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结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21211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小结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对所教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回顾、整理、归纳、深化。教师必须掌握若干课堂小结的方式,才能帮助学生总结重点,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整体。下面就来谈谈常见的小学教学课堂小结的方式:
  一、情趣口诀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难记的数学规律、法则和定理,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重点内容编成顺口溜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强化记忆,便于以后运用。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时这样小结:“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法则:‘位对位,个位起,满十进,不满退’,而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可以归纳为‘0减几,要注意,前面退位再减几,0上有点看成9,0上没有点还是10’。”这样小结简洁明确,抓住了本课教学内容与前面知识的内在联系,突出了“0减几”这个重点、难点,末尾的这个“顺口溜”抓住了所教内容的关键,通俗易懂,富有情趣,符合小学生特点。
  二、强化重点式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小结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一节课内所学的知识和主要内容作提纲挈领式的总结。如有的教师在教学“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时这样小结:“今天我们在认识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分数的种类。分数分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类。假分数又有两种情况: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实际上是整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它们都可以写成带分数。正确区分这两类分数,一定要记住它们的特征。”又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这样小结:“(1)自然数按照能不能被2整除这一标准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如果按照约数个数的多少来分类,自然数又可分为质数、合数和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1这样三类。(2)要分辨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可以通过检查约数来判断,也可以直接查质数表。”这样的小结直截了当,使学生抓住了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接受。
  三、明确算理式
  数学教学是引导学生再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对数学知识的再体验、再创造,而其中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算理则是主要的教学目标,所以明确算理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小结时,强调总结再发现的过程,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本节课的教学成为有效的学习过程。如在教学“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在小结判断方法时,必须强化其中的道理:“把要判断的数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形式,因为从高位到十位的计数单位都是……整万、整千、整百、整十,一定能被2或5整除,所以要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或5整除,实质上就是考查这个数个位上的数能否被2或5整除。”同样在教学“能否被3或9整除的数的特征”小结时,也要使学生弄清其中道理:“把要判断的数写成不同计数单位和的形式后,把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则剩下的每一个计数单位的系数都是9999、999、99、9,能被3或9整除。因此要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或9整除,实质上就是考查每个数位上数字相加的和。”这种小结,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领会。
  四、延伸探索式
  课堂小结除了小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外,还可以承上启下地提出问题,发人深省。所以老师应根据知识系统,在课尾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暗示新的学习内容,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连贯性;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未知的积极性,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新的、充分的心理准备。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以这样小结:“我们前几天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今天我们又初步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我们已经学会了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同样,运用乘法分配律也能使某些计算简便,这个问题下节课再和同学们研究。”又如在教学“分数除以分数”后指出:“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和整数除以分数都等于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这个方法是否适用于分数除以分数?”要求学生课后进行预习讨论。这样的悬念式课末小结引而不发,将学习内容向前拓展一步,为新旧课内容的有机衔接作了非常好的铺垫。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课后小结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方式方法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与课堂教学艺术融为一体。
  (作者单位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干海乡小学)
其他文献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对文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运用的积累,如果没有这些积累就不会有英语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有丰富的词汇、词块积累。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讲究方法,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一定的方法.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会对你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我们的综
一、尝试分组教学的背景  课堂回归是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现在的教学不再是把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创设出一种探讨研究的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以指导者、协助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分组教学可以培养小组成员的团结协助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分组教学优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主动和具有个性的过程。”下面,我就课堂中出现的两个片段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一题多解,让数学
摘 要:失败乃成功之母,假如一个人从没有成功过,不知道成功的喜悦,那么将是沮丧、痛苦、悲伤、徘徊、迷茫,最后将一事无成。失败乃成功之母,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和希望,能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对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分层教学。肯定学生的成绩,增长其锐气,让他们获得成功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学生;成功;分层教学;正确引导    一、分层教学是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由于受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作为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甚至会犯许多错误。而这往往让不少班主任为此大伤脑筋,一谈到学生犯错,就火冒三丈,头疼不已。其实,错误是一种能促使学生不断成长与进步的教育资源,班主任应该好好地加以利用。当学生由于认识能力、判断能力低而出现认识与行为上的偏差时,只要班主任能及时、恰当并具有艺术性地批评教育学生,就能使学生认识和改
摘 要:根据引悟教育实验原则,引导学生仿写、续写、补写、改写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关键词:仿写;续写;补写;改写    教科书是学生最亲密的伙伴,书中所选课文贴近儿童生活,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来写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从根本上消
“插话”原意是指加入谈话(多指不合宜地).课堂上,孩子们不举手,不经老师同意,甚至是不站起来想说就说的言语行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插话”.当然学生的插话具有突发性、偶
担当“孩子王”,做好班主任工作,是青年教师迅速走向成熟的有效途径。一些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中,注重思想上的引导和业务上的传带,而忽视利用班主任这一重要岗位让青年教师锤炼自己,最终导致不少青年教师长期成熟不起来:只教书不育人者有之;想育人而育不好人者有之;因不擅育人而教不好书者亦有之。笔者认为,培养青年教师第一步是要让他们当好班主任。因为班主任这个角色,在校园十分重要,它是学校教育任务和工作目标
记得几年前,在曲阜的全球祭孔大典上,由几位知名学者和莘莘学子在古风荡漾、人文醇厚的先哲之侧,重新唱吟起了响彻了几千年的《论语》。并且,再次提出了中国古诗词的教学及如