关键词】目标定位;情节梳理;分层复述  《枣核》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