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小学数学复习的策略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ep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习是唤醒学生记忆,将知识串珠成链,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必由之路。然而其漫长的苦难历程,使学生备受煎熬,也使学生在漫漫地迎战中产生了极强的疲惫心态。为此,改进复习策略,让学生充满信心、充满期待、饱含热情的投入到复习中来,以此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有效重构认知,提升数学素养。
  1. 策略一:引领自我甑别,厘清知识
  题海战术是常规复习很难走出的梦魇,如何将练习变成学生自觉行为,让学生走出苦练的阴影。我想复习的灵魂是精选巧练,融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训练,无疑是提升激情、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引发学生自主甑别学习的质态,使复习更具靶向性,促进学生梳理学习、厘清认知,从而在练中固知、练中增智。
  指导学生有序地分析复习以来的各种练习(教材中的、教师课堂中的复习的经典题、训练题中的等),采用多色笔作答的方法,让自己的复习有的放矢,不再重复地做无用功。蓝色笔作答的是:自我感觉容易的题目,或者是自己非常熟悉的题目、或者是记忆比较深刻的题目;黑色笔作答的是:需要查阅资料的练习,或者是需要教师或同学点拨的题目,或者是自己还需再费力得到解答的练习。红色笔作答的是:经常出错的题目,或者是经常弄混的练习,或者是理解非常困难的订正也无法奏效的题目。利用彩色笔作答,使学生形成一种认知的自我判断,从而知道自己复习的主攻方向,把自己的更多精力投向那些似懂非懂的训练题。高度关注黑色笔作答的一类题目,多研究相关联的习题,提炼出基本思想方法,训练对应的知识技能;反复挑战红色笔作答的训练题,经常性提醒自己注意这类习题的解答与思考,反复酝酿这类题目的考点,通过自觉地二次、三次、甚至是N次的强化,从而提高这类习题的敏感性,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2. 策略二:强化自我筛选,梳理知识
  随着复习工作的推进,学生的苦恼、甚至是逆反情绪也会与日俱增。因此,激发学生自我复习的激情,让复习变成学生自主的事情,则成为我们教师努力探寻的策略。
  思路一:采用类似开卷式训练,让学生自备一张复习卡片(教师统一印制的,大约是64K大小),允许他们将卡片带进训练时的课堂,可以随意地查阅、翻看,就作为解答题目时的参考资料用。卡片上可以写些公式,也可以是自己的押宝题,也可以是自己经常出错的题目,还可以是例题以及其他的……消息一出,学生忙的不亦乐乎,有的翻看教材,一一地排查概念是否记牢,发现比较模糊的,先在其他的纸片上记录下来(因为怕担心要记的东西太多,纸片太小,使自己最需要的内容不能带进课堂);有的忙着找训练题中的错题,自己感觉不理解的习题;有的小声议论老师可能会出到的题目……整个课堂显得格外的安静,学生的热情是那么的高涨,学生的精力都高度集中到查、找、记等自主复习学习中。通过允许带卡片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梳理知识、集中指向复习的意识,并在不断深入演练中,使学生知道复习的意义与价值,也知道复习的艰辛,利用这种策略,一方面利于学生梳理自我的意识,诱发他们全情投入到复习迎考中来,达到愤悱的理想状态;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审视教材、把握自我的本领,促使学生学会在方寸之间书写万千信息的本领。
  思路二:代替教师出题,让其在有趣好玩的情境中,自觉地融入到整理复习中。例如在复习《小数的整理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宣布:今天这节课主要的任务就是自己根据小数的知识出一份练习题,看谁出的有水平,比其他同学高明,能够难倒其他同学,也能够难倒老师。下面是一个小组的研究思考过程:
  生1:我们可以用2012.720600考考大家。
  生2:可以问:这是几位小数?三个2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各又表示什么?
  生3:这个数中哪些“0”是可以省略的。
  生4:它是有( )个1和720600个( )组成的。
  生5:把它精确到个位约是(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生6:比它小万分之五的数是( )。
  ……
  将命题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看似一种冒险的行为,实质上促使学生自己学会梳理,学会分析,从而诱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谋划,去构思,促进了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3. 策略三:强化目标意识,促进自主
  采用自我约定的方式,让学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目标意识。老师和学生采用一对一的“许愿”策略,让学生明确经过一阶段的整理复习所能达到的奋斗目标,以此来鼓舞士气,激昂斗志。
  首先知道学生分析自己的学情,综合分析每一个单元学习的质态,感受复习中的变化,从宏观上把握准自己。其次提出适度的指导意见,让学生再去审视一下老师的期望,并激发学生为之拼搏的热情,提增争先的勇气。再次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目标,再做详尽地解剖,自己还必须在那一部分实现新突破,从而提高应是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绩。
  4. 策略四:发展反思意识,加速建构
  用具体详实的事例,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反思,让其在反思中不断积累,加速认知建构。进而使学生有能力,且从容地面对复习,有信心面对各种检测。
  首先是指导学生反思差错,完美建构。学习与差错永远都是一对孪生兄弟,随着认知活动的不断开展,学习过程中都会有偏差相随。利用复习的契机,让学生反思学习差错,利用自我解剖、同伴互助等学习研究活动,认清知识的本质与运用领域,纠偏错误推广知识的陌生的问题场境,让学生在思考中唤醒认知,完美建构。
  其次是学会自我甑别,让错误不再。指导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自觉反思,特别强化错误的归类反思,形成深刻的记忆,促使错误不再犯。一是学会找漏洞、补漏洞;二是学会审视错题,挖掘根源,明确归类;三是学会另辟蹊径纠正错题,利用检验的方式来验证,从其他的角度再思考等等;四是学会量身定做一个百宝箱,让自己的困惑,或者是经常性的错误,或者他人犯的错例,也可以是刹那间的解题灵感等等都统统收纳于此,并在复习中时刻提醒自己要多注意这些地方。
  复习的策略有千千万,其关键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性,贴近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有热情、有激情、更有智慧地投入到复习中去,让复习课堂流淌着人性,涌动着智慧的灵光。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基础显得更为重要。利用生活用品做物理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利用生活用品做实验材料,可以设计出许多有趣有用的实验。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安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生态性原则、适宜性原则。这些实验在教学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用品;物理实验;设计原则;教学应用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学校现有器材
期刊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年年教高中语文,年年都有收获,因为总能学到一些新知识,看到一些新见解,让自己不断充实,不断提高。但有时候更多的是困惑,因为不同资料对某种手法的理解不同,往往各执一词,令人无所适从,尤其是对“渲染”“烘托”的解说,更让人糊里糊涂,有的资料甚至把两种手法混为一谈。在这种情况下,解说人自己不明白,又怎能让别人清楚。所谓“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本人在教课中对“渲染”
期刊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以往所走过的历程,总结过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教训,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些都给地理学科以及地理课程的改革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
期刊
无论读、写、听、说,都有一种语感在起作用。有良好语感素养的人,阅读琅琅成诵,抑扬顿挫;缺乏语感素养的人,朗读结结巴巴,语意割裂。语感素养良好的人,下笔文清意顺、从心所欲;语感素养欠缺的人,出笔词不达意,语多梗塞。听话要会听“音”,听出“话外意”,要靠听觉的语感去分辨;说话要根据对象和场合,组织思想,通情达理地表述,也凭表达的语感去调节。加强语感训练是形成这种能力的初步阶梯。学生一旦建立起良好规范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都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如何合理设计、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程序,使之成为一堂学生想学、爱学的好课,应该是每个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下面我以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在进行新教材中关于基础理论水解知识的课堂教学时的优化设计思路。  1.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化学
期刊
高中数学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的提高和解题上的技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数学的应用也逐渐摆上了日程。诚然,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掌握提出、分析和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研究和表述问题,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迫切要求。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的应用呢?在此,浅谈如下。  1.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意义
期刊
【摘要】手工制作艺术是一种充分调动人的手、眼、大脑协调合作,在三维空间进行的物质创造活动,通过对人的生理刺激,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交叉活动,发掘创造潜力培养创造能力,是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最佳手段。布艺:作为手工的一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艺术素养。本文通过六个方面的介绍让学生玩转布趣,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布艺;教学方法;六部曲  随着时代的发展,“布艺DIY”的兴起,
期刊
走上这个不寻常的讲台前,我自认为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里准备——这些聋哑孩子的分析能力可能相对要差一些,理解能力也可能会弱一些。可是当我真正走近了他们,与他们同学一本教科书时才发现,他们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很差,这大大超出我的想象。往往在我们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词语,却被他们理解出了极大偏差,有时真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是哭笑不得。而八年级理科教材中的一个个新名词“机械”“能量”“重力”……这些对于他
期刊
培养和造就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让学生掌握已形成的知识,更需要引导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发现的;不仅要让他们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物理教学的任务不应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基本的物理知识,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1. 以激发兴趣带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产生  课堂教学应以“学
期刊
想像是创新的翅膀。教师只要时时记得培养,常常正确引导,学生就会有丰富的想像力。从阅读开始,必须让小学生在感知语言方面,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1. 朗读吟诵,想像画面  课文的语言精炼,内容丰富,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要在眼前能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能把文字描述的内容想像出一幅幅的画面,为画面中的人物,赋予动作、语言和情感,把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过程。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