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考语文试题中阅读题占“半壁江山”,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我们知道,阅读是艰巨的脑力活动过程,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学生会主动地去阅读文章,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如果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把阅读看成“包袱”,那么,无论如何是搞不好阅读的。
  1. 如何去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阅读书籍的意义。阅读是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必须具备的能力。大量阅读可以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只有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才能适应当今文化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才能胜任将来祖国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工作。
  1.2 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在阅读中逐步培养阅读兴趣。新课标已经为初中生规定了一批必读书目。语文教师在授课当中应结合课文向学生推荐这些书籍,让学生在课下或假期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学校的做法是阅览室向学生开放,并开设阅读课。教学任务中每周有一节课到阅览室读书。假期作业中必有读书任务,读一两本名著,并让其写读书笔记。这些措施,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3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成功,以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根据阅读时出声与否可分为朗读和默读。阅读写景、抒情一类的文艺作品适合用朗读,阅读议论、说明一类的科学著作适合用默读。根据阅读的精细和简略可分为精读和略读。对于中学生来说,应该精读那些文质兼美、通俗易懂的名家名篇,对于那些有助于扩大知识面和培养语文能力的书籍则宣略读。精读的文章要求学生多读、熟读,细心领会思想内容,钻研文章的写作技巧。略读的文章既要抓住文章的要点,又要有一定的速度,只要做到大致理解就可。
  1.4 帮助学生总结阅读的收获和经验,以激发他们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学生阅读文章之后,应及时问学生读后的第一感受,或哪些词句用得好,好在哪里,或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只要说得合情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有时还要形成文字,以书面形式交上来加以评改。天长日久,如此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一定可以大幅度提高。
  2.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认为,初中生应培养下列八种阅读习惯
  2.1 养成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习惯。有目的地阅读才能有好的效果,无目的地阅读往往只能耗费精力,收效甚微。
  2.2 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阅读应该是辨别是非美丑的积极思考的过程,不能把阅读看成是机械被动的活动过程。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培养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才能有效地进行阅读。
  2.3 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专心与不专心直接关系到阅读的成功与失败。阅读的专心,可以由意志来培养,经过多次重复就可以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
  2.4 养成边阅读边圈点的习惯。这样的阅读有助于抓住重点,深入理解。
  2.5 养成阅读时做摘录、记笔记的习惯,这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是十分有益的。
  2.6 养成在阅读时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这可以养成独立自学的能力。
  2.7 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遇到问题首先要自己思考去解决。2.8养成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阅读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
其他文献
高中数学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的提高和解题上的技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数学的应用也逐渐摆上了日程。诚然,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掌握提出、分析和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研究和表述问题,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迫切要求。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的应用呢?在此,浅谈如下。  1.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意义
期刊
【摘要】手工制作艺术是一种充分调动人的手、眼、大脑协调合作,在三维空间进行的物质创造活动,通过对人的生理刺激,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交叉活动,发掘创造潜力培养创造能力,是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最佳手段。布艺:作为手工的一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艺术素养。本文通过六个方面的介绍让学生玩转布趣,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布艺;教学方法;六部曲  随着时代的发展,“布艺DIY”的兴起,
期刊
走上这个不寻常的讲台前,我自认为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里准备——这些聋哑孩子的分析能力可能相对要差一些,理解能力也可能会弱一些。可是当我真正走近了他们,与他们同学一本教科书时才发现,他们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很差,这大大超出我的想象。往往在我们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词语,却被他们理解出了极大偏差,有时真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是哭笑不得。而八年级理科教材中的一个个新名词“机械”“能量”“重力”……这些对于他
期刊
培养和造就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让学生掌握已形成的知识,更需要引导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发现的;不仅要让他们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物理教学的任务不应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基本的物理知识,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1. 以激发兴趣带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产生  课堂教学应以“学
期刊
想像是创新的翅膀。教师只要时时记得培养,常常正确引导,学生就会有丰富的想像力。从阅读开始,必须让小学生在感知语言方面,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1. 朗读吟诵,想像画面  课文的语言精炼,内容丰富,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要在眼前能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能把文字描述的内容想像出一幅幅的画面,为画面中的人物,赋予动作、语言和情感,把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过程。这
期刊
复习是唤醒学生记忆,将知识串珠成链,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必由之路。然而其漫长的苦难历程,使学生备受煎熬,也使学生在漫漫地迎战中产生了极强的疲惫心态。为此,改进复习策略,让学生充满信心、充满期待、饱含热情的投入到复习中来,以此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有效重构认知,提升数学素养。  1. 策略一:引领自我甑别,厘清知识  题海战术是常规复习很难走出的梦魇,如何将练习变成学生自觉行为,让学生走出苦
期刊
CAI辅助教学给课堂增添了活力,声光电的科学整合使课堂教学魅力四射。绚丽的多彩、动感的画面、简洁的解说、悦耳的音乐等密切的融合,让学生耳目一新,在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打造理想的数学课堂。  1. 选择贴近生活的课件,激发兴趣,提高关注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关注学习的原动力,她是学习创新的灵感源泉,也是智慧的发祥地
期刊
习题课与新授课一样重要,必须精心备课,认真设计教学思路,否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1. 习题课的特点  教学知识密度大、题型多,学生容易疲劳,如果,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克服这一现象,在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双向活动,将讲、练、思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激发学生全方位参与问题的解决,如果
期刊
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成绩的最好办法。经常写作文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全面提高。要多写多改才能熟中生巧。改作文有多种办法,而自改是最主要、最实际、最有效提高水平的一种好方法。  “文成于改”,告诉人们文章是改出来的。所谓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义务教育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修改自己文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假如着重
期刊
【摘要】课堂中引进多媒体教学课件,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记忆、掌握和运用,大大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效率。课件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突破难点、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不足,显示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使乐学落到实处。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探究: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三、启发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